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源来 徐盛明 +2 位作者 池汝安 王成彦 邱定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6-50,共5页
废旧锂离子电池含有大量的钴、铜等紧缺有色金属元素和六氟磷酸锂等有毒有害物质,必须对其进行资源化回收及无害化处理.本文采用"拆解→NMP浸泡正极材料→钴酸锂粉末的浸出→P204萃取除杂→P507萃取分离钴、锂离子"流程处理... 废旧锂离子电池含有大量的钴、铜等紧缺有色金属元素和六氟磷酸锂等有毒有害物质,必须对其进行资源化回收及无害化处理.本文采用"拆解→NMP浸泡正极材料→钴酸锂粉末的浸出→P204萃取除杂→P507萃取分离钴、锂离子"流程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获得了合格的氯化钴溶液.该工艺的特点在于:正极片中的铝箔以单质形态回收,而正极材料中97.33%的钴以氯化钴的形式回收,成功地实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色金属的分离与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回收
下载PDF
新型大孔硅基复合树脂对铂族金属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源来 郭格 +5 位作者 余军霞 周芳 徐志高 张越非 肖春桥 池汝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从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中选择性分离铂族金属,采用萃取剂Crea(N’,N’-di-n-hexylthiodiglycolamide)和trioctylamine(TODGA)组成协同萃取体系,将其固定到大孔硅基-高分子载体(Si O2)中,合成一种新型大孔硅基复合吸附... 为了从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中选择性分离铂族金属,采用萃取剂Crea(N’,N’-di-n-hexylthiodiglycolamide)和trioctylamine(TODGA)组成协同萃取体系,将其固定到大孔硅基-高分子载体(Si O2)中,合成一种新型大孔硅基复合吸附树脂(Crea+TODGA)/Si O2-P用于柱色谱法分离富集其中的钯(Pd)、钌(Ru)和铑(Rh).通过静态吸附试验,重点研究硝酸浓度对铂族金属在树脂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硝酸在0.1~5.0 mol/L浓度下,三种树脂对Pd(Ⅱ)均有非常强的吸附亲和力,能吸附水相中全部Pd(Ⅱ)离子;对Ru(Ⅲ)有吸附能力,但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3.0 mol/L硝酸浓度中对Rh(Ⅲ)的吸附能力较弱;在低硝酸浓度下对铼Re(Ⅶ )有着强吸附,但吸附能力随着酸度的增加而急剧降低.与另两种同类树脂相比较,(Crea+TODGA)/Si O2-P对三种铂族金属的吸附亲和力有着显著的差异,证实使用该树脂柱色谱法单步分离三种元素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孔硅基复合树脂 铂族金属 高放废液 吸附行为 柱色谱法
下载PDF
失效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源来 孙晓玮 +1 位作者 徐盛明 池汝安 《新材料产业》 2008年第3期36-39,共4页
失效锂离子电池含有大量钴、铜、锂等有价金属和六氟磷酸锂等有毒有害物质,属于典型的危险固体废物,其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资源化利用 失效 有毒有害物质 危险固体废物 六氟磷酸锂 有价金属 国内外
下载PDF
白铜合金废料综合回收工艺
4
作者 徐源来 徐盛明 +1 位作者 徐刚 池汝安 《资源再生》 2009年第8期44-47,共4页
采用粉碎白铜合金废料→酸浸出→N902萃取分离出铜离子→P204萃取分离出锌离子→水相中剩余硫酸镍溶液工艺回收白铜合金废料中的有色金属。经实验得到较优回收工艺条件是将初步机械粉碎的白铜合金投入硫酸溶液中反应,得到浸出液;使用... 采用粉碎白铜合金废料→酸浸出→N902萃取分离出铜离子→P204萃取分离出锌离子→水相中剩余硫酸镍溶液工艺回收白铜合金废料中的有色金属。经实验得到较优回收工艺条件是将初步机械粉碎的白铜合金投入硫酸溶液中反应,得到浸出液;使用铜特效萃取剂N902首先分离出浸出液中的铜离子。整个工艺完成了铜、镍和锌三种主要离子间的分离,得到硫酸铜、硫酸锌和硫酸镍三种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 白铜合金 N902 P204 萃取
下载PDF
Column leaching process of rare earth and aluminum from weathered crust elution-deposited rare earth ore with ammonium salts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正艳 张臻悦 +4 位作者 余军霞 徐志高 徐源来 周芳 池汝安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3024-3033,共10页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eaching process of rare earth (RE) and aluminum (Al) from the weathered crust elutiondepositedRE ore, the mass transfer of RE and Al in column leaching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eaching process of rare earth (RE) and aluminum (Al) from the weathered crust elutiondepositedRE ore, the mass transfer of RE and Al in column leaching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chromatographic plate theory. Theresults show that a higher initial ammonium concentration in a certain range can enhance the mass transfer process. pH of leachingagent in the range of 2 to 8 almost has no effect on the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of RE, bu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mass transferefficiency of Al under strong acidic condition (pH〈4). There is an optimum flow rate that makes the highest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The optimum leaching condition of RE is the leaching agent pH of 4?8, ammonium concentration of 0.4 mol/L and flow rate of0.5 mL/min. The mass transfer efficiencies of RE and Al both follow the order: (NH4)2SO4〈NH4Cl〈NH4NO3, implying thecomplexing ability of an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umn leaching process weathered crust elution-deposited rare earth ore rare earth ALUMINUM ammonium salt MASSTRANSFER
下载PDF
撞击流反应制备CeO_2超细粉体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志高 李中军 +3 位作者 黄凌云 徐源来 任娟 池汝安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以C e(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少量表面活性剂作分散剂,撞击流反应制备碳酸铈,经焙烧得到超细二氧化铈粉体。研究了加料方式、硝酸铈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陈化时间及碳酸铈的焙烧温度和焙... 以C e(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少量表面活性剂作分散剂,撞击流反应制备碳酸铈,经焙烧得到超细二氧化铈粉体。研究了加料方式、硝酸铈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陈化时间及碳酸铈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因素对C eO2颗粒尺寸的影响,从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采用W JL激光粒度仪检测二氧化铈的粒径,并且通过TG、XRD和SEM等方法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是立方晶系的球形二氧化铈超细粉体,晶粒尺寸为20.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 二氧化铈 超细粉体 沉淀法
下载PDF
改性甘蔗渣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综合化学实验 被引量:7
7
作者 余军霞 池汝安 +1 位作者 徐源来 张越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42,共4页
为提高农作废弃物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制备了均苯四甲酸二酐改性甘蔗渣。采用扫面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仪(EDX)、电位滴定等方法对改性甘蔗渣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及未改性甘蔗渣对Pb2+和Cd2+的... 为提高农作废弃物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制备了均苯四甲酸二酐改性甘蔗渣。采用扫面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仪(EDX)、电位滴定等方法对改性甘蔗渣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及未改性甘蔗渣对Pb2+和Cd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后甘蔗渣对Pb2+和Cd2+的吸附容量显著提高,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可在50min内达平衡。该研究可作为高年级综合化学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甘蔗渣 改性 吸附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CeO_2抛光粉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中军 彭翠 +3 位作者 徐志高 徐源来 黄凌云 池汝安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39,60,共4页
以氟碳铈矿焙砂盐酸二步浸取的氯化铈溶液为原料,用碳酸氢铵作沉淀剂。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焙烧及研磨制得用于抛光的CeO2。讨论了加料方式、氯化铈浓度、分散剂用量及焙烧温度对CeO2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15g/L聚乙... 以氟碳铈矿焙砂盐酸二步浸取的氯化铈溶液为原料,用碳酸氢铵作沉淀剂。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焙烧及研磨制得用于抛光的CeO2。讨论了加料方式、氯化铈浓度、分散剂用量及焙烧温度对CeO2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15g/L聚乙二醇1000的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0.2mol/L氯化铈,500℃下焙烧,得到平均粒径为1.15μm,粒径分布窄的CeO2粉体。利用X衍射测定CeO2晶体结构,证明所得到的CeO2属于立方晶系,其空间点群为O5H-FM3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铵 沉淀 CEO2 抛光粉
下载PDF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液草酸沉淀稀土母液去除草酸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健 余军霞 +3 位作者 吴晓燕 周芳 徐源来 池汝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63-168,180,共7页
通过草酸沉淀回收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液中稀土后的沉淀母液,含有大量的浸取剂硫酸铵和过量草酸,直接排放不仅浪费浸取剂,而且会引起氨氮废水污染;直接用于回浸稀土矿,会由于草酸含量高而影响稀土的浸出,因此必须去除草酸后再复用。... 通过草酸沉淀回收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液中稀土后的沉淀母液,含有大量的浸取剂硫酸铵和过量草酸,直接排放不仅浪费浸取剂,而且会引起氨氮废水污染;直接用于回浸稀土矿,会由于草酸含量高而影响稀土的浸出,因此必须去除草酸后再复用。本文筛选了去除草酸的钙类去除剂,探讨了不同去除剂用量和陈化时间条件下草酸的去除效果,探索了去除草酸后回浸液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对比氯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对沉淀稀土后母液中残留草酸的去除率发现,氢氧化钙效果最好。生产上通常沉淀稀土母液草酸质量浓度都在0.8 g/L以下,较佳的去除草酸工艺参数为氢氧化钙与草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陈化时间为3 h,得到回浸液中草酸质量浓度在0.08 g/L以下。回浸液中补加硫酸铵使其质量分数达到2%后再用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出,稀土的浸出率达93%以上,表明回浸液对稀土的浸出率影响很小,完全可以循环使用。本研究实现了稀土浸出液沉淀稀土后母液的循环使用,提高了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开采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草酸 沉淀 稀土母液复用
下载PDF
沉积温度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铜薄膜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莎 徐源来 +2 位作者 赵培 李紫琪 陈志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0-647,共8页
以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化铜(Cu(DPM)2)为前驱体,使用智能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673 K至1173 K下于AlN多晶基板上制备Cu薄膜。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对Cu薄膜的相组成、择优取向、宏观表面、微观结构、元素组成及电导的影响。在873 K... 以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化铜(Cu(DPM)2)为前驱体,使用智能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673 K至1173 K下于AlN多晶基板上制备Cu薄膜。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对Cu薄膜的相组成、择优取向、宏观表面、微观结构、元素组成及电导的影响。在873 K至1173 K时制备了具有(111)择优取向的紫铜色铜薄膜,同时存在(200)和(220)取向,且铜晶粒呈岛状生长模式。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导电性先增强后减弱。在1073 K时,制得了导电性最好且高度(111)择优取向的最纯紫铜色Cu薄膜,即1073 K为制备Cu薄膜的最佳沉积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2 2 6 6-四甲基-3 5-庚二酮)化铜 Cu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 沉积温度 (111)择优取向
下载PDF
次磷酸铝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周芳 陈玉婷 +1 位作者 徐源来 池汝安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25,共5页
为了获得一种高效的无卤阻燃剂,采用一水次磷酸钠和十八水硫酸铝合成次磷酸铝。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对次磷酸铝产率的影响,并通过一级动力学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模拟研究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优化后的反应条... 为了获得一种高效的无卤阻燃剂,采用一水次磷酸钠和十八水硫酸铝合成次磷酸铝。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对次磷酸铝产率的影响,并通过一级动力学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模拟研究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优化后的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 h、次磷酸钠与硫酸铝物质的量比为7.5∶1时,所得次磷酸铝产品产率为96.61%。一水次磷酸钠与十八水硫酸铝合成次磷酸铝属于动力学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常数方程式:k=18exp(-10 547/RT),反应活化能Ea=10 547 J/mol。对所得产品进行IR、XRD和SEM-EDS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目标产物次磷酸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磷酸铝 次磷酸钠 硫酸铝 动力学
下载PDF
我国稀土资源现状及选矿技术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刘琦 周芳 +4 位作者 冯健 刘旭 徐源来 吴晓燕 池汝安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9年第5期76-83,共8页
我国稀土矿主要分为矿物型稀土矿和风化型稀土矿。前者主要分布在北方,以轻稀土配分为主,多采用浮选法回收稀土。风化型稀土矿主要产于我国南方,以中重稀土配分为主,工业上主要以铵盐浸取获得稀土。目前,矿物型稀土矿生产过程中存在浮... 我国稀土矿主要分为矿物型稀土矿和风化型稀土矿。前者主要分布在北方,以轻稀土配分为主,多采用浮选法回收稀土。风化型稀土矿主要产于我国南方,以中重稀土配分为主,工业上主要以铵盐浸取获得稀土。目前,矿物型稀土矿生产过程中存在浮选药剂选择性差与回收率不高的问题。风化型稀土矿则面临着氨氮废水污染的问题。综述了我国这两种典型矿产的特征和选别工艺,从回收工艺和绿色药剂两方面对两种矿物的绿色开发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展望了未来高效清洁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 浮选 铵浸 尾矿利用
下载PDF
纤维状材料对模拟高放废液中钯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欣欣 徐源来 +3 位作者 马晨 郭格 周芳 池汝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53-1461,共9页
为从高放废液中分离富集钯Pd(Ⅱ),考察纤维状吸附材料Smopex~?-102 FG对Pd(Ⅱ)的静态吸附行为,研究HNO_3浓度、接触时间、初始金属离子浓度、温度对Pd(Ⅱ)吸附行为的影响,并考察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在研究条件下,Smopex... 为从高放废液中分离富集钯Pd(Ⅱ),考察纤维状吸附材料Smopex~?-102 FG对Pd(Ⅱ)的静态吸附行为,研究HNO_3浓度、接触时间、初始金属离子浓度、温度对Pd(Ⅱ)吸附行为的影响,并考察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在研究条件下,Smopex~?-102 FG对Pd(Ⅱ)的吸附分配系数Kd随HNO_3浓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加,在HNO_3浓度为0.001 mol/dm^3时,分配系数Kd为142.0 cm^3/g。Smopex~?-102 FG吸附Pd(Ⅱ)的动力学过程迅速,20 min即达到平衡状态,且平衡吸附率(R)皆在70%以上,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一阶和拟二阶动力学模型,理论平衡吸附量与实验值(Q_e=19.82 mg/g)基本吻合。Weber-Morris粒内扩散模型表明,Pd(Ⅱ)在纤维状吸附材料Smopex~?-102 FG的表面和颗粒内的扩散共同控制吸附速率。与此同时,随着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Smopex~?-102 FG对Pd(Ⅱ)的平衡吸附量呈线性增加,而其对Pd(Ⅱ)的吸附率却随之减小,吸附过程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为优惠吸附。从热力学实验结果可知,该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静态吸附实验表明,纤维状吸附材料Smopex~?-102 FG对钯离子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种适用于处理高放废液中Pd(Ⅱ)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状吸附材料 高放废液 静态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稀释剂对3-氧戊二酰胺类萃取剂萃取稀土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晨 徐源来 +3 位作者 马驰远 周芳 王芬 池汝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81-2690,共10页
为了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铵盐浸出液中萃取分离出稀土离子,合成3种3-氧戊二酰胺类萃取剂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N,N,N′,N′-四己基-3-氧戊二酰胺和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考察在NH4Cl、(NH4)2SO4、NH4NO3这3种... 为了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铵盐浸出液中萃取分离出稀土离子,合成3种3-氧戊二酰胺类萃取剂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N,N,N′,N′-四己基-3-氧戊二酰胺和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考察在NH4Cl、(NH4)2SO4、NH4NO3这3种铵盐溶液中,萃取剂浓度和不同稀释剂类型对3种3-氧戊二酰胺类萃取剂萃取稀土离子的影响,并筛选出合适的稀释剂。结果表明:在NH4Cl溶液中,以正辛烷-正辛醇(体积比7:3)为稀释剂时,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的萃取效果最好,对Y离子和Gd离子的单级萃取剂分别为为89%和91%,且萃取率随着萃取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比为4:6时萃取率达到最大并几乎恒定。在(NH4)2SO4、NH4NO3溶液中,不同稀释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差别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氧戊二酰胺 萃取 铵盐体系 稀土 稀释剂
下载PDF
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多层氧化铈缓冲层薄膜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志杰 潘天宇 +1 位作者 徐源来 赵培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了增强第二代高温超导薄膜的载流性能,通过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镀有LaMnO_(3)/MgO/Gd_(2)Zr_(2)O_(7)复合涂层的哈氏C276合金基板上制备了2、3、4、5和6层氧化铈缓冲层薄膜。研究了氧化铈薄膜层数对薄膜相组成、结晶度、薄膜微观形... 为了增强第二代高温超导薄膜的载流性能,通过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镀有LaMnO_(3)/MgO/Gd_(2)Zr_(2)O_(7)复合涂层的哈氏C276合金基板上制备了2、3、4、5和6层氧化铈缓冲层薄膜。研究了氧化铈薄膜层数对薄膜相组成、结晶度、薄膜微观形貌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出了单相(100)氧化铈薄膜。随着薄膜层数的增加,其面内取向变好。薄膜结晶度在2层时最低,在5层时最高。随着氧化铈薄膜层数从2层增加到6层,氧化铈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从28.98 nm增加到86.10 nm。氧化铈晶粒形状从大部分正方金字塔形变为相互正交的矩形棱台形并且晶粒间出现10~50 nm的孔洞。通过引入激光加速前驱体分解,2层氧化铈薄膜的厚度达到136 nm,薄膜沉积速率高达2.45μm·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缓冲层薄膜 激光化学气相沉积 晶粒尺寸 多层薄膜
下载PDF
亚磷酸钠的生产工艺及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鑫 徐志高 +3 位作者 池汝安 黄晓慧 徐源来 周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07-312,共6页
采用酸碱中和法制备亚磷酸钠并利用间歇动态法对亚磷酸钠的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借助电位滴定法分析亚磷酸中和过程的跃迁点,确定产物主要为亚磷酸氢二钠.探讨了中和反应温度、摩尔比和亚磷酸浓度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分... 采用酸碱中和法制备亚磷酸钠并利用间歇动态法对亚磷酸钠的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借助电位滴定法分析亚磷酸中和过程的跃迁点,确定产物主要为亚磷酸氢二钠.探讨了中和反应温度、摩尔比和亚磷酸浓度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产品的粒度体积分数,根据粒数衡算和质量衡算关系经矩量变换法回归得到动力学方程,并探索影响产物晶体粒径的因素.结果表明:亚磷酸氢二钠生成的优化工艺为控制亚磷酸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2,亚磷酸的浓度应控制在8.54 mol/L以下,反应温度对其影响很小;亚磷酸和氢氧化钠很容易形成均匀细小的亚磷酸氢二钠,当粒度大于15μm后,其晶体的生长与粒度无关,获得了亚磷酸氢二钠成核速率方程和成长速率方程;在亚磷酸氢二钠溶液结晶过程中,在介稳区的中部偏超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加入少量粗晶径的晶种,控制蒸发温度在150℃左右,在200 r/min搅拌速度下进行结晶,可以得到晶粒较大的亚磷酸氢二钠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磷酸钠 中和法 间歇动态法 结晶动力学
下载PDF
杂质铝对磷酸酯混合萃取剂从铵盐浸出液中萃取稀土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驰远 徐珊 +2 位作者 徐源来 周芳 池汝安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年第2期130-138,共9页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使用原地浸出开采工艺得到的稀土浸出液中铝含量较高,是主要的杂质离子。为了从该浸出液中一步法分离富集稀土,探讨了一种磷酸酯混合——萃取剂P0261(2-乙基己基磷酸酯,单酯和二酯1GA6FA...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使用原地浸出开采工艺得到的稀土浸出液中铝含量较高,是主要的杂质离子。为了从该浸出液中一步法分离富集稀土,探讨了一种磷酸酯混合——萃取剂P0261(2-乙基己基磷酸酯,单酯和二酯1GA6FA1混合)在NH4Cl、(NH4)2SO4、NH4NO3三种模拟浸出液中对稀土La3+、Nd3+的萃取行为,并分析杂质铝离子对稀土萃取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铵盐溶液中,萃取剂均能够有效萃取分离稀土离子La3+、Nd3+;加入Al3+后,稀土萃取率E会随Al3+浓度增大而减小。但当Al3+浓度在300 mg·dm-3以内时,E降幅缓慢,最大下降值为14.68%。通过分析负载有机相,Al3+比RE3+更易与P=O形成配位键,且铵根离子浓度变化会影响P=O→RE配位键的形成,从而影响萃取行为。因此,将浸出液中的杂质铝离子浓度控制在300 mg·dm-3以内,则可以使用萃取剂P0261一步法萃取分离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酸性膦萃取剂 萃取 铵盐
下载PDF
前驱体温度对激光化学气相沉积YBa2 Cu3 O7δ超导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琼 赵培 +3 位作者 吴慰 戴武斌 GOTO Takashi 徐源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7,共9页
采用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在Al2O3基底上以49μm·h-1的沉积速率高速制备了c-轴取向的YBa2Cu3O 7-δ薄膜,其中,激光功率为133 W,沉积温度1103 K,腔体压强800 Pa。研究了前驱体蒸发温度及薄膜退火温度对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B... 采用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在Al2O3基底上以49μm·h-1的沉积速率高速制备了c-轴取向的YBa2Cu3O 7-δ薄膜,其中,激光功率为133 W,沉积温度1103 K,腔体压强800 Pa。研究了前驱体蒸发温度及薄膜退火温度对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Ba、Cu、Y前驱体加热温度分别为603、478、459 K时制备的薄膜在经813 K高温热处理12 h后,临界温度可达8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化学气相沉积 YBA2 Cu3 O7-δ薄膜 高速沉积
下载PDF
DIBK-TOPO体系萃取锆和铪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骏 徐志高 +3 位作者 张文杰 李攀红 池汝安 徐源来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在NH_4SCN-HCl介质中DIBK-TOPO(二异丁基酮-三辛基氧化膦)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的动力学性质,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分别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和界面积对锆铪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小于135 r·min-1...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在NH_4SCN-HCl介质中DIBK-TOPO(二异丁基酮-三辛基氧化膦)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的动力学性质,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分别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和界面积对锆铪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小于135 r·min-1时,锆铪的萃取速率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DIBK-TOPO体系对锆铪的萃取类型为扩散反应控制;当搅拌速度在135~155 r·min^(-1)范围内时,锆铪的萃取速率分别出现一段与搅拌速度无关的坪区,但锆的萃取速率常数与比界面积无关,对锆的萃取类型为相内化学反应控制类型,其表观活化能为-11.963 k J·mol^(-1),铪的萃取速率常数随着比界面积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且直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因而对铪的萃取类型则为混合控制类型,其表观活化能为-22.406 k J·mol^(-1);当搅拌速度超过155 r·min^(-1)时,因搅拌速度过快,造成两相界面出现混乱而不稳定。升高温度不利于DIBK-TOPO体系对锆和铪的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界面池法 萃取动力学 DIBK TOPO
原文传递
湿法分离锆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攀红 徐志高 +3 位作者 池汝安 赵骏 王力军 徐源来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9-508,共10页
锆铪分离是制备核级锆和铪的技术关键。简单综述了工业上生产核级锆铪的主要溶剂萃取分离工艺,即甲基异丁基酮(MIBK)法、磷酸三丁酯(TBP)法、三辛胺或三烷基叔胺(TOA或N235)法,并对各种工艺流程的优劣进行了技术分析,重点介绍了中性萃... 锆铪分离是制备核级锆和铪的技术关键。简单综述了工业上生产核级锆铪的主要溶剂萃取分离工艺,即甲基异丁基酮(MIBK)法、磷酸三丁酯(TBP)法、三辛胺或三烷基叔胺(TOA或N235)法,并对各种工艺流程的优劣进行了技术分析,重点介绍了中性萃取体系、酸性萃取体系、螯合萃取体系、碱性萃取体系和协同萃取体系等溶剂萃取分离锆铪技术的新进展。另外,还阐述了其他锆铪湿法分离的方法如分步结晶和沉淀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微溶剂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和液膜萃取法对锆铪进行富集和分离的现状。可以发现,新开发的锆铪湿法分离技术大都是优先分离锆铪原料中含量较多的锆,且大多仅进行了分离工艺的研究,而对锆铪分离的机制、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提高分离效率和保护环境,开发优先萃取铪且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分离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分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