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丹 周玉陶 +5 位作者 徐玉庭 李志荣 虎鑫 王茜 李虹椿 李凡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6-493,共8页
目的对经典Vannucci法进行改进,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的新生小鼠缺血缺氧脑损伤模型。方法将新生11 d的KM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20)和缺血缺氧组(HIBD组,n=160),对HIBD组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分别按照C1-C8条件缺氧建模。建模后通过比... 目的对经典Vannucci法进行改进,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的新生小鼠缺血缺氧脑损伤模型。方法将新生11 d的KM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20)和缺血缺氧组(HIBD组,n=160),对HIBD组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分别按照C1-C8条件缺氧建模。建模后通过比较各条件下小鼠死亡率、建模成功率和TTC染色脑梗死体积,选取最稳定的建模条件。建模后利用体重生长曲线分析小鼠生长发育情况;Longa、Grip test、悬吊试验评估小鼠神经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新生小鼠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8% O_2、35℃条件下缺氧45min,死亡率低(8.3%)且成模率高(47.92%);HIBD组较N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并出现严重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结扎侧出现脑梗死区,约占全脑体积(17.76±0.70)%;结扎侧大脑皮层及海马区神经元出现变性坏死。结论本实验采用新生小鼠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在8%O2、35℃条件下缺氧45 min复制HIBD动物模型,简便且稳定性好,是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研究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脑损伤 动物模型 新生小鼠
下载PDF
云南地区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对比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玉庭 王华伟 +5 位作者 饶猛 武钊 闫瑾 刘浏 温雯 唐莉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9期46-50,共5页
目的比较云南地区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分析夫妇差异感染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云南地区2211对不孕不育夫妇的临床资料,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率、药敏结果... 目的比较云南地区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分析夫妇差异感染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云南地区2211对不孕不育夫妇的临床资料,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率、药敏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夫妇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并分析差异感染的原因。结果云南地区不育男性、不孕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48.21%、44.10%;Uu单一感染、Mh单一感染、Uu+Mh混合感染夫妇对交沙霉素敏感率均高于80%;夫妇感染生殖道支原体的一致率为49.31%,差异率为50.69%;云南地区感染Uu、Mh的不孕不育夫妇中,夫妇一致感染Uu、Mh的比例分别为27.76%、10.75%。结论云南地区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高,男性感染率较女性高;若处于云南省支原体药敏试验受限地区,对有治疗指征的支原体感染患者可首先考虑予以交沙霉素抗感染治疗;云南地区不孕不育夫妇感染生殖道支原体的差异率高,可能与Uu、Mh为机会感染病原体有关,Uu可能较Mh传染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生殖道 不孕不育 感染一致率
下载PDF
云南汉、彝、白族育龄期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的差异性研究
3
作者 闫瑾 王华伟 +3 位作者 莫晖 徐玉庭 刘浏 唐莉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探讨云南汉族、彝族、白族育龄期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血清AMH检测的云南汉族、彝族、白族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民族、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AMH水平等数据... 目的探讨云南汉族、彝族、白族育龄期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血清AMH检测的云南汉族、彝族、白族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民族、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AMH水平等数据。按民族将研究对象分为汉族、彝族、白族共3组,分析比较三组间年龄、BMI及血清AMH水平差异。按年龄将汉族、彝族、白族研究对象分别再分为5个亚组:20~<26岁组、26~<31岁组、31~<36岁组、36~<41岁组和41~<46岁组,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别比较不同民族女性年龄、BMI及血清AMH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育龄期女性5858例,其中汉族4920例、彝族711例、白族227例。3个民族组间的年龄和BMI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MH水平存在差异,汉族组的AMH水平[(3.22±2.32)ng/ml]显著低于彝族[(3.52±2.48)ng/ml]和白族[(3.59±2.42)ng/ml](P<0.05)。进一步按年龄分组分析,在36~<41岁组,汉族女性血清AMH水平[(2.27±1.99)ng/ml]低于彝族[(2.38±2.06)ng/ml]和白族[(3.17±2.3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不同民族间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6~<41岁年龄段,云南汉族、彝族、白族育龄期女性血清AMH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民族 育龄期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施工工艺技术探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牟果 穆剑雷 +2 位作者 揭家辉 王长树 徐玉庭 《云南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190-190,共1页
油基钻井液具有优良的性能及广阔的市场前景。着重阐述了油基钻井液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油基钻井液的配置、回收利用、性能维护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并就这些影响因素对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施工工艺技术 配置顺序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及补充维生素D对防治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玉庭 王华伟 +1 位作者 苏梦驰 唐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7期3103-3107,共5页
复发性流产(RSA)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约1%~2%)。维生素D及其受体(VDR)广泛存在于免疫、内分泌及生殖器官中,与卵子发育、精子生成、配子受精、胚胎着床及妊娠维持都有着密切关系。维生素D缺乏女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受损,表现为... 复发性流产(RSA)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约1%~2%)。维生素D及其受体(VDR)广泛存在于免疫、内分泌及生殖器官中,与卵子发育、精子生成、配子受精、胚胎着床及妊娠维持都有着密切关系。维生素D缺乏女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受损,表现为Th1/Th2细胞比率增高、外周血NK细胞水平升高、NK细胞毒性增加及更容易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还容易诱发RAS相关的胰岛素抵抗(IR)、血糖血脂异常等代谢问题,影响精子的产生、获能及活力,影响卵子的发育与成熟。维生素D缺乏会增加妊娠早期流产的风险,补充维生素D可以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将早期自然流产的风险降至最低。该文就维生素D缺乏与RSA病因中免疫、代谢、配子异常的相关性及相关机制进行论述,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RSA的不利影响及补充维生素D对防治RSA的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医生关注RAS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状态,对RAS伴维生素D不足患者予以积极的维生素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维生素D 免疫调节 代谢调节 配子质量 治疗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男方少弱精子症与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苏梦驰 王华伟 +3 位作者 饶猛 龙艳喜 徐玉庭 唐莉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男方少弱精子症和正常质量精子与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助孕的693对不孕症夫妇共693个取卵周期和2893枚胚胎的临床资料及实...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男方少弱精子症和正常质量精子与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助孕的693对不孕症夫妇共693个取卵周期和2893枚胚胎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根据男方的精子质量,分为正常组(n=607)和少弱精子症组(n=86),对比两组的男方年龄、女方年龄、精液基础资料(包括禁欲天数、液化时间、精液量、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男方、女方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囊胚培养率外,两组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IVF助孕的夫妇中,男方少弱精子症不影响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胚胎质量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