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腺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研究
1
作者 贾洪波 郑龙贤 +6 位作者 徐筠茹 吴德全 韩德恩 崔云甫 邹小明 张建国 秦华东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以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PAP法)对行胃大部切除的胃腺癌患者122例的石蜡包埋病理切片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进行随... 目的探讨胃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以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PAP法)对行胃大部切除的胃腺癌患者122例的石蜡包埋病理切片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进行随访并综合分析对胃癌的临床意义。结果122例胃腺癌自身对照(取在光镜下确定无癌胃组织的区域石蜡块)未测出ER、PR,4例乳腺癌阳性对照表达确切;122例胃腺癌ER阳性率为57.4%,PR阳性率为52.5%,ER、PR同时阳性为29.5%,同时阴性为19.7%;ER、PR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分化程度越低ER、PR阳性率越高,反之越低(P<0.05);ER或PR阳性胃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高于ER或PR阴性者(P<0.01);ER或PR阳性的女性患者术后生存期高于ER阳性的男性患者术后生存期,ER或PR阳性的男性患者术后生存期高于ER阴性的男性患者术后生存期。结论①免疫组化法检测胃腺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的雌、孕激素受体可用于回顾性研究。②ER和/或PR阳性的胃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ER和/或PR阴性的胃腺癌患者的生存率。③雌、孕激素的受体检测有助于判断胃腺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与大血管粘连的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行Whipple术(附3例报告)
2
作者 孙振华 张建国 +4 位作者 徐筠茹 秦华东 果永海 赵文生 王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40-41,54,共3页
目的 探讨联合血管阻断下分离胰与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SMV)间炎性致密粘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依次阻断胰下的SMV.胰后的脾动静脉和胰上的门静脉方法,分高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与门静脉和SMV间存在的手指难以分开的粘连3例.结果... 目的 探讨联合血管阻断下分离胰与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SMV)间炎性致密粘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依次阻断胰下的SMV.胰后的脾动静脉和胰上的门静脉方法,分高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与门静脉和SMV间存在的手指难以分开的粘连3例.结果 分离粘连过程中,破损门静脉和 SMV 4~7处,但出血量少(分别为 57ml、81ml和 102ml),且易于修补止血.3例阻断时间分别为36、39和39.smin,继之顺利完成Whipple手术,术后恢复平顺.结论 此种阻断方法安全、可行,能基本控制胰后区域的门静脉和SMV的血流和损伤性出血,可成为分离胰与门静脉和SMV间紧密粘连的有效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血管阻断 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 WHIPPLE术
下载PDF
慢性阑尾炎与股神经纤维瘤并存1例
3
作者 徐筠茹 尹铭威 王玉珍 《黑龙江医学》 1995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慢性阑尾炎 阑尾炎性包块 肿块切除 一期吻合术 股神经 急性阑尾炎 大腿内侧 手术治疗 石膏外固定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分析
4
作者 徐筠茹 《管理学家》 2020年第6期77-78,共2页
当前,互联网技术呈现出了快速发展趋势,针对企业市场营销来讲,以往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难以适应经济一体化需求,基于此,企业需要依靠互联网来创新自身市场营销模式,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和时代发展需要.文章主要分析互联网背景... 当前,互联网技术呈现出了快速发展趋势,针对企业市场营销来讲,以往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难以适应经济一体化需求,基于此,企业需要依靠互联网来创新自身市场营销模式,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和时代发展需要.文章主要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现状,最后探讨相应的创新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企业发展 市场营销 创新分析
下载PDF
牛磺酸对鼠肝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振华 孙玉雪 +1 位作者 徐筠茹 刘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920-921,共2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流组(B组)和给予牛磺酸后缺血-再灌流组(C组)。检测再灌流30min的肝组织钙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流组(B组)和给予牛磺酸后缺血-再灌流组(C组)。检测再灌流30min的肝组织钙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并同步观察肝组织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变化。结果B组肝组织钙含量和MDA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而GSH-PX活力低于A组(P<0.01)。C组肝组织钙和MDA含量低于B组(P<0.01,P<0.05),而GSH-PX活力高于B组(P<0.05)。肝损伤病理改变C组轻于B组(P<0.05)。结论牛磺酸能显著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流损伤,其机制与减轻钙超载、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和增强氧自由基清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流 牛磺酸 氧自由基 缺血-再灌流损伤 大鼠肝脏 牛磺酸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保护作用 GSH-PX活力 缺血再灌流损伤 丙二醛(MDA) MDA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