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听性刺激勃起检测对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朱晓东 徐绍洪 +3 位作者 吴杰 钟德平 郑增斌 梅烁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在诊断勃起功能障碍(ED)时应用视听性刺激检测(AVS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泌尿男科收治的67例疑似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AVSS。以夜间勃起功能和硬度检查(NPTR)为金标准,比... 目的探讨在诊断勃起功能障碍(ED)时应用视听性刺激检测(AVS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泌尿男科收治的67例疑似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AVSS。以夜间勃起功能和硬度检查(NPTR)为金标准,比较AVSS与NPTR鉴别诊断不同类型ED检出率,记录AVS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Kappa值,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用时及检测费用。结果NRTR诊断器质性ED检出27例,心理性ED 40例;AVSS诊断器质性ED 28例、误诊2例,心理性ED 39例,误诊1例。AVSS诊断ED准确率为95.52%,AUC为0.912;且AVSS与NPTR诊断器质性ED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08,P<0.05);AVSS的检测用时、检测费用低于NPT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SS可作为初筛手段,经济、便捷、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性刺激 勃起检测 勃起功能障碍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内支架对ESWL治疗1~2cm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绍洪 汤凤玲 +6 位作者 陈康 蓝创歆 刘旸 陈东 刘路浩 吴文起 袁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比较放置内支架和不放置内支架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1~2cm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行体ESWL治疗1~2cm输尿管上段结石146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放置内支架管分为支架管组和无支架... 目的比较放置内支架和不放置内支架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1~2cm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行体ESWL治疗1~2cm输尿管上段结石146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放置内支架管分为支架管组和无支架管组。结果放置支架管和未放置支架管组结石特征、患者特征及治疗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置入支架管组结石清除率为71.79%,未置入支架管组结石清除率为86.92%,两组结石清除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3)。放置支架管组无石街形成,未放置支架管组有2例发生石街。结论 ESWL治疗1~2cm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无内支架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置入支架管组,但需注意石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内支架管 回顾性分析 结石清除率
下载PDF
内支架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小于2cm下盏结石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汤凤玲 徐绍洪 +5 位作者 蓝创歆 陈康 陈东 夏明义 吴文起 袁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838-840,863,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内支架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小于2cm下盏结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行ESWL治疗小于2cm的下盏肾结石380例临床资料,根据ESWL术前置入内支架情况分为置管组和未置管组。结果置管组和未置管组两... 目的探讨输尿管内支架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小于2cm下盏结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行ESWL治疗小于2cm的下盏肾结石380例临床资料,根据ESWL术前置入内支架情况分为置管组和未置管组。结果置管组和未置管组两组患者特征、结石大小及治疗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置管组结石清除率为71.02%,未置管组结石清除率为61.86%,两组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93)。置管组术后发热、腰痛、膀胱刺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未置管组(P<0.05)。结论 ESWL治疗小于2cm的肾下盏结石是安全有效的,但置入内支架对促进排石及预防石街形成均无作用,且并发症高于未置管组,所以不推荐ESWL术前常规留着内支架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 肾下盏结石 输尿管内支架管 回顾性分析 结石清除率
下载PDF
绿茶对正常人24小时尿液草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康 蓝创歆 +6 位作者 杨东 陈东 欧莉莉 刘旸 徐绍洪 曾国华 吴文起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绿茶对正常人24h尿液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12名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在正常饮食条件下成功留取两次24h尿液后开始饮用绿茶,持续饮用1周,在饮用绿茶的第6天和第7天留取24h尿液。应用离子色谱仪检测尿液和绿茶的草酸含量。结果志... 目的探讨绿茶对正常人24h尿液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12名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在正常饮食条件下成功留取两次24h尿液后开始饮用绿茶,持续饮用1周,在饮用绿茶的第6天和第7天留取24h尿液。应用离子色谱仪检测尿液和绿茶的草酸含量。结果志愿者饮用绿茶1周后24h尿液的草酸含量相比正常饮食时显著增加[(0.24±0.09)mmol/24hvs.(0.32±0.13)mmol/24h,P<0.05]。绿茶的草酸浓度为(44.76±0.22)mg/L。结论饮用绿茶会增加尿液中草酸含量,可能会增加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草酸 24h尿液
下载PDF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梅烁 钟德平 +1 位作者 徐绍洪 徐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724-4726,共3页
目的探究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饶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血清PSA检查。将术后病理... 目的探究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饶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血清PSA检查。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PSA、超声联合PSA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及病理诊断结果的Kappa一致性系数。结果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PSA、超声联合PSA与手术病理诊断的Kappa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0.71、0.87,超声联合PSA诊断前列腺癌一致性最高。超声联合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为88.2%,准确度为84.9%,灵敏度为78.1%,均高于单独的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及PSA。结论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均较高,且与病理学诊断一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Kappa一致性
下载PDF
冲洗液温度控制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徐绍洪 梅烁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7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冲洗液温度控制对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PCNL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温冲洗液冲洗... 目的:分析冲洗液温度控制对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PCNL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温冲洗液冲洗,观察组采用30~35℃冲洗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术中失血量、寒颤发生率。结果:手术中、手术后对照组患者体温、平均动脉压低于手术前,心率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段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手术后与对照组患者同时段比较,观察组患者体温、平均动脉压高,心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术中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0~35℃时,可以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术中风险因素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手术治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冲洗液 温度控制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7
7
作者 梅烁 钟德平 +1 位作者 徐绍洪 芮萍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4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9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9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的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管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膀胱部分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操作简单,安全微创,具有广泛的临床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浅表性膀胱癌
下载PDF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GC方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梅烁 钟德平 +1 位作者 徐绍洪 徐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9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GC方案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诊治的119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60)。对照组单纯采取腹腔镜膀...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GC方案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诊治的119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60)。对照组单纯采取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GC化疗。就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以及总体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近、远期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35、4.789,P=0.021、0.02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0,P=0.115);研究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6.753,P=0.009)。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联合GC方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近远期效果均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吉西他滨 顺铂 化疗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下载PDF
枸橼酸钾防治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蓝创歆 陈康 +6 位作者 徐绍洪 刘旸 杨东 刘陈黎 刘路浩 曾国华(审校) 吴文起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142-1145,共4页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目前其形成机制仍不清楚。枸橼酸钾可通过增加尿枸橼酸水平,碱化尿液等方式抑制结石形成。本文就近年来枸橼酸钾防治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枸橼酸钾 尿路结石 草酸钙结石 尿酸结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