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花青素B_2对LP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晓晖 曾繁典 +8 位作者 孙智达 杨卓欣 熊益群 徐超英 刘心亮 林坚 穆桂萍 徐绍钢 刘文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0-1515,共6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B_2(procyanidin B_2,PCB_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LPS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PCB_2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含有6.25、12.5、25.0μ...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B_2(procyanidin B_2,PCB_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LPS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PCB_2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含有6.25、12.5、25.0μmol·L^(-1)PCB_2的DMEM培养基持续培养24h。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测定心肌细胞NOX的活性,Western blot法分析心肌NADPH氧化酶p47^(phox)亚基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测定心肌细胞ROS的含量。结果 LPS诱导的细胞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Control)比较,心肌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而心肌细胞NOX活性、p47^(phox)亚基的表达、凋亡细胞数量以及ROS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PCB_2处理后,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均明显升高,心肌细胞NOX活性、p47^(phox)亚基的表达、凋亡细胞数量以及ROS含量均明显下降,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PCB_2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激活、p47^(phox)的表达以及活性氧的产生发挥对LP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B2 脂多糖 心肌细胞 凋亡 NADPH氧化酶 活性氧自由基
下载PDF
荔枝壳原花青素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晓晖 孙智达 +8 位作者 李书艺 曾繁典 熊益群 徐超英 刘心亮 林坚 穆桂萍 徐绍钢 刘文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研究荔枝壳原花青素(Procyanidins extracted from the litchi pericarp,LPPC)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灌胃两周:空白对照组(control)和脓毒症模型组(LPS)每天给予蒸馏水灌胃1次;LPP... 目的研究荔枝壳原花青素(Procyanidins extracted from the litchi pericarp,LPPC)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灌胃两周:空白对照组(control)和脓毒症模型组(LPS)每天给予蒸馏水灌胃1次;LPPC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天给予新鲜配制的LPPC 50,100,200 mg·kg-1·d-1灌胃1次。给药结束后,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即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大鼠腹腔内注射LPS(lipopolysacchride,10mg·kg-1,ip)诱导急性脓毒症模型。4 h后收集大鼠血清,检测血清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GOT)的活力。取大鼠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TUNEL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及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ontrol)比较,脓毒症模型组大鼠血清CK-MB、LDH、AST/GOT以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心肌组织T-AOC和GSH的活力明显降低(P<0.01);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及TNF-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LPPC预处理明显降低了大鼠血清CK-MB、LDH、AST/GOT以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增加了大鼠心肌组织T-AOC和GSH的活力;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Cleaved caspase-3及TNF-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荔枝壳原花青素预处理能够明显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抗氧化性损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壳原花青素 脓毒症 心肌细胞 凋亡 氧化应激 大鼠
下载PDF
补肾清透方对慢性乙肝HBeAg阳性患者血清IL-2、IL-4、IL-10、TNF-α及IFN-γ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心亮 熊益群 +6 位作者 周大桥 童光东 贺劲松 张晓晖 徐绍钢 穆桂萍 刘文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65-566,57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方法 60例CHB HBeAg阳性患者被随... 目的观察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方法 60例CHB HBeAg阳性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CHB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CHB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分别在开始和第48周时两组患者抽血检测HBV DNA、IL-2、IL-4、IL-10、TNF-α和IFN-γ。结果 CHB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L-2、TNF-α、IFN-γ明显升高,HBV DNA、IL-4、IL-10明显下降(P<0.01);CHB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清透方能抑制CHB HBeAg阳性患者HBV DNA复制,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清透方 肝炎 乙型 慢性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针刺任督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穆桂萍 曾瑶池 +5 位作者 陈鹏典 罗文舒 马晓明 徐绍钢 刘心亮 刘文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5期18-19,22,共3页
目的探讨任督脉经穴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任督脉组,每组又随机分为7、14 d和28 d各三个亚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 目的探讨任督脉经穴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任督脉组,每组又随机分为7、14 d和28 d各三个亚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切开后不插线直接缝合。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14 d和28 d大鼠脑内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MCAO后模型组和针刺任督脉组VEGF和CD34蛋白表达均增加,其中,模型组VEGF表达在7 d为最低(169.97±2.42,P<0.01),后逐渐增多,CD34表达在14 d为高峰期(164.17±2.86,P<0.01),后逐渐减少。针刺任督脉组跟模型组的7、14 d和28 d相比,VEGF表达均增加(14.47±0.32)(P<0.01)、(10.16±0.25)(P<0.01)、(9.17±0.21)(P<0.01),且CD34表达均增加(16.00±0.20)(P<0.01)、(19.34±0.38)(P<0.01)、(16.50±0.27)(P<0.01)。结论针刺任督脉经穴可能通过上调脑内VEGF和CD34蛋白表达,促进微血管新生,这可能为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任督脉 缺血性中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D34
下载PDF
烧伤方对实验性烫伤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心亮 曾小粤 +4 位作者 温志鹏 熊益群 王重阳 徐绍钢 穆桂萍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3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方外敷治疗实验性烫伤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烧伤方组、京万红组,每组20只。各组用80℃恒温热水对大鼠造成Ⅱ度烫伤模型,烧伤方组和京万红组大鼠分别采用烧伤方和京万红软膏外敷烫伤皮肤,每日4... 目的探讨烧伤方外敷治疗实验性烫伤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烧伤方组、京万红组,每组20只。各组用80℃恒温热水对大鼠造成Ⅱ度烫伤模型,烧伤方组和京万红组大鼠分别采用烧伤方和京万红软膏外敷烫伤皮肤,每日4次,每次约2 mL,连续7 d;观察其对烫伤创面愈合、水肿抑制、中枢调控镇痛(脑啡肽)以及机体抗氧化防卫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烧伤方组和京万红组在烫伤创面愈合、水肿抑制、中枢调控镇痛以及机体抗氧化方面均有显著疗效;并且烧伤方组疗效优于京万红组。结论烧伤方能促进烫伤创面愈合、抑制水肿、对中枢调控发挥镇痛作用,能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卫系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方 烫伤 创面愈合 水肿抑制 脑啡肽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肝e抗原阳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心亮 熊益群 +5 位作者 周大桥 童光东 贺劲松 徐绍钢 穆桂萍 刘文赫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63-165,17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e抗原阳性患者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被随机分成CHB治疗组和CHB对照组,每组30例,CHB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CHB对照组不接受... 目的观察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e抗原阳性患者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被随机分成CHB治疗组和CHB对照组,每组30例,CHB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CHB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同时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人对照组。第48周时CHB患者抽血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和HBV DNA载量以及肝功能,健康人对照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CHB对照组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CD4+、CD4+/CD8+显著下降,CD8+显著升高(P<0.01),CD3+变化不明显(P>0.05);CHB治疗组与CHB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显著升高,CD8+,HBV载量显著下降(P<0.01),CD3+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补肾清透方能抑制CHB e抗原阳性患者HBVDNA复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清透方 E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载量及标志物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心亮 熊益群 +5 位作者 周大桥 童光东 贺劲松 徐绍钢 穆桂萍 刘文赫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清透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补肾清透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开始和第48周时抽血检查HBVDNA,HBV—M和肝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病毒标志物HBVDNA,HBsAg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23.3%(7/30),16.7%(5/30)和36.7%(11/30),HBeAb阳转率为16.7%(5/3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肝功能指标ALT,AsT和GGT下降,A/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对照组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清透方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提高乙肝病毒标志物转化率,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清透方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载量 乙肝病毒标志物 肝功能
下载PDF
烧伤方对实验性烫伤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心亮 曾小粤 +4 位作者 温志鹏 熊益群 邸振福 王重阳 徐绍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297-1298,共2页
目的:观察烧伤方外涂治疗实验性烫伤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烧伤方和京万红软膏外涂实验性烫伤小鼠的背部皮肤,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对小鼠机体抗氧化防卫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烧伤方组和京万红软膏组能提高实验性烫... 目的:观察烧伤方外涂治疗实验性烫伤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烧伤方和京万红软膏外涂实验性烫伤小鼠的背部皮肤,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对小鼠机体抗氧化防卫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烧伤方组和京万红软膏组能提高实验性烫伤小鼠血清SOD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烧伤方对实验性烫伤小鼠SOD有升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小鼠 烧伤方
下载PDF
青芪散对小鼠自然杀伤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熊益群 周大桥 +7 位作者 姚小萍 高辉 吴国庆 贺劲松 李之清 汪厚祥 刘心亮 徐绍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青芪散对免疫损伤性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小鼠均采用卡介苗+脂多糖造模。于造模第二天起青芪散小、中、大剂量组... 目的:观察青芪散对免疫损伤性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小鼠均采用卡介苗+脂多糖造模。于造模第二天起青芪散小、中、大剂量组小鼠以青芪散小、中、大3个剂量灌胃;迈普新组小鼠以迈普新腹腔注射;病理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以氯化钠溶液灌胃。实验共10天,处死后观察各组小鼠NK细胞、IL-2及肝脏病理情况。结果:青芪散中剂量组小鼠NK细胞、IL-2水平显著增高,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病理组、青芪散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与迈普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青芪散对免疫损伤性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和细胞因子的网络调控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芪散/药效学 自然杀伤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实验研究 小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与它证生物信息学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益群 姚小萍 +7 位作者 周大桥 马健 高辉 刘心亮 贺劲松 鲁艳平 穆桂萍 徐绍钢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与它证的生物信息学差异。方法:应用Affymetrix Gene Chip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湿热中阻、肝肾阴虚与肝郁脾虚证各3例)基因表达谱。通过应用Scanner3000 7G...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与它证的生物信息学差异。方法:应用Affymetrix Gene Chip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湿热中阻、肝肾阴虚与肝郁脾虚证各3例)基因表达谱。通过应用Scanner3000 7G 4C扫描仪对芯片进行扫描和信号值转换,获得各证之间的相对表达比值。结果:湿热中阻证与肝郁脾虚证比较,表达差异基因共计114个(上调46个,下调68),其中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基因有98个(上调35个,下调63个),差异表达在4倍以上的基因有16个(上调11个,下调5个);与肝肾阴虚证比较,表达差异基因共计166个(上调52个,下调114个),其中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基因有151个(上调46个,下调105个),差异表达在4倍以上的基因有15个(上调6个,下调9个)。与它证比较,湿热中阻证占优势的异常表达基因GO(Gene Ontology)依次涉及: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代谢酶类、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细胞周期类蛋白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与它证有着差异基因表达,这也是临床上出现同病异证的生物信息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湿热中阻证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生物信息学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益群 姚小萍 +7 位作者 周大桥 马健 高辉 刘心亮 贺劲松 鲁艳平 穆桂萍 徐绍钢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2年第4期289-292,287,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它证的生物信息学差异。方法:应用Affymetrix Gene Chip人类全基因组芯片,分析了9例、3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肾阴虚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各3例)基因表达谱。通过应用Scanner...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它证的生物信息学差异。方法:应用Affymetrix Gene Chip人类全基因组芯片,分析了9例、3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肾阴虚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各3例)基因表达谱。通过应用Scanner 3000 7G 4C扫描仪对芯片进行扫描和信号值转换,获得各个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对表达比值。结果:在检测的全部54676个基因中,中医证型基因表达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肝郁脾虚型与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与湿热中阻型比较,表达差异基因均占全基因的0.2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在肝郁脾虚证的基因层面上有着异常表达,这可能是临床出现同病异证的生物信息学基础,为其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诊断 肝郁脾虚证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技术 辨证规范化 对比研究 人类
下载PDF
K_(ATP)通道Kir6.2亚基点突变体Kir6.2AAA在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12
作者 张晓晖 魏春山 +6 位作者 林坚 熊益群 徐超英 刘心亮 穆桂萍 徐绍钢 刘文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制备含K ATP通道亚基点突变的重组腺病毒,并将其在大鼠心肌细胞中表达。方法针对Kir6.2位点的引物,利用Overlap PCR的方法定点突变Kir6.2的GFG氨基酸变成AAA,并将其克隆到pShuttle载体中进行序列分析,经PmeⅠ线性化、连接到腺病毒... 目的制备含K ATP通道亚基点突变的重组腺病毒,并将其在大鼠心肌细胞中表达。方法针对Kir6.2位点的引物,利用Overlap PCR的方法定点突变Kir6.2的GFG氨基酸变成AAA,并将其克隆到pShuttle载体中进行序列分析,经PmeⅠ线性化、连接到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asy-1中,将pAdEasy-1包装进脂质体、转染入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并利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进行检测。结果成功制备了携带大鼠Kir6.2AAA及E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病毒的滴度为2.64×1011VP/mL。荧光显微镜下可见Kir6.2AAA重组体腺病毒感染后的大鼠心肌细胞表达EGFP而发出绿色荧光,反转录PCR证实重组腺病毒载体Ad-Kir6.2AAA感染的心肌细胞中Kir6.2AAA的表达显著上调,Western blot法证明Kir6.2AAA在大鼠心肌细胞中过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EGFP基因的Kir6.2AAA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将其在大鼠心肌细胞中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6 2基因 点突变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生物学信息的研究
13
作者 刘心亮 熊益群 +1 位作者 晏雪生 徐绍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384-1385,共2页
目的:探索基因表达谱技术在肝硬化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及其诊断方法研究的应用。方法:应用含8192个人体cDNA的微阵列芯片和来自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标记cDNA,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各15例基因表达谱。通过GenePix4000B扫描芯... 目的:探索基因表达谱技术在肝硬化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及其诊断方法研究的应用。方法:应用含8192个人体cDNA的微阵列芯片和来自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标记cDNA,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各15例基因表达谱。通过GenePix4000B扫描芯片仪和ImaGene3.0软件分析Cy3、Cy5两种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比值。结果:在8192个基因中,2组中筛选出有差异的基因60个,占0.73%,其中主要是炎症、凋亡基因、细胞外基质蛋白基因、细胞生长调节基因,占71.6%。结论:基因表达谱技术可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诊断研究提供大量有益的生物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基因表达谱芯片 信息 外周血单核细胞 分子生物学机制 慢性乙型肝炎 生长调节基因 cDNA 微阵列芯片 细胞外基质 诊断方法 机制研究 软件分析 凋亡基因 蛋白基因 诊断研究 光信号
下载PDF
烧伤方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实验研究
14
作者 刘心亮 曾小粤 +4 位作者 温志鹏 熊益群 王重阳 徐绍钢 穆桂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004-1005,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方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打孔法和稀释法检测烧伤方剂和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烧伤方剂和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0mm和22.3,MIC分别... 目的探讨烧伤方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打孔法和稀释法检测烧伤方剂和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烧伤方剂和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0mm和22.3,MIC分别为28.2mg/mL和32.0μg/mL。结论烧伤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最小抑菌浓度 烧伤方剂
下载PDF
青芪散对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熊益群 周大桥 +7 位作者 姚小萍 高辉 吴国庆 贺劲松 李之清 汪厚祥 刘心亮 徐绍钢 《湖北中医杂志》 2006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青芪散对免疫损伤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青芪散小、中、大3种剂量治疗免疫性肝损伤小鼠,与迈普新治疗对照,观察其对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肝脏病理的影响。结果:青芪散中剂量组显著降低CD... 目的:观察青芪散对免疫损伤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青芪散小、中、大3种剂量治疗免疫性肝损伤小鼠,与迈普新治疗对照,观察其对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肝脏病理的影响。结果:青芪散中剂量组显著降低CD8+,提高CD3+、CD4+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各组能提高NK细胞活性,其中中剂量组疗效与对肝组织病理学影响一样,较对照组稍优,但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青芪散对免疫损伤小鼠特异与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芪散 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实验研究 小鼠
下载PDF
青芪散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吴国庆 熊益群 +7 位作者 周大桥 姚小萍 高辉 贺劲松 李之清 汪厚祥 刘心亮 徐绍钢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青芪散对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造模,分别为病理组、迈普新(Tα1)组及青芪散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2只。主要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及观察各组组... 目的:研究青芪散对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造模,分别为病理组、迈普新(Tα1)组及青芪散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2只。主要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及观察各组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ALT、AST病理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造模组与病理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青芪散中剂量组与迈普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组织学损伤程度,病理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造模组与病理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青芪散中剂量组与迈普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青芪散中等剂量有明确的抗免疫性肝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芪散 肝损伤 免疫性疾病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青芪散对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熊益群 周大桥 +7 位作者 姚小萍 高辉 吴国庆 贺劲松 李之清 汪厚祥 刘心亮 徐绍钢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青芪散对免疫损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中药复方制剂青芪散小、中、大3个剂量治疗冻干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免疫性肝损伤小鼠,与迈普新(Tα1)对照,观察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及肝脏病理的影响。[结果... [目的]观察青芪散对免疫损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中药复方制剂青芪散小、中、大3个剂量治疗冻干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免疫性肝损伤小鼠,与迈普新(Tα1)对照,观察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及肝脏病理的影响。[结果]青芪散中剂量组显著降低CD8+,提高CD3+、CD4+及CD4+/CD8+比值,与Tα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组织病理学影响,中剂量组与Tα1组比较稍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芪散有明确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芪散 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