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职业卫生技术人员突发化学中毒处置培训需求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荣宗 丘创逸 +3 位作者 刘林均 谭强 徐绮庆 李伟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7期2495-2497,共3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突发化学中毒卫生应急处置培训需求,为更好地开展化学中毒应急处置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调查问卷和自评的方式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78名职业卫生技... 目的了解广东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突发化学中毒卫生应急处置培训需求,为更好地开展化学中毒应急处置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调查问卷和自评的方式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78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152人(54.68%)曾参与应急培训或演练;对毒气采样、气象设备操作、佩戴防护手套等操作较为熟练,有毒气体报警器、呼吸防护器、防护服、毒物快速检测箱、气体检测仪等装备的使用技能评估情况不理想。182人(65.5%)有化学中毒应急培训需求。结论职业卫生技术人员突发化学中毒应急处置技能有待提高,珠三角地区情况稍优于非珠三角地区,但不容乐观。今后需着重加强个人应急处置技能的培训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卫生 技术人员 化学中毒 处置 培训需求
下载PDF
混苯暴露易感人员的中医证候及病位调查分析
2
作者 郭集军 邓小峰 +3 位作者 梁晓阳 徐绮庆 刘庆凤 杨爱初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混苯暴露易感人员中医常见证候、病位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东省清远市某鞋厂混苯暴露员工、混苯暴露且白细胞减少员工及正常无苯接触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病位调查,并分析3组人员中医证候与病位的差异以... 目的探讨混苯暴露易感人员中医常见证候、病位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东省清远市某鞋厂混苯暴露员工、混苯暴露且白细胞减少员工及正常无苯接触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病位调查,并分析3组人员中医证候与病位的差异以及对应的白细胞分布情况。结果混苯暴露且白细胞减少人员证候基本为虚证,与另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气虚、血虚、阴虚是前3位的病性类证候要素,脾、肾是前2位的病位要素。结论混苯暴露人员出现气虚、血虚、阴虚证候或病位在脾、肾时更易引起白细胞减少。气虚、血虚、阴虚可作为混苯暴露人员职业禁忌证的中医易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暴露 白细胞减少症 中医证候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广东省2007-2011年职业健康检查人力资源分析
3
作者 李伟均 丘创逸 +3 位作者 苏世标 温贤忠 徐绮庆 李荣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2007-2011年职业健康检查技术人力资源状况,为职业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结合2007-2011年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培训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参照全省从业人员年度统计数据,分析省、市、县(区)三级机构的人才培养... 目的分析2007-2011年职业健康检查技术人力资源状况,为职业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结合2007-2011年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培训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参照全省从业人员年度统计数据,分析省、市、县(区)三级机构的人才培养情况,就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即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截至’2011年4月,全省新增30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3670人取得职业健康检查专业技术资格,省直属、市直属、县(区)级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均有所增加。珠三角地区机构和人员数量均多于非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新增机构19家,增加专业技术人员991名(50.74%)。非珠三角地区新增机构9家,增加专业技术人员183人(42.96%)。结论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但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提出的目标存在差距,仍需加大专业队伍建设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职业健康检查 人力资源 分析
下载PDF
职业病防治机构图书馆建设及职业健康信息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4
作者 徐绮庆 温贤忠 +2 位作者 张爱华 刘晓勇 周珊宇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6-90,共5页
以《广东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试行)》对图书馆的要求为标准,以市级或以上职业病防治机构图书馆为对象,从信息源、服务对象及功能设置、书籍检索、馆际互借、服务反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信息服务6个方面分析其建设现状、馆藏内容... 以《广东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试行)》对图书馆的要求为标准,以市级或以上职业病防治机构图书馆为对象,从信息源、服务对象及功能设置、书籍检索、馆际互借、服务反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信息服务6个方面分析其建设现状、馆藏内容、运行模式,探讨职业健康信息服务功能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防治 图书馆 现状 劳动者 信息服务
下载PDF
利用互联网管理系统开展员工私有医学图书共享服务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绮庆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80-83,共4页
以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为例,对员工进行阅读特征及私有图书互借意愿调查与分析,在医院现有互联网图书管理系统基础上设计实现员工私有医学图书共享服务模式,阐述其运行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图书管理系统 职工 私有图书 共享
下载PDF
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人文学科认知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丘婕帆 徐绮庆 +1 位作者 李梅 阙国鹰 《现代医院管理》 2018年第6期89-91,共3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人文学科认知及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发现由于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时间、学时数、教学模式等原因,导致医学人文与临床实践脱节,由此说明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人文学科认知及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发现由于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时间、学时数、教学模式等原因,导致医学人文与临床实践脱节,由此说明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增加医学人文学习,以综合治疗的方式治愈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人文 认知 需求
下载PDF
广东39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调查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伟均 丘创逸 +2 位作者 胡世杰 温贤忠 徐绮庆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8-220,223,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机构的资质续证工作,调查广东省通过续证评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分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统计分析各机构人员、设备、技术能力、... 目的了解广东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机构的资质续证工作,调查广东省通过续证评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分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统计分析各机构人员、设备、技术能力、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前后变动状况。结果共调查39家续证机构。各地职业卫生投入有了明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4.02亿元,工作用房增加7.72万m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增加357名(45.71%),高级职称人员增加62人(45.59%),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增加212人(59.05%),每万名职工增加职业卫生技术人员0.21名。新增各类仪器设备1091台(套),职业卫生检测认定项目增加323项。结论 2004—2008年间,广东39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非珠江三角洲地区机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工业迅猛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卫生 技术服务 机构 现状
原文传递
广东46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人力资源与能力建设调查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伟均 陈仲宜 +2 位作者 徐绮庆 李荣宗 丘创逸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036-1037,共2页
目的调查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人力资源与能力建设情况,为加强机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续证评审工作,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地区)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非珠三角地区,即粤东、粤西、粤北... 目的调查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人力资源与能力建设情况,为加强机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续证评审工作,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地区)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非珠三角地区,即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统计分析机构人员、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前后变动情况。结果调查的46家机构,在首次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以来,职业健康检查专业技术人员增加374人(61.72%),职业病诊断医师增加111人(64.16%)。职业健康检查基本仪器设备新增194台(31.96%),特殊仪器设备新增108台(39.13%)。职业健康检查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46家机构的业务能力较首次取得资质时有了明显提升,仪器设备及硬件设施得到了充实。但是,随着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双转移",非珠三角地区职业病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应不断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完善职业健康监护网络,保障劳动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检查 机构 人力资源 服务能力 调查
原文传递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及接收作业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危害识别与预防控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荣宗 陈惠清 +3 位作者 徐绮庆 温翠菊 陈嘉斌 瞿红鹰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7年第2期121-124,128,共5页
目的识别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接收作业接触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分析其危害程度,筛选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系统工程分析法、文献复用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技术,分析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清理... 目的识别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接收作业接触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分析其危害程度,筛选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系统工程分析法、文献复用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技术,分析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清理、转运、接收工作场所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危害状况,按照岗位从可能来源,接触的时间、方式和频率,主要危害特性共5个方面描述作业人员的接触特点,确定关键控制因素,筛选关键控制点。结果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接收作业接触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常见,在垃圾人工收集、垃圾压缩、吊装操作以及垃圾卸料时均可存在。清运及接收作业全年不间断,工作日内间断与连续作业并存,短时间接触与长时间接触并存。保洁工和转运工直接接触肠杆菌科细菌机会多,作业时间较固定,接触时间相对较短。地磅和卸料指挥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间接接触为主,接触时间长,连续作业居多。将清运作业自动化、密闭、吸附、生物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消毒效果监测列为关键控制点,并提出防控对策。结论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接收作业均可接触埃希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菌属,需要加强生物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个人防护和消毒,并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清运 接收 肠杆菌科 预防 控制
原文传递
广东省化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现状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绮庆 温贤忠 +2 位作者 陈青松 张爱华 陈嘉斌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目的了解化工企业对《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0—2013年广东省正式投产的28家化工企业为调查对象,调查其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现状。结果 28家化工企业均较好地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在职业... 目的了解化工企业对《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0—2013年广东省正式投产的28家化工企业为调查对象,调查其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现状。结果 28家化工企业均较好地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在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建立以及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卫生宣传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和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的档案管理等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但有82.1%企业无法出示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成立文件,且均无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个人专业资料文件;32.1%企业未建立完整的细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有待加强;28.6%企业的个体防护、防护设施使用规程有待补充完善。运行期企业职工、外包工职业病危害告知实施的良好率分别为83.6%和80.9%;运行期外包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实施良好率高于试运行期(40.6% vs 5.8%,P<0.01)。结论化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应加强健全外包工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企业 职业卫生 档案 管理 现状调查
原文传递
某民用金属船舶制造企业粉尘作业工人防尘面具使用技能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荣宗 徐绮庆 +2 位作者 温翠菊 谭强 苏世标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分析民用金属船舶制造企业粉尘作业工人的防尘面具使用技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某民用金属船舶制造企业123名粉尘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防尘面具使用与维护调查表》调查其防尘面具使用情况,采用密合度测试仪测试其使用... 目的分析民用金属船舶制造企业粉尘作业工人的防尘面具使用技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某民用金属船舶制造企业123名粉尘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防尘面具使用与维护调查表》调查其防尘面具使用情况,采用密合度测试仪测试其使用防尘面具时的密合度。结果研究对象防尘面具使用时间中位数(M)和第0~100百分位数(P0~P100)为3.0(1.0~3.0)个月,滤棉使用时间M(P0~P100)为1.0(0.5~2.0)个工作日。研究对象在新面具使用后均未对其进行消毒;仅有36.6%(45/123)的工人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清洗防尘面具。62.6%(77/123)的工人未正确自行实施负压气密性检查。112名工人接受密合度测试,密合度测试一次性通过者合格率为62.5%(70/112),70名合格人员适合因子(FF)的M和第25、75百分位数(P25,P75)为835.0(503.0,1 635.0);密合度测试复测后总体合格率为66.1%(74/112),74名合格人员FF的M(P25,P75)为786.0(477.7,1 532.2)。密合度测试不合格原因为面具与面部尺寸不匹配、佩戴方式错误和胡须太长。结论民用金属船舶制造企业粉尘作业工人防尘面具使用技能存在缺陷。应加强防尘面具的配置和使用维护培训,定期开展密合度测试,以提高工人的防尘面具使用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船厂 粉尘 作业工人 防尘面具 技能 调查
原文传递
11座天然气分输站急性职业病危害应急设施及个人处置能力调查
12
作者 徐绮庆 李荣宗 +2 位作者 陈青松 温贤忠 陈嘉斌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8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识别天然气分输站可能存在的职业卫生潜在风险源,分析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能力。方法运用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识别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特殊环境下存在的可导致急性危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可能发生泄漏(逸出)... 目的识别天然气分输站可能存在的职业卫生潜在风险源,分析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能力。方法运用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识别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特殊环境下存在的可导致急性危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可能发生泄漏(逸出)或聚积的工作场所,确定职业卫生潜在风险源。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现场调查和个人心肺复苏技能测试对工作场所、工作人员的应急设施及能力进行综合判定。结果共调查广东省内天然气分输站11座,对41名分输站操作员合21名管线巡检员进行心肺复苏技能测试。职业卫生潜在风险源为天然气大量泄漏所致低温缺氧环境、夏季高温天气。各站场有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等应急预案和响应流程,配置了检测报警、个体防护、通讯等装备,曾开展天然气泄漏应急演练,但缺乏职业性中暑、天然气泄漏所致窒息和(或)冻伤等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应急预案及相关培训。心肺复苏技能测试结果未如理想,仅7名工人正确掌握操作顺序,实际操作中仅5组(两人为一组)工人达到合格水平。50名(80.6%)未正确掌握复苏技能的工人中,46人(92%)未将除颤器的使用放在首位,43人(86%)未能从意识上实现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到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根本性转变。结论 11座天然气分输站工人应对天然气泄漏所致窒息、冻伤与露天作业所致职业性中暑的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仍需制定急性职业危害专项应急预案,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个人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分输站 职业病危害 应急
原文传递
东莞市某片区卫技人员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能与培训需求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晋 徐绮庆 +2 位作者 罗燕如 林玉嫦 谢东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了解东莞市某片区卫生技术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的个人应急处置技能掌握程度及培训需求。[方法]基于所调查片区现有的传染病疫情处置装备配置,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东莞市某片区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操作技能、演练经历... [目的]了解东莞市某片区卫生技术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的个人应急处置技能掌握程度及培训需求。[方法]基于所调查片区现有的传染病疫情处置装备配置,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东莞市某片区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操作技能、演练经历和报告书写现状,及其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需求。[结果]该片区157名传染病疫情处置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全部纳入调查范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84.07%;年龄以中青年为主,25~34岁占92.35%;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91.08%。超过50%的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操作呼吸防护器、防护手套、脚部防护等应急装备;但只有36.94%的人能熟练使用防护服;超过50%的人员未掌握人血样本采集的技能;60.51%的受访者不熟悉疫情报告书写;80.89%的受访者有去上级机构进行培训的需求。[结论]该片区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和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能有待提高,今后需着重加强个人应急处置技能的培训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 传染病 应急处置 技能培训 疫情报告 需求调查
原文传递
“小豆苗”APP预防接种平台在婴儿预防接种计划实施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玉嫦 黄晋 徐绮庆 《中国校医》 2019年第1期48-48,68,共2页
目的探讨"小豆苗"应用程序(APP)预防接种平台在0~1岁婴儿预防接种计划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某镇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册的0~1岁婴儿家长1 0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 目的探讨"小豆苗"应用程序(APP)预防接种平台在0~1岁婴儿预防接种计划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某镇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册的0~1岁婴儿家长1 0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人,对照组根据接种本定时进行接种,观察组家属关联"小豆苗"APP进行接种,以国家规定0~1岁婴儿接种的"五苗""两脑"(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卡介苗、流脑、乙脑)为研究指标,观察2组接种率和及时率,记录家长满意情况,分析程序优缺点。结果观察组接种率和及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豆苗"APP能显著提高0~1岁婴儿计划接种的接种率和及时率,但仍存在不足,需不断更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免疫接种程序表 用户计算机接口 因特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