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资源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维启 李玥 +4 位作者 李海蛟 刘冬梅 杨宁 张琦 何双辉 《生物多样性》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大型真菌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本研究于2020–2022年采用样线法和随机踏查法对北京市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5,448份。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物种608种,进一步结合相关文献资... 大型真菌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本研究于2020–2022年采用样线法和随机踏查法对北京市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5,448份。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物种608种,进一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北京市大型真菌共619种,隶属于2门6纲22目93科277属,其中担子菌门595种,子囊菌门24种,中国新记录种5种,北京新记录种120种。基于以上物种名录开展物种组成和区系地理分析以及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共19科,占总物种数的59.61%,主要有:蘑菇科、多孔菌科、小脆柄菇科、红菇科、口蘑科等;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有33属,占总物种数的38.13%,主要有:丝膜菌属(Cortinarius)、裸脚伞属(Gymnopus)、丝盖伞属(Inocybe)、白环蘑属(Leucoagaricus)、红菇属(Russula)等。北京市大型真菌以世界广布属(61.37%)和北温带分布属(31.05%)为主,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属(5.42%)。北京市共有食用菌71种、药用菌43种、有毒菌22种、食药兼用菌45种。本研究结果为北京市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以及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种 特有种 优势类群 真菌区系 经济真菌
原文传递
灌丛化对林草交错带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琦 冯可 +2 位作者 常智慧 何双辉 徐维启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0-781,共12页
了解灌丛化对林草交错带内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对林草交错带内灌丛化的认识和管理。该研究在北京东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林草交错带内选择不同水平(轻度、中度和重度)的灌丛化样地,通过样地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了灌丛化对... 了解灌丛化对林草交错带内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对林草交错带内灌丛化的认识和管理。该研究在北京东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林草交错带内选择不同水平(轻度、中度和重度)的灌丛化样地,通过样地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了灌丛化对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植物个体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植物个体特征和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探究灌丛化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如下:1)灌丛化显著降低了植物的多样性,但乔灌草三者的响应各不相同,其中草本植物多样性下降最显著;2)灌丛化显著提升了土壤真菌多样性;3)灌丛化显著增加了灌木的高度和冠幅,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随灌丛化水平增加而显著升高;4)偏最小二乘法路径模型(PLS-PM)发现灌丛化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造成直接影响,植物个体特征和土壤养分并未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造成直接影响。冗余分析进一步表明,灌木高度对植物多样性变化的解释贡献最大,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为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细菌相比,土壤真菌的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之间更具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化 植物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林草交错带 东灵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