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AM-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徐胜美 马红梅 郭东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ICAM-1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ICAM-1蛋白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AM-1蛋白在CRC和腺瘤的... 目的探讨ICAM-1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ICAM-1蛋白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AM-1蛋白在CRC和腺瘤的高表达均与正常黏膜的低表达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01);随着组织分化的降低和Dukes分期的增加,其表达呈上升的趋势;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组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P<0.01,P<0.05)。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ICAM-1的特异性条带出现在Marker标准相对分子量110KD左右,ICAM-1在CRC的阳性率高于正常黏膜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CAM-1在CRC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免疫组化 WESTERN BLOTTING 侵袭转移
下载PDF
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胜美 马红梅 郭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D44和CD44v6蛋白在102例大肠正常黏膜、14例腺瘤和102例CRC中的表达。结果CD44和CD44v6蛋白在正常黏膜的低表达和癌... 目的探讨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D44和CD44v6蛋白在102例大肠正常黏膜、14例腺瘤和102例CRC中的表达。结果CD44和CD44v6蛋白在正常黏膜的低表达和癌组织的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Dukes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逐渐增高;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44和CD44v6可以作为预测CRC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CD44 CD44V6 免疫组化 侵袭转移
下载PDF
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胜美 马红梅 郭东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E-cadherin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cadherin mRNA和蛋白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CR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herin的mRNA... 目的:探讨E-cadherin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cadherin mRNA和蛋白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CR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在CRC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黏膜组织和腺瘤(P<0.01);随着CRC分化的降低和Dukes分期的增加,E-cadherin表达阳性率降低;E-cadherin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的CRC中均显著低于未转移组(P<0.01,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减少或缺失在CR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上皮型钙黏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侵袭转移
下载PDF
MMP-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胜美 马红梅 郭东 《实用癌症杂志》 2009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MMP-7在大肠癌(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P-7 mRNA和其蛋白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MP-7的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的结果大体是一致性,MMP-7在正常黏膜中... 目的探讨MMP-7在大肠癌(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P-7 mRNA和其蛋白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MP-7的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的结果大体是一致性,MMP-7在正常黏膜中的低表达和在腺瘤、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Dukes分期的升高,其表达呈上升的趋势;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组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MMP-7在CR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MMP-7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侵袭转移
下载PDF
黏液表皮样癌中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5
作者 徐胜美 吴铭 陈灼怀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18-219,I066,共3页
目的 了解p5 3 ,bcl 2和c erbB 2蛋白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分布 ,评价其对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 4 1例黏液表皮样癌和 10例正常涎腺组织的p5 3 ,bcl 2和c erbB 2表达。结果 c erbB 2蛋白在正常涎... 目的 了解p5 3 ,bcl 2和c erbB 2蛋白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分布 ,评价其对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 4 1例黏液表皮样癌和 10例正常涎腺组织的p5 3 ,bcl 2和c erbB 2表达。结果 c erbB 2蛋白在正常涎腺的分布特征为导管上皮全部阳性 ( 10 / 10 ) ,而腺泡上皮仅有 1例阳性 ( 1/ 10 ) ;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低于正常涎腺 ,但阳性强度高于正常涎腺 ;p5 3蛋白在正常涎腺及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分别为 10 %和5 1%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且 ,p5 3蛋白在高低分化两组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也有差别 (P 0 0 5 ) ;bcl 2在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有高于正常涎腺的趋向。结论 在正常涎腺中c erbB 2主要分布在导管上皮。黏液表皮样癌和正常涎腺在p5 3 ,bcl 2和c erbB 2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差异。p5 3阳性表达的患者多具有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征 ,但未能发现在黏液表皮样癌表达bcl 2和c erbB 2的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P53 BCL-2 C-ERBB-2 基因表达 涎腺肿瘤
下载PDF
不同分子筛负载锰铈催化剂的低温NH_3-SCR脱硝性能 被引量:28
6
作者 黄增斌 李翠清 +5 位作者 王振 徐胜美 冯凌波 王虹 宋永吉 张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88-1393,共6页
分别以β、ZSM-5和US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锰铈催化剂,对其低温NH_3-SCR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采用XRD、BET、NH_3-TPD、H_2-TPR以及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分子筛负载的锰铈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低温NH_3-SCR反... 分别以β、ZSM-5和US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锰铈催化剂,对其低温NH_3-SCR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采用XRD、BET、NH_3-TPD、H_2-TPR以及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分子筛负载的锰铈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低温NH_3-SCR反应活性,其中,Mn-Ce/USY的催化性能最好,在107℃时NOx转化率可达到90%。负载锰铈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所下降;活性组分MnOx主要以无定型态分布于催化剂表面,且在ZSM-5上检测到聚集的CeO_2。催化剂表面弱酸对低温NH3-SCR反应起主要作用,催化剂表面上活性组分的表面浓度和氧化态明显不同,较高的Mn^(4+)/Mn^(3+)原子比和吸附氧表面浓度对提高催化剂的低温NH3-SCR反应活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SCR 分子筛 NO
下载PDF
人类miR-22靶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曙光 韩京军 +5 位作者 马红梅 王新根 李静 郭东 周有俭 徐胜美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891-894,共4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预测人类miR-22(hsa-miR-22)的靶基因并分析其功能,为深入研究hsa-miR-22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Pub Med检索miR-22相关文章,明确其部分已知功能及已证实的靶基因,通过miRBase获得miR...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预测人类miR-22(hsa-miR-22)的靶基因并分析其功能,为深入研究hsa-miR-22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Pub Med检索miR-22相关文章,明确其部分已知功能及已证实的靶基因,通过miRBase获得miR-22序列和基因组特征。应用miRWalk综合数据库中4种工具对hsa-miR-22靶基因进行预测并取交集,对预测的靶基因集合结合已证实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分析)以及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miR-22序列在多物种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通过Pub Med检索获得已证实靶基因20个,miRWalk综合数据库预测的靶基因集合共194个。GO分析结果显示hsa-miR-22靶基因功能主要富集于转录调控、蛋白修饰、生物合成和形态发生等过程(P<0.01);KEGG生物通路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Erb B信号通路、m TOR信号通路以及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急性髓系白血病、胶质瘤和黑色素瘤疾病信号通路(P<0.05)。结论 hsa-miR-22的靶基因集合富集于多个生物学过程及疾病信号通路,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miR-22 微小RNA 靶基因 功能富集分析 生物通路富集分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固新 姜海洋 +3 位作者 夏利萍 徐胜美 张定 夏昕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781-1782,共2页
目的:提高睾丸旁横纹肌肉瘤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例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本例患者行经腹股沟睾丸根治性切除术,病灶直径2.5cm,病理检查证实为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术... 目的:提高睾丸旁横纹肌肉瘤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例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本例患者行经腹股沟睾丸根治性切除术,病灶直径2.5cm,病理检查证实为睾丸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术后采用2个疗程辅助放疗,随访6个月,现无瘤生存。结论:睾丸旁横纹肌肉瘤是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病理上胚胎型最为常见,早期患者应进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睾丸旁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包皮过长和包茎组织中触觉小体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姜海洋 王固新 +2 位作者 郭东 谭明波 徐胜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观察包茎和包皮过长组织中触觉小体差异情况。方法 收集21~25岁年龄组包皮标本44例。按包皮解剖形态分为:①包茎组21例;②包皮过长组23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两组包皮标本中的触觉小体进行染色,在放大100倍的视野下观察和统计... 目的 观察包茎和包皮过长组织中触觉小体差异情况。方法 收集21~25岁年龄组包皮标本44例。按包皮解剖形态分为:①包茎组21例;②包皮过长组23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两组包皮标本中的触觉小体进行染色,在放大100倍的视野下观察和统计两组包皮标本中触觉小体总数以及视野的总数。并用卡方检验对两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标本中,分别有8个(8/21包茎组)和10个(10/23包皮过长组)标本中未发现触觉小体。其差异无显著性(P=0.717)。包茎组和包皮过长组中触觉小体的密度分别为33.1%和21.1%,差异具显著性(P=0.022)。结论 包茎中触觉小体密度较包皮过长明显升高可能是一种生理性代偿机制,而两种包皮组织中触觉小体的消失可能遵循同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过长 包茎 触觉小体
下载PDF
乳腺癌中Cullin-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新根 周有俭 +4 位作者 李静 马红梅 刘曙光 郭东 徐胜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3-726,共4页
目的 探讨Cullin-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ullin-1在平均随访10年的150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分析Cullin-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 目的 探讨Cullin-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ullin-1在平均随访10年的150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分析Cullin-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芯片150例点阵中有效回收标本119例,其中阳性82例,阴性37例,阳性率为68.9%。82例阳性标本中Cullin-1均为核阳性,其在ER阴性(64.3%vs71.4%)、PR阴性(65.4%vs71.6%)、HER-2阳性(63.9%vs71.1%)的患者中表达更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1、2、3期生存率分别为90.9%、75.6%、56.0%,晚期生存率明显低于早期(χ2=9.131,P=0.01)。Cullin-1阴性、低表达和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7.3、134.7、38.3个月,高表达者生存期明显减少(χ2=20.8,P〈0.01)。结论 Cullin-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Cullin-1高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可作为临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及作为开发靶向治疗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ullin-1 预后 组织芯片
下载PDF
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中Napsin-A和TTF-1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新根 周有俭 +1 位作者 徐胜美 彭全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Napsin-A和TTF-1在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方法收集肝内和肝外胆管癌30例,同时选取非肿瘤性胆囊及肝内胆管增生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Napsin-A和TTF-1的表达。结果 7例胆管癌表达Napsin-A,均呈灶... 目的探讨Napsin-A和TTF-1在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方法收集肝内和肝外胆管癌30例,同时选取非肿瘤性胆囊及肝内胆管增生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Napsin-A和TTF-1的表达。结果 7例胆管癌表达Napsin-A,均呈灶状阳性,TTF-1均阴性。结论Napsin-A可在胆管癌中表达,与肺腺癌鉴别诊断时应结合临床病史及其它抗体以避免潜在的诊断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Napsin-A TTF-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术前焦虑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天竹 黄晓慧 +1 位作者 徐胜美 李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7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术前的焦虑因素。方法对收集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1 072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99.36%的妇女有焦虑情绪及焦虑因素。避孕失败为所有组别最为担心的问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妇女对是否影响性生活的焦虑程... 目的探讨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术前的焦虑因素。方法对收集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1 072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99.36%的妇女有焦虑情绪及焦虑因素。避孕失败为所有组别最为担心的问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妇女对是否影响性生活的焦虑程度不同,分别占16.2%,3.1%,差异有显著性(P<0.05)。已婚妇女术前对疼痛的焦虑程度高于未婚组,分别为47.4%,20.7%,差异有显著性(P<0.05)。已生育妇女术前对取器困难的焦虑程度高于未生育组,分别为20.7%和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生育妇女对取器后是否影响生育的焦虑程度更高,分别为10.2%和0.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生育状态的妇女置器前知情选择服务的侧重内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避孕器 避孕 问卷调查 焦虑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中郎格罕氏细胞的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洁 梁自民 +2 位作者 吴尚成 徐胜美 周志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2-23,35,共3页
用抗S-100蛋白、CD45RO和CD20等抗体对33例口腔扁平苔藓病灶中郎格罕氏细胞(L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结果表明LC在病变内比在正常粘膜中明显增多。国有层带状浸润的淋巴细胞中T淋... 用抗S-100蛋白、CD45RO和CD20等抗体对33例口腔扁平苔藓病灶中郎格罕氏细胞(L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结果表明LC在病变内比在正常粘膜中明显增多。国有层带状浸润的淋巴细胞中T淋巴细胞占优势(98.83%),这些浸润的淋巴细胞与LC有密切关系。提示LC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在口腔扁平苔藓病变的发生、发展和持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又成为靶细胞受到T淋巴细胞的攻击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T淋巴细胞 郎格罕氏细胞
下载PDF
冷冻组织微波技术快速制片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东 徐胜美 杨惠娴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67-67,共1页
我们通过反复试验,将微波技术应用于冷冻切片中且对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送检新鲜组织12例,其中甲状腺组织3例、乳腺浸滑陛导管癌3例,乳腺组织3例,肿瘤标本3例。
关键词 冷冻组织 微波技术 制片改进
下载PDF
肛周颗粒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曙光 徐胜美 申洪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78-78,80,共2页
患者女性,48岁。因发现肛门右侧无痛性肿物1年余入院。专科检查:肛旁左后侧,胸膝位9~10点可见肿物隆起,皮肤表面正常,肿物边界清楚,无压痛,质硬。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肛周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大肠癌侵袭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红梅 徐胜美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0期1556-1558,共3页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尽管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癌的侵袭转移是患者预后差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它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环节、多步骤的连续过...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尽管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癌的侵袭转移是患者预后差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它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环节、多步骤的连续过程,首先从癌细胞的脱落到转移灶的形成需要突破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构成的多个结构屏障。其过程受黏附分子和蛋白水解酶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对它们的研究可以预测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侵袭转移 黏附分子 蛋白水解酶
下载PDF
CIP2A蛋白在宫颈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红梅 徐胜美 +2 位作者 郭东 周有俭 车爱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蛋白在宫颈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48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0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IP2A蛋白表达。并分析CIP2...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蛋白在宫颈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48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0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IP2A蛋白表达。并分析CIP2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等的关系。结果 CIP2A蛋白在正常宫颈及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P2A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的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癌分化程度的降低,CIP2A的阳性率逐渐升高,高分化与低分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P2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P2A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呈过表达,而且随着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进展,表达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种过表达促进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为宫颈癌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性成熟前后包皮组织中触觉小体的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海洋 谭明波 +3 位作者 张黎 徐胜美 栾华 郭东 《中国校医》 2005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性成熟前后包皮组织中触觉小体发育规律。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对95例3-30岁的包皮标本中触觉小体的差异进行研究,观察和统计每个标本中触觉小体的密度,用卡方检验对各年龄组之间触觉小体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15岁... 目的探讨男性性成熟前后包皮组织中触觉小体发育规律。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对95例3-30岁的包皮标本中触觉小体的差异进行研究,观察和统计每个标本中触觉小体的密度,用卡方检验对各年龄组之间触觉小体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15岁前包皮中触觉小体密度达到最高,其后开始下降。各年龄组包皮中触觉小体的密度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184,P=0.000)。结论15岁前男性包皮中触觉小体的发育与性成熟过程明显同步。其后,触觉小体密度逐渐减少,说明该小体在男子性成熟早期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小体 包皮组织 性成熟 免疫组化染色 各年龄组 统计学分析 发育规律 卡方检验 成熟过程 生理功能 体密度 男性 30岁 标本 5岁
下载PDF
全露型包皮中触觉小体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明波 姜海洋 +3 位作者 王固新 栾华 徐胜美 郭东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全露型包皮内板组织中触觉小体分布规律。方法收集全露型包皮标本9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内板组织中的皱褶区与光整区触觉小体进行染色,在放大100倍的视野下观察和统计两处组织中触觉小体总数以及视野的总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观察全露型包皮内板组织中触觉小体分布规律。方法收集全露型包皮标本9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内板组织中的皱褶区与光整区触觉小体进行染色,在放大100倍的视野下观察和统计两处组织中触觉小体总数以及视野的总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露型包皮皱褶区和光整区中触觉小体的密度分别为3.28%和1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年龄接近的一组包皮过长比较,全露型包皮皱褶区触觉小体密度明显降低,而光整区却明显增多(P<0.05)。结论全露型包皮的光整区触觉小体密度较皱褶区明显升高。全露型包皮内板中触觉小体分布规律较包皮过长具有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露型包皮 触觉小体
下载PDF
机动蛋白在不同年龄和形态包皮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海洋 谭明波 +3 位作者 郭东 徐胜美 杨恰佳 王固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解剖形态包皮组织中a-Actin表达规律。方法:收集165例包皮标本中有全露型包皮8例、包茎60例和包皮过长97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包皮组织中a-Actin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男子15岁前包皮表皮细胞中a-Actin...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解剖形态包皮组织中a-Actin表达规律。方法:收集165例包皮标本中有全露型包皮8例、包茎60例和包皮过长97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包皮组织中a-Actin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男子15岁前包皮表皮细胞中a-Actin的表达水平较高并保持恒定,包茎和单纯包皮过长的a-Actin表达无显著性差异。15岁以后单纯包皮过长的表皮细胞中的a-Actin表达明显下降,也较同年龄组包茎明显降低。全露型包皮组织中a-Actin明显高于各年龄组包茎和包皮过长。结论:男子包皮表皮细胞中的a-Actin表达水平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a-Actin可能是参与男子外生殖器发育成熟以及形成各种包皮形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蛋白 包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