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乳腺良性肿瘤行美容切口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新成 代风波 +2 位作者 裴平 徐臣光 余新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701-1702,共2页
目的探讨门诊行美容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效果。方法术前B超定位并在乳腺皮肤表面作好标记,朝标记的方向于乳晕边缘做一弧形切口,沿乳腺腺体组织表面向肿块标记处潜行分离,钳夹住病变周围腺体组织牵拉至切口旁,用丝线缝扎瘤体牵引,直... 目的探讨门诊行美容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效果。方法术前B超定位并在乳腺皮肤表面作好标记,朝标记的方向于乳晕边缘做一弧形切口,沿乳腺腺体组织表面向肿块标记处潜行分离,钳夹住病变周围腺体组织牵拉至切口旁,用丝线缝扎瘤体牵引,直视下切除肿块。结果效果良好,瘢痕小且不明显,较好保护乳腺外形,并发症少,医患均满意。结论此术式应用简便,适用于多数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既达到了治疗目的,又符合美学要求,尤其适合于青年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良性肿物 美容切口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6
2
作者 徐臣光 周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4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并通过资料比较分析总结、制定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结直肠肿瘤并经外科开腹手术治疗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有2...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并通过资料比较分析总结、制定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结直肠肿瘤并经外科开腹手术治疗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有29例发生感染,将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体重、伴发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与Dukes分期及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有密切关系。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伴发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因素,直接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通过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制定预防处理措施,防止结直肠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手术 切口感染 致感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Crohn病穿孔一例
3
作者 许践刚 陶家守 徐臣光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CROHN病 病例报告 治疗 穿孔
下载PDF
自制模拟器腹腔镜技能训练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4
作者 黄新成 余新国 徐臣光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第8期42-42,共1页
我院在开展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自制了一套简易腹腔镜模拟训练模型,可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并提高腹腔镜操作技术,降低腹腔镜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现将训练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技能训练 腹腔镜 模拟器 基层医院 自制 应用 手术成功率 手术过程
下载PDF
原发性阑尾肿瘤20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臣光 《浙江实用医学》 2008年第5期346-346,35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0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9例,均为阑尾粘液囊肿:恶性肿瘤11例,其中阑尾类癌8例,阑尾腺癌1例,粘液囊腺癌2例,1例并发腹膜假粘...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0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9例,均为阑尾粘液囊肿:恶性肿瘤11例,其中阑尾类癌8例,阑尾腺癌1例,粘液囊腺癌2例,1例并发腹膜假粘液瘤。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其中单纯阑尾切除术14例,5例(2例阑尾类癌,1例阑尾腺癌,2例粘液囊腺癌)行二期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阑尾类癌行二期回盲部切除术。结论阑尾肿瘤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极高,对术中可疑者应行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选择适当术式,提高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肿瘤 类癌 粘液性肿瘤 腺癌 手术
下载PDF
56例特殊坏疽性阑尾炎的手术诊治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蓝永忠 徐臣光 黄新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1-341,共1页
阑尾炎是急腹症最常见的疾病.诊断大多不难.难在坏疽性阑尾炎的特殊型手术治疗.如阑尾根部粗大明显水肿质脆型,根部坏疽或累及部分盲肠壁坏疽、阑尾全部坏疽:根部穿孔型与周围组织粘连腹腔充满脓性渗液,不易切除。阑尾位于腹膜后... 阑尾炎是急腹症最常见的疾病.诊断大多不难.难在坏疽性阑尾炎的特殊型手术治疗.如阑尾根部粗大明显水肿质脆型,根部坏疽或累及部分盲肠壁坏疽、阑尾全部坏疽:根部穿孔型与周围组织粘连腹腔充满脓性渗液,不易切除。阑尾位于腹膜后或盲肠后,与周围粘连严重。我院2000—2009年手术处理此类阑尾炎5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阑尾炎 手术诊治 周围组织粘连 阑尾根部 2009年 手术治疗 根部坏疽 周围粘连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臣光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第1期59-60,共2页
PTEN(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维持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因其独特的作用途径和在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重视... PTEN(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维持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因其独特的作用途径和在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重视。研究表明,PTEN是继p53基因之后发现的人类肿瘤中最易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PTEN 临床病理特征 直肠癌组织 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 人类肿瘤 磷酸酶基因 染色体丢失 p53基因
下载PDF
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检测
8
作者 徐臣光 《海峡药学》 2010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检测。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并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从130株分...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检测。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并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从130株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检出单产ESBLs35株,单产AmpC酶10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共6株,检出率分别为26.9%、7.7%和4.6%。产酶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部分均高于不产酶菌株(除亚胺培南)。结论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ES-BLs和AmpC酶,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头孢菌素酶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永敬 徐臣光 +1 位作者 裴平 蒋明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1期1853-1854,共2页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老年人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择期手术且年龄≥65岁的输尿管结石患者91例(其中钬激光碎石组40例,气压弹道碎石组51例).结果 钬激光碎石组...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老年人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择期手术且年龄≥65岁的输尿管结石患者91例(其中钬激光碎石组40例,气压弹道碎石组51例).结果 钬激光碎石组与气压弹道碎石组在手术时间、一次碎石成功率、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结石排净率上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方面,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较气压弹道碎石术不仅是安全的,同时术后疗效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气压弹道碎石术 老年
下载PDF
复方氨基酸加脂肪乳液对腹部手术后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蓝永忠 徐臣光 +2 位作者 黄新成 余新国 裴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9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与脂肪乳液对腹部术后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0年5月本院102例腹部中等程度以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术后研究组患者给予复方氨基酸、脂肪乳液为期5~7d的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与脂肪乳液对腹部术后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0年5月本院102例腹部中等程度以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术后研究组患者给予复方氨基酸、脂肪乳液为期5~7d的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传统应用复方氨基酸或脂肪乳液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肝肾功能、血糖、营养状况、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患者体重于术后1周下降(4.5±2.5)kg,对照组体重下降(4.2±3.0)kg(P〉0.05);血糖检测显示,研究组术后血糖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腹部手术后规则使用复方氨基酸加脂肪乳液的肠外营养方式比传统的肠外营养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两组疗效及预后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复方氨基酸 脂肪乳 血糖 胰岛素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臣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6期2408-241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选择11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经腹斜切口手术方式,比...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选择11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经腹斜切口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治愈率均高达100%,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出发生率[(31.47±5.36)min、(10.53±2.15)mL、(4.51±1.05)分、(4.85±1.17)d,0、7.2%]均低于对照组[(34.15±6.12)min、(18.17±3.16)mL、(5.01±1.31)分、(6.68±1.58)d、10.9%、21.8%](t=2.10、2.98、2.14、2.46,)(x2=4.69,均P〈0.05)。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结扎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清miRNA作为结直肠癌患者诊断标志物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臣光 陈静 +3 位作者 许践刚 韩若阔 王昭君 林文雪 《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特征性血液miRNA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用miRNA的定量PCR芯片,从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筛选出候选的特征性miRNA。再以线虫cel-39作为外参,采用相对定量法分析36例结直肠癌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者血... [目的]探讨特征性血液miRNA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用miRNA的定量PCR芯片,从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筛选出候选的特征性miRNA。再以线虫cel-39作为外参,采用相对定量法分析36例结直肠癌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候选miRNA表达情况。[结果]9条miRNA呈特征性表达,其中5条miRNA明显上调,4条明显下调;9条特征性表达的miRNA均得以验证。将9条特征性血清miRNA进行聚类分析,可见其能够清晰地将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分为两类。采用ROC曲线分析发现被检测结直肠癌样本的曲线下面积(AUC)达0.934(95%CI:0.877~0.992)(P〈0.001)。[结论 ]mi R-21等9条miRNA组合检测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AN(miRNA) 血清 结直肠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黄新成 王玉斌 +2 位作者 徐臣光 余新国 叶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2组均采取6 m V的X射线进行照射,每周5次,共5周。放疗的同时,对照组用卡培他滨单药化疗,每天2次,总...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2组均采取6 m V的X射线进行照射,每周5次,共5周。放疗的同时,对照组用卡培他滨单药化疗,每天2次,总剂量为1500~1700 mg·m^(-2)。试验组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总剂量为50~75 mg·m^(-2),每周1次,卡培他滨每天2次,总剂量为1200~1550 mg·m^(-2),每个周期均为35 d,2组均治疗3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客观缓解率(76.93%)显著高于对照组(42.31%,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低,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晚期直肠癌 化学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