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纹理分析在小脑半球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艳中 汪秀玲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MRI图像纹理分析在小脑半球原发性脑淋巴瘤和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小脑半球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20例和实性单发转移瘤22例的增强MRI图像。采用纹理分析方法在增... 目的:探讨MRI图像纹理分析在小脑半球原发性脑淋巴瘤和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小脑半球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20例和实性单发转移瘤22例的增强MRI图像。采用纹理分析方法在增强T1WI轴位图像上获取整个瘤体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峰度、熵值、偏度和异质性等定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纹理分析中,PCNSL组标准差、熵值、偏度及异质性明显低于转移瘤组,而峰度明显高于转移瘤组(均P<0.05);异质性参数鉴别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其它参数值,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对标准差、熵值、偏度、峰度及异质性5个纹理分析定量参数进行多参数联合分析,其鉴别效能较利用单个纹理分析定量参数鉴别的效能高。结论:纹理分析部分定量参数(标准差、熵值、偏度、峰度及异质性)有助于鉴别小脑半球PCNSL和单发转移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分析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转移瘤 单发
下载PDF
Sturge-Weber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附7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胥明婧 徐艳中 +3 位作者 张雪 陈文林 仲丹 徐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884-887,共4页
目的分析Sturge-Weber综合症的CT、CTA及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7例SWS患者的CT、CTA及MRI表现。7例患者均行CT平扫检查,其中又行CT增强和CTA检查的分别为2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的为3例。结果 CT平扫发现7例均有不... 目的分析Sturge-Weber综合症的CT、CTA及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7例SWS患者的CT、CTA及MRI表现。7例患者均行CT平扫检查,其中又行CT增强和CTA检查的分别为2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的为3例。结果 CT平扫发现7例均有不同程度钙化、脑萎缩,4例可见侧脑室脉络丛扩大及颅骨增厚,6例可见鼻窦炎表现。增强及CTA检查5例均可见脑膜脑回样强化及深静脉迂曲扩张畸形,4例可见脉络丛结节状强化及增厚板障强化,2例可见颜面部血管瘤。结论典型的CT、CTA及MRI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或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MRA特征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伟 徐凯 +3 位作者 严金明 徐艳中 张辉 秦波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0期58-60,共3页
目的基于MRA观测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或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基底动脉宽度、长度、分叉高度、偏移度及椎动脉颅内段长度。方法经头颅MRI和MRA诊断为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患者39例,根据梗死部位和责... 目的基于MRA观测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或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基底动脉宽度、长度、分叉高度、偏移度及椎动脉颅内段长度。方法经头颅MRI和MRA诊断为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患者39例,根据梗死部位和责任血管不同,分为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组19例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组2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BA)宽度、BA长度、BA分叉高度分级、BA偏移度分级、椎动脉颅内段长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组BA宽度为(5.854±0.454)mm,BA长度为(33.449±2.201)mm,BA分叉高度分级1级4例、2级11例、3级4例,BA偏移度分级1级5例、2级11例、3级3例,椎动脉颅内段长度为(25.908±0.746)mm;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组BA宽度为(5.830±0.687)mm,BA长度为(32.799±1.672)mm,BA分叉高度分级1级1例、2级5例、3级14例,BA偏移度分级1级5例、2级12例、3级3例,椎动脉颅内段长度为(25.547±0.668)mm;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组BA分叉高度分级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组相比,P<0.05。结论与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的VBD患者相比,合并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的VBD患者在头颅MRA检查中的BA分叉高度分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后循环梗死 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 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直肠前突型便秘球囊辅助排便的排粪造影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邱祥武 蔡亮亮 +4 位作者 孙大刚 张颢 刘盼盼 徐艳中 严金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型便秘球囊(球囊)辅助直肠前突型便秘排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8例中、重度直肠前突便秘患者,在其阴道内置入便秘球囊,于直肠排粪造影的力排相测量其前、后直肠前突的深度、肛直角及肛上距,比较前后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型便秘球囊(球囊)辅助直肠前突型便秘排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8例中、重度直肠前突便秘患者,在其阴道内置入便秘球囊,于直肠排粪造影的力排相测量其前、后直肠前突的深度、肛直角及肛上距,比较前后变化。结果:便秘球囊置入前、后直肠前突的深度为(32.32±5.41)、(18.56±3.25)mm,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直角为(108.30±11.78)、(122.13±10.56)°,肛上距为(49.18±8.36)、(41.38±6.34)mm,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秘球囊支撑阴道后壁,改变了排便压力方向,恢复了正常排便解剖生理结构,从而起到辅助排便的作用,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 便秘 球囊 排粪造影
下载PDF
直肠前突型便秘球囊辅助排便肛肠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严金明 邱祥武 +3 位作者 孙大刚 徐艳中 刘盼盼 蔡亮亮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5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直肠前突型便秘球囊(球囊)辅助排便肛肠动力学。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28例中重度直肠前突便秘患者阴道内置入便秘球囊前、后肛肠动力学,并与6例排便正常的老年女性志愿者的肛肠动力指标比较。结果便秘球... 目的研究直肠前突型便秘球囊(球囊)辅助排便肛肠动力学。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28例中重度直肠前突便秘患者阴道内置入便秘球囊前、后肛肠动力学,并与6例排便正常的老年女性志愿者的肛肠动力指标比较。结果便秘球囊置入前、后及对照组肛肠动力学指标分别为直肠初始感觉容积(39.02±7.60)mL、(31.13±8.18)mL、(29.98±9.36)mL,初始排便容积(70.28±12.37)mL、(62.49±14.32)mL、(56.92±16.32)mL,最大耐受容积(163.43±19.18)mL、(148.59±18.47)mL、(142.46±23.81)mL,肛管静息压(33.87±7.48)mmHg、(39.03±9.35)mmHg、(42.16±10.34)mmHg,肛管收缩压(77.40±11.13)mmHg、(83.86±8.47)mmHg、(88.53±9.69)mmHg,肛管排便压(75.31±15.48)mmHg、(63.92±18.36)mmHg、(57.40±12.22)mmHg。球囊置入前直肠初始感觉容积、初始排便容积、最大耐受容积较球囊置入后及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球囊置入前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较球囊置入后及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球囊置入后肛管排便压较置入前及对照组降低(P<0.02);球囊置入后肛肠动力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支撑阴道后壁,恢复了正常排便解剖生理结构,改善肛肠排便动力而辅助排便,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直肠前突 球囊 肛肠动力学
下载PDF
罕见前纵隔内硬化性血管瘤一例
6
作者 徐艳中 吴磊 +2 位作者 张雪 徐香红 汪秀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9-1020,共2页
患者女,18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闷,偶有咳嗽,无呼吸困难,未予重视。后于外院行胸部CT示纵隔内、心影右侧旁占位。遂来本院准备手术治疗。胸部CT增强示纵隔内、心影右侧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6.0cm×4.9 cm×5.... 患者女,18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闷,偶有咳嗽,无呼吸困难,未予重视。后于外院行胸部CT示纵隔内、心影右侧旁占位。遂来本院准备手术治疗。胸部CT增强示纵隔内、心影右侧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6.0cm×4.9 cm×5.0 cm,境界尚清,强化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血管瘤 纵隔内 胸部CT 阵发性胸闷 软组织密度 呼吸困难 手术治疗 CT增强
原文传递
脊柱区多发节细胞纤维瘤一例
7
作者 张雪 吴磊 +2 位作者 徐艳中 仲丹 徐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1-892,共2页
患者女,32岁。2年前发现右颈部有一圆形包块,质地软,轻度压痛,未予重视。1个月前患者突感右颈部包块疼痛加重,休息后无明显缓解。外院颈椎MRI平扫提示C_(2~3)平面椎管内及右侧椎旁占位。
关键词 纤维瘤 节细胞 脊柱区 多发 颈部包块 右颈部 椎管内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