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苏晴 常明 +3 位作者 宓兰兰 蔡佳玉 薛正阳 卢红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3-917,923,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取出生7 d的SD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ALI组及ALI+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组,每组10只。ALI组用脂多糖(LPS)以20 mg/kg的剂量腹腔...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取出生7 d的SD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ALI组及ALI+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组,每组10只。ALI组用脂多糖(LPS)以2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ALI+Dnase组则在注射LPS后即腹腔注射Dnase(5 mg/kg)。给药6 h后,水合氯醛麻醉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荧光酶标仪检测BALF中游离DNA(cf-DNA)的含量;右肺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结构;左肺组织制备肺组织匀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使用免疫荧光法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生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LI组与ALI+Dnase组中cf-DNA、CitH3、MPO、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5),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严重;与ALI组相比,ALI+Dnase组新生大鼠肺组织中cf-DNA、Cith3、MPO、IL-6及TNF-α水平降低(P<0.05),ALI+Dnase组炎症浸润程度降低。结论:新生大鼠ALI中,NETs水平为反映肺组织损伤的重要指标,NETs可能为治疗新生儿ALI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急性肺损伤 脱氧核糖核酸酶 炎症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肺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苏晴 常明 卢红艳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1期135-138,共4页
中性粒细胞在机体对抗病原的先天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感染早期,中性粒细胞在蛋白水解酶、抗菌蛋白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ROS)帮助下迁移到感染部位,吞噬并杀死细菌。Brinkmann[1]于2004年发现,中性粒细胞在细胞外产生一... 中性粒细胞在机体对抗病原的先天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感染早期,中性粒细胞在蛋白水解酶、抗菌蛋白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ROS)帮助下迁移到感染部位,吞噬并杀死细菌。Brinkmann[1]于2004年发现,中性粒细胞在细胞外产生一种由组蛋白、DNA和蛋白酶(Elastinase,NE)组成的网状结构,即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感染早期 肺疾病 蛋白水解酶 先天免疫 抗菌蛋白 组蛋白 活性氧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肺组织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22分泌增加 被引量:7
3
作者 蔡佳玉 卢红艳 +4 位作者 苏兆亮 王秋霞 宓兰兰 徐苏晴 薛正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目的探讨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方法40只新生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20只。将孕19 d提前剖出的C57BL/6小鼠暴露于850 mL/L O2中复制BPD模型。在小鼠生后1、3、7、14 d... 目的探讨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方法40只新生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20只。将孕19 d提前剖出的C57BL/6小鼠暴露于850 mL/L O2中复制BPD模型。在小鼠生后1、3、7、14 d,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新鲜肺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ILC3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ILC3在肺组织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IL-17^+ILC3、IL-22^+ILC3比例。结果小鼠肺组织ILC3占淋巴细胞比例在出生后7 d达到最高。与空气组相比,同时间点高氧组小鼠肺组织ILC3比例明显增加,IL-17和IL-22含量明显增加、GM-CSF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组IL-17^+ILC3及IL-22^+ILC3比例明显增加。结论ILC3分泌IL-17及IL-22与BP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 白细胞介素17(IL-17) IL-22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早产认知障碍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乐涛 卢红艳 +2 位作者 薛正阳 徐苏晴 唐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1-707,共7页
目的分析早产认知障碍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特征,探讨肠道菌群改变与早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给孕16~17 d Sprague-Dawley大鼠连续2 d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认知障碍模型,以腹腔注射PBS为对照.孕21 d行剖宫术,将早产大鼠随机分配给代母鼠... 目的分析早产认知障碍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特征,探讨肠道菌群改变与早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给孕16~17 d Sprague-Dawley大鼠连续2 d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认知障碍模型,以腹腔注射PBS为对照.孕21 d行剖宫术,将早产大鼠随机分配给代母鼠喂养.于生后30 d利用Morris水迷宫中的定位航行实验对早产大鼠进行认知评估,并分为早产认知障碍组(n=21)与正常对照组(n=10).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两组大鼠海马病理改变,提取各组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并分析.同时对两组大鼠肠道菌群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产认知障碍大鼠海马可见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肠道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降低(P<0.05);门水平上变形菌门丰度增加(P<0.05);目、科、属水平上,普氏菌属、乳杆菌属等丰度显著降低,葡萄球菌科、寡养杆菌属等丰度显著增加(P<0.05).PCA显示两组大鼠在肠道菌群构成上差异明显.结论早产认知障碍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可为早产认知障碍导致的微生态变化的治疗及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MORRIS水迷宫 肠道菌群 早产大鼠
下载PDF
肺脏2型固有淋巴细胞或可通过M2型巨噬细胞促进小鼠肺泡化进程 被引量:3
5
作者 宓兰兰 卢红艳 +4 位作者 苏兆亮 蔡佳玉 王秋霞 徐苏晴 薛正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3-1021,共9页
目的探讨小鼠肺发育过程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M1和M2型巨噬细胞(AMs)在肺组织中的动态改变及与肺发育的关系。方法新生C57BL/6小鼠于出生后1、3、7、14和21 d随机取15只处死后取肺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ILC2、M1及M2型巨噬细... 目的探讨小鼠肺发育过程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M1和M2型巨噬细胞(AMs)在肺组织中的动态改变及与肺发育的关系。方法新生C57BL/6小鼠于出生后1、3、7、14和21 d随机取15只处死后取肺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ILC2、M1及M2型巨噬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肺组织IL-33、IL-13及IL-4表达,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体外IL-33干预巨噬细胞RAW264.7后表型变化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蛋白水平表达。结果小鼠出生后肺组织中ILC2数量先升后降,在14 d达到峰值;M1型巨噬细胞数量于3 d内升高,以后降低,M2型巨噬细胞先升后降,14 d达高峰;IL-33于出生后14 d内高水平表达,21 d出现降低;IL-13和IL-4表达水平均先升后降,14 d达到峰值;尽管IL-13+ILC2/IL-13+和IL-4+ILC2/IL-4+百分比均在21 d内逐渐增加,但IL-13+ILC2和IL-4+ILC2数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峰值出现在14 d;体外IL-33干预RAW264.7表型无明显变化,iNOS和Arg-1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新生小鼠肺发育过程中,ILC2峰值落在快速肺泡化期末;M2型巨噬细胞在肺泡化期占主导地位;体外IL-33直接刺激巨噬细胞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固有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肺泡化
下载PDF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秋霞 江君生 +2 位作者 卢红艳 相虹 徐苏晴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225-1228,1233,共5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方法胎龄<32周早产儿224例;其中,BPD早产儿48例(BPD组),非BPD早产儿176例(非BPD组)。收集围生期指标、临床指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方法胎龄<32周早产儿224例;其中,BPD早产儿48例(BPD组),非BPD早产儿176例(非BPD组)。收集围生期指标、临床指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果与非BPD组比较,BPD组出生胎龄小,出生体质量轻,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时间>14d、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发型败血症和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比例高(P<0.05)。BPD组出生后7、14、21d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非BPD组高,出生后1、7、14、21d血红蛋白水平较非BPD组低(P<0.05)。BPD组早期贫血(89.6%vs.30.1%)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83.3%vs.23.9%)比例较非BPD组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生胎龄小、出生体质量轻、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早期贫血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早产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出生胎龄小、出生体质量轻、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早期贫血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早产儿更容易发生B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