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形态学之形态建构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吴诗中 徐薇子 +2 位作者 邱松 曾绍庭 张啸 《工业设计》 2023年第7期24-27,共4页
文章旨在为设计形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形态研究”梳理出理论框架和方法路径。文章在大量文献研究、还原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和重新界定了形态、造型、元形态及第三自然等基本概念,再通过对自然形态、人造形态和智慧形态的... 文章旨在为设计形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形态研究”梳理出理论框架和方法路径。文章在大量文献研究、还原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和重新界定了形态、造型、元形态及第三自然等基本概念,再通过对自然形态、人造形态和智慧形态的深入研究,总结归纳出了形态生成(自然形态)和形态建构(人造形态)的基本规律,进而凝练出了设计形态学框架下形态建构的底层逻辑。以期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形态学 形态建构 元形态 第三自然
下载PDF
湖北民间刻划花陶瓷传统工艺与艺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薇子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6-90,共5页
湖北民间陶瓷以刻划花陶瓷为主要类型,以位于汉川、麻城、蕲春的三大窑场为代表,具有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在传统工艺上主要包括刻花、剔花、划花等,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点,并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民间性艺术特征。
关键词 湖北 刻划花陶瓷 传统工艺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设计形态学之生态观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松 金思雨 +2 位作者 徐薇子 姜婧菁 陈柯璇 《工业工程设计》 2022年第1期103-108,F0003,共7页
作为新兴学科发展方向,设计形态学借助“形态研究”之优势,已与众多学科进行了交叉融合,并逐渐形成了其协同创新范式。将“生态”理念纳入设计形态学,其实就是期望借助“生态学”的系统思维来研究设计形态学。设计形态学的生态系统既包... 作为新兴学科发展方向,设计形态学借助“形态研究”之优势,已与众多学科进行了交叉融合,并逐渐形成了其协同创新范式。将“生态”理念纳入设计形态学,其实就是期望借助“生态学”的系统思维来研究设计形态学。设计形态学的生态系统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又融入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类生态系统”,而这恰好又归属设计形态学的研究范畴。倡导设计形态学之生态观,不仅能帮助设计研究人员提升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并用更新的思维和视角去从事“形态研究”,还有助于设计形态学的理论建构与思维拓展,并对设计形态学主导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还可针对设计形态学的整体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估,并能为设计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形态学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形态群落
下载PDF
人生的自白——林风眠《人生百态》组画艺术语言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薇子 陈辉 《美术学报》 201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人生百态》是林风眠晚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在表现主题和创作手法上都有许多创新之处。作品的笔墨线条粗犷奔放,画面色彩的运用十分纯熟,富有表现力。林风眠通过这组作品将西方绘画的主题,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巧完美地结合在... 《人生百态》是林风眠晚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在表现主题和创作手法上都有许多创新之处。作品的笔墨线条粗犷奔放,画面色彩的运用十分纯熟,富有表现力。林风眠通过这组作品将西方绘画的主题,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与其他晚期作品不同的是,《人生百态》组画意在展现林风眠本人的悲惨遭遇,并且体现了他内心的痛苦挣扎,承载了许多私人的情感,所以它可以看作是林风眠迟暮之年对已走过的漫长人生进行的真切表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风眠 《人生百态》 悲苦 自白
原文传递
孤岛系列创作记
5
作者 徐薇子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1-151,共1页
创作这一系列作品时.正值我在英国格拉斯哥留学的第二个年头。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就像格拉斯哥的阴霾而挥之不去。长期以来,我总爱从家中小窗向外眺望,但每每看到的却只是几近“定格”的风景景中唯一活动的只有远山脚下烟囱吐出的烟云,以... 创作这一系列作品时.正值我在英国格拉斯哥留学的第二个年头。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就像格拉斯哥的阴霾而挥之不去。长期以来,我总爱从家中小窗向外眺望,但每每看到的却只是几近“定格”的风景景中唯一活动的只有远山脚下烟囱吐出的烟云,以及几只一掠而过的海鸟。这一切也成为我创作此系列的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 孤岛 格拉斯 孤独感
原文传递
漂泊的孤岛
6
作者 徐薇子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8-149,共2页
创作《孤岛》这一系列作品时,正值我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留学的第二年,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就像格拉斯哥的阴霾,依然挥之不去。一直以来,我总爱从家中小窗向外眺望,毎毎看到的却只是几近“定格”的风景。景中唯一活动的只有远山脚下烟囱吐... 创作《孤岛》这一系列作品时,正值我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留学的第二年,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就像格拉斯哥的阴霾,依然挥之不去。一直以来,我总爱从家中小窗向外眺望,毎毎看到的却只是几近“定格”的风景。景中唯一活动的只有远山脚下烟囱吐出的烟云,以及几只一掠而过的海鸟。这一切也成为我此次创作的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 格拉斯哥大学 孤独感 创作
原文传递
设计形态学的核心与边界 被引量:8
7
作者 邱松 徐薇子 +2 位作者 岳菲 崔强 张啸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68,共5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设计形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边界范围。设计的载体是"造型",造型的核心是"形态",而形态的"本源"便是"设计形态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以"形态研究"为核心,由...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设计形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边界范围。设计的载体是"造型",造型的核心是"形态",而形态的"本源"便是"设计形态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以"形态研究"为核心,由此衍生的概念、理论、思维与方法等,便构建了设计形态学的知识体系。设计形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其倡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不仅为设计形态学研究确立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更为实现该目标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指导。学科"边界范围"的划定,取决于该学科的优势、实力和发展愿景。清晰的"边界范围"有利于界定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但也会固化其研究内容,阻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实际上,设计形态学的边界范围并不十分清晰,这样反而更有利其进行跨学科研究与协同创新。虽说设计形态学源于设计学,但它并非设计学的细分,而是设计学的拓展与扩充。设计形态学不仅能协同其他学科进行研究与创新,还能为人们的未来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形态学 核心与边界 学科交叉融合 协同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