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DIP的高费用偏差病例ICD编码缺陷对病种分组影响分析
1
作者
谭华珍
邓活清
+5 位作者
徐詠恩
周爱莲
徐子蕴
罗丽敏
龚启英
于磊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高费用偏差病例ICD编码缺陷对DIP病种分组的影响。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2021年342例DIP高费用偏差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和费用结算数据。对病例首页ICD编码进行质...
目的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高费用偏差病例ICD编码缺陷对DIP病种分组的影响。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2021年342例DIP高费用偏差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和费用结算数据。对病例首页ICD编码进行质控,将病例错误ICD编码修正后,重新进行DIP分组,利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分析编码修正前后病种入组和分值变化。结果DIP高费用偏差病例ICD编码缺陷率为19.30%,主要诊断ICD编码缺陷率为9.36%,诊断ICD编码缺陷以肿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累计构成比为57.53%;手术操作ICD编码缺陷率为7.93%。在66例ICD编码缺陷病例中,35例修正编码后重新进行DIP分组,DIP分组发生变化,DIP分值中位数ICD编码从修正前的1022分上升至修正后的1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1,P=0.03)。结论DIP高费用偏差病例的ICD编码缺陷率高,肿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诊断ICD编码缺陷较为突出,修正缺陷编码后重新进行DIP分组,DIP分值提高。医院应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ICD编码质量,为DIP病种分组提供关键支撑,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病种分值付费
高费用偏差病例
ICD编码
病种分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住院病案疾病分类编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谭华珍
徐詠恩
+5 位作者
张彩云
周爱莲
谢瑞贞
黄东怡
邓活清
于磊
《中国病案》
2022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研究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疾病分类编码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整改对策,提高编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系统抽样法,每月按照出院人数8%的抽样比例对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出院的住院病案进行抽样,共抽取病案3570份。成立...
目的研究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疾病分类编码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整改对策,提高编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系统抽样法,每月按照出院人数8%的抽样比例对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出院的住院病案进行抽样,共抽取病案3570份。成立质控小组核查其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情况,从患者特征、诊疗信息、编码员情况3个方面筛选出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途径、入院季节、离院方式、住院天数、抢救情况、诊断条数、手术操作条数、病例分型、出院科室和编码员的年资共12个指标,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12个观察指标对诊断、手术操作编码质量的影响。结果编码员的年资和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诊断条数是影响疾病诊断编码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编码员的年资同时也是主要诊断编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编码员的年资和患者的性别、诊断条数是手术操作编码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5年以下年资编码员疾病诊断、主要诊断、手术操作编码出现缺陷的可能分别是10年及以上年资编码员的2.58倍、5.47倍、4.93倍。结论编码员的年资和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条数是编码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未来编码工作应关注以上影响因素,制定整改对策,不断提高编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
疾病编码
手术操作编码
质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3~2019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钟慧翔
徐詠恩
罗丽敏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0期140-142,共3页
目的了解2013~2019年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的变化趋势与病种构成。方法选取2013~2019年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中301717份住院患者首页,按照ICD-10类目编码对1884例住院死亡病例根据主要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结果 2013~201...
目的了解2013~2019年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的变化趋势与病种构成。方法选取2013~2019年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中301717份住院患者首页,按照ICD-10类目编码对1884例住院死亡病例根据主要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结果 2013~2019年该院出院患者人次持续增加,死亡患者波动性上升,年病死率以5.59%的速度呈下降趋势,女性患者年病死率下降速度较快;男女死亡病例比为2.04∶1。男性患者病死率为0.97%,女性为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60岁以后患者病死率迅速上升,除0~9岁年龄组之外,男性患者各个年龄组病死率均高于女性;住院患者死因较集中,前3位病种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0.67%,恶性肿瘤住院病死率最高,达5.11%。结论 2013~2019年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死亡患者以男性为主,60岁后病死率快速上升,因此应注重中老年男性疾病监测,加强卫生宣教,开展疾病筛查,合理增加收治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科室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病例
病死率
疾病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IP的高费用偏差病例ICD编码缺陷对病种分组影响分析
1
作者
谭华珍
邓活清
徐詠恩
周爱莲
徐子蕴
罗丽敏
龚启英
于磊
机构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58,共4页
基金
广州市花都区医疗卫生一般科研专项项目(22-HDWS-004)
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20221A011116)。
文摘
目的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高费用偏差病例ICD编码缺陷对DIP病种分组的影响。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2021年342例DIP高费用偏差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和费用结算数据。对病例首页ICD编码进行质控,将病例错误ICD编码修正后,重新进行DIP分组,利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分析编码修正前后病种入组和分值变化。结果DIP高费用偏差病例ICD编码缺陷率为19.30%,主要诊断ICD编码缺陷率为9.36%,诊断ICD编码缺陷以肿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累计构成比为57.53%;手术操作ICD编码缺陷率为7.93%。在66例ICD编码缺陷病例中,35例修正编码后重新进行DIP分组,DIP分组发生变化,DIP分值中位数ICD编码从修正前的1022分上升至修正后的1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1,P=0.03)。结论DIP高费用偏差病例的ICD编码缺陷率高,肿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诊断ICD编码缺陷较为突出,修正缺陷编码后重新进行DIP分组,DIP分值提高。医院应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ICD编码质量,为DIP病种分组提供关键支撑,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按病种分值付费
高费用偏差病例
ICD编码
病种分组
Keywords
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
high-cost biased cases
ICD coding
disease grouping
分类号
R197.323.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住院病案疾病分类编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谭华珍
徐詠恩
张彩云
周爱莲
谢瑞贞
黄东怡
邓活清
于磊
机构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病案》
2022年第1期3-7,共5页
基金
广州市花都区医疗卫生一般科研专项项目资助(20-HDWS-022)。
文摘
目的研究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疾病分类编码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整改对策,提高编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系统抽样法,每月按照出院人数8%的抽样比例对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出院的住院病案进行抽样,共抽取病案3570份。成立质控小组核查其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情况,从患者特征、诊疗信息、编码员情况3个方面筛选出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途径、入院季节、离院方式、住院天数、抢救情况、诊断条数、手术操作条数、病例分型、出院科室和编码员的年资共12个指标,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12个观察指标对诊断、手术操作编码质量的影响。结果编码员的年资和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诊断条数是影响疾病诊断编码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编码员的年资同时也是主要诊断编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编码员的年资和患者的性别、诊断条数是手术操作编码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5年以下年资编码员疾病诊断、主要诊断、手术操作编码出现缺陷的可能分别是10年及以上年资编码员的2.58倍、5.47倍、4.93倍。结论编码员的年资和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条数是编码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未来编码工作应关注以上影响因素,制定整改对策,不断提高编码质量。
关键词
住院病案
疾病编码
手术操作编码
质量
影响因素
Keywords
Inpatient medical records
Diagnosis coding
Operation coding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R197.32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2013~2019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钟慧翔
徐詠恩
罗丽敏
机构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病案管理统计科
出处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0期140-142,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2013~2019年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的变化趋势与病种构成。方法选取2013~2019年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中301717份住院患者首页,按照ICD-10类目编码对1884例住院死亡病例根据主要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结果 2013~2019年该院出院患者人次持续增加,死亡患者波动性上升,年病死率以5.59%的速度呈下降趋势,女性患者年病死率下降速度较快;男女死亡病例比为2.04∶1。男性患者病死率为0.97%,女性为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60岁以后患者病死率迅速上升,除0~9岁年龄组之外,男性患者各个年龄组病死率均高于女性;住院患者死因较集中,前3位病种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0.67%,恶性肿瘤住院病死率最高,达5.11%。结论 2013~2019年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死亡患者以男性为主,60岁后病死率快速上升,因此应注重中老年男性疾病监测,加强卫生宣教,开展疾病筛查,合理增加收治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科室资源配置。
关键词
死亡病例
病死率
疾病谱
Keywords
Death cases
Case fatality rate
Disease spectrum
分类号
R511.5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DIP的高费用偏差病例ICD编码缺陷对病种分组影响分析
谭华珍
邓活清
徐詠恩
周爱莲
徐子蕴
罗丽敏
龚启英
于磊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住院病案疾病分类编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谭华珍
徐詠恩
张彩云
周爱莲
谢瑞贞
黄东怡
邓活清
于磊
《中国病案》
2022
10
原文传递
3
2013~2019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钟慧翔
徐詠恩
罗丽敏
《医学信息》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