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高精度数字水准仪在高海拔地区测量性能分析
1
作者 徐许雄 黄逢 +1 位作者 何亚东 邢超琦 《北京测绘》 2023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本文以南方DL-2003A型号高精度数字水准仪为例,在海拔3 000 m以上区域进行了二等水准观测,通过与Leica DNA03型号高精度数字水准仪观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产仪器在仪检指标方面达到DSZ05级别,在观测精度、性能稳定等方面与进... 本文以南方DL-2003A型号高精度数字水准仪为例,在海拔3 000 m以上区域进行了二等水准观测,通过与Leica DNA03型号高精度数字水准仪观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产仪器在仪检指标方面达到DSZ05级别,在观测精度、性能稳定等方面与进口仪器相当,满足国家二等水准观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数字水准仪 DL-2003A 高海拔 二等水准 测量性能
下载PDF
联合北斗与地基InSAR多源数据分析四川茂县特大滑坡
2
作者 何亚东 徐许雄 +2 位作者 李林 孙铭 黄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162,共4页
本文以四川茂县渭门镇滑坡为典型案例,采用裂缝计、雨量计设备监测识别出该滑坡存在激烈下滑现象。结合北斗区域网获取实时监测数据,利用地基InSAR长达119.5 h的连续监测,获取滑坡体表面完整形变信息,识别出滑坡明显形变区域。北斗和地... 本文以四川茂县渭门镇滑坡为典型案例,采用裂缝计、雨量计设备监测识别出该滑坡存在激烈下滑现象。结合北斗区域网获取实时监测数据,利用地基InSAR长达119.5 h的连续监测,获取滑坡体表面完整形变信息,识别出滑坡明显形变区域。北斗和地基InSAR监测结果表明,两种设备监测形变量和形变速度基本一致。联合北斗和地基InSAR进行监测,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在滑坡形变的不同阶段,从不同位置分析滑坡表面形变信息,对于滑坡的早期防范和局部实时监测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定位技术 地基InSAR 滑坡 联合
下载PDF
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徐许雄 黄逢 《测绘》 2020年第2期94-96,共3页
InSAR技术是对人不能至、观测条件苛刻地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天全县为例,通过InSAR技术解译出形变区域,然后结合“InSAR形变量、威胁对象、地形地貌”三要素分析出疑似隐患区域,并通过传统地质灾害... InSAR技术是对人不能至、观测条件苛刻地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天全县为例,通过InSAR技术解译出形变区域,然后结合“InSAR形变量、威胁对象、地形地貌”三要素分析出疑似隐患区域,并通过传统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InSAR解译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地质灾害隐患 早期识别 野外调查
下载PDF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高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逢 徐许雄 《北京测绘》 2022年第7期909-914,共6页
近年来,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开展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排查、群测群防等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效明显,但对高位远程、人不能至、高隐蔽性的地质灾害隐患仍然存在识别困难的问题。本文利用机载激光雷达(LiDAR)技术,基于高精度数字高... 近年来,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开展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排查、群测群防等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效明显,但对高位远程、人不能至、高隐蔽性的地质灾害隐患仍然存在识别困难的问题。本文利用机载激光雷达(LiDAR)技术,基于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表面模型(DSM)成果,构建三维地质灾害解译场景,结合地质、测绘相关专业知识,综合开展高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分析,可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高隐蔽性 地质灾害隐患 早期识别
下载PDF
一等跨河水准测量之测距三角高程法浅析
5
作者 郑敏 徐许雄 《城市地理》 2018年第2X期178-179,共2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一等跨河水准测量的过程,并结合了实际测量数据,对跨河测量进行了精度评定,为以后各类高精度跨河水准测量提供借鉴和参照。
关键词 一等跨河水准 测距三角高程法 精度评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