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力量在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救助中的参与和启示 |
徐诗凌
郝南
|
《中国减灾》
|
2024 |
0 |
|
2
|
正面灾害观:激发个人与社区的内生力量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21 |
0 |
|
3
|
复杂的全球抗疫:以非洲为例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20 |
0 |
|
4
|
来自埃博拉和霍乱疫情的十二条经验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20 |
0 |
|
5
|
灾害报道如何促进防灾减灾救灾 |
徐诗凌
范晓雯
|
《中国减灾》
|
2020 |
0 |
|
6
|
国际救灾标准能否在中国落地实践?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20 |
0 |
|
7
|
社会应急力量协调网络案例组编 |
徐诗凌
刘城城
|
《中国减灾》
|
2020 |
0 |
|
8
|
漫谈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三):系统状况评估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19 |
0 |
|
9
|
快速、灵活、精准满足需求——社会力量参与响应台风“利奇马”的几个片段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19 |
0 |
|
10
|
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国际灾害应对去往何方? |
徐诗凌
魏威
|
《中国减灾》
|
2019 |
0 |
|
11
|
跨学科跨群体,全面贯彻减灾教育 ——古巴减灾教育政策概览 |
徐诗凌
陈瑾
|
《中国减灾》
|
2019 |
0 |
|
12
|
用小培训撬动大安全——记壹基金芦山地震灾后农村建筑工匠培训项目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18 |
0 |
|
13
|
'没有培训师,师生们也要知道怎么做' ——长沙绿舟的防减灾教育创新探索 |
徐诗凌
佟欣然
|
《中国减灾》
|
2018 |
0 |
|
14
|
漫谈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一):历史与原则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19 |
0 |
|
15
|
美国高校校园应急响应队经验谈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19 |
0 |
|
16
|
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过渡安置'——中国扶贫基金会建设尼泊尔震后博叠安置营地 |
徐诗凌
张元
|
《中国减灾》
|
2018 |
0 |
|
17
|
一次不完全成功的国际联合救灾探索 ——中国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厄瓜多尔地震应对纪实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18 |
0 |
|
18
|
借力国际网络发挥既有优势——爱德基金会响应尼泊尔地震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18 |
0 |
|
19
|
社会救援队在国际灾害响应中的多元角色——深圳山地救援队响应尼泊尔地震纪实 |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18 |
0 |
|
20
|
2018年广东地区社会救援队伍行动协同性观察 |
郝南
徐诗凌
|
《中国减灾》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