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古霉素骨水泥用于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徐谐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1期4921-4922,共2页
我科2011年4月~2013年9月收治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28例,以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配合术后调整应用抗生素,随访6个月评估感染控制情况。结果2w内18例体温恢复正常,10例在3w内恢复正常,2w内23例细菌培养阴性,4w内,红肿、疼痛等... 我科2011年4月~2013年9月收治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28例,以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配合术后调整应用抗生素,随访6个月评估感染控制情况。结果2w内18例体温恢复正常,10例在3w内恢复正常,2w内23例细菌培养阴性,4w内,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消失,患者创面均1期愈合,26例3w内愈合;所有患者感染均被控制,获得控制时间2~5(3.2±1.8)个月;6个月红细胞沉降率低于第4w,第4e高于第2w,第2w高于治疗前;第6个月白细胞计数低于第4w,第4w低于治疗前、第2w,第6个月,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第4w,第4w低于治疗前、第2w,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骨折内固定术髓内感染疗效显著,可在4w内见效,持续作用时间超6个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髓内感染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骨水泥 股咋内固定术 髓内感染
下载PDF
两种体位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谐峰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46-48,共3页
目的:比较仰卧位和侧卧位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18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将行侧卧位手术的101例患者作为A组,行仰卧位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短期临床疗效、手术一般指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 目的:比较仰卧位和侧卧位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18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将行侧卧位手术的101例患者作为A组,行仰卧位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短期临床疗效、手术一般指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体位摆放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A组低(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但仰卧位手术可缩短手术体位摆放时间,且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仰卧位手术 侧卧位手术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短期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谐峰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1期502-503,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低分...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出现DVT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DVT发生患者3例,占6%,对照组12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为24%,差异显著(<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有瘀血伴消化道出血2例,伤口周围皮下淤血患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结论经骨科大手术后,进行早期预防,并采取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可显著减少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骨科大手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
下载PDF
矢状位椎体损伤范围对胸腰椎骨折后路前中柱重建手术的影响
4
作者 徐谐峰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5期57-57,共1页
目的:探讨矢状位椎体损伤范围对胸腰椎骨折后路前中柱重建手术的影响,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据矢状位椎体损伤范围将14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前中柱重建手术分为A组51例(单纯性终板损伤),B组55例(终板损伤伴椎体部位爆裂,矢状椎体损伤P<60%... 目的:探讨矢状位椎体损伤范围对胸腰椎骨折后路前中柱重建手术的影响,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据矢状位椎体损伤范围将14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前中柱重建手术分为A组51例(单纯性终板损伤),B组55例(终板损伤伴椎体部位爆裂,矢状椎体损伤P<60%),C组34例(终板损伤伴椎体广泛爆裂骨折,矢状面≥60%),对比手术情况以及预后。结果 B、C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高于A组,C组高于B组,B、C两组术后引流量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术后与去腰围时,前缘高度比值、椎管容积、Cobb角、Frankel等级累计增加级数、固定物松动断裂率、腰部受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下肢活动能力减退率58.82%高于A组19.61%、B组2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前中柱重建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恢复正常解剖位置效果较好,有助于保护椎体周围神经功能,但矢状位椎体损伤范围越大,手术风险越高,术后发生下肢活动能力减退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位椎体 损伤范围 胸腰椎骨折 后路前中柱 重建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