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符号学视域下的《电子音诗》——以纳蒂埃三重分析法浅析瓦雷兹代表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越北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音乐符号学是对涉及音乐的各个层面上的符号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符号学领域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分支,其中音乐符号学家纳蒂埃的三重分析法打破了原有的局限于音乐句法/结构的语言学研究方式,以一种新的角度构建了一种可行的符号分析系... 音乐符号学是对涉及音乐的各个层面上的符号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符号学领域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分支,其中音乐符号学家纳蒂埃的三重分析法打破了原有的局限于音乐句法/结构的语言学研究方式,以一种新的角度构建了一种可行的符号分析系统。而电子音乐是20世纪随科学、特别是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进步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音乐创作与表现形式。电子音乐常因为其文本的晦涩与创作素材中噪音-乐音界限的模糊化,让音乐分析者难以从传统的音乐分析视域去剖析、理解。因此,该文尝试运用音乐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和纳氏的三重分析法技术,以现当代音乐巨匠瓦雷兹代表性的电子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分析阐释,以期用一种新的方法从另一视角来解读这一伟大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符号学 瓦雷兹 电子音诗 纳蒂埃 三重分析
下载PDF
黑泽明电影《乱》中的音乐空间塑造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越北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2期85-86,共2页
在电影中使用音乐塑造直觉的空间和时间,是黑泽明的电影中极为特殊的叙事方法。《乱》中武满彻所作的音乐,在融合了西方音乐与日本传统能乐的同时,亦创造出直觉体验上绵延(Duree)的音乐空间与时间,建构出有别于现实时空的直觉空... 在电影中使用音乐塑造直觉的空间和时间,是黑泽明的电影中极为特殊的叙事方法。《乱》中武满彻所作的音乐,在融合了西方音乐与日本传统能乐的同时,亦创造出直觉体验上绵延(Duree)的音乐空间与时间,建构出有别于现实时空的直觉空间和直觉时间,并形成影像空间与音乐空间的对位。《乱》以符合日本传统美学问(同)与触(さゎり)的音乐的河流,塑造出开放性的声音空间,并使其与影像和时间流一起共同建构出独特的叙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泽明 电影
下载PDF
三幅景色——为长笛与大提琴而作
3
作者 徐越北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88,共7页
下载PDF
中国新音乐:追寻美妙的声音——“中国当代音乐中的理论与实践:中美交叉视角”学术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钱仁平 徐越北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83,共3页
一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与反思四十年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得失,必定是音乐界本年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着"历史观照""国际视野"尤其是"理论驱动"的切入点,由上海音乐学院发起,经过近一年的筹备,茱莉亚音乐学... 一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与反思四十年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得失,必定是音乐界本年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着"历史观照""国际视野"尤其是"理论驱动"的切入点,由上海音乐学院发起,经过近一年的筹备,茱莉亚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于1月22日至23日在纽约联合举行了"中国当代音乐中的理论与实践:中美交叉视角"学术研讨会。三十年前的198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学术研讨会 当代音乐 研讨会综述 中国 中美 新音乐 上海音乐学院
原文传递
于京君《帕萨卡利亚》(依据比贝尔独奏小提琴曲而作)音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越北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0,共8页
文章从主题构成、音乐结构、演奏技术技巧运用与音色音响色彩的关系、对位与和声织体形态等各方面,对著名澳籍华裔作曲家于京君依据比贝尔同名作晶而创作的无伴奏小提琴独奏曲《帕萨卡利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希望借此管窺20... 文章从主题构成、音乐结构、演奏技术技巧运用与音色音响色彩的关系、对位与和声织体形态等各方面,对著名澳籍华裔作曲家于京君依据比贝尔同名作晶而创作的无伴奏小提琴独奏曲《帕萨卡利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希望借此管窺20世纪以来帕萨卡利亚这一古老体裁在当代中国创作领域包括独奏小提琴作話创作中的传承、运用与发展,及其技法、形态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京君 帕萨卡利亚 比贝尔 独奏小提琴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