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配血时间超时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徐路琼 马丽琼 +3 位作者 贺坤华 沈俊 胡映峰 巴雪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急诊配血时间超时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利用QCC的活动程序,对输血科急诊配血时间超时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QCC活动,急诊配血时间超时率由改善前的43.27%降为改善后的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急诊配血时间超时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利用QCC的活动程序,对输血科急诊配血时间超时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QCC活动,急诊配血时间超时率由改善前的43.27%降为改善后的8.62%。同时,圈员们QCC手法、团队精神、专业知识等都有很大的提升。结论 QCC活动能有效地降低急诊配血时间超时率,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急诊配血时间 超时率
下载PDF
CKH-TEG检测在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马丽琼 巴雪娇 +3 位作者 胡映峰 徐路琼 杨梅 贺坤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9期2913-29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枸橼酸化高岭土激活样品肝素酶杯(CKH-TEG)检测在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急性毒物中毒并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于净化前及净化后抽取血样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及常规凝血试验,同时抽...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枸橼酸化高岭土激活样品肝素酶杯(CKH-TEG)检测在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急性毒物中毒并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于净化前及净化后抽取血样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及常规凝血试验,同时抽取血栓弹力图(TEG)血样送检。对于TEG检测R值明显延长患者加做CKH-TEG。结果净化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与净化前T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净化后患者TEG的R值、K值延长,综合凝血指数(CI)负值明显增大,与净化前T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净化后多例患者TEG检测R值大于60min,而其他参数均无法测出,对净化前与净化后R值明显延长者加做CKH-TEG检测,R值明显缩短。结论应用TEG可动态监测中毒患者血液净化前后凝血状态,R值明显延长者应及时进行CKH-TEG检测,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中毒 血液净化 血栓弹力图 肝素酶对比检测
下载PDF
16例ABO亚型的血型血清学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路琼 马丽琼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1期80-81,共2页
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及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为ABO血型系统的亚型导致[2]。2012~2013年在本院输血科血型鉴定工... 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及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为ABO血型系统的亚型导致[2]。2012~2013年在本院输血科血型鉴定工作中发现16例ABO亚型,对其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亚型 血型血清学检测 安全输血
下载PDF
抗-Tja抗体导致孕妇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徐路琼 贺坤华 +3 位作者 徐银霞 胡映峰 保晶艳 马丽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3期3540-3542,共3页
影响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因素很多,其中不规则抗体是最复杂的影响因素之一[1]。所有p表型人血清中均含有抗-PP1Pk抗体(又称抗-Tja抗体),该抗体能结合补体造成溶血,与非p表型的A、B、O红细胞均表现强烈的溶血反应,使ABO正反定型不一... 影响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因素很多,其中不规则抗体是最复杂的影响因素之一[1]。所有p表型人血清中均含有抗-PP1Pk抗体(又称抗-Tja抗体),该抗体能结合补体造成溶血,与非p表型的A、B、O红细胞均表现强烈的溶血反应,使ABO正反定型不一致[2-4]。孕妇做血型鉴定时,发现1例患者ABO血型正反不符,在其血清中检测到抗-Tja抗体,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p表型 抗-Tja抗体
下载PDF
母婴血型不合者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丽琼 徐路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发生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DN)。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破坏,是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其中以ABO系统多见,但Rh系统引起的HD... 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发生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DN)。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破坏,是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其中以ABO系统多见,但Rh系统引起的HDN较重。ABO系统溶血病是母子ABO血型不合引发的HDN,主要由于胎儿红细胞A/B抗原与来自母体的抗体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血型不合 血型血清学 检测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 胎儿血液循环 ABO血型不合 ABO系统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IgM、IgG 抗-E 和 IgG 抗-c 1 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徐路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3-544,共2页
目的研究抗-E和抗-c的检测和输血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盐水法、凝集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分析患者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在患者血清中存在IgM、IgG抗-E和IgG抗-c。结论当抗-E、抗-c同时存在时,抗-c的效价低而... 目的研究抗-E和抗-c的检测和输血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盐水法、凝集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分析患者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在患者血清中存在IgM、IgG抗-E和IgG抗-c。结论当抗-E、抗-c同时存在时,抗-c的效价低而难以检出,应该选择2种以上的介质做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以防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筛选 IGM IgG抗-c IgG抗-c 交叉配血
下载PDF
ABO血型鉴定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徐路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9期1667-1668,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简便经济的方法获得较准确的血型鉴定结果。方法由初检人员用玻片凝集法做血型正定型,结果为拟报血型,由审核人员用试管凝集法做反定型,其结果和拟报血型核对,结果相符后签发报告。结果采用此法后,无1例血型错误投诉,交叉... 目的探讨运用简便经济的方法获得较准确的血型鉴定结果。方法由初检人员用玻片凝集法做血型正定型,结果为拟报血型,由审核人员用试管凝集法做反定型,其结果和拟报血型核对,结果相符后签发报告。结果采用此法后,无1例血型错误投诉,交叉配血时未发现因血型错误而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结论该方法简便、经济,有很好的质量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玻片凝集法 试管凝集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1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患者抗-Fy^a的鉴定和备血策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路琼 贺坤华 赵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006-1008,共3页
Duffy血型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中包括6种抗原,其中Fy^a和Fy^b抗原的免疫原性不强,但其相应抗体可引起速发型或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新生儿溶血病[1]。在中国人群中,Fy^(a-b+)属于稀有血型,因此,抗-Fy^a并不常见。... Duffy血型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中包括6种抗原,其中Fy^a和Fy^b抗原的免疫原性不强,但其相应抗体可引起速发型或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新生儿溶血病[1]。在中国人群中,Fy^(a-b+)属于稀有血型,因此,抗-Fy^a并不常见。笔者在上海市血液中心进修期间,在1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备血的患者血清中检出抗-Fy^a,现将鉴定过程和备血策略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FFY血型 抗-Fy^a 稀有血型
下载PDF
如何为患者提供合理 安全 有效的血液制品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路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2期2910-2911,共2页
当前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的重点已经由血液安全性向输血安全性转移,由采供血机构向医疗机构转移,并且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输血医学已成为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一门科学[1]。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有效的血液成分是临床医护人员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 输血 安全性 决策者 执行者
下载PDF
综合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意义
10
作者 马丽琼 徐路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5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鉴别诊断
下载PDF
TEG检测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徐路琼 贺坤华 +2 位作者 胡映峰 巴雪娇 马丽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7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肝素酶对比实验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PQ中毒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进行TEG肝素酶对比检测,并记录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有无出血及血凝块形成。结果首次血液净化治疗...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肝素酶对比实验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PQ中毒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进行TEG肝素酶对比检测,并记录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有无出血及血凝块形成。结果首次血液净化治疗后,肝素酶对比实验提示有肝素存在(或起效)4例;无肝素存在(或未起效)3例,静脉壶发现血凝块而终止治疗;肝素过量2例,1例在不出血的情况下立即行血液净化治疗,未采用肝素抗凝,另1例出血明显,血红蛋白(Hb)下降,选择输注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出血停止,R值恢复正常。结论在急性PQ中毒患者救治中,可根据TEG肝素酶对比实验结果调整下一次血液净化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用量,防止出现凝血或抗凝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血栓弹力图 肝素酶对比实验 血液净化
下载PDF
罕见p表型的血清学鉴定及家系调查--附1例彝族孕妇p表型的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贺坤华 徐银霞 +5 位作者 胡映峰 徐路琼 赵瑜 苏品璨 许先国 马丽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对罕见p表型彝族孕妇标本进行血清学鉴定及家系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34例家系成员标本进行p表型鉴定。结果先证者血清与抗筛细胞和谱细胞反应均呈阳性、反应强度一致,且直抗和自身对照均呈阴性;先证者为P1PK血型系统中的... 目的对罕见p表型彝族孕妇标本进行血清学鉴定及家系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34例家系成员标本进行p表型鉴定。结果先证者血清与抗筛细胞和谱细胞反应均呈阳性、反应强度一致,且直抗和自身对照均呈阴性;先证者为P1PK血型系统中的罕见p表型,血清中含有IgM和IgG性质的抗-PP1PK抗体;家系调查发现先证者哥哥也是p表型,其他家系成员均为正常P1或P2表型。结论在1个彝族家系中发现罕见p表型2例,血清中均含有抗-PP1PK高频抗原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PK血型系统 p表型 抗-PP1PK(抗-Tja) 家系调查 彝族
下载PDF
中国彝族人群p表型家系分析及新A4GALT等位基因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坤华 苏品璨 +5 位作者 许先国 林裕翔 徐路琼 徐银霞 赵瑜 马丽琼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一个彝族家系P1Pk血型系统中罕见p表型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对34例家系成员样本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红细胞稀有血型基因分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采用Sanger测序法分析α1,4-半乳糖基转移酶(α-1,4-galactosyltransferase,A4G... 目的研究一个彝族家系P1Pk血型系统中罕见p表型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对34例家系成员样本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红细胞稀有血型基因分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采用Sanger测序法分析α1,4-半乳糖基转移酶(α-1,4-galactosyltransferase,A4GALT)基因和β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β-1,3-N-acetylgalactosyltransferase,B3GALNT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先证者及其哥哥均为罕见的p表型,血清中均含有能与所有非p表型红细胞凝集并致其溶血的抗-PP1P~K抗体,其他家系成员为正常的P1或P2表型。基因测序发现,34例彝族家系成员中有2例A4GALT基因编码区存在456-457insACACCCC(Bank IT:MG812384)纯合突变,6例456-457insACACCCC杂合突变,7例109A>G和987G>A杂合突变,3例IVS+228C>T杂合突变;所有家系成员B3GALNT1序列均与参考序列一致。456-457insACACCCC突变导致开放阅读框移码,并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产生无效等位基因。结论在一个彝族家系中发现2例p表型,并首次鉴定A4GALT新等位基因456-457insACACCCC,是p表型的分子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p表型 抗-PP1P~K A4GALT 新等位基因 家系分析
下载PDF
患者在同一住院周期先后两次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坤华 贺志英 +2 位作者 徐路琼 沈俊 马丽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2期3378-3379,共2页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是指发生在输血结束后24 h至28 d的输血反应,通常是由于受血者再次接触抗原阳性红细胞(RBC),引发机体产生回忆性免疫应答而引起。DHTR常由IgG抗体引起,多为血管外溶血,一般发生于输血结束后2~10 d,部分患者...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是指发生在输血结束后24 h至28 d的输血反应,通常是由于受血者再次接触抗原阳性红细胞(RBC),引发机体产生回忆性免疫应答而引起。DHTR常由IgG抗体引起,多为血管外溶血,一般发生于输血结束后2~10 d,部分患者溶血反应发生较迟或症状不明显,数周甚至数月后经血清学检查而明确诊断;以输血后发热、不明原因的贫血或输血后血红蛋白(Hb)未升高、轻度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应注意与迟发性血清学反应(DSTR)相区分,两者在发生机制、发生时间及血清学检测结果等方面都很类似,区别在于DSTR无溶血的相关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JK^A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盲配输血 Kidd系统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及其结果分析
15
作者 徐路琼 马丽琼 《云南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460-463,共4页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DN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水肿、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黄疸深者可能并发胆红素脑病。因此,尽快对黄疸患儿进行HDN...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DN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水肿、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黄疸深者可能并发胆红素脑病。因此,尽快对黄疸患儿进行HDN的临床诊断,可争取治疗时间,提高治疗质量,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新生儿溶血病
下载PDF
罕见IgG抗PP1P^(K)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贺坤华 林裕翔 +2 位作者 徐银霞 徐路琼 马丽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0-312,共3页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 born,HDN)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病。临床上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HDN最为常见,其次为Rh和MNS两个血型系统[1-2]。抗-PP1P^(K)能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早期习惯性流产...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 born,HDN)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病。临床上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HDN最为常见,其次为Rh和MNS两个血型系统[1-2]。抗-PP1P^(K)能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早期习惯性流产和HDN[3-5],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抗-PP1P^(K)属于高频抗原抗体,在中国人群中非常罕见,由此导致的HDN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由罕见抗-PP1PKIgG引起的HDN,对产科、儿科医生进一步认识罕见HDN及其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P1P^(K)(抗-Tj^(a)) 新生儿溶血病 A4GALT P1PK血型系统 p表型
下载PDF
TEG监测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贺坤华 巴雪娇 +4 位作者 郭兆富 徐路琼 胡映峰 保晶艳 马丽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前后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ghy,TEG)和血常规、Fib含量、FⅧ含量等参数的变化,研究捐献机采血小板是否会对献血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方法以云南省德宏州中心血站78例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前后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ghy,TEG)和血常规、Fib含量、FⅧ含量等参数的变化,研究捐献机采血小板是否会对献血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方法以云南省德宏州中心血站78例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其采前和采后10 min的TEG参数(R值、K值、a角、MA值、CI值)和血常规、Fib含量、FⅧ含量等参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采血后R值延长、K值延长、a角降低、MA值降低、CI值降低,Plt、Fib含量降低,与采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前后WBC、RBC、Hb、Hct、MCV、FⅧ含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捐献机采血小板后会导致献血者的凝血因子、Fib、Plt数量及功能降低,但结果仍在正常范围内。捐献机采血小板不会对献血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检测在毒蕈中毒肝损伤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丽琼 沈俊 +3 位作者 徐路琼 杨梅 欧海 贺坤华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6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毒蕈中毒肝损害型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凝血功能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凝血功能与毒蕈中毒预后的相关性,从而评估血栓弹力图(TEG)在急性毒蕈中毒肝损害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6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毒蕈中毒肝损害型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凝血功能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凝血功能与毒蕈中毒预后的相关性,从而评估血栓弹力图(TEG)在急性毒蕈中毒肝损害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入院24 h前未使用过干扰凝血状况药物的毒蕈中毒肝损害型患者16例,分为死亡组(5例)和存活组(11例),入院2 h内同时抽取常规凝血试验、血常规、TEG血样,所有患者均进行枸橼酸化高岭土(CK-TEG)检测,对于R值明显延长患者加做肝素酶对比检测(CKH-TEG)。结果死亡组PT、APTT、TT明显延长,FiB、Plt明显降低,CK-TEG的R值、K值延长,CI负值明显增大,与存活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KH-TEG的R值、K值、MA值、CI负值在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例肝素酶对比检测提示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结论急性毒蕈中毒患者应用TEG可动态监测其凝血状态,R值明显延长应及时进行肝素酶对比检测,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蕈中毒 肝损伤 血栓弹力图 类肝素物质
下载PDF
哌拉西林药物抗体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瑜 贺坤华 徐路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7期2445-2446,共2页
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IIHA)是临床药物治疗中发生的一种较为罕见的并发症。据估计,每100000人中就有1例发生DIIHA,由于发病率相对较低且容易与其他溶血相关疾病混淆,所以DIIHA极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生即能够导致严重后果甚至会危... 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IIHA)是临床药物治疗中发生的一种较为罕见的并发症。据估计,每100000人中就有1例发生DIIHA,由于发病率相对较低且容易与其他溶血相关疾病混淆,所以DIIHA极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生即能够导致严重后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应用,自1953年首例DIIHA病例被报道以来,目前已有130多种药物被证明能够引发DIIH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下载PDF
抗-S抗体合并自身抗体引起配血不合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月娥 徐路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2期3379-3381,共3页
MNS血型系统是由46种抗原组成的高度复杂的血型系统,其中最为重要的抗原是M、N、S、s 4种,它们对应的抗体与输血反应有关[1]。抗-S抗体以IgG型较多,一般由红细胞免疫产生,IgM型的抗体少见,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2]。中国... MNS血型系统是由46种抗原组成的高度复杂的血型系统,其中最为重要的抗原是M、N、S、s 4种,它们对应的抗体与输血反应有关[1]。抗-S抗体以IgG型较多,一般由红细胞免疫产生,IgM型的抗体少见,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2]。中国人S-s+频率为93.44%[3],S抗原的阳性率较低,所以抗-S的检出率很低,笔者在工作中发现1例抗-S抗体合并自身抗体的罕见病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S 自身抗体 抗体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