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7蛋白在子宫颈癌细胞内的定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钤 齐凤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应用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16 型 E7 基因.以所产生的 E7 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得抗 E7 蛋白抗血清.在子宫颈癌组织切片中用此抗血清作免疫组化染色(胶体金标记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癌细胞中存在 ... 应用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16 型 E7 基因.以所产生的 E7 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得抗 E7 蛋白抗血清.在子宫颈癌组织切片中用此抗血清作免疫组化染色(胶体金标记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癌细胞中存在 E7 抗原黑色颗粒,位于细胞核内.主要附着于核膜,可证明 E7 基因在 HPV16 感染的子宫颈癌细胞中有强烈表达;提示 E7 基因可能即为 HPV16的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肿瘤 癌基因
下载PDF
用于基因转移的逆转录病毒及其载体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钤 贺新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4年第4期169-171,共3页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崭新的治疗方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人类战胜疾病,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带来了新的希望。关于基因治疗的全面综述,请参阅有关的文献。 进行基因治疗首先要解决基因转移的方法,即如何将外源基因(目的基因)转移到体内...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崭新的治疗方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人类战胜疾病,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带来了新的希望。关于基因治疗的全面综述,请参阅有关的文献。 进行基因治疗首先要解决基因转移的方法,即如何将外源基因(目的基因)转移到体内的靶细胞中去,并进行适当的表达,以达到预防或治疗的效果。在基因转移技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基因转移 基因治疗 逆病毒 目的基因 包装细胞 外源基因 启动子 RNA 靶细胞
下载PDF
警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3
作者 徐钤 徐伟 刘伊丽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396,共3页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高使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也使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现认为,可能是由于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能抑制胶原蛋白的交联,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有TT突变基因型的患者,因为此酶的活性降低,通常伴有同型半胱氨...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高使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也使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现认为,可能是由于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能抑制胶原蛋白的交联,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有TT突变基因型的患者,因为此酶的活性降低,通常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和叶酸水平降低。此外,雌二醇能通过增强抗氧化剂系统以防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症。故服用B族维生素和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心血管疾病 B族维生素 雌激素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症和老年骨折
4
作者 徐钤 徐伟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很多老年人骨骼脆弱,尤其在北方,老人和小儿久居室内,很少暴露在阳光下,患维生素D(V-D)缺乏症者较多,但以症状隐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该文介绍测定人体V-D状况的方法和诊断V-D缺乏的重要性,以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增进人民的健康。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症 25-羟维生素D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阿茨海默病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钤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1994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反映了当今阿茨海默病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新进展,包括β淀粉样蛋白、其前体蛋白基因及其定位与阿茨海默病及唐氏综合征的可能关系,以及前体蛋白与蛋白酶抑制剂等关系;β淀粉样蛋白分子中生物学活性片断及其作用研究和一些关... 本文反映了当今阿茨海默病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新进展,包括β淀粉样蛋白、其前体蛋白基因及其定位与阿茨海默病及唐氏综合征的可能关系,以及前体蛋白与蛋白酶抑制剂等关系;β淀粉样蛋白分子中生物学活性片断及其作用研究和一些关于神经原纤维缠结及几种神经递质的讨论等。(吴晶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早老性 生化学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教授的平庸——“为纯科学呼吁”读后偶得
6
作者 徐钤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9,共2页
关键词 教授 科学 大学 高中 学生 教师
下载PDF
宿主和寄生物的辩证关系
7
作者 徐钤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10期12-14,共3页
寄生物( 包括寄生虫,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 虽依赖宿主而生存,却不一定对宿主致病,有的反而对宿主有益。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要求生物在进化中要不断适应环境。适应是生存最重要的条件,不能适应必将死亡。... 寄生物( 包括寄生虫,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 虽依赖宿主而生存,却不一定对宿主致病,有的反而对宿主有益。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要求生物在进化中要不断适应环境。适应是生存最重要的条件,不能适应必将死亡。据此,本文对一些常见的自然因素对于宿主和寄生物两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包括寄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繁殖速度,寄生物所引起的宿主的症状,共生现象的出现等。并对晚近发现的朊病毒,发生“星际传染性”的可能性,以及新的传染病的出现等进行了讨论。凡此种种无一不能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加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物 宿主 辩证关系
下载PDF
抗真菌药──瞄准着DNA拓扑异构酶
8
作者 徐钤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7-39,共3页
抗真菌药──瞄准着DNA拓扑异构酶徐钤(第一军医大学生化教研室,广州510515)关键词抗真菌药,DNA拓扑异构酶1、DNA拓扑异构酶的功能DNA拓扑异构酶(DNAtopoisomerase,TOPO)能改变(或调整... 抗真菌药──瞄准着DNA拓扑异构酶徐钤(第一军医大学生化教研室,广州510515)关键词抗真菌药,DNA拓扑异构酶1、DNA拓扑异构酶的功能DNA拓扑异构酶(DNAtopoisomerase,TOPO)能改变(或调整)DNA的拓扑学结构。TOPOs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 DNA拓扑异构酶
下载PDF
疟原虫的分子生物学
9
作者 徐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16,共16页
为了便于叙述和理解,我们先简单复习一下疟原虫的生活史。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如齧齿类、鸟类和爬虫类等)在被蚊叮咬时都有可能感染疟疾。 雌按蚊从受感染的人吸入配子体(game-tocytes)状态的原虫。配子体在蚊体内通过复杂的变化转变为子... 为了便于叙述和理解,我们先简单复习一下疟原虫的生活史。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如齧齿类、鸟类和爬虫类等)在被蚊叮咬时都有可能感染疟疾。 雌按蚊从受感染的人吸入配子体(game-tocytes)状态的原虫。配子体在蚊体内通过复杂的变化转变为子孢子(sporozoites),后者存在于按蚊的唾液腺中,而由按蚁的叮咬再传播给人类。进入人体的子孢子侵入肝实质细胞,并在肝细胞中转化为裂殖子(merozoites),称为红细胞外期。在肝细胞破裂时裂殖子被释放入血液中,然后侵入红细胞,并在红细胞中繁殖。在破坏宿主红细胞后,裂殖子释入血流中,并侵入其他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癌基因及其致癌作用
10
作者 徐钤 《自然杂志》 1989年第11期818-824,880,共8页
《癌基因及其致癌作用》一文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微观方面介绍了癌基因的致癌作用,读者可从中了解到什么是癌基因,它的生理功能,基因损伤及其后果等一些知识,这也是人类对癌症认识的一个方面。智力是人类战胜其他动物成为地球主人的... 《癌基因及其致癌作用》一文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微观方面介绍了癌基因的致癌作用,读者可从中了解到什么是癌基因,它的生理功能,基因损伤及其后果等一些知识,这也是人类对癌症认识的一个方面。智力是人类战胜其他动物成为地球主人的根本原因,因而人们非常注重对智力的开发和提高。然而不幸的是却有许多低能者,先天后天均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作用 癌基因 基因突变 逆转录病毒 肿瘤病毒 先天后天 肺小细胞癌 点突变 DNA 致癌病毒
下载PDF
用PCR直接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及产前诊断一例报告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湘民 马维芳 +2 位作者 徐钤 张基增 李上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183-187,共5页
东南亚型缺失突变(—SEA/)是我国α-地中海贫血的常见类型,其纯合子为致命的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本文通过设计位于该突变基因断裂点两侧的3个引物,构成两对独立的PCR体系来鉴别样品基因型。样品DNA中有—SEA/突变时,扩增产生630bp... 东南亚型缺失突变(—SEA/)是我国α-地中海贫血的常见类型,其纯合子为致命的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本文通过设计位于该突变基因断裂点两侧的3个引物,构成两对独立的PCR体系来鉴别样品基因型。样品DNA中有—SEA/突变时,扩增产生630bp左右的DNA片段,无此突变则出现224bp的扩增片段。经过对5例正常、6例—SEA杂合子和3例Bart′s水肿胎儿DNA的检测,证明本法能准确区分上述3种基因型。我们还将本法应用于一个HbQ复合HbH家系的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结合脐血电泳分析和Southern blotting结果,确定胎儿的基因型为(α α/-αHbQ)。本法简便快速,为α-地贫携带者的检测及产前诊断提供了一个有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聚合酶链反应 产前诊断
下载PDF
CD自杀基因系统对T淋巴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艳斌 伍志坚 +4 位作者 尹芳 马文丽 杨光彩 伍柏松 徐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24-528,共5页
去除供者骨髓中的T淋巴细胞可有效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 .用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EC CD)基因的高滴度逆转录病毒 (1 5× 10 5CFU/ml)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 ,G418筛选 ,获得稳定表达CD基因的T/pCD2 细胞 .经PCR和RT PCR... 去除供者骨髓中的T淋巴细胞可有效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 .用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EC CD)基因的高滴度逆转录病毒 (1 5× 10 5CFU/ml)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 ,G418筛选 ,获得稳定表达CD基因的T/pCD2 细胞 .经PCR和RT PCR方法检测证明CD基因已成功地导入T淋巴细胞中并有效表达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 5 FCyt作用于T/pCD2 及T淋巴细胞 ,光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细胞数目变化及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结果表明 ,5 FCyt浓度大于 1μmol/L时 ,即对T/pCD2 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而对正常T淋巴细胞基本无毒性 ,且T/pCD2 细胞在加入药物后生存时间 (3~ 5d)明显短于未转染的T淋巴细胞 (大于 1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基因 T淋巴细胞 基因治疗 异体骨髓移植 GVHD
下载PDF
反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HPV基因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齐凤菊 徐钤 黄扬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5-78,共4页
应用反向点杂交法(RDB)的原理,针对HPV6B,11,16,18,31,33和35设计了7条序列作为未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分别固定在尼龙膜条上,形成7个点,再与经PCR扩增的样品DNA序列杂交,即可... 应用反向点杂交法(RDB)的原理,针对HPV6B,11,16,18,31,33和35设计了7条序列作为未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分别固定在尼龙膜条上,形成7个点,再与经PCR扩增的样品DNA序列杂交,即可在一个膜条上分辨出这7型HPV中的任一型.此法快速简便,特异性高,不存在假阳性;且因PCR灵敏度高,亦不易出现假阴性.用PCRRDB法检测保存的宫颈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32例,结果:HPV16阳性22例(688%),HPV18阳性5例(156%),HPV16/18双重感染2例(63%),阴性仅3例(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点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子宫颈癌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齐凤菊 徐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用分子克隆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HPV16 E7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DdeⅡ将含有大部分E7基因的191bp片段从HPV16基因组中切出。将此片段与含有色氨酸操纵子的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ATH10连接成重组DNA,用以转化E.coliDH5a,并筛选出阳性重组子。... 用分子克隆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HPV16 E7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DdeⅡ将含有大部分E7基因的191bp片段从HPV16基因组中切出。将此片段与含有色氨酸操纵子的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ATH10连接成重组DNA,用以转化E.coliDH5a,并筛选出阳性重组子。还进行了限制酶酶切分析和蛋白质SDS-PAGE分析。表达的新蛋白质带的分子量与预期的分子量相符。我们认为表达的新蛋白质是TrpE和E7蛋白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转化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第16型DNA在宫颈癌中的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基民 徐钤 陈碧魂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7-21,共5页
我们利用尼龙膜和^(35)S标记的HPV-16探针(比活性为2-3×10~7cpm/μg),采取简单易行的斑点杂交技术,建立了消除HPV各型间交叉反应的最适杂交、漂洗和放射自显影条件,并在该条件下在30例取自天津的人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DNA中,检出17... 我们利用尼龙膜和^(35)S标记的HPV-16探针(比活性为2-3×10~7cpm/μg),采取简单易行的斑点杂交技术,建立了消除HPV各型间交叉反应的最适杂交、漂洗和放射自显影条件,并在该条件下在30例取自天津的人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DNA中,检出17例(56.7%)为HPV-16DNA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DNA探针
下载PDF
感染组学(infectomics)——对感染性疾病的总体性和综合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胜和 徐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4-309,共6页
在感染性疾病的范畴内,目前急需一个能有效地、精确地和综合性地研究微生物感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感染组学) 的全面方法. 新的方法(如DNA和蛋白质微阵列) 和传统方法(如分子克隆、PCR、基因敲除,加进(knockin) 和... 在感染性疾病的范畴内,目前急需一个能有效地、精确地和综合性地研究微生物感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感染组学) 的全面方法. 新的方法(如DNA和蛋白质微阵列) 和传统方法(如分子克隆、PCR、基因敲除,加进(knockin) 和反义术等) 的结合将有助于克服今天的困难. 在感染时,微生物及其宿主的全部表型改变(感染组) 均由微生物病原体及其宿主的基因组所编码,并在特异的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时的某些环境条件下表达. 微生物及其宿主的全部药物反应(药理组) 可用基因组或蛋白质组的方法检出. 分析基因型和表型或表达形式的全基因组方法将最终导致对微生物的发病机理、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控制感染的新策略的全面研究. 感染性疾病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全面地和综合性地应用感染组学,来了解微生物病原体及其宿主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综合性研究 总体 蛋白质微阵列 相互作用 蛋白质组学 微生物感染 分子克隆 传统方法 基因组学 基因敲除 发病机理 表达形式 药物反应 环境条件 快速诊断 病原体 宿主 DNA 功能性 结构性 PCR 全基因 基因型 表型
下载PDF
反向点杂交法快速诊断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凤菊 徐钤 黄扬中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7年第Z1期118-119,共2页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迄今已被肯定的少数DNA肿瘤病毒之一,在女性下生殖道肿瘤中的检出率高达90%以上。HPV的DNA检测和分型对女性生殖道肿瘤的病因学和癌情预报具有重要意义。HPV异质性很大。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反向点 杂交法 女性生殖道肿瘤 下生殖道肿瘤 尖锐湿疣 DNA肿瘤病毒 基因型 速诊 生物化学
下载PDF
大鼠肝tRNA^(Ile)基因的克隆与体外转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璐 钟雄霖 +1 位作者 彭朝晖 徐钤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9-23,共5页
采用PCR扩增出大鼠肝tRNAIle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GWIW,并用T7RNA聚合酶/启动子系统对其进行了体外表达.经过对转录产物片段大小及运用Northernblot鉴定,证明获得了不含修饰核苷酸的大鼠肝tRNAIle生物学活性检测显示:合成基因体... 采用PCR扩增出大鼠肝tRNAIle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GWIW,并用T7RNA聚合酶/启动子系统对其进行了体外表达.经过对转录产物片段大小及运用Northernblot鉴定,证明获得了不含修饰核苷酸的大鼠肝tRNAIle生物学活性检测显示:合成基因体外转录产物氨基酰化活性是天然tRNA的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NA^Ile基因 体外转录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快速检测与分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凤菊 徐钤 黄杨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58-259,共2页
RDB是将我们设计的HPV6B、11、16、18、31、33、35的7个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分别依次固定在尼龙膜上,再与经PCR扩增的DNA靶序列杂交,即可在同一张膜上分辨7型HPVDNA的任一型。我们检测尖锐湿疣患者62例,对其中20例进行组... RDB是将我们设计的HPV6B、11、16、18、31、33、35的7个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分别依次固定在尼龙膜上,再与经PCR扩增的DNA靶序列杂交,即可在同一张膜上分辨7型HPVDNA的任一型。我们检测尖锐湿疣患者62例,对其中20例进行组织活检,阳性检出率为950(19/20)。阳性检出中,HPV6B型8例(40.0%)、HPV11型9例(45.0%)、HPV6B/11型(混合型)2例(10.0%);对其中42例进行宫颈抹片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2.9%(39/42)。阳性检出中,HPV6B型15例(35.7%)、HPV11型19例(45.2%)、HPV6B/11型3例(7.1%)、HPV16型2例(4.8%)。结果表明尖锐湿疣患者检出HPV总阳性率为94%,感染HPV型主要为HPV6B及11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点杂交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检测 分型
下载PDF
介绍一个实用的氨基酸轮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振伟 徐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35-236,共2页
介绍一个实用的氨基酸轮方振伟,徐钤广州市生物化学教研室,510515关键词氨基酸;氨基酸轮;生物化学;教学氨基酸,它不但是蛋白质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而且也是人们了解和探索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奥秘的要素之一,在生物化学中... 介绍一个实用的氨基酸轮方振伟,徐钤广州市生物化学教研室,510515关键词氨基酸;氨基酸轮;生物化学;教学氨基酸,它不但是蛋白质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而且也是人们了解和探索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奥秘的要素之一,在生物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氨基酸的种类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氨基酸轮 生物化学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