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血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徐铁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究人血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疗效及预防胆红素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NHB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人血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疗效及预防胆红素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NHB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康复进程、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黄染症状缓解、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更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NHB患儿疗效确切,可促进患儿转归,控制血清胆红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脑病 人血白蛋白 蓝光照射
下载PDF
四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2
2
作者 周宇杰 徐铁平 +1 位作者 陈月娣 蔡国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13-114,117,共3页
为了明确替代氟虫腈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效果,对24%氰氟虫腙SC、3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32%丙溴磷.氟铃脲EC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有效用量分别为180、135、30和240 g/hm2时在药后3~15 d对2~... 为了明确替代氟虫腈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效果,对24%氰氟虫腙SC、3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32%丙溴磷.氟铃脲EC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有效用量分别为180、135、30和240 g/hm2时在药后3~15 d对2~3龄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达72.85%~86.69%、85.92%~85.72%、73.16%~90.13%和62.14%~87.26%,与氟虫腈相当,并且对水稻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和蜘蛛的安全性要高于氟虫腈,能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替代药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防治 氟虫腈 氰氟虫腙 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 氯虫苯甲酰胺 丙溴磷.氟铃脲
下载PDF
植物杀螨研究概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宇杰 周明玉 +2 位作者 陈月娣 徐铁平 丁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2-327,共6页
植物在自身防御以及与有害生物的相互适应、协同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次生代谢物,其中有部分次生代谢物具有杀螨活性。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瑞香科、楝科、茄科等10多个科的植物杀螨活性研究动态,并探讨了中国植物源杀螨剂发展... 植物在自身防御以及与有害生物的相互适应、协同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次生代谢物,其中有部分次生代谢物具有杀螨活性。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瑞香科、楝科、茄科等10多个科的植物杀螨活性研究动态,并探讨了中国植物源杀螨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杀螨 概述
下载PDF
4种浸种药剂对籼粳杂交晚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宇杰 徐越坚 徐铁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038-1039,1041,共3页
[目的]确定对籼粳杂交晚稻种子安全性较高的浸种药剂及浓度,从而更好地为生产服务。[方法]以籼粳杂交晚稻种子甬优9号、甬优12号和甬优538号为供试品种,分别采用常规浸种浓度和高浓度4种浸种药剂处理种子,研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 [目的]确定对籼粳杂交晚稻种子安全性较高的浸种药剂及浓度,从而更好地为生产服务。[方法]以籼粳杂交晚稻种子甬优9号、甬优12号和甬优538号为供试品种,分别采用常规浸种浓度和高浓度4种浸种药剂处理种子,研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变化。[结果]用2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和1.67 g/L、1.5%二硫氰基甲烷可湿性粉剂2.22和4.00 g/L浸种安全性最高,对甬优9号、甬优12号及甬优538号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无明显抑制作用;16%咪酰·杀螟丹可湿性粉剂2.00 g/L和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3.33 g/L常规浓度浸种时对杂交晚稻种子比较安全。但是,在相同条件下,甬优9号、12号和甬优538号3种籼粳杂交晚稻种子对药剂的敏感程度有差异,甬优9号耐药,甬优12号次之,甬优538号最敏感。[结论]甬优9号、12号和甬优538号3种籼粳杂交晚稻种子的浸种药剂在安全性方面首选2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而常规浸种浓度的16%咪酰·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和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也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种药剂 籼粳杂交稻 发芽
下载PDF
水稻直播田应用噁唑酰草胺对恶性杂草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宇杰 陈月娣 +3 位作者 徐铁平 吴森贤 周国良 王超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644-647,共4页
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水稻直播田稗草及千金子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但单一使用对阔叶草、莎草无明显效果,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混配后才能起到防除作用。10%噁唑酰草胺乳油900~1 200 mL·hm-2对水稻直播田3~5叶龄稗草在药后15,3... 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水稻直播田稗草及千金子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但单一使用对阔叶草、莎草无明显效果,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混配后才能起到防除作用。10%噁唑酰草胺乳油900~1 200 mL·hm-2对水稻直播田3~5叶龄稗草在药后15,30 d的株防效为91%~100%,鲜重防效为97%~100%,并且对孕穗期稗草也具有明显效果;另外,对高叶龄千金子也具有较好防效,施用900~1 500 mL·hm-2药后15,30 d株防效为85%~99%,鲜重防效超过89%~100%;10%噁唑酰草胺乳油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75 g.hm-2混配可以扩大杀草谱,对阔叶杂草和莎草类杂草的防效82%~100%。10%噁唑酰草胺乳油及混配苄嘧磺隆在防除稗草、千金子和莎草方面与对照药剂10%氰氟草酯乳油+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效果相当。在水稻秧苗3.5叶期和5叶期施用900~1 200 mL·hm-2和1 500 mL·hm-2,以及孕穗期用1 500 mL·hm-2未发现明显药害症状,对水稻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直播田 杂草 噁唑酰草胺
下载PDF
农田害鼠的数量分布与消长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国梁 张华旦 +3 位作者 徐铁平 祝金鑫 戚永欢 吴森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88-191,共4页
于1984年开始在浙江诸暨每年定2个点,就农田鼠害的发生种类分布及其数量消长变化,开展系统监测与调查研究,并于2004年在所有乡镇(街道)进行普查。调查结果表明,农田害鼠的发生情况与20年前相比,害鼠的种类有所增加,黑线姬鼠仍... 于1984年开始在浙江诸暨每年定2个点,就农田鼠害的发生种类分布及其数量消长变化,开展系统监测与调查研究,并于2004年在所有乡镇(街道)进行普查。调查结果表明,农田害鼠的发生情况与20年前相比,害鼠的种类有所增加,黑线姬鼠仍为农田优势种,所占比例上升8个百分点;鼠密度平均为2.150%,下降了57.14%;一年中2~4月和8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但主峰期有所延迟,峰值变小。害鼠数量分布分化出明显的两大区域,高密度的梯田类型区和低密度的河谷平田区。灭鼠重点对象(黑线姬鼠)和重点区域(梯田及冬季作物区)及数量高峰期的进一步明确,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灭鼠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害鼠 数量分布 消长规律
下载PDF
ZJ0453加不同助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7
作者 赵学平 蔡国梁 +3 位作者 陈丽萍 徐铁平 吴长兴 王强 《杂草科学》 2006年第3期30-31,60,共3页
关键词 ZJ0453 助剂 杂草 防除
下载PDF
水稻灰飞虱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铁平 蔡国梁 +2 位作者 周宇杰 陈月娣 邵国民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204-207,共4页
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早稻分蘖期(第1代灰飞虱成虫盛发迁移高峰期)、早稻孕穗末期和单季晚稻穗期发生的灰飞虱混合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单季晚稻穗期和早稻孕穗末期及综合3个时期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 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早稻分蘖期(第1代灰飞虱成虫盛发迁移高峰期)、早稻孕穗末期和单季晚稻穗期发生的灰飞虱混合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单季晚稻穗期和早稻孕穗末期及综合3个时期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而早稻分蘖期因密度较低,且是杂草上一代成虫盛发迁入,造成成虫为主而呈均匀分布。其聚集的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λ均大于2,灰飞虱在3个时期的分布状态是由灰飞虱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据此确定了早稻孕穗期和单季稻穗期最适合的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取样方法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灰飞虱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氟虫酰胺·阿维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月娣 周宇杰 +3 位作者 徐铁平 吴森贤 周国良 金英 《中国稻米》 2010年第5期61-63,共3页
试验表明,10%氟虫酰胺.阿维悬浮剂在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高峰期每667 m2用25~40 ml,药后3 d的防效就能达80.19%~92.43%,而且在药后15 d依然能保持85.72%~95.21%的防效,保叶效果也能达到84.41%~92.85%;速效性和保叶作用好于常用对... 试验表明,10%氟虫酰胺.阿维悬浮剂在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高峰期每667 m2用25~40 ml,药后3 d的防效就能达80.19%~92.43%,而且在药后15 d依然能保持85.72%~95.21%的防效,保叶效果也能达到84.41%~92.85%;速效性和保叶作用好于常用对照药剂,持效性与对照药剂相当;对黑肩绿盲蝽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与对照药剂相当;对稻田蜘蛛的影响小,危害性小于对照药剂。10%氟虫酰胺.阿维悬浮剂可作为统防统治中达标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酰胺.阿维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籼粳交超级晚粳稻稻曲病药剂控制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月娣 王超 +3 位作者 徐铁平 周宇杰 徐越坚 蔡国梁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451-1453,共3页
在甬优12籼粳交超级晚粳稻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的植株占总植株的比例在30%左右时,每667 m2用75%肟菌·戊唑醇20 g或30%苯甲·丙环唑30 mL预防,对稻曲病病粒和病指的控制效果达80%以上,即使药量减少1/2,其对病粒和病指的... 在甬优12籼粳交超级晚粳稻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的植株占总植株的比例在30%左右时,每667 m2用75%肟菌·戊唑醇20 g或30%苯甲·丙环唑30 mL预防,对稻曲病病粒和病指的控制效果达80%以上,即使药量减少1/2,其对病粒和病指的控制作用也能达到80%左右;但在80%的植株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时施药,肟菌·戊唑醇的防效下降到66%和61%,苯甲·丙环唑的防效下降到71%和65%;在全部植株的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时喷施,2种药剂对稻曲病病粒和病指的控制作用则下降到40%以下,肟菌·戊唑醇下降得更多.试验表明,籼粳交超级晚粳稻稻曲病的药剂控制的施药时间宜早不宜迟,以25%~30%的植株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时施药效果最佳,采用推荐剂量即可.而最佳施药时间的确定,以在甬优12籼粳交超级晚粳稻上应用剑叶叶环伸出倒2叶叶环的植株占总植株比例的方法更容易被农户所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稻曲病 药剂控制时机
下载PDF
唑醚·氟酰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铁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7期192-193,共2页
草莓白粉病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已成为草莓主产区限制草莓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市场上常用的化学杀菌剂因多年连续使用田间抗性已较高,本试验通过巴斯夫新型杀菌剂及不同的农药... 草莓白粉病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已成为草莓主产区限制草莓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市场上常用的化学杀菌剂因多年连续使用田间抗性已较高,本试验通过巴斯夫新型杀菌剂及不同的农药、用药组合药效示范试验,对防治草莓白粉病的亩用剂量、效果及安全性等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白粉病 唑醚· 氟酰胺 药效
下载PDF
农田黑线姬鼠年龄结构划分的探讨
12
作者 徐铁平 周宇杰 +1 位作者 陈月娣 徐越坚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312-313,共2页
通过对20年解剖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在黑线姬鼠年龄结构的划分上提出用体重-胃重、体重和体长等生理及解剖数据作为划分依据,从而有效减轻鼠类年龄结构划分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对基层测报技术进行了有效补充。
关键词 黑线姬鼠 年龄结构 划分
下载PDF
优质杂交粳稻产业化开发的途径探讨和优势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祝金鑫 寿建尧 徐铁平 《中国稻米》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本文总结了诸暨市通过优质高产杂交粳稻 (甬优1号、甬优2号、甬优3号 )生产基地建设和实施稻米品牌销售的水稻产业化开发的主要技术措施 ,分析产业化开发的作用及效果 ,以期延长粮食产业链 ,提高种粮效益。
关键词 产业化开发 优势分析 生产基地建设 粮食产业 水稻产业 品牌销售 种粮 杂交粳稻 优质高产 稻米
下载PDF
五种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祝金鑫 徐铁平 +1 位作者 张华旦 寿建尧 《中国稻米》 2005年第3期38-38,共1页
通过五种农药对防治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的试验表明,在五种农药中,16%力克螟农药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最佳,可取代甲胺磷,但需要与防治时期和方法相配合。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水稻害虫 杀虫剂 药效试验 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下载PDF
氰氟虫腙防治稻纵卷叶螟中龄幼虫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森贤 周宇杰 +2 位作者 徐铁平 陈月娣 何南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046-1048,1053,共4页
24%氰氟虫腙悬浮剂在稻纵卷叶螟3龄期左右时施药,667 m2用30,40,50和30 mL加专用助剂,药后15 d杀虫效果达到75%~93%,保叶效果达81%~91%,与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5%氟虫腈悬浮剂50 mL防效相当或略高,并且对主要捕食性天敌黑... 24%氰氟虫腙悬浮剂在稻纵卷叶螟3龄期左右时施药,667 m2用30,40,50和30 mL加专用助剂,药后15 d杀虫效果达到75%~93%,保叶效果达81%~91%,与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5%氟虫腈悬浮剂50 mL防效相当或略高,并且对主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和稻田蜘蛛影响小,但速效性并不突出。它可作为稻纵卷叶螟达标防治的药剂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氟虫腙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化学药剂减量混配技术在水稻螟虫防治上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国梁 黄铁军 徐铁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399-3400,共2页
研究了化学药剂减量混配对水稻螟虫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t与锐劲特混配,保苗和保叶效果均较好。且以8 000单位Bt WP 375~600 g/hm2与5%锐劲特SC150~225 ml/hm2混配较为适宜。
关键词 药剂 混配 水稻 螟虫 防治
下载PDF
水稻生育期间稻虱的虫量变化规律分析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金鑫 徐铁平 张华旦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0-151,共2页
通过对 30年观察记载的数据分析表明 ,水稻生育期间白背飞虱和褐稻虱等 2种稻虱虫量变化存在较强的规律性 。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白背飞虱 褐稻虱 虫量变化规律 防治
下载PDF
药剂混配防治水稻灰飞虱试验
18
作者 杨伟国 蔡国梁 +3 位作者 周宇杰 周国良 陈月娣 徐铁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606-609,共4页
用吡蚜酮、新农宝、稻丰散等药剂及与其它药剂的混配剂防治灰飞虱,结果吡蚜酮及其与新农宝、或与速灭威混配,新农宝及其与异稻瘟净混配处理药后9d对若虫防效仍在80%~100%,而且对成虫也有60%以上的效果,药后15d总虫防效较好。
关键词 灰飞虱 药剂控制
下载PDF
力克螟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初报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国梁 徐铁平 +2 位作者 黄铁军 祝金鑫 张华旦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494-496,共3页
关键词 力克螟 水稻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单季杂交籼粳糯稻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华丽 童培银 +3 位作者 吴炬峰 毛清 徐铁平 方铁飞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2期75-77,共3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诸暨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杂交籼粳糯稻新品种,选择了13个杂交籼粳糯稻新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杂交籼粳糯稻品种中,嘉丰优2号、甬优15、甬优7860分别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2.50%、1.90%、0.72%,这3个... 为了筛选出适合诸暨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杂交籼粳糯稻新品种,选择了13个杂交籼粳糯稻新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杂交籼粳糯稻品种中,嘉丰优2号、甬优15、甬优7860分别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2.50%、1.90%、0.72%,这3个品种在产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且适应性好、田间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宜在本地区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 杂交籼粳稻 品比试验 适应性 丰产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