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OPT模式护理联合情感支持对异位妊娠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镜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实施(ADOPT)模式护理联合情感支持对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入住本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80例EP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 目的:探讨基于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实施(ADOPT)模式护理联合情感支持对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入住本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80例EP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ADOPT组(基于ADOPT模式护理联合情感支持干预)和参照组(常规干预),每组各40例,均持续干预6周。分别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EP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创伤后成长评量表(PTGI)评分和术后恢复情况(包括疼痛缓解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并记录两组EP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ADOPT组和参照组EP患者的PTG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ADOPT组EP患者的PTGI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ADOPT组和参照组EP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ADOPT组EP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OPT组EP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等均短于参照组E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OPT组EP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E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OPT组和参照组EP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OPT模式护理联合情感支持可以降低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提高其创伤后成长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OPT模式 情感支持 异位妊娠 术后护理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心理-饮食-康复锻炼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产后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潘琼 李芳 +2 位作者 徐镜 俞梦霞 蔡叶琪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究心理-饮食-康复锻炼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 目的探究心理-饮食-康复锻炼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采用心理-饮食-康复锻炼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康复情况、负性心理情况、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HAMA、HAMD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试验组产妇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身体活动能力、精力、疼痛、睡眠、社会孤独感、情绪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身体活动能力、精力、疼痛、睡眠、社会孤独感、情绪反应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试验组产妇身体活动能力、精力、疼痛、睡眠、社会孤独感、情绪反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产妇肺部感染、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饮食-康复锻炼护理模式能够缩短剖宫产产妇的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改善不良心理,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适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 饮食 康复锻炼 剖宫产 产妇 效果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人红细胞内ATP含量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镜 杨伟宗 李立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66-267,共2页
本文用萤光素-萤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了不同年龄组人红细胞内ATP含量,发现老年组和脐血组红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1.55±0.28mmol·L^(-1)RBC和1.56±0.25mmol·L^(-1)R... 本文用萤光素-萤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了不同年龄组人红细胞内ATP含量,发现老年组和脐血组红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1.55±0.28mmol·L^(-1)RBC和1.56±0.25mmol·L^(-1)RBC,中年组和青年组红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1.45±0.12mmol·L^(-1)RBC和1.42±0.12mmol·L^(-1)RBC,老年组和脐血组红细胞内ATP含量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生物学 红细胞 腺苷三磷酸 年龄
下载PDF
IgA类鼠抗人A血型单抗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镜 熊江霞 +2 位作者 王晓琴 庚蕾 陈华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97-299,共3页
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A血型物质MSS10%2×(A1)为抗原,经PEG细胞融合,获得两株分泌IgA类鼠抗人A血型单抗杂交瘤细胞,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为1024~2048,亲和力2~3s。其中2H10E11... 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A血型物质MSS10%2×(A1)为抗原,经PEG细胞融合,获得两株分泌IgA类鼠抗人A血型单抗杂交瘤细胞,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为1024~2048,亲和力2~3s。其中2H10E11杂交瘤细胞经血凝特异性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吸收放散试验、红细胞标准谱细胞试验,表明2H10E11单抗仅对A血型红细胞特异。2H10E11细胞置液氮中贮存3年,复苏传代后分泌抗体能力不变。单抗置56℃水浴30min,-20℃和37℃反复冻融3次,效价不变。临床试用近百万人次,无一例错型,准确率100%。证明可以替代标准血清,用于临床血型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免疫学 抗体 单克隆抗体 生物合成
下载PDF
老化和被氧化的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徐镜 杨伟宗 李立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96-98,共3页
本文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了老化和被氧化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化的红细胞和被外源性H2O2氧化的红细胞,其内ATP含量均明显降低,而麦芽酚对红细胞氧化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氧化红细胞内ATP含量... 本文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了老化和被氧化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化的红细胞和被外源性H2O2氧化的红细胞,其内ATP含量均明显降低,而麦芽酚对红细胞氧化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氧化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衰老 腺苷三磷酸 血液
下载PDF
抗AB血型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徐镜 庾蕾 +2 位作者 熊江霞 王晓琴 陈华堂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抗AB血型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鉴定*230032安徽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徐镜庾蕾熊江霞王晓琴陈华堂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1]的问世、血型单抗的产生为人类ABO血型分型提供了新的手段。本室继1990年研制成抗A、抗B和... 抗AB血型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鉴定*230032安徽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徐镜庾蕾熊江霞王晓琴陈华堂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1]的问世、血型单抗的产生为人类ABO血型分型提供了新的手段。本室继1990年研制成抗A、抗B和抗H血型单抗后[2、3],现又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AB血型 单克隆抗体 研制 鉴定
下载PDF
抗人H血型物质(抗O血型)单抗的研制和临床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镜 王晓琴 +2 位作者 熊江霞 庚蕾 陈华堂 《安徽医学》 1997年第5期1-2,共2页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H血型物质为抗原,经聚乙二醇细胞融合,获得一株分泌IgG类抗人H血型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2G6-H8,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1:128,亲和力10秒。经血凝特异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吸收放散试验...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H血型物质为抗原,经聚乙二醇细胞融合,获得一株分泌IgG类抗人H血型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2G6-H8,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1:128,亲和力10秒。经血凝特异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及临床验证,表明2G6-H8,单抗对人H血型抗原特异凝集,主要为抗O血型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H血型 血型检测
下载PDF
(鱼章)胺对无脊椎动物的生理作用
8
作者 徐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2-44,40,共4页
鱆胺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生物胺,其化学名称为对羟苯-β-羟乙胺,又称对羟基苯乙醇胺或β-羟酪胺。由于最先是在章鱼的唾液腺中发现的,所以俗称鱆胺。随着高敏感、高特异性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无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 鱆胺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生物胺,其化学名称为对羟苯-β-羟乙胺,又称对羟基苯乙醇胺或β-羟酪胺。由于最先是在章鱼的唾液腺中发现的,所以俗称鱆胺。随着高敏感、高特异性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无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非神经系统的许多组织,如唾液腺、鳃下腺、心、肾、体液中均发现有大量鱆胺存在。神经元末梢能合成、贮存和释放鱆胺,释放出来的鱆胺能被酶催化降解。研究发现鱆胺受体是一种仅对鱆胺敏感的腺苷酸环化酶,它能促进环腺苷酸(cAMP)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ang胺 无脊椎动物门 生理
下载PDF
苦参碱对小鼠H22细胞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屈飞 崔艳茹 徐镜 《肿瘤药学》 CAS 2011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在体内和体外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苦参碱对小鼠腹水瘤细胞H22的体外杀伤作用;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其抑瘤率和肿瘤内血管密度,以及瘤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①体外实验显... 目的观察苦参碱在体内和体外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苦参碱对小鼠腹水瘤细胞H22的体外杀伤作用;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其抑瘤率和肿瘤内血管密度,以及瘤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①体外实验显示,1.0、2.0、4.0mg·mL-1苦参碱对H22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体内实验显示,苦参碱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H22实体瘤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苦参碱高剂量组瘤重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中、低剂量组,P<0.01;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苦参碱组和环磷酰胺组瘤组织内的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平均染色强度均低予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苦参碱高剂量组MVD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较环磷酰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能够提高H22肉瘤小鼠生存质量,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H22荷瘤小鼠 环磷酰胺 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血型定型试剂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绍礼 张林杰 +4 位作者 徐镜 庚蕾 王晓琴 熊江霞 李平 《安徽医学》 1998年第4期4-5,共2页
建立国际首株IgA类抗人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并用此研制成功国内唯一的纯细胞培养上清液配制、不需浓缩、不需添加任何添加剂的IgA类ABO血型定型试剂.在国内6个医疗卫生单位检测包括献血员、新生儿、血液病和肿瘤等各类人群临床样本507 ... 建立国际首株IgA类抗人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并用此研制成功国内唯一的纯细胞培养上清液配制、不需浓缩、不需添加任何添加剂的IgA类ABO血型定型试剂.在国内6个医疗卫生单位检测包括献血员、新生儿、血液病和肿瘤等各类人群临床样本507 114例,经正反定型及与标准血清对照,结果显示,该试剂血型定型准确率达100%,其特异性强、亲和力好,效价高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血型 定型试剂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卵循环抗原的研究
11
作者 郑南才 蒋作君 +2 位作者 徐镜 王维 袁有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81-82,共2页
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卵循环抗原的研究*郑南才1蒋作君1徐镜2王维1袁有赉2E12株杂交瘤为本室研制,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所针对靶抗原为日本血吸虫虫卵分泌性抗原,为了进一步验证此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价值,进行了下列实验。1材... 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卵循环抗原的研究*郑南才1蒋作君1徐镜2王维1袁有赉2E12株杂交瘤为本室研制,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所针对靶抗原为日本血吸虫虫卵分泌性抗原,为了进一步验证此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价值,进行了下列实验。1材料与方法1.1单克隆抗体制备以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血吸虫病 虫卵 循环抗原
下载PDF
抗日本血吸虫虫卵25KDa分泌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2
作者 郑南才 蒋作君 +1 位作者 袁有赉 徐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444-446,共3页
利用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靶抗原──10.5~32KDa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出抗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2E(12),所分泌单克隆抗体针对的靶抗原为虫卵... 利用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靶抗原──10.5~32KDa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出抗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2E(12),所分泌单克隆抗体针对的靶抗原为虫卵25KDa分泌性抗原.用之进行COPT,环沉率达7%,对急性和慢性血吸虫病人诊断率分别为100%和80.4%,与多种寄生虫抗原及寄生虫病人血清无交叉反应,因此具有良好的诊断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单克隆抗体 虫卵 抗原 日本血吸虫病
下载PDF
抗人H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庾蕾 陈华堂 +4 位作者 王晓琴 袁凌云 王公禹 姚立人 徐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经H血型物质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用PEG融合,获得一株分泌抗人H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6H_3,为IgG_1类。其效价,细胞培养上清液为512,腹水达16384。凝血特异性试验、吸收放散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证明其仅对人H... 经H血型物质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用PEG融合,获得一株分泌抗人H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6H_3,为IgG_1类。其效价,细胞培养上清液为512,腹水达16384。凝血特异性试验、吸收放散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证明其仅对人H血型物质特异。杂交瘤细胞在液氮中贮存1年,分泌抗体能力不变。抗体经56℃保温30min及-20℃和37℃反复冻融试验,凝血活性保持稳定。可望能取代传统的抗H试剂而用于临床血型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血型物质 单克隆抗体 血型 分型
下载PDF
强力五虎合剂水提工艺指标性成分测定方法的建立
14
作者 王艳平 田杰 +2 位作者 王仲艳 宁娱 徐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33-1940,共8页
目的:建立强力五虎合剂中指标性成分苦杏仁苷、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HPLC检测法(LC-20A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WondaSil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分别以甲醇-乙腈-0.1%磷酸(16:4:80),在... 目的:建立强力五虎合剂中指标性成分苦杏仁苷、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HPLC检测法(LC-20A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WondaSil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分别以甲醇-乙腈-0.1%磷酸(16:4:80),在207nm波长测定苦杏仁苷;O.1%磷酸一乙腈(95:5),在20711113.波长测定盐酸麻黄碱。结果:苦杏仁苷在0.100-0.800μg(r=0.9994),盐酸麻黄碱在0.008-0.048I.Lg(r=0.9999)之间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中苦杏仁苷平均回收率为99.5l%,RSD=2.51%;盐酸麻黄碱平均回收率为97.47%,RSD=1.75%。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强力五虎合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五虎合剂 苦杏仁苷 盐酸麻黄碱 HPLC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屈飞 徐镜 +2 位作者 崔艳茹 徐国良 余日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78-181,共4页
目的:建立静脉注射内毒素的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麻杏石甘汤的解热作用。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多个浓度(5,10,20,40,60,80μg.kg-1)的内毒素,观察各组大鼠的体温变化,建立适宜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发热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建立静脉注射内毒素的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麻杏石甘汤的解热作用。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多个浓度(5,10,20,40,60,80μg.kg-1)的内毒素,观察各组大鼠的体温变化,建立适宜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发热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33,4.5,15.2 g.kg-1),实验当天灌胃给药后立即造模,观察麻杏石甘汤对该发热模型动物体温变化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可引起SD大鼠显著升温(P<0.01),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内毒素致SD大鼠发热模型最佳造模剂量为20μg.kg-1。灌服低、中、高剂量麻杏石甘汤的大鼠的体温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比较各组的体温反应指数TRI值,发现各组的解热效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麻杏石甘汤对静脉注射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发热 体温反应指数 麻杏石甘汤 解热作用
原文传递
港珠澳大桥组合连续箱梁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沐宇 毛玉东 +3 位作者 邓晓光 徐镜 张强 卢志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95,共6页
以港珠澳大桥组合连续箱梁为研究背景,基于相似原理设计制作了2×8.5m的钢-混组合连续箱梁试验模型。根据实桥施工过程和运营荷载,对试验模型开展分级加载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正常运营和150%运营荷载下,集束式剪力钉和混凝... 以港珠澳大桥组合连续箱梁为研究背景,基于相似原理设计制作了2×8.5m的钢-混组合连续箱梁试验模型。根据实桥施工过程和运营荷载,对试验模型开展分级加载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正常运营和150%运营荷载下,集束式剪力钉和混凝土板连接良好,钢箱梁、混凝土板应变和挠度呈线性增长,且卸载回弹良好,表明钢-混组合连续箱梁桥受力安全储备高,结构整体性能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钢-混凝土组合箱梁 模型试验 相似理论
原文传递
石膏剂量变化对麻杏石甘汤解热效应的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崔艳茹 屈飞 +1 位作者 徐镜 徐国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87-192,共6页
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中石膏剂量与解热作用的量效关系。 方法: 以麻杏石甘汤原方用量为基础,维持方中麻黄、苦杏仁和炙甘草药量不变,仅改变方中石膏用量,另设麻杏石甘汤去石膏方。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造模,造模后每0.5 ... 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中石膏剂量与解热作用的量效关系。 方法: 以麻杏石甘汤原方用量为基础,维持方中麻黄、苦杏仁和炙甘草药量不变,仅改变方中石膏用量,另设麻杏石甘汤去石膏方。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造模,造模后每0.5 h记录1次体温,统计结果并计算出体温反应指数(TRI);测定造模后6.0 h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含量。 结果: 石膏用量变化的麻杏石甘汤及其去石膏方均能够降低LPS致热大鼠体温,同时降低血浆PGE2水平。与无石膏方比较,石膏加入方中后,各组在降低大鼠体温、降低血浆PGE2水平方面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半数有效量EC50 2.785 gkg-1;治疗窗为[D]20~ [D]80 2.218~3.497 gkg-1;阈剂量 2.218 gkg-1。 结论: 麻杏石甘汤去石膏方具有弱的解热作用可能与汤剂中含有的甘草甜素、苦杏仁苷及麻黄的作用有关。当石膏加入方中,解热效应迅速增强,并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达到最大效应,即使再增大石膏用量,解热效应持续维持在最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石膏 量效关系 体温反应指数 前列腺素E2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解热作用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屈飞 崔艳茹 +3 位作者 徐镜 徐国良 黄丽萍 余日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内毒性发热SD大鼠的体温及血浆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剂量1组~剂量9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另10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内毒性发热SD大鼠的体温及血浆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剂量1组~剂量9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另10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成发热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相应量生理盐水或麻杏石甘汤。观察比较各组体温和6.0 h体温反应指数(TRI6.0)变化,并测定血浆PGE2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麻杏石甘汤剂量1至剂量9能明显降低发热大鼠的最大温差(ΔTmax)和TRI6.0,麻杏石甘汤存在量效关系,且降温效应为多波折曲线。此外,麻杏石甘汤能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浆PGE2水平。结论:不同剂量麻杏石甘汤对内毒素性发热SD大鼠的解热作用为多波折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体温 血浆前列腺素E2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肿节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的含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启云 邹云香 +6 位作者 徐国良 尚广彬 徐镜 孔越 李洋 严增明 汤喜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建立运用HPLC法同时测定肿节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1%甲酸(B),梯度洗脱0~30min,5%→20%A... 目的建立运用HPLC法同时测定肿节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1%甲酸(B),梯度洗脱0~30min,5%→20%A;30~40rain,20%→25%A;40~60rain,25%→29%A;60~65min,29%→32%A;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3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分别在0.0280~0.448μg(r=0.9998)、0.0164—0.262μg(r=0.9999)、0.113—1.81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3.4%(RSD=2.77%)、98.3%(RSD=2.58%)、95.2%(RSD=2.4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肿节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提取物 绿原酸 异嗪皮啶 迷迭香酸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配伍剂量变化对麻杏石甘汤解热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崔艳茹 屈飞 +1 位作者 徐镜 徐国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配伍对其解热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混料均匀设计,以麻黄(X1)、苦杏仁(X2)、炙甘草(X3)和石膏(X4)4个组分设计4因素12水平的麻杏石甘汤配比实验.将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5组,分别为麻杏石甘汤配比N1 ~ ...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配伍对其解热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混料均匀设计,以麻黄(X1)、苦杏仁(X2)、炙甘草(X3)和石膏(X4)4个组分设计4因素12水平的麻杏石甘汤配比实验.将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5组,分别为麻杏石甘汤配比N1 ~ N12组、临床常用方组、模型组、空白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造模,造模后每0.5h记录1次体温,计算体温反应指数(TRI);测定造模后6.0h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对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各配伍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LPS诱导的大鼠发热,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经麻杏石甘汤干预后,血浆PGE2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麻杏石甘汤干预后,TRI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TRI的因素为石膏>麻黄>苦杏仁与炙甘草的交互作用.麻黄与体温反应指数为负相关.结论:4因素12水平的混料均匀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疗热,方中石膏为君药,最佳配比剂量为麻黄0.6g,苦杏仁7.5g,甘草7.5g,石膏26.4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配伍 石膏 解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