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子环境美学思想初探
1
作者 徐骆 《鄱阳湖学刊》 2014年第5期18-24,共7页
作为儒家体系的建立者,孟子的思想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其环境美学思想,更需要人们的探索挖掘。本文从孟子对自然之美、宫室之美的看法入手,认为孟子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美的存在;进而分析环境美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在客体方面注重保护自然... 作为儒家体系的建立者,孟子的思想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其环境美学思想,更需要人们的探索挖掘。本文从孟子对自然之美、宫室之美的看法入手,认为孟子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美的存在;进而分析环境美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在客体方面注重保护自然,不过度索取资源,妥善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保存客体的审美潜能,另一方面还需要在主体方面,以儒家的仁爱提高人的修养,关爱他人,从而保存主体的审美需要。最终,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交汇,才能真正实现环境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环境美学 修身
下载PDF
方东美先生民主政治观析论
2
作者 徐骆 《人文论丛》 CSSCI 2016年第2期35-44,共10页
方东美先生将民主政治的近代欧洲称为'娇眼艳阳天'。他赞誉之:'民治主义大放光明,而人权享受之机会、文化创作之势力,遂与日俱进了。'~①在这个新世界里,阴冷枯寂的宗教生活终于不再主宰人们的生命。'人们活着,尽... 方东美先生将民主政治的近代欧洲称为'娇眼艳阳天'。他赞誉之:'民治主义大放光明,而人权享受之机会、文化创作之势力,遂与日俱进了。'~①在这个新世界里,阴冷枯寂的宗教生活终于不再主宰人们的生命。'人们活着,尽可眷恋现实世界,不必忏悔人世的罪孽,而妄想天国的幸福了。'~②专制王权也阻挡不了已经觉醒过来的民众,民主政体成为民心所向。方先生说:'科学伟大的精神使我们在人生之进程中冲破一切藩篱,战胜一切阻力。'~③'世界是我们的,故不能不由我们创建,任我们改造,受我们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个人主义 科学齐物论 自由主义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启蒙反思’论说”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骆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6-107,共2页
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启蒙反思’论说”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6—7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现将本次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思想 研讨会综述 学术研讨会 启蒙反思 传统文化研究 武汉大学 2010年 国学院
原文传递
孔子读诗
4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7年第5期28-30,共3页
如今读诗,尤其是读古诗,主要不是出于实用目的,而是为了陶冶情操,细心玩味,感受美好的意境。人们也常说“诗情画意”“诗与远方”,言下之意,是把诗看作一种云淡风轻,耐人寻味,富有情趣,超越现实功利的艺术——不但与现实世界... 如今读诗,尤其是读古诗,主要不是出于实用目的,而是为了陶冶情操,细心玩味,感受美好的意境。人们也常说“诗情画意”“诗与远方”,言下之意,是把诗看作一种云淡风轻,耐人寻味,富有情趣,超越现实功利的艺术——不但与现实世界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诗 孔子 陶冶情操 诗情画意 耐人寻味 现实世界 超越现实 古诗
原文传递
孔子哭颜回
5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7年第4期35-37,共3页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对《诗经·关雎》的评价,意思是说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时,分寸拿捏得很好,听起来很快乐但不至于放浪,悲哀但不至于伤痛。这种以适度合宜为特色的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基本信念之一。
关键词 孔子 颜回 哀而不伤 中庸之道 诗经 快乐 信念
原文传递
广博与专一
6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7年第1期32-33,共2页
学习究竟应该广博,还是应该专一呢?身处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市场竞争,人们似乎都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精细化了。孔子的时代,学生要力求身通六艺。今天的时代,许多人都只是身有一技之长,甚至只是精通一技之... 学习究竟应该广博,还是应该专一呢?身处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市场竞争,人们似乎都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精细化了。孔子的时代,学生要力求身通六艺。今天的时代,许多人都只是身有一技之长,甚至只是精通一技之中的某个环节,所以现代人也被称为“社会大机器上的螺丝钉”。这样的人生,从谋生的角度来看,或许不得不如此;但从人生的完整来看,未免令人惋惜。那么,孔子如何处理广博和专一的问题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博 现代社会 社会分工 市场竞争 专业化 精细化 螺丝钉 现代人
原文传递
文质彬彬
7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6年第8期25-27,共3页
在很多人心目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是一种艰苦朴素的形象。的确,儒家不以功名利禄为人生的至上追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就是孔子特别赞赏的颜渊的物质生活处境。虽然饮食起居非常简陋,大家看了之后都摇头,受不了这种... 在很多人心目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是一种艰苦朴素的形象。的确,儒家不以功名利禄为人生的至上追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就是孔子特别赞赏的颜渊的物质生活处境。虽然饮食起居非常简陋,大家看了之后都摇头,受不了这种处境,但颜回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这的确是颜回的可贵之处。但儒家是否就只是追求这种内在的精神修为,而对外在的物质生活、文饰、形式等毫不在意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质彬彬 物质生活 艰苦朴素 生活处境 饮食起居 儒家 颜回 赞赏
原文传递
论语要义(五)
8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5年第3期24-25,共2页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在《论语》里,孔子点评了许多学生,但相比较而言,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最高。当有人向孔子询问他的弟子之中谁好学时,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意思...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在《论语》里,孔子点评了许多学生,但相比较而言,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最高。当有人向孔子询问他的弟子之中谁好学时,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意思是说,颜回在自己心情不愉快、怒气郁结之时,从来不拿别人出气,同样的过错不会在颜回身上出现两次,可惜,颜回短命早逝了。如今,已经没有这样的学生了,再也没有听闻好学的人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无疑把颜回视为好学第一人。那么颜回跟随孔子学习是什么情形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颜回 学生 好学 第一人 弟子 不幸
原文传递
孟子要义(一)
9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5年第4期23-25,共3页
《孟子》在篇幅上是《论语》的两倍有余,但《孟子》并不因为文字的增多而让人感觉繁琐枯燥,相反,与《论语》相比,《孟子》的行文显得更有趣味。这是因为《孟子》采用对话的形式,尤其是带有强烈辩论性质的内容非常多。在双方思想的... 《孟子》在篇幅上是《论语》的两倍有余,但《孟子》并不因为文字的增多而让人感觉繁琐枯燥,相反,与《论语》相比,《孟子》的行文显得更有趣味。这是因为《孟子》采用对话的形式,尤其是带有强烈辩论性质的内容非常多。在双方思想的激烈碰撞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孟子言辞的锋利,思路的缜密,尤其是孟子将对方驳斥得哑口无言之时,我们还能从中体会到一种胜利的喜悦。当然,孟子并非为了争辩而争辩,徒逞口舌之快,他说:“我难道是喜好争辩吗?我只是迫不得已啊。”的确,孟子与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不同的:相对而言,孔子创立儒学时的环境比较宽松,而孟子去宣扬儒学时,从学术环境上讲,儒家已经出现了两位强大的对手:杨朱和墨子;从政治环境上讲,出现了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惨烈景象,所以孟子的言辞显得有些急迫,甚至颇有咄咄逼人之势。宋代理学家程颐曾批评孟子:“英气甚害事。”其实,孟子的英气害事者少,成事者多,浩气凛然的“大丈夫”的气概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孜孜以求的人格境界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论语》 环境比较 学术环境 政治环境 人格境界 争辩 理学家
原文传递
论语要义(四)
10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5年第2期20-21,共2页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的话当然十分重要,但其弟子的言行也不可小看。据《论语·先进》记载,孔子门下大致可以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德行科的优良者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的...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的话当然十分重要,但其弟子的言行也不可小看。据《论语·先进》记载,孔子门下大致可以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德行科的优良者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的杰出者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则有冉有、季路;对文献了如指掌的有子游、子夏。知道了孔子门下的这些“高材生”的名字和特长,当我们再读《论语》时,就多了一把理解的钥匙。那就让我们看一段文学科的子夏的话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言行 弟子 德行 言语 政事 子夏
原文传递
孟子要义(二)
11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5年第5期24-25,共2页
近几年,公务员成为许多年青人的就业选择。许多人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但又有人认为相比物质,理想更重要。那么孟子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对于孟子而言,人活在世上,总要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 近几年,公务员成为许多年青人的就业选择。许多人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但又有人认为相比物质,理想更重要。那么孟子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对于孟子而言,人活在世上,总要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孟子曰:“仕①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②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③?抱关击柝④。孔子尝为委吏⑤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⑥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⑦,而道不行,耻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公务员工作 物质条件 就业选择 衣食住行 人之为人 年青人 理想
原文传递
庄子谈财富
12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4年第10期25-26,共2页
财富是许多现代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增广贤文》上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家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不反对君子追逐财富。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甚至在国家政治昌明之际,如果不能获得富贵... 财富是许多现代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增广贤文》上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家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不反对君子追逐财富。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甚至在国家政治昌明之际,如果不能获得富贵,儒家甚至认为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值得反思的是,财富果真值得追求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 庄子 《增广贤文》 国家政治 现代人 君子 儒家 小人
原文传递
孟子的理想与现实
13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5年第11期18-19,共2页
当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遭遇现实社会的冷遇,甚至被别人冷嘲热讽时,该如何应对呢?是改变自己的理念,迎合社会现实,还是继续坚持理想,不为世俗所动昵?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在所难免的。那么,作为亚圣的孟子,当年是... 当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遭遇现实社会的冷遇,甚至被别人冷嘲热讽时,该如何应对呢?是改变自己的理念,迎合社会现实,还是继续坚持理想,不为世俗所动昵?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在所难免的。那么,作为亚圣的孟子,当年是如何看待这个矛盾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与现实 孟子 现实社会 社会现实 矛盾 冷遇 信念
原文传递
樊迟问仁
14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5年第12期21-22,29,共3页
毋庸置疑,仁是儒家学说的关键词。但在《论语》一书中,我们却并没有见到孔子对“仁”直接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要对“仁”进行理解,就只有在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的具体情境中加以揣度,也就是要使自己尽量地进入当时对话的场... 毋庸置疑,仁是儒家学说的关键词。但在《论语》一书中,我们却并没有见到孔子对“仁”直接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要对“仁”进行理解,就只有在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的具体情境中加以揣度,也就是要使自己尽量地进入当时对话的场景,设身处地地感受孔子指点学生的用意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 儒家学说 《论语》 关键词 孔子 对话 学生
原文传递
生财有道
15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5年第6期24-25,29,共3页
从古到今,发财致富都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的。尽管传统文化里轻财重义,但在原始儒家那里,求财实际上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如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与贵,是人之所... 从古到今,发财致富都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的。尽管传统文化里轻财重义,但在原始儒家那里,求财实际上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如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财 人生目的 传统文化 原始儒家 重义 孔子
原文传递
《韩非子》导读
16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4年第1期26-27,共2页
《韩非子》,又名《韩子》,是先秦法家韩非子的论著。韩非子是荀子的门生,苟子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非子》的思想就有这个特点,该书把荀子的许多理论都向前推进了一步或将之极端化。
关键词 《韩非子》 导读 先秦法家 极端化 荀子
原文传递
学而时习之
17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6年第7期29-31,共3页
孔子非常好学。他对此非常自信,他曾说:十户人家聚集的小地方,一定有跟我一样做事尽责、讲求诚信的人,但像我这么爱好学习的人恐怕没有。《论语》开篇谈到了学习。那么在第一篇里,学习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又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关键词 中学教育 语文 阅读 《学而时习之》
原文传递
孔子读《诗》
18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5年第10期25-26,34,共3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读书抱有极大热情的民族,走卒贩夫和达官贵人也许在许多事情上都难以达成一致,但在读书这件事上却都持肯定的态度。但支持读书是一回事,如何去读书又是另外一回事。
关键词 《诗》 孔子 中华民族 读书
原文传递
从“言必信,行必果”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19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4年第2期26-27,共2页
“言必信,行必果”是我们十分熟悉的谚语,意思是信守承诺,行事果决。孔子教育学生时,把“信”与“文”“行”“忠”并举,称为“四教”;汉代董仲舒把“信”加入“仁”“义”“礼”“智”当中,是谓“五常”。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出尔反尔
20
作者 徐骆 《七彩语文(初中)》 2014年第3期24-25,共2页
“出尔反尔”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如今批评有人不信守承诺,言行不一致,甚至反复无常的时候,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