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刷镀镍/镍包纳米Al_(2)O_(3)颗粒复合镀层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98
1
作者 徐龙堂 徐滨士 +2 位作者 周美玲 马世宁 张伟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镍包纳米 Al2 O3颗粒的镍基复合镀层 .与快速镍镀层对比考察了该复合镀层高温硬度的变化 ,同时还从微动磨损角度考察了该复合镀层耐磨性和摩擦系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与快镍镀层相比 ,镍 /镍包纳米 Al2 O3复合...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镍包纳米 Al2 O3颗粒的镍基复合镀层 .与快速镍镀层对比考察了该复合镀层高温硬度的变化 ,同时还从微动磨损角度考察了该复合镀层耐磨性和摩擦系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与快镍镀层相比 ,镍 /镍包纳米 Al2 O3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高温硬度和更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能 ;复合镀层在 40 0℃左右表现出较明显的强化趋势 ,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纳米 Al2 O3颗粒使复合镀层的结构致密和细化 ,在磨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减轻粘着和降低摩摩的作用 ;复合镀层的微动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镍复合镀层 纳米颗粒 微动磨损
下载PDF
含纳米粉镀液的电刷镀复合镀层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徐龙堂 周美玲 +2 位作者 徐滨士 马世宁 张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11,共5页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纳米SiC粉的镍基复合镀层,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这些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C粉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快镍复合纳...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纳米SiC粉的镍基复合镀层,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这些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C粉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快镍复合纳米SiC镀层的摩擦因数低于快镍镀层的摩擦因数。镀液中纳米SiC粉和添加剂浓度增加时,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有降低趋势。与快镍镀层相比,快镍复合纳米SiC镀层的耐磨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还采用光学显微分析(OM)和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该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和元素分布特点并提出了纳米SiC粉与镍共沉积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纳米材料 复合镀层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电刷镀含纳米SiC粉复合镀层的EPMA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龙堂 徐滨士 +1 位作者 马世宁 周美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35,12,共3页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纳米 Si C粉的镍基复合镀层 ,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 ,并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采用电子探针 ( EPMA)技术研究了该复合镀层的元素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纳米粉与镍共沉积的机理。
关键词 电刷镀 电子探针 纳米SiC粉 镍基复合镀层
下载PDF
电刷镀镍基Ni包纳米Al_2O_3粉复合镀层的组织性能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龙堂 徐滨士 +1 位作者 马世宁 周美玲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1,50,共6页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 Ni包纳米 Al2 O3粉的镍基复合镀层。采用对纳米粉粒进行裹镍处理解决了粉粒在镀层中共沉积并均匀分布的问题。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 ,讨论了裹镍比例对其的影响规律。文中还采用光学显微分析 ( OM...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 Ni包纳米 Al2 O3粉的镍基复合镀层。采用对纳米粉粒进行裹镍处理解决了粉粒在镀层中共沉积并均匀分布的问题。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 ,讨论了裹镍比例对其的影响规律。文中还采用光学显微分析 ( 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研究了该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特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镍包纳米 Al2 O3粉与镍共沉积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纳米材料 复合镀层
下载PDF
含纳米粉镀液的电刷镀复合镀层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龙堂 徐滨士 +2 位作者 周美玲 马世宁 张伟 《电刷镀技术》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纳米SiC粉的镍基复合镀层,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这些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C粉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快镍复合纳米SiC...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纳米SiC粉的镍基复合镀层,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这些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C粉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快镍复合纳米SiC镀层的摩擦因数低于快镍镀层的摩擦因数。镀液中纳米SiC粉和添加剂浓度增加时,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有降低趋势。与快镍镀层相比,快镍复合纳米SiC镀层的耐磨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还采用光学显微分析(OM)和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对该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和元素分布特点,并提出了纳米SiC粉与镍共沉积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层 纳米SIC 镀液 镍镀层 电刷镀技术 共沉积 纳米粉 显微硬度 EPMA 镍基
下载PDF
电刷镀含纳米SiC粉复合镀层的EPMA分析
6
作者 徐龙堂 徐滨士 +1 位作者 马世宁 周美玲 《电刷镀技术》 2005年第1期7-8,19,共3页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纳米SiC粉的镍基复合镀层,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采用电子探针(EPMA)技术研究了该复合镀层的元素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纳米粉与镍共沉积的机理。
关键词 复合镀层 纳米SIC 电刷镀技术 共沉积 制备 纳米粉 显微硬度 EPMA 镍基 元素分布
下载PDF
电刷镀镍/镍包纳米Al2O3颗粒复合镀层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7
作者 徐龙堂 徐滨士 +2 位作者 周美玲 马世宁 张伟 《电刷镀技术》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镍包钠米Al2O3颗粒的镍基复合镀层,与快速镍镀层对比考察了该复合镀层高温硬度的变化,同时还从微动磨损角度考察了该复合镀层耐磨性和摩擦因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快速镍镀层相比,镍/镍包纳米Al2O3复合镀...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镍包钠米Al2O3颗粒的镍基复合镀层,与快速镍镀层对比考察了该复合镀层高温硬度的变化,同时还从微动磨损角度考察了该复合镀层耐磨性和摩擦因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快速镍镀层相比,镍/镍包纳米Al2O3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高温硬度和更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复合镀层在400℃左右表现出较明显的强化趋势,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纳米Al2O3颗粒使复合镀层的结构致密和细化,在磨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减轻粘着和降低摩擦的作用;复合镀层的微动磨损机理主为要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纳米Al2O3颗粒 复合镀层 微动磨损性 高温硬度 粘着磨损
下载PDF
信号奇异性检测中的小波基选择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孔国杰 张培林 +1 位作者 徐龙堂 吴烽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2-545,552,共5页
针对小波分析在信号奇异性检测中的小波基选择存在的问题,在分析B-样条小波,插值细分小波原理的基础上,对常用的db小波,B-样条小波,插值细分小波提取信号特征的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插值细分小波克服了传统小波降噪方法丢失原... 针对小波分析在信号奇异性检测中的小波基选择存在的问题,在分析B-样条小波,插值细分小波原理的基础上,对常用的db小波,B-样条小波,插值细分小波提取信号特征的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插值细分小波克服了传统小波降噪方法丢失原始信号局部信息的缺陷,不仅可以有效地去除原始信号中的噪声,而且能够较好地保留原始信号的局部特征,具有比较好的综合性能。研究结果为信号奇异性检测中小波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将该结论应用于某机械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性检测 B-样条小波 插值细分法 第二代小波变换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孔国杰 张培林 +1 位作者 徐龙堂 吴烽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8-962,共5页
在对炮膛进行检测时,由于温度、光照强度等影响,使得测得的信号带有很大的噪声,当噪声频带很宽时,自适应滤波器的参数设置比较困难,致使去噪效果不明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算法基于信号和噪声经过经... 在对炮膛进行检测时,由于温度、光照强度等影响,使得测得的信号带有很大的噪声,当噪声频带很宽时,自适应滤波器的参数设置比较困难,致使去噪效果不明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算法基于信号和噪声经过经验模态分解后在不同的IMF上有不同的特征,即先对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然后对各个高频IMF信号分别选用不同的滤波参数,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该算法与普通自适应去噪、多尺度EMD滤波的降噪效果,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去噪效果。将该算法应用于炮膛检测系统中身管内径测量信号的降噪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自适应滤波 炮膛检测 去噪
下载PDF
一种新的火炮初速下降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孔国杰 张培林 +1 位作者 徐龙堂 吴烽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8,共4页
为准确地评定火炮剩余寿命,通过研究火炮内膛径向磨损量和初速下降量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火炮特性模型,引入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反演分析,确定最优参数,建立了火炮剩余寿命评定模型.对实弹射击测得的25组试样... 为准确地评定火炮剩余寿命,通过研究火炮内膛径向磨损量和初速下降量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火炮特性模型,引入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反演分析,确定最优参数,建立了火炮剩余寿命评定模型.对实弹射击测得的25组试样的实例应用分析表明,预测模型相对误差在±5%以下,显示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非线性建模方法,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参数优化能够保证全局最优.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精度较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膛 径向磨损 初速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量子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焊丝药芯成分中FeSi45和FeS的添加量对焊缝金属润湿铺展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兵志 徐龙堂 +2 位作者 李超 张明 朱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4-578,共5页
焊缝金属的润湿铺展性对装甲装备备件的焊接快速成形精度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焊缝熔宽、余高和润湿角表征焊缝金属的润湿铺展性,通过单道焊试验研究了焊丝药芯成分中FeSi45和FeS的添加量对焊缝金属润湿铺展性的影响规律,采用高速摄像研... 焊缝金属的润湿铺展性对装甲装备备件的焊接快速成形精度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焊缝熔宽、余高和润湿角表征焊缝金属的润湿铺展性,通过单道焊试验研究了焊丝药芯成分中FeSi45和FeS的添加量对焊缝金属润湿铺展性的影响规律,采用高速摄像研究了焊丝的熔滴过渡形式。结果表明:药芯成分中FeSi45和FeS的添加量分别为11.21%、0.2%时,可以获得润湿铺展性较好的焊缝;在小电流焊接条件下,药芯中添加FeSi45和FeS不会致使熔滴过渡形式发生改变,仍为大滴过渡,并且熔滴过渡稳定,无明显飞溅;在大滴过渡情况下熔滴的热焓较大,是焊缝金属润湿铺展良好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焊接快速成形技术 金属芯焊丝 焊缝金属 润湿铺展性
下载PDF
末敏弹EFP成型及侵彻过程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兵志 徐龙堂 +1 位作者 王智慧 纪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0,共4页
利用AUTODYN软件二维多物质Euler算法研究了中心点起爆、圆柱起爆、圆环起爆和面起爆方式对攻顶末敏弹EFP成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面起爆和圆柱起爆方式下形成的爆轰波对药型罩的压垮角小而压垮速度大,最终所形成的EFP速度和长径比... 利用AUTODYN软件二维多物质Euler算法研究了中心点起爆、圆柱起爆、圆环起爆和面起爆方式对攻顶末敏弹EFP成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面起爆和圆柱起爆方式下形成的爆轰波对药型罩的压垮角小而压垮速度大,最终所形成的EFP速度和长径比都优于中心点起爆。但采用面起爆方式的EFP由于速度梯度过大在成型过程中发生断裂。通过映射技术将得到的二维EFP模型映射到三维模型中完成成型EFP对均质装甲钢侵彻过程的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末敏弹EFP 起爆方式 侵彻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装甲车辆顶部防护需求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龙堂 付昭旺 +1 位作者 常颖 刘瑞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0,共5页
针对未来作战样式对装甲车辆顶部防护的挑战,系统梳理车辆顶部防护的需求,明确装甲车辆顶部防护的主要防护对象和重点防护部位,提出"战术技术结合,主动被动并举"的装甲装备顶部防护对策,针对武装直升机和对地攻击机、末敏弹... 针对未来作战样式对装甲车辆顶部防护的挑战,系统梳理车辆顶部防护的需求,明确装甲车辆顶部防护的主要防护对象和重点防护部位,提出"战术技术结合,主动被动并举"的装甲装备顶部防护对策,针对武装直升机和对地攻击机、末敏弹和智能攻顶反装甲子弹、破甲子弹、攻顶导弹和常规单兵武器等主要威胁,给出顶部防护的具体对策。基于国外顶部防护技术的发展现状,从侵彻机理、防护设计和性能评价3个层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车辆 顶部防护 防护对策
下载PDF
焊接快速成形零件的表面平整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超 徐龙堂 +2 位作者 张明 朱胜 刘燕林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1,共4页
焊接快速成形耐磨金属零件的生产过程中,采用逐层铣削-堆积提高成形件的表面平整度非常困难。为此,提出了提高成形件表面平整度的方法以减少铣削加工量。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建立成形件表面平整度的评价方法。研究了焊道搭接率、余高和路... 焊接快速成形耐磨金属零件的生产过程中,采用逐层铣削-堆积提高成形件的表面平整度非常困难。为此,提出了提高成形件表面平整度的方法以减少铣削加工量。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建立成形件表面平整度的评价方法。研究了焊道搭接率、余高和路径规划方式对成形件表面平整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搭接率,降低焊道余高,按照层层正交的路径成形,可以显著提高成形件的表面平整度;成形件表面平整度的提高与沉积层温度场的大小及分布均匀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快速成形 金属芯焊丝 表面平整度 耐磨零件
下载PDF
国外装甲装备隐身技术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龙堂 常颖 +1 位作者 付昭旺 刘瑞之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系统阐述近来国外装甲装备隐身技术的主要发展动态和技术体系。结合装甲装备使用特点,分析现阶段隐身技术发展的主要难点,阐述隐身技术主动化、宽频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装甲装备隐身技术发展建议。
关键词 装甲装备 多频谱隐身 主动隐身 效能评估 需求分析
下载PDF
国外装甲车辆遥控武器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超 李大庆 +1 位作者 徐龙堂 张明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6-70,共5页
在介绍国外装甲车辆遥控武器站发展历史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国外多种型号装甲车辆遥控武器站的主要特点,并重点关注了国外遥控武器站为增强防护能力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指出了未来国外遥控武器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遥控武器站 发展 趋势 外军
下载PDF
电刷镀含纳米SiC粉复合镀层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滨士 徐龙堂 《电刷镀技术》 1999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纳米SiC粉的镍基复合镀层,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这些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还采用OM和EPMA研究了该复合镀层的组织、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特点,... 本文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纳米SiC粉的镍基复合镀层,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这些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还采用OM和EPMA研究了该复合镀层的组织、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纳米粉与镍共沉积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纳米材料 复合镀层 镀层 碳化硅 电镀
下载PDF
MAX504型数/模转换器在无刷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建峰 李国锋 徐龙堂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在无刷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装置中,要将80C196MC型单片机输出的数字控制信号转换成模拟电压信号,MAX504型D/A转换器能很好地满足这种要求。主要介绍MAX504型10位串行D/A转换器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
关键词 MAX504 串行D/A转换器 励磁控制 应用
下载PDF
船舶共直流母线混合电力推进系统技术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龙堂 董晓妮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6,共7页
为了提升船舶交流配电电力推进系统的技术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系统优化需求,提出了以变速永磁发电为供电电源的船舶共直流母线混合电力推进系统设计方案,并对方案的系统配置、硬件构成、网络构架进行介绍,形成系统设计的总体技... 为了提升船舶交流配电电力推进系统的技术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系统优化需求,提出了以变速永磁发电为供电电源的船舶共直流母线混合电力推进系统设计方案,并对方案的系统配置、硬件构成、网络构架进行介绍,形成系统设计的总体技术框架。研究分析了直流配电混合电力推进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和系统选择性保护关键技术,确定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功率点计算与功率分配控制策略,以及基于差动保护的选择性保护方法,最后给出了直流母线电压下垂控制方法以及不同供电单元组合下的系统网压控制方式,以满足直流配电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以及系统稳定性、经济性要求。研究结果可作为国内船舶直流配电电力推进系统开发设计的有益借鉴,并可应用于渔船及高端船舶的直流配电电力推进系统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直流母线系统 电压下垂控制 选择性保护 变速发电机组
下载PDF
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在Ⅰ类骨质中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爱军 邹敬才 +1 位作者 姚小娣 徐龙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应用Ansys Design Xplorer模块,研究圆柱形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对Ⅰ类骨质的颌骨应力影响,为临床选择和设计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含圆柱状种植体的下颌骨Ⅰ类骨质骨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种植体直径(... 目的:应用Ansys Design Xplorer模块,研究圆柱形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对Ⅰ类骨质的颌骨应力影响,为临床选择和设计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含圆柱状种植体的下颌骨Ⅰ类骨质骨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种植体直径(D)变化范围为3.0—5.0mm,种植体长度(L)变化范围为6.0—16.0mm,观察D和L变化对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的影响。同时进行颌骨VonMises应力峰值对变量的敏感度分析。结果:随着D和L的增加,垂直向加载时,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54.5%和70.2%,颊舌向加载时,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73.5%和75,1%;当D大于3,8mm同时L大于9.0mm时,应力峰值的响应曲线的切斜率位于-1和0之间;在垂直向加载和颊舌向加载时,变量D比L更易影响皮质骨的EQV应力峰值。结论:种植体的直径比长度更易影响皮质骨的应力大小。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对于Ⅰ类骨质,在临床上选择种植体时,种植体的直径应不小于3.8mm,种植体的长度应不小于9.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Von Mises应力 种植体直径 种植体长度 Ⅰ类骨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