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卜楞藏书与藏文古籍整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德吉草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43-146,共4页
关键词 藏文古籍文献 藏文典籍 拉卜楞寺 古籍整理 整理方法 藏书 藏学研究 藏族文化 藏民族 文学欣赏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神山崇拜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2
2
作者 德吉草 央宗 《民族学刊》 2012年第6期15-21,96-97,共7页
坐落于西藏阿里高原的冈底斯山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灿烂的文化历史背景而闻名于世。在众多的神山中,只有冈底斯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作"神山之王"。它被世界上的许多宗教认可为世界的中心,并且在不同文化里以神话传说和宗教阐... 坐落于西藏阿里高原的冈底斯山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灿烂的文化历史背景而闻名于世。在众多的神山中,只有冈底斯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作"神山之王"。它被世界上的许多宗教认可为世界的中心,并且在不同文化里以神话传说和宗教阐释的方式获得了相应的神圣地位。同时每种文化与信仰也在几千年的崇拜历史中不断发展衍化,在朝拜神山的过程中得到相互的理解包容和认可。冈底斯神山从原始崇拜到宗教认可的历史过程中维系了不同的文化,成为青藏高原和南亚次大陆的自然环境保护以及传统文化的一个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山 神话传说 文化整合
下载PDF
还史以真 寓情于文——解读恰白·次旦平措学术思想中的文史双重追求 被引量:1
3
作者 德吉草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21-26,共6页
恰白·次旦平措是我国著名的藏族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主持编写的《西藏通史》是解放后我国藏族学者用藏文编写的第一部西藏通史,为藏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文章通过恰白.次旦平措史学代表作《西藏通史》和部分文学作品的解... 恰白·次旦平措是我国著名的藏族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主持编写的《西藏通史》是解放后我国藏族学者用藏文编写的第一部西藏通史,为藏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文章通过恰白.次旦平措史学代表作《西藏通史》和部分文学作品的解读,阐述了他"还史以真,寓情于文"的双重学术追求思想。对恰白先生考证源流、辩章学术的史家风范与坚守传统诗学、注重发掘民间文化资源的文学观念进行了解读。从而彰显了治史与经文互为渗透的恰白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白·次旦平措 文史 双重追求
下载PDF
古典名著《莲苑歌舞》对藏族当代文学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德吉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113,共4页
《莲苑歌舞》是19世纪康区著名学者巴珠.乌坚吉美曲吉旺布的一部寓言体作品,这部寓言体名著的象征艺术,展示了生命难以逾越的生存苦难与精神困惑。在强调寻求精神超越的文化品格中,寄寓了作者深切的生命关爱情怀与生存终极思索。重读经... 《莲苑歌舞》是19世纪康区著名学者巴珠.乌坚吉美曲吉旺布的一部寓言体作品,这部寓言体名著的象征艺术,展示了生命难以逾越的生存苦难与精神困惑。在强调寻求精神超越的文化品格中,寄寓了作者深切的生命关爱情怀与生存终极思索。重读经典,重新领略藏族文学艺术中的生命关爱内核,伸展和拓延经典文本中荡漾的精神性与情感,可以启发我们对当代文学艺术的多元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文本 生命关怀 创作启示
下载PDF
游牧经济与藏族传统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德吉草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年第2期16-17,共2页
藏族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游牧业便成为藏民族的主体产业。伴随着游牧业的发展,游牧文化也随之兴起,而游牧文化的产生又促进了游牧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发生碰撞和博弈对这一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社会... 藏族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游牧业便成为藏民族的主体产业。伴随着游牧业的发展,游牧文化也随之兴起,而游牧文化的产生又促进了游牧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发生碰撞和博弈对这一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主要影响。二者的关系对经济社会存在积极一面但也存在局限性。正确处理藏族游牧经济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藏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游牧经济 游牧社会
下载PDF
微观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基于甘肃合作“南木娄村”的日常生活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切排 德吉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5,共9页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与“民族三交”的不断深化是密不可分的。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与“民族三交”的不断深化是密不可分的。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南木娄村在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过程中,村民个体之间的互帮互助推动了“生活共同体”的实现,而政府在村落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则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国家在场”。在此基础上,日常生活构成了微观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事实,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解读离不开对村落“微观”事实所进行的详细分析。这些均成为当地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国家认同 民族团结 南木娄村 日常生活
下载PDF
礼物互惠与当代高原牧区的社会关系
7
作者 切排 德吉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礼物互惠在当代高原牧区社会关系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牧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礼物互惠过程蕴含的情感道德是深度了解当代高原牧区维系彼此关系的重要介质。文章通过对甘肃玛曲、青海共和等地的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手工制作的物品... 礼物互惠在当代高原牧区社会关系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牧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礼物互惠过程蕴含的情感道德是深度了解当代高原牧区维系彼此关系的重要介质。文章通过对甘肃玛曲、青海共和等地的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手工制作的物品不断被市场化的商品所替代,可礼物馈赠的核心价值并未发生改变,这个核心价值就是“互惠”,而这也正是维系当代高原牧区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高原牧区礼物交换方式在适用已有的交换理论以外,还可运用“社会动员机制”“时间的控制机制”及其次级机制“伴手礼的即刻回馈”予以解释,这些机制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拓宽高原牧区礼物交换与互惠的分析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牧区 礼物馈赠 社会关系 当代
下载PDF
浅谈播音主持语言的美化与净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德吉草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第18期130-130,共1页
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发展,市场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语言表达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职业生命线,在此过程中也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征。如何从语言的美化和净化入手,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 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发展,市场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语言表达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职业生命线,在此过程中也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征。如何从语言的美化和净化入手,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播音主持语言使用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语言美化与净化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主持 语言 美化 净化
下载PDF
更敦群培旅行文本再解读
9
作者 德吉草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140,182,183,共10页
更敦群培1934年前往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游学深造,历时12年之久。在南亚期间,他以文化行者的身份和跨文化视角,撰写了《智游列国漫记——金色的疆域》《锡兰纪行》等极具特色的游记,开创了自成一体的旅行文本。历史上藏族... 更敦群培1934年前往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游学深造,历时12年之久。在南亚期间,他以文化行者的身份和跨文化视角,撰写了《智游列国漫记——金色的疆域》《锡兰纪行》等极具特色的游记,开创了自成一体的旅行文本。历史上藏族学者对以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为代表的南亚文化的书写和表达多是对异国形象进行想象建构,而更敦群培的旅行文本则重新审视和考察地理接壤、文化互动地带的印度宗教、民俗文化,消解藏人先验印象中南亚形象的思维定势,重新发现本土文化价值,对根深蒂固的印度宗教文化中心主义发起挑战,反思各种文化偏见和历史成见,不断确立他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中立心态。隐匿在旅行文本背后的是人类学家的身份和另一种民族志书写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敦群培 旅行文本 民族志书写 《智游列国漫记》 《锡兰纪行》
下载PDF
寻寻觅觅归来处 人间方是无垢地——试谈藏族佛经文学中的入世思想
10
作者 德吉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6-90,共5页
在恢弘奇丽浩如烟海的藏族文化遗产中,文学艺苑一直以她独具特色的魅力,在世界屋脊这片神奇的高原上散发着馥郁的芳香。脱胎于佛教经典,雕琢于作家之手的佛经文学,不仅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整个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 在恢弘奇丽浩如烟海的藏族文化遗产中,文学艺苑一直以她独具特色的魅力,在世界屋脊这片神奇的高原上散发着馥郁的芳香。脱胎于佛教经典,雕琢于作家之手的佛经文学,不仅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整个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佛经文学容纳了现实生活这一丰厚生命的主题,有机地构成了审美情感的完整性。她以记现实、叙真情、赋哲理的思想内容,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丰富的内涵,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为后来藏族文学的创作技巧,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文学 藏族文学 思想内容 现实生活 艺术风格 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史 佛教经典 审美情感 文化遗产
下载PDF
关于如何搞好工商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德吉草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3年第10期68-69,共2页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方法,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方法,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为适应我国入世的要求,建立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现代化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必须下功夫提高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干部的总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本文就如何搞好工商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谈点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行政管理 中国 人力资源管理 干部培训 学历教育 岗位培训 激励机制
下载PDF
浅谈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2
作者 德吉草 《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2年第16期0193-0195,共3页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的重要执行者,而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也主要受中小学教师的引导和影响,可以说中小学教师在我国教育发展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只有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教育质量和人才配置,...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的重要执行者,而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也主要受中小学教师的引导和影响,可以说中小学教师在我国教育发展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只有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教育质量和人才配置,才能真正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同时伴随学科新课程改革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落实,不同教育主体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应从不同角度分析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专业素养的培训,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状况可以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以此增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吸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完善教师管理方案;结合课程改革要求等六个角度,对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队伍建设 策略探究
下载PDF
甘南藏区幼儿园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研
13
作者 德吉草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1年第4期0141-0142,共2页
加强各民族团结属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属于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思想教育方针,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加强对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渗透。幼儿园属于幼儿接受启蒙时期的关键时期,甘南藏区属于我国少数民族... 加强各民族团结属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属于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思想教育方针,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加强对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渗透。幼儿园属于幼儿接受启蒙时期的关键时期,甘南藏区属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幼儿园教师可以在幼儿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活动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笔者也将针对其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教学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藏区 幼儿园 民族团结教育
下载PDF
青海藏族千百户组织的权力变迁
14
作者 德吉草 切排 《中国藏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5,217,共8页
历史上的藏族千百户制度是朝廷对青海藏族部落头目委以官职而形成的一种基层管理系统,它的性质与士司制度的相同,主要在藏族牧业区实施。千百户制度在青海藏族地区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边政策以... 历史上的藏族千百户制度是朝廷对青海藏族部落头目委以官职而形成的一种基层管理系统,它的性质与士司制度的相同,主要在藏族牧业区实施。千百户制度在青海藏族地区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边政策以及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千百户组织是千百户制度的载体,为该制度提供了发生相互关系的结构,将不同地位、角色和利益的个体联合起来,维持了秩序,且形成了更有成效的整体。千百户组织作为藏族社会的组成部分,在青海藏族的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千百户制度被废除。文章对青海藏族千百户的形成过程、组织结构与权力变迁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藏族 千百户 组织层级 权力结构 变迁
原文传递
认识阿来 被引量:21
15
作者 德吉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65,共5页
藏族著名青年作家阿来以他独特的心灵体验,在诗歌和小说创作领域掀起了“尘埃热”。他以空灵清闲、浓重深厚的民族文化为底蕴,以对历史的审视和反思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浪漫绚丽、神秘悠远的文学氛围。本文通过对阿来近年来的创作经... 藏族著名青年作家阿来以他独特的心灵体验,在诗歌和小说创作领域掀起了“尘埃热”。他以空灵清闲、浓重深厚的民族文化为底蕴,以对历史的审视和反思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浪漫绚丽、神秘悠远的文学氛围。本文通过对阿来近年来的创作经历的回顾,提出民族文化的整体意义升华了作者创作的现实意义,作者对民族历史的审视和文化的回归感,又从另一种角度使他获得了更从容的艺术审视目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民族文化 写作体悟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主义与藏族母语文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德吉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61,共4页
21世纪的藏族当代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在倡导尊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差异性的今天,母语文学作为多元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受到文学界的关注与批评。藏族当代文学的母语创作经历了与母语文化的脱离漂泊与回归过程,今天... 21世纪的藏族当代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在倡导尊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差异性的今天,母语文学作为多元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受到文学界的关注与批评。藏族当代文学的母语创作经历了与母语文化的脱离漂泊与回归过程,今天正在文学标榜的精神内在性和本民族历史踪迹的寻觅中走向多元建构的和谐文化理念。许多作家在边缘化的创作中表达对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并以自己言说的方式,抵御全球化的文化冲击,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笔者着重从对母语文学的陌生、消解以及游离于民族文化本身的话语权威的批评进行解读与阐释,倡导以多元文化主义文化理念搭建对母语文学的关注与平等对话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藏族 母语 文学假说 文化回归
原文传递
失落的浪漫与苏醒的庄严——阿来中篇小说《遥远的温泉》、《已经消失的森林》的文本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德吉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7-99,共3页
继《尘埃落定》后,阿来的中篇小说《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再次出版。文章通过阿来两部中篇中“新写实”的文学现象的认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被现代文明吞噬掉的诗意与浪漫的原生态文化,以及对这种“失落”情怀的追忆与叙述,... 继《尘埃落定》后,阿来的中篇小说《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再次出版。文章通过阿来两部中篇中“新写实”的文学现象的认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被现代文明吞噬掉的诗意与浪漫的原生态文化,以及对这种“失落”情怀的追忆与叙述,并对这种以文学形式展示的文化原土关怀的文本启示,进行了解读与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小说 文本 原生态文化 《遥远的温泉》 《已经消失的森林》
原文传递
朝圣途中的列美平措──评列美平措的诗 被引量:1
18
作者 德吉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16,19,共6页
在诗歌的“当代性、民族性和探索性”被新一代藏族大年诗人不断拓展和更新的今天,列美平措以他矢志不渝的藏人意识和高原意识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对他诗歌背景的分析,提出了在神性涵括了的民族整体的精神家园里,诗人的一次... 在诗歌的“当代性、民族性和探索性”被新一代藏族大年诗人不断拓展和更新的今天,列美平措以他矢志不渝的藏人意识和高原意识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对他诗歌背景的分析,提出了在神性涵括了的民族整体的精神家园里,诗人的一次次精神朝圣,一次次失落与回归都激荡着高原人对自己内心的还原和归返精神。诗人所依附的藏文化才是他诗歌中的生命原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美平措 诗歌 评论
原文传递
根:现实的依托——谈多杰仁青小说之根 被引量:1
19
作者 德吉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8-51,共4页
多杰仁青是藏族青年作家,以普通平凡的人物为艺术形象,写出他们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并溶入作者本身自觉的现代意识追求。本文通过多杰仁青几个短篇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其以人物为机缘,凸现的一种张扬激昂的文化之根,指出其所依托... 多杰仁青是藏族青年作家,以普通平凡的人物为艺术形象,写出他们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并溶入作者本身自觉的现代意识追求。本文通过多杰仁青几个短篇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其以人物为机缘,凸现的一种张扬激昂的文化之根,指出其所依托的文化之根,正是藏民族千百来来沉淀的一种精神之根,这也是不断滋润作者思想的养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杰仁青 小说 评论
原文传递
失落与重构——《复活的度母》中的多重意义解读
20
作者 德吉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6-128,共3页
继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后,白玛娜珍的《复活的度母》再度以女性作家细腻与感性之笔,叙述了母女两代藏族女性充满坎坷与悲欢的人生遭遇,小说在时间跨度、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设置中突出了当代青年面临的现实困惑与精神追求。笔者从对... 继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后,白玛娜珍的《复活的度母》再度以女性作家细腻与感性之笔,叙述了母女两代藏族女性充满坎坷与悲欢的人生遭遇,小说在时间跨度、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设置中突出了当代青年面临的现实困惑与精神追求。笔者从对小说所载负的多重生命意义进行了解读,尤其对作家隐匿在本文背后的文化现象的思考与追索进行了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活的度母》 白玛娜珍 琼芨白姆 失落 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