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地图的数字化解读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探究——以“沈阳”近代化城市发展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息琦 董健菲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11期158-159,共2页
沈阳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是明清东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保持传统的防御型都市布局,清时布局更为完善,近代俄国和日本分别对其进行了改扩建规划。沈阳作为历史古城和近现代工业化重要城市,城市特征独特,个性丰富。文章将对历史地图进行数字化... 沈阳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是明清东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保持传统的防御型都市布局,清时布局更为完善,近代俄国和日本分别对其进行了改扩建规划。沈阳作为历史古城和近现代工业化重要城市,城市特征独特,个性丰富。文章将对历史地图进行数字化解读,借助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手法,探究沈阳城近代发展的动向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图 数字化 空间句法 空间演变
下载PDF
河北井陉大梁江传统村落民居形态及“活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息琦 董健菲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3期69-71,共3页
传统村落是文化的载体,而村落的发展形态与建筑特征则是文化的表象,河北井陉大梁江地处太行山脉、冀晋交界,其建筑形态综合河北与陕北的建筑特征,与此同时,依山而建的村落形态也代表了一系列太行山脉村落的分布形式,本文采用实地调研与... 传统村落是文化的载体,而村落的发展形态与建筑特征则是文化的表象,河北井陉大梁江地处太行山脉、冀晋交界,其建筑形态综合河北与陕北的建筑特征,与此同时,依山而建的村落形态也代表了一系列太行山脉村落的分布形式,本文采用实地调研与史料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村落的特质进行深层分析,继而探究大梁江民居的形态,提出"活化"村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梁江传统村落 村落布局 建筑特征 活化措施
下载PDF
社区型商业建筑设计要点
3
作者 息琦 周楠 丁沫 《中国住宅设施》 2024年第5期64-67,共4页
随着城市更新升级、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与市场外部环境的冲击,社区型商业正成为商业地产发展的主流。同时商业地产具备重要的资本属性,它的成功开发与运营,对于开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社区型商业设计要点进行梳理,旨在... 随着城市更新升级、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与市场外部环境的冲击,社区型商业正成为商业地产发展的主流。同时商业地产具备重要的资本属性,它的成功开发与运营,对于开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社区型商业设计要点进行梳理,旨在为社区型商业的设计提供相关参考,使社区型商业既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又能与使用者产生良性互动,避免设计不合理与需求不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型商业 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要点
4
作者 周楠 丁沫 +1 位作者 息琦 任亚森 《中国住宅设施》 2024年第4期49-51,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超高层建筑以其高效率逐渐显现出其优势。考虑到这些建筑的高容积率、特殊建筑高度与构造,一旦发生火灾,将面对人员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加大等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超高层建筑以其高效率逐渐显现出其优势。考虑到这些建筑的高容积率、特殊建筑高度与构造,一旦发生火灾,将面对人员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加大等挑战,这给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必须更为严格。避难层作为超高层建筑特有的消防功能区,其合理设计对整个建筑的安全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工程中仍需解决诸多设计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通过分析避难层的平面、立面、剖面等方面的设计,综合探讨了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避难层 功能分区 防火设计
下载PDF
灾后临时过渡性建筑设计中的建构研究
5
作者 丁沫 息琦 +1 位作者 周楠 任亚森 《中国住宅设施》 2024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前,我国在灾后临时过渡性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方面,缺乏系统完善的研究理论及快速有效兼具功能可持续性的实践方法。本文针对地震灾区的中期临时安置阶段,以建筑材料和建构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和设计探讨等方法,对快速建造... 目前,我国在灾后临时过渡性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方面,缺乏系统完善的研究理论及快速有效兼具功能可持续性的实践方法。本文针对地震灾区的中期临时安置阶段,以建筑材料和建构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和设计探讨等方法,对快速建造的设计本质展开思考,探讨灾后临时过渡性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逻辑,并为灾后临时过渡性建筑的设计与发展提出更多有效的建议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过渡性建筑 灾后重建 建构
下载PDF
明代朝鲜使臣驿路及馆驿研究
6
作者 董健菲 息琦 +1 位作者 韩东洙(韩) 高英志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83-187,共5页
中朝两国有很长的交往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条较为固定、具有很深文化根基的根植于官方及民间的使行线路,明清时期的轨迹清晰、痕迹丰富、记录详实。通过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明清中朝使行路线进行探究,以不同时期、不同地... 中朝两国有很长的交往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条较为固定、具有很深文化根基的根植于官方及民间的使行线路,明清时期的轨迹清晰、痕迹丰富、记录详实。通过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明清中朝使行路线进行探究,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特点及相关历史事件,对辽东段使行路线进行定位、分析,辅助应用GIS分析软件,对线路进行还原;并通过整理史料和使臣"出使记录",对沿途两国政治文化互惠交流的重要场所朝鲜驿馆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行线路 GIS分析 驿馆建筑 文化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