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佛教文化的自信与担当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
1
作者 悟才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7,共2页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踏上了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清形势,明确路线和方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当下的自...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踏上了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清形势,明确路线和方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当下的自觉行为。作为一名佛教界人士,更要以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振兴为己任,在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同时,达到知行合一、理事无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界人士 知行合一 自觉行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方针政策 民族振兴 学习贯彻
原文传递
墨笔勾禅意 画趣通境界 “四僧画派”的艺术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悟才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79,共2页
明末清初,四僧画派名噪一时,他们突破了正统画派摹古画风的樊篱,以"大道至简"的精神寻求章法结构和意境的不落俗套,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于作品中抒发出来,体现了艺术创作和参禅修行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对后世画坛... 明末清初,四僧画派名噪一时,他们突破了正统画派摹古画风的樊篱,以"大道至简"的精神寻求章法结构和意境的不落俗套,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于作品中抒发出来,体现了艺术创作和参禅修行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绘画史上,清初时期北方宫廷奉"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画格为正统,江南地区却出现一批富于个性的画家,他们与北方宫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画风有很大出入,"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乃其中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中国绘画史 王时敏 四王 四僧 弘仁 王翚 髡残
原文传递
范仲淹“忧乐观”与大乘佛教“菩萨道”
3
作者 悟才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43,共2页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又是公认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其《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谓妇孺皆知。读此句,在朗朗上口的同时,又无不为其拳拳赤子之心而慨叹不已。范仲淹的“忧乐观”所体现的...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又是公认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其《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谓妇孺皆知。读此句,在朗朗上口的同时,又无不为其拳拳赤子之心而慨叹不已。范仲淹的“忧乐观”所体现的济世利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恰恰与大乘佛教的“菩萨道”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佛教 范仲淹 菩萨 乐观 《岳阳楼记》 北宋时期 赤子之心 担当精神
原文传递
六祖慧能对佛教中国化发展的影响
4
作者 悟才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4-55,共2页
众所周知,佛教中国化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对佛教经典进行符合时代需要的阐释,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规和制度。从概念上看,佛教中国化的核心要素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中国佛教的禅宗,无疑是最具中国化特色的佛教法门。而禅宗的传承与发... 众所周知,佛教中国化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对佛教经典进行符合时代需要的阐释,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规和制度。从概念上看,佛教中国化的核心要素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中国佛教的禅宗,无疑是最具中国化特色的佛教法门。而禅宗的传承与发展,又得益于六祖慧能的弘传。鉴于其在佛教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六祖慧能成为公认的中国佛教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中国化 六祖慧能 佛教经典 弘传 禅宗 教规 中国化特色 传承与发展
原文传递
鉴古知今方得始终“三武一宗”法难对当代僧团建设的几点启示
5
作者 悟才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61,共2页
南北朝初期,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寺院开始享有经济特权,僧侣不但不从事生产,不服兵役劳役,而且拥有大量的仆役和田产,对社会经济和军事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因而引起了世俗社会的不满,最终导致了由朝廷发起的毁损寺院、佛像、经书,没收财... 南北朝初期,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寺院开始享有经济特权,僧侣不但不从事生产,不服兵役劳役,而且拥有大量的仆役和田产,对社会经济和军事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因而引起了世俗社会的不满,最终导致了由朝廷发起的毁损寺院、佛像、经书,没收财产,禁民信佛等事件,史称"三武一宗"法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武一宗 僧团 没收财产 佛教寺院 世俗社会 几点启示
原文传递
唐代佛教的兴衰以及启示
6
作者 悟才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65,共2页
佛教自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的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发展至唐代,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以玄奘为代表的佛经翻译事业,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到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凡一百八十三年,共有译人四十六名,共译佛经四百三十五... 佛教自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的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发展至唐代,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以玄奘为代表的佛经翻译事业,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到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凡一百八十三年,共有译人四十六名,共译佛经四百三十五部,二千四百七十六卷,为后人学佛修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高祖李渊 唐代佛教 西汉末年 佛经翻译 东汉初 玄奘大师 七十六 译人 德宗 贞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