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纽约——新泽西港的发展过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惠熊
-
出处
《中国远洋航务》
1996年第1期53-53,共1页
-
文摘
纽约——新泽西港务局是根据1921年州政府协定而建立的。这个协定提出了规划、发展、管理运输设施和对外贸易业务,以及促进纽约——新泽西港地区贸易的增长和发展。 19世纪时,这两个州对于共同使用的港口和航道一直争论不休。其中的一个争执是港口和哈得逊之间的边界线,这早已由1834年条约规定。随着铁路的涌现,争论日趋激烈。双方谋求一种政府的模式来管理港口事务,最终选择了当时国际上唯一的伦敦港口的国家管理模式。
-
关键词
新泽西
发展过程
港务局
海运码头
集装箱起重机
伊丽莎白
国家管理模式
港口
集装箱码头
纽约
-
分类号
F55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船用撤离系统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惠熊
-
出处
《航海科技动态》
1995年第10期21-21,共1页
-
文摘
自80年代RFD公司推出船用撤离系统以来,该系统得到不断的完善。目前,除新建船舶配备撤离系统外,旧的渡船在改建时都要求配置船舶撤离系统并在实际使用中证明该系统是有效的。RFD公司船用撤离系统适用于载大量旅客的船舶,它的设计能达到快速、安全、不会弄湿地撤离船上的人员,只需配备最少的操作人员,对训练和操作的要求也很低。整个系统只需4名船员操作。1个撤离400人的典型的船舶撤离系统包括1个贮藏箱/紧急出口装置,它装1个气胀式双道滑梯和1个气胀式登船平台。滑梯的操作机构。
-
关键词
船舶
撤离系统
救生筏
-
分类号
U667.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船舶水下维修保养发展概况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惠熊
-
出处
《航海科技动态》
1994年第3期9-12,15,共5页
-
文摘
以船体和螺旋桨水下清洁为例说明了船舶定期清洗对节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并对船体最佳清洗频率、性能监视、螺旋桨表面的光洁度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意见。
-
关键词
船舶
节能
水下维修
-
分类号
U672.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比利时泽布勒赫港
- 4
-
-
作者
惠熊
-
出处
《中国远洋航务》
1995年第12期39-39,共1页
-
文摘
泽布勒赫是比利时弗兰德省的一个年轻而发展很快的港口。 据该港自称,它在从汉堡到勒阿弗尔范围内所有的大、中型港口中发展速度最快,已连续七个年头保持这个记录。 80年代,当地政府、弗兰德省以及国家政府积极支持加速疏浚新航道和建造码头,特别重视滚装和渡船运输。近年来,侧重于建造散货装卸码头,内港(ZBM)51呎的深水码头已经启用。80年代来,在该港装卸货的船舶的数量和吨位有明显增加,90年代初,泽布勒赫港为要增加货运能力以及进一步使装卸设施的多样化,泽布勒赫的内港和外港已掀起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近年来,泽布勒赫港的吞吐量达到2580万吨,比以往增长近29%。
-
关键词
比利时
集装箱船公司
吞吐量
装卸设施
航运公司
货运能力
装卸码头
发展高潮
进口量
散货
-
分类号
F55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从桨轴转速估算船速
- 5
-
-
作者
惠熊
-
出处
《航海科技动态》
1995年第1期23-25,共3页
-
文摘
用根据螺旋桨原理提出的由桨轴转速预测船速的建议公式与用常规线性公式进行航速计算后,与实测航速进行比较,证实用建议公式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螺旋桨设计转速下的船舶服务航速是已知的,如果螺旋桨降低转速,用公式很容易推算出相应的船速。在船舶碰撞过程中,桨轴转速降低,从估算得出的航速可以计算船舶碰撞时的动能,从而正确地评估船舶损伤程度,也可以分析发生碰撞事故的原因。
-
关键词
安全
碰撞
桨轴转速
船舶
航速
-
分类号
U675.9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回旋式螺旋桨推进系统
- 6
-
-
作者
惠熊
-
出处
《航海科技动态》
1995年第12期19-21,24,共4页
-
文摘
回旋式螺旋桨系统,即可360°回旋,在任何一个水平方向可产生推力的螺旋桨系统。许多小型船舶采用可360°旋转的螺旋桨推进系统,比常规主机/轴/螺旋桨系统有更好的操纵性和经济性。目前国际上生产回旋式螺旋桨推进系统的有:芬兰的阿奎麦斯特—芬玛公司(Aquamaster-Rauma),瑞典的卡米瓦公司(KaMeWa),日本的Niigata公司,德国的舒特尔公司(Schottle),挪威的乌尔斯坦—利阿恩公司(Ulstein-Liaaen),荷兰的劳尔螺旋桨公司(HRP)等。
-
关键词
船舶
螺旋桨
推进系统
回旋式
-
分类号
U664.3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日本海底隧道一瞥
- 7
-
-
作者
惠熊
-
出处
《航海》
1991年第1期10-11,共2页
-
文摘
海峡若天堑,它将大陆与大陆,大陆与海岛,海岛与海岛隔开。昔日,人们横渡海峡依靠渡船、桥梁和海堤,然而这些交通手段易受恶劣天气的约束,建筑物往往破坏生态环境,战时又容易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受到攻击。海底隧道没有这些弱点,它不占地,不碍航,不影响生态环境。是一种最理想的全天候通道。目前全世界已建成和在建的海底隧道有二十几条,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和西欧,多数是铁路交通的组成部分。日本是一个岛屿国家,主要由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个岛组成,为了沟通岛与岛之间的交通,
-
关键词
水底隧道
日本
-
分类号
U459.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