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对多系统结节病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1
作者 惠金子 魏熠鑫 +7 位作者 施笑蕊 丁泽恩 屈阳 李倩 袁梦晖 许建林 施常备 杨胜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多系统结节病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差异,探讨^(18)F-FDG PET/CT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07月至2023年07月初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目的:对比分析多系统结节病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差异,探讨^(18)F-FDG PET/CT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07月至2023年07月初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5例结节病和39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对比分析PET/CT所示两组病变的影像特征、累及范围、受累淋巴结特征、病灶最大径和半定量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差异。结果:结节病可见对称性累及纵隔、肺门淋巴结等特征性表现,无融合趋势,双肺/胸膜易受累。DLBCL淋巴结易融合成团,且易出现胃肠道结外侵犯。结节病组的纵隔、肺门淋巴结及双肺、胸膜的受累发生率高于DLBCL组,DLBCL易发生胃肠道累及(均P<0.05)。结节病组的淋巴结融合发生率低于DLBCL组(P<0.05),两组病变的淋巴结坏死率和钙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节病组淋巴结最大径为(2.40±0.71)cm,小于DLBCL组(6.50±2.53)cm,结节病组SUVmax为8.12±4.15,低于DLBCL组19.93±7.54(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结节病和DLBCL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结合特征性表现、累及部位、病灶大小、融合趋势和半定量参数SUVmax,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氟-18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简易模体和标准模体检测SPECT系统性能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惠金子 许哲祯 +5 位作者 屈阳 李治伟 吴培元 唐毅泽 李易阳 许建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1期7-11,26,共6页
目的使用自制简易模体和标准模体分别对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设备的系统性能指标系统空间分辨力和系统平面灵敏度进行检测,分析2种模体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简易模体应用于SP... 目的使用自制简易模体和标准模体分别对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设备的系统性能指标系统空间分辨力和系统平面灵敏度进行检测,分析2种模体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简易模体应用于SPECT系统性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NM/CT 670 Pro显像系统,参考国家标准WS 523-2019和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NU-1-2012,根据测量要求,采用标准模体和自制简易模体分别制备99mTc平面源和双线源,在标准检测条件下使用2种模体测量系统平面灵敏度和系统空间分辨力,并记录测量结果。改变源到探头的距离,其他采集条件不变,在不同源距下分别采用标准模体和简易模体进行检测,分析2种模体测得数据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在标准检测条件下,使用简易双线源模体和标准双线源模体测得系统空间分辨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探头1:Z=-1.184,P=0.854>0.05,探头2:Z<0.001,P=1.000>0.05);使用简易平面源模体和标准平面源模体测得系统平面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探头1:Z=-1.826,P=0.068>0.05,探头2:Z=-1.841,P=0.066>0.05)。在不同源距下分别用简易模体和标准模体进行系统性能指标检测,2种模体测得组间系统空间分辨力(Z=-1.460,P=0.144>0.05)和系统平面灵敏度(Z=-1.830,P=0.068>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简易模体和标准模体测得系统空间分辨力(差值95%CI:-1.036~2.186)和系统平面灵敏度(差值95%CI:0.842~12.158)一致性均良好。结论采用自制简易模体可在核医学科基础条件下实现SPECT系统空间分辨力和系统平面灵敏度的自主检测,为设备系统性能的快速评估提供了有效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质量控制 系统空间分辨力 系统平面灵敏度 简易模体 核医学科 系统性能评估
下载PDF
ABUS联合血清VEGF、CEA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田燕 袁权 +2 位作者 王虎霞 惠金子 段绍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5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诊断系统(ABUS)联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1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年龄(52.01±5.16)岁,左侧113例,右...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诊断系统(ABUS)联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1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年龄(52.01±5.16)岁,左侧113例,右侧97例;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年龄(51.23±5.03)岁,行双侧检查。根据ABUS成像观察超声特征,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VEGF、CEA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BUS联合血清VEGF、CEA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虫蚀征(82.86%,174/210)、汇聚征(76.19%,160/210)、星芒征(77.62%,163/210)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3.00%,23/100)、(20.00%,20/100)、(13.00%,13/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778、87.840、115.262,均P<0.001)。观察组血清VEGF、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41.20±17.23)ng/L比(112.81±14.14)ng/L、(8.76±2.92)μg/L比(3.51±1.1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35、17.312,均P<0.001)。ROC分析显示,ABUS联合血清VEGF、CEA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81),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4%、97.0%,均高于任一单项检测。结论ABUS联合血清VEGF、CEA检测对乳腺癌具有高度的诊断价值,相较于单一检测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都有显著提高,可以有效提升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诊断系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32)P持续低剂量辐射敷贴治疗表浅性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惠金子 施笑蕊 +5 位作者 孙英 丁泽恩 平焕霞 唐挺 许建林 施常备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观察磷-32(^(32)P)持续低剂量放射性敷帖治疗婴幼儿表浅性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32)P持续低剂量敷帖治疗的576例表浅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复诊... 目的观察磷-32(^(32)P)持续低剂量放射性敷帖治疗婴幼儿表浅性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32)P持续低剂量敷帖治疗的576例表浅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复诊、电子病历或电话随访,评价^(32)P敷贴法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576例患儿疗效评估Ⅰ级26例(4.5%),Ⅱ级81例(14.1%),Ⅲ级159例(27.6%),Ⅳ级310例(53.8%),显效率为81.4%;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病灶位置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大小病灶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仅15例出现照射部位脱屑,2例出现患处局部皮肤轻度水肿,无需特殊处理;1例出现湿性皮炎,中止敷贴治疗。结论^(32)P敷贴法治疗表浅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肯定,且具有无痛、安全、简便易行、副作用轻的优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可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32 低剂量 婴幼儿 表浅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 治疗
下载PDF
SPECT系统空间分辨力、系统平面灵敏度和固有最大计数率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施笑蕊 贺子琮 +4 位作者 惠金子 张青菊 杨胜利 许建林 施常备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4期74-77,83,共5页
目的通过在核医学科现有条件下对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设备系统空间分辨力、系统平面灵敏度和固有最大计数率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其测试方法、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 目的通过在核医学科现有条件下对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设备系统空间分辨力、系统平面灵敏度和固有最大计数率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其测试方法、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的Discovery NM/CT 670 Pro显像系统,参考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NEMA)标准NU-1-2012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 523-2019,使用99mTc点源测量固有最大计数率,记录实时计数率随源距的变化并绘制曲线;根据测量要求,制备99mTc平面源进行系统平面灵敏度的测量;制备双线源,在标准参数下测量系统空间分辨力;分别改变线源与探头的距离、采集矩阵、活度及计数等采集条件,进一步检测相应条件下的系统空间分辨力。结果设备系统空间分辨力为7.5 mm,采集矩阵越小,源距越大,系统空间分辨力越低,适当降低源活度或采集计数对系统空间分辨力无明显影响,设备系统平面灵敏度为100.5 cps/MBq,固有最大计数率为107.5 kcps。结论核医学科人员可在现有条件下实现SPECT系统空间分辨力、系统平面灵敏度和固有最大计数率的自主检测,对有效保障SPECT成像质量、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系统空间分辨力 系统平面灵敏度 固有最大计数率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定量SPECT探头系统平面灵敏度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青菊 惠金子 +3 位作者 许建林 施常备 杨胜利 南永刚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1期53-57,64,共6页
目的比较手动测量及设备指导式测量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系统平面灵敏度的结果,分析面源与准直器距离、面源直径及面源活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以指导定量SPECT质量... 目的比较手动测量及设备指导式测量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系统平面灵敏度的结果,分析面源与准直器距离、面源直径及面源活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以指导定量SPECT质量控制。方法用手动测量及设备指导式测量2种方法分别按标准条件、面源与准直器的距离不同、面源直径不同、面源活度不同的条件对GE Discovery 670Pro SPECT进行系统平面灵敏度测试,记录结果及相应采集时长。采用Bland Altman分析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用单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测试条件下,系统平面灵敏度测试结果及采集时长与标准条件下测试结果及采集时长的差异。结果标准条件下手动测量及设备指导式测量SPECT系统平面灵敏度结果分别为166.73、168.50 counts/min/μCi,采集时长分别为9.18、8.93 min。手动测量及设备指导式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全部点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面源与准直器距离介于5~20 cm,面源直径介于3.5~20.0 cm时,2种方法测量系统平面灵敏度结果与标准条件下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采集时间与标准条件下的无显著差异(P>0.05);面源活度不同时,2种方法测量系统平面灵敏度结果与标准条件下测试结果亦无显著差异(P=0.086、0.593),但采集时长较标准条件下的差异较大(P=0.046、0.039),其中面源活度介于18.5~74.0 MBq时,采集时长介于47.69~11.57 min,面源活度介于92.5~222.0 MBq时,采集时长均小于10 min,且采集时长缩短趋势平缓。结论手动测量及设备指导式测量SPECT系统平面灵敏度结果一致性良好,测试条件可参照相关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仪/定量SPECT 质量控制 系统平面灵敏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惠金子 丁泽恩 +5 位作者 屈阳 吴培元 袁梦晖 许建林 施常备 魏熠鑫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诊的33例c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诊的33例c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18)F-FDG PET/CT影像资料。以标准化摄取值(SUV)=2.5为阈值3D勾画出所有病灶的感兴趣区(ROI),计算出全身病灶的最大SUV(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和肿瘤糖酵解负荷(TLG)。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组间代谢参数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各代谢参数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ET/CT各代谢参数在分期中的诊断效能。结果33例cHL患者的SUV_(max)为10.57(8.41,14.71),MTV为146.26(76.12,240.84),TLG为641.01(303.36,1191.91)。PET/CT代谢参数SUV_(max)、MTV、TLG与分期、国际预后评分(IPS)、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SUV_(max)和MTV与是否结外侵犯呈正相关(均P<0.05),TLG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呈正相关(均P<0.05)。SUV_(max)、MTV、TLG与性别、年龄、分子分型、有无B症状、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cHL中SUV_(max)、MTV和TLG预测Ⅲ-Ⅳ期病变的界值分别为12.47、195.26和677.64,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843和0.83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9%、83.3%,88.9%、79.2%和88.9%、70.8%。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cHL分期、IPS评分、结外侵犯、LDH、hsCRP、ESR等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可一定程度反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肿瘤特性和侵袭性的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经典型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代谢参数
原文传递
Tg、TgAb及TSH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惠金子 赵德善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 探讨患者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浓度在预测甲状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对1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术前研究,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金标准进行对照,其... 目的 探讨患者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浓度在预测甲状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对1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术前研究,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金标准进行对照,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55例,良性结节67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Tg和TSH;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gAb;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甲状腺组织和颈部淋巴结.结果 甲状腺癌组的术前血清Tg水平(24.09±64.59) ng/ml和甲状腺良性结节组(23.37±112.14)ng/ml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2,P>0.05);甲状腺癌组的TSH水平(2.32±2.28)mIU/L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1.75±1.22)mIU/L,(Z=-2.107,P<0.05);甲状腺癌组Tg联合TgAb的阳性率(72.7%)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55.2%)(χ^2=3.975,P<0.05).各指标预测甲状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示,TSH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11[95%可信区间(95%CI):0.509~0.713],P<0.05,最佳临界值2.31 mIU/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6%和50.9%;TSH∶Tg值的AUC为0.617(95%CI:0.518~0.716),P<0.05,最佳临界TSH∶Tg值为0.11 IU/mg,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2%和50.9%;Tg曲线AUC<0.5.结论 术前血清Tg的异常升高不是甲状腺癌的独立预测因素,但其结合TgAb阳性、TSH∶Tg值>0.11 IU/mg可作为甲状腺癌的危险预测因素,可能是甲状腺超声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球蛋白 促甲状腺素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化学发光测定法 放射免疫测定
原文传递
治疗前^(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预测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惠金子 李云波 +4 位作者 许建林 施笑蕊 袁梦晖 魏龙晓 施常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648-1654,共7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的预后预测价值,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01-2019-12-31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初诊的32例ENKTCL患者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影像资料,...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的预后预测价值,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01-2019-12-31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初诊的32例ENKTCL患者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影像资料,以标准化摄取值(SUV)2.5为3D阈值勾画出所有病灶的感兴趣区(ROI),软件自动计算出全身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_(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和肿瘤糖酵解负荷(TLG),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SUV_(max)、SUV_(mean)、MTV和TLG的最佳临界点,参考最佳临界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差异比较采用Breslow检验;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纳入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至随访截止日期,15例患者出现疾病复发或进展,8例患者死于该疾病。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SUV_(max)组和低SUV_(max)组预测2年生存率分别为69.9%和93.4%;高SUV_(mean)组和低SUV_(mean)组预测2年生存率分别为89.6%和96.4%;高MTV组和低MTV组预测2年生存率分别为74.2%和92.6%;高TLG组和低TLG组预测2年生存率分别为79.6%和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HR=3.838,95%CI为2.231~6.603,P<0.001)、乳酸脱氢酶(HR=2.086,95%CI为1.104~3.942,P=0.023)、国际预后指数评分(HR=9.064,95%CI为5.107~16.087,P<0.001)、韩国预后指数评分(HR=2.995,95%CI为1.727~5.196,P<0.001)、NK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评分(HR=10.601,95%CI为5.989~18.765,P<0.001)、Ki-67(HR=4.058,95%CI为2.277~7.232,P<0.001)、SUV_(max)(HR=2.824,95%CI为1.644~4.849,P<0.001)、SUV_(mean)(HR=2.081,95%CI为1.213~3.571,P=0.008)、MTV(HR=3.083,95%CI为1.795~5.297,P<0.001)和TLG(HR=5.252,95%CI为3.046~9.056,P<0.001)是OS影响因素;Ann Arbor分期(HR=1.474,95%CI为1.123~1.935,P=0.005)、有无B症状(HR=1.615,95%CI为1.258~2.073,P<0.001)、乳酸脱氢酶(HR=1.421,95%CI为1.096~1.843,P=0.008)、国际预后指数评分(HR=8.354,95%CI为6.278~11.117,P<0.001)、韩国预后指数评分(HR=3.206,95%CI为2.501~4.110,P<0.001)、NK细胞淋巴瘤预后评分(HR=1.851,95%CI为1.581~2.167,P<0.001)、EBV-DNA(HR=1.319,95%CI为1.046~1.663,P=0.019)、Ki-67(HR=1.852,95%CI为1.459~2.350,P<0.001)、SUV_(max)(HR=2.599,95%CI为1.935~3.492,P<0.001)、SUV_(mean)(HR=2.282,95%CI为1.691~3.081,P<0.001)、MTV(HR=7.348,95%CI为5.626~9.597,P<0.001)和TLG(HR=4.781,95%CI为3.661~6.245,P<0.001)是PFS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LG(HR=2.738,95%CI为1.090~6.876,P=0.032)和NK细胞淋巴瘤指数评分(HR=2.150,95%CI为1.380~3.343,P<0.001)是OS独立预后因素;TLG(HR=4.404,95%CI为3.056~6.346,P<0.001)、Ki-67(HR=1.568,95%CI为1.225~2.008,P<0.001)和NK细胞淋巴瘤指数评分(HR=6.112,95%CI为4.233~8.827,P<0.001)是PFS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TLG是OS和PFS的独立预测因子,SUV_(max)、SUV_(mean)、MTV和TLG均为ENKTCL预后的影响因素,高值者较低值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氟-18代脱氧葡萄糖 代谢参数 预后
原文传递
^(18)F-FDG PET/MRI与MRI在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中应用价值的对比分析
10
作者 惠金子 王磊 +5 位作者 赵德善 袁梦晖 魏龙晓 李云波 许建林 施常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39-145,共7页
目的比较^(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MRI与MRI在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4... 目的比较^(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MRI与MRI在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42~77(62.9±8.0)岁。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行^(18)F-FDG PET/MRI检查,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分期的"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评估^(18)F-FDG PET/MRI和MRI对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与术后组织病理学分期的一致性;^(18)F-FDG PET/MRI与MRI对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准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表观扩散系数最小值(ADC_(min))、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ADC_(mean))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8)F-FDG PET/MRI与MRI对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和术后组织病理学分期的一致性均较强(Kappa值=0.757、0.698,均P<0.001);^(18)F-FDG PET/MRI和MRI对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3.3%(25/30)、80.0%(2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P>0.05)。^(18)F-FDG PET/MRI对食管癌患者术前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RI[76.7%(23/30)对66.7%(20/3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3,P<0.01)。转移性淋巴结的SUV_(max)和SUVmean均明显高于良性淋巴结(5.77±2.66对2.79±1.29,3.16±1.28对1.78±1.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9、5.96,均P<0.001);转移性淋巴结的ADC_(min)较良性淋巴结低(1.02±0.33对1.20±0.2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P<0.001);两者ADC_(mean)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P>0.05)。结论^(18)F-FDG PET/MRI在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与MRI相当,且其对食管癌患者术前N分期的诊断效能优于MRI,故可成为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优选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术前分期
原文传递
^(18)F-FDG PET/MRI中棕色脂肪组织摄取的影像学表现和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惠金子 李云波 +4 位作者 施笑蕊 袁梦晖 魏龙晓 许建林 施常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80-85,共6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MRI中棕色脂肪组织(BAT)摄取的影像学表现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MRI检查的1 529名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 其中男... 目的研究并分析^(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MRI中棕色脂肪组织(BAT)摄取的影像学表现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MRI检查的1 529名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836名、女性693名, 年龄14~93 (53.6±13.2)岁;BAT摄取^(18)F-FDG阳性者31名, 其中男性13名、女性18名, 年龄16~61 (33.3±11.6)岁。分析BAT摄取^(18)F-FDG的PET/MRI影像学表现, 选取^(18)F-FDG摄取增高部位[以周围肌肉组织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临界值], 采用三维勾画法勾画感兴趣区, 计算SUVmax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SUVmax和SUVmean与性别及摄取部位数目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 与年龄、体重指数(BMI)、检查当日平均气温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BAT摄取^(18)F-FDG阳性者的PET/MRI图像表现为颈部、锁骨上区、纵隔、脊柱两旁及肾上区等部位呈对称性分布的片状、结节状及串珠状的^(18)F-FDG高摄取灶, MRI图像的T1加权成像(WI)、T2WI均呈高信号, 频率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低信号, 弥散加权成像未见高信号。(2) BAT摄取多发生于寒冷的季节, 男性和女性BAT摄取^(18)F-FDG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 P=0.15);BAT摄取^(18)F-FDG阳性者的年龄、BMI和检查当日气温均明显低于阴性者[(33.3±11.7)岁对(54.1±13.5)岁、(21.89±2.79)kg/m2对(24.01±3.26)kg/m2、(7.5± 6.5)℃对(16.5±11.9)℃],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3、-5.15、-8.97, 均P<0.001)。(3 )BAT摄取的SUVmax和SUVmean均与年龄、BMI呈负相关(r=-0.45~-0.36, 均P<0.05), 与摄取BAT部位数量呈正相关(r=0.61、0.59, 均P<0.001), 与性别和检查当日平均气温均无明显相关性(r=0.01~0.29, 均P>0.05)。结论在^(18)F-FDG PET/MRI显像中, BAT摄取存在特定的影像学表现和规律性, 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 年轻、偏瘦者较易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棕色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原文传递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首次^(131)I治疗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惠金子 李云波 +5 位作者 邓颖 王俊燕 孙涛 袁梦晖 许建林 施常备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8-523,共6页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首次131I治疗前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全甲状腺切除术(TT)及首次131I治疗的332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首次131I治疗后全...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首次131I治疗前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全甲状腺切除术(TT)及首次131I治疗的332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首次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Rx-WBS)+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其它影像资料和生化指标综合评估,将患者分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CLNM+)和阴性组(CLNM-)。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CLNM的危险因素。结果332例DTC患者中,CLNM-组239例,CLNM+组93例,CLNM-组和CLNM+组间性别、原发灶数目、原发灶最大径、被膜侵犯、病理N分期(pN分期)、淋巴结清扫范围、转移淋巴结数目和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TSH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原发灶数目、原发灶最大径、被膜侵犯、淋巴结清扫范围、pN分期、转移淋巴结数目、ps-Tg是DTC术后首次131I治疗前CLNM的显著影响因素(OR:2.16、87.04、1.21、2.16、1.92、1.55、1.04、1.02,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数目、被膜侵犯、淋巴结清扫范围、转移淋巴结数目和ps-Tg是CLNM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CLNM更容易发生在具有多发病灶、被膜侵犯、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转移淋巴结数目>6、ps-Tg水平偏高特征的DTC患者中,故需加强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碘-131治疗 治疗剂量131I全身显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