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失型DMD/BMD患者PCR快速检测的可行性与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红 王柠 +1 位作者 慕容慎行 余龙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15-317,共3页
应用对应于Dystrophin基因缺失热区的二对PCR引物和一对内对照无关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检测66例DMD/BMD患者。发现其中25例存在17号或49号外显子缺失,与同时采用cDNA探针杂交检测出的35例... 应用对应于Dystrophin基因缺失热区的二对PCR引物和一对内对照无关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检测66例DMD/BMD患者。发现其中25例存在17号或49号外显子缺失,与同时采用cDNA探针杂交检测出的35例基因缺失相比.检出率达71.4%。说明该扩增系统能够作为快速筛查缺失型DMD/BMD患者的有效手段。这对指导合理选用探针,尤其在产前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障碍 基因缺失 基因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冷冻蚀刻电镜观察
2
作者 吴翊钦 梁平 +3 位作者 钟秀容 慕容慎行 姚宜卿 王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04-404,共1页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冷冻蚀刻电镜观察吴翊钦,梁平,钟秀容,慕容慎行,姚宜卿,王柠(福建医学院电镜室,福州350004)(福建医学院附属一院)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肌肉变性疾病。...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冷冻蚀刻电镜观察吴翊钦,梁平,钟秀容,慕容慎行,姚宜卿,王柠(福建医学院电镜室,福州350004)(福建医学院附属一院)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肌肉变性疾病。近年来人们对DMD的病因学、生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症 进行性 冷冻蚀刻 电镜
下载PDF
17例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临床与病理分析
3
作者 王柠 姚宜卿 +4 位作者 慕容慎行 谢文煌 陈育才 陈碧芬 龚华实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306-308,共3页
本组病例均在1岁内起病,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弛缓性无力.肌电图呈神经原性损害.血清肌酶正常。骨骼肌活检呈神经原性大群束性肌萎缩,组化染色以同型肌群化为主要特征。上述结果提示病变位于脊髓前角;骨骼肌呈失神经支配—再支配—再... 本组病例均在1岁内起病,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弛缓性无力.肌电图呈神经原性损害.血清肌酶正常。骨骼肌活检呈神经原性大群束性肌萎缩,组化染色以同型肌群化为主要特征。上述结果提示病变位于脊髓前角;骨骼肌呈失神经支配—再支配—再失支配的病理过程;肌内活检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病 肌萎缩 临床 病理学
下载PDF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血清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杨位通 陈碧 +2 位作者 林文光 慕容慎行 姚宜卿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43-246,共4页
本文对49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中的DMD、LG、FSH三型进行了血清CPK、LDH、GOT及GPT四种酶活性测定与分析。结果在PMD中的四种酶以CPK活性升高最为显著,其中DMD型的CPK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神经元性疾病组(P<0.001),其升高率... 本文对49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中的DMD、LG、FSH三型进行了血清CPK、LDH、GOT及GPT四种酶活性测定与分析。结果在PMD中的四种酶以CPK活性升高最为显著,其中DMD型的CPK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神经元性疾病组(P<0.001),其升高率为100%;DMD型的CPK活性也显著高于LG与FSH型(P<0.05,P<0.01)。说明血清CPK活性的测定可作DMD型诊断中一项灵敏而实用的酶学指标,对DMD与神经无性疾病以及LG、FSH两型肌病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血清 酶活性 PMD
下载PDF
中国人D13S316位点CA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慕容慎行 吴志英 +2 位作者 王柠 姚宜卿 余龙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6期323-325,共3页
应用PCR方法扩增D13S316位点的CA重复序列,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测定80名正常中国人的多态频率,结果得到9种不同的等位片段,PIC值为0.80,表明该位点在中国人群中具有长度多态性;正常家... 应用PCR方法扩增D13S316位点的CA重复序列,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测定80名正常中国人的多态频率,结果得到9种不同的等位片段,PIC值为0.80,表明该位点在中国人群中具有长度多态性;正常家系连锁结果呈孟得尔分离,因此,可用于Wilson病家系的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3S316 CA重复序列 多态性 WILSON病
下载PDF
脑梗塞的血液稀释疗法(附14例分析)
6
作者 慕容慎行 徐剑峰 +7 位作者 许国英 李智文 林新霖 黄一镗 陆曦 李家雄 姚宜卿 陈正德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97-299,共3页
1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病程平均2天)采用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放血同时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1次至红细胞压积接近35%时停止。治疗1周后高切率全血粘度、低切率全血粘度明显降低(P<0.01)。1个月后平均病情评分增高(P<0.01)。治疗总... 1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病程平均2天)采用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放血同时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1次至红细胞压积接近35%时停止。治疗1周后高切率全血粘度、低切率全血粘度明显降低(P<0.01)。1个月后平均病情评分增高(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2.9%。疗效满意组平均年龄小于疗效不满意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血液稀释 疗效
下载PDF
血液稀释治疗对急性脑梗塞血浆激肽释放酶原、蛋白C和蛋白S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慕容慎行 徐剑峰 +2 位作者 黄一镗 陈锦峰 许国英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对16例接受等容血液稀释治疗及15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5d和第30d检测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蛋白C(PC)和蛋白S(PS)含量,并以20名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治疗... 对16例接受等容血液稀释治疗及15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5d和第30d检测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蛋白C(PC)和蛋白S(PS)含量,并以20名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治疗后第5d稀释治疗组血浆PK含量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第30d稀释治疗组PC含量显著下降(P<0.05),未经稀释治疗的病例其相应指标无显著性变化。提示血液稀释疗法可能有提高脑梗塞患者抗凝系统的活性及调节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血液稀释 激肽释放酶原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附25例报告)
8
作者 慕容慎行 姚宜卿 +3 位作者 王柠 李家雄 陈碧芬 姜丽华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317-320,共4页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25例,其中多发性肌炎21例,皮肌炎2例,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2例。从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肌电图及肌肉活检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的诊断条件。本组均采用皮质类固醇治疗,5例合并免疫抑制剂...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25例,其中多发性肌炎21例,皮肌炎2例,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2例。从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肌电图及肌肉活检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的诊断条件。本组均采用皮质类固醇治疗,5例合并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临床治愈4例,显著好转1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死亡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脑区一氧化氮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洪 慕容慎行 +2 位作者 刘友尧 许国英 吴秀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流后脑部一氧化氮的变化。方法采用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4个脑区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NO2和环磷酸鸟苷(cGMP)。结果脑缺血10min,各脑区NO2和cGMP含量明显增高;脑缺血30min...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流后脑部一氧化氮的变化。方法采用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4个脑区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NO2和环磷酸鸟苷(cGMP)。结果脑缺血10min,各脑区NO2和cGMP含量明显增高;脑缺血30min,各脑区NO2和cGMP含量开始下降。缺血10min再灌流15min以及缺血30min再灌流15min,各脑区NO2和cGMP含量再次增加,与单纯脑缺血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流 一氧化氮 环磷酸鸟苷 病理
下载PDF
神经梅毒临床误诊病例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叶励超 林弘 +1 位作者 黄玉婷 慕容慎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78-381,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2月曾经在院外误诊的l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12例患者中2例脑膜血管梅毒者被误诊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2例脑膜梅毒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2月曾经在院外误诊的l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12例患者中2例脑膜血管梅毒者被误诊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2例脑膜梅毒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和动脉瘤,2例脊髓痨被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6例全身麻痹性痴呆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急性病毒性脑炎、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合并痴呆。误诊原因主要为:临床问诊忽略了患者的冶游史以及患者和家属有意隐瞒病史;体格检查不全面和定位诊断错误;全身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病因诊断时考虑不充分(误诊的最主要原因)。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医师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对可疑病例应注重询问相关病史,认真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特异性的血清学、脑脊液检查,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误诊原因 诊断 患者 临床误诊 诊病 体格检查 临床医师 临床表现 病史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方玲 王柠 +2 位作者 吴志英 林珉婷 慕容慎行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9-31,38,F003,共5页
目的 探讨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内 3型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表达及作用 ,为脑缺血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用 3型 NOS的多克隆抗体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2 h再灌注 1 5 min及 2 2 h ... 目的 探讨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内 3型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表达及作用 ,为脑缺血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用 3型 NOS的多克隆抗体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2 h再灌注 1 5 min及 2 2 h NOS在脑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脑缺血 2 h再灌注 1 5 min,在脑缺血边缘区的血管壁及神经细胞出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上调表达 ;脑缺血 2 h再灌注 2 2 h,在脑梗死区内表达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 nitricoxide synthase,n NOS)的神经细胞减少 ,并出现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的胶质细胞 ,同时梗死边缘区血管及神经细胞出现 e NOS及 i NOS的上调表达。结论 在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早期 ,缺血区周围可能有 e NOS相关的保护机制 ;亚急性期 e NOS及 i NOS的保护及损伤机制并存 ;因此 ,在短暂脑缺血早期恢复灌注后予选择性 i NOS抑制剂及促进 e NOS活性有可能减少迟发性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 免疫组织化学 多克隆抗体 迟发性神经损伤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头痛缓解初期血中CGRP与SP含量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志坚 吴秀丽 +2 位作者 慕容慎行 许国英 方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观察偏头痛患者头痛缓解初期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与P物质 (SP)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 ,对 49例头痛缓解初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及 2 8例健康人血浆中CGRP与SP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偏... 目的 :观察偏头痛患者头痛缓解初期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与P物质 (SP)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 ,对 49例头痛缓解初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及 2 8例健康人血浆中CGRP与SP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偏头痛组的CGRP与SP含量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其中以“尚余头部不适”组的降低尤为明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缓解初期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血中神经肽含量的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志坚 慕容慎行 +2 位作者 许国英 方玲 吴秀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 观察偏头痛患者血中代表交感、副交感及感觉神经系统的神经肽以及内源性类阿片肽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 ,对三批共 15 6例偏头痛患者血浆中 β-内啡肽 (β- EP)、神经肽 Y(NPY)、P物质 (SP)、血管活性肠肽 (VIP)、... 目的 观察偏头痛患者血中代表交感、副交感及感觉神经系统的神经肽以及内源性类阿片肽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 ,对三批共 15 6例偏头痛患者血浆中 β-内啡肽 (β- EP)、神经肽 Y(NPY)、P物质 (SP)、血管活性肠肽 (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亮啡肽 (L EK)及强啡肽 A(Dyn 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 (β- EP40 7.5± 2 5 7.4ng/ L,NPY2 6 .38± 15 .99ng/ L,CGRP110 .10± 49.6 0 ng/ L,SP2 2 7.6 5± 10 9.45 ng/ L,VIP173.0 0± 12 4.75 ng/ L)相比 ,头痛间歇期患者 β- EP降低 (2 39.0± 15 6 .4ng/L,P<0 .0 1) ,NPY升高 (35 .5 5± 17.98ng/ L,P <0 .0 5 ) ;头痛缓解 4天内的患者 CGRP(82 .45± 6 3.5 0 ng/L,P<0 .0 5 )、SP(16 3.95± 95 .90 ng/ L,P<0 .0 5 )、VIP(116 .15± 79.45 ng/ L,P<0 .0 5 )降低。病人组的 L EK与 CGRP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r=0 .342 6 ,P<0 .0 5 )。结论 感觉、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均参与偏头痛的发病 ,在此过程中有多种与血管舒缩有关的肽类含量改变 ,同时伴有部分内源性阿片肽的相关变化及 β- EP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神经肽 病理
下载PDF
联合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枝挺 陈万金 +3 位作者 吴志英 王柠 林珉婷 慕容慎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建立准确、快速的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筛查方法。方法以35个家系中的35例临床诊断明确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dystrophin基因(DMD基因)缺失突变热区的11对引物分2组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分别... 目的建立准确、快速的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筛查方法。方法以35个家系中的35例临床诊断明确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dystrophin基因(DMD基因)缺失突变热区的11对引物分2组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分别进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患者的基因缺失情况进行判断。结果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共出现11条电泳条带,分别代表11个外显子;DMD基因缺失型突变患者表现为部分电泳条带缺失。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共出现11个洗脱峰,分别代表11个外显子;DMD基因缺失型突变患者表现为部分洗脱峰消失。3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中19例呈缺失型突变,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结论联合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准确、快速,可应用于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肌营养不良 基因 遗传学技术
下载PDF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0
15
作者 叶励超 慕容慎行 +3 位作者 吴志英 王柠 陈万金 林珉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总结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20例(83.3%)患者在青年期起病,进展缓慢;19例(79.2%)有家族史。临床表现以面部、颈部及肢体远端肌肉为主的无力、萎缩及强直,伸肌重于屈肌;... 目的总结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20例(83.3%)患者在青年期起病,进展缓慢;19例(79.2%)有家族史。临床表现以面部、颈部及肢体远端肌肉为主的无力、萎缩及强直,伸肌重于屈肌;可伴全身多系统受累;血清肌酶正常或轻度升高。肌电图具有特征性的肌强直放电和肌源性损害;8例肌肉病理检查显示核内移、核链形成,以Ⅰ型肌纤维萎缩为主,7例出现肌纤维坏死,4例肌纤维结构紊乱,3例肌浆块,2例肌膜呈锯齿状。结论DM的临床特征是肌无力、萎缩及强直;肌电图和肌活检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后各脑区多巴胺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志坚 慕容慎行 +2 位作者 林新霖 许国英 吴秀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1-72,共2页
采用大鼠4血管关闭全脑缺血方法动态观察48只大鼠脑的皮质、基底节、丘脑、以及脑干中的多巴胺(DA)在不同缺血时间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大鼠脑缺血时存在脑DA的紊乱。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6h内),DA在脑干与皮质降低,在基底节与丘脑呈双... 采用大鼠4血管关闭全脑缺血方法动态观察48只大鼠脑的皮质、基底节、丘脑、以及脑干中的多巴胺(DA)在不同缺血时间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大鼠脑缺血时存在脑DA的紊乱。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6h内),DA在脑干与皮质降低,在基底节与丘脑呈双向波动,且各脑区的含量变化不存在相关关系。这些发现提示脑缺血时各脑区的DA含量有着各自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多巴胺 脑区 病理化学
下载PDF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红细胞冷冻断裂电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翊钦 梁平 +4 位作者 钟秀容 陈莲云 慕容慎行 姚宜卿 王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0-32,共3页
应用冷冻断裂电镜技术,对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血液标本(DMD组)和3例正常标本(对照组)红细胞质膜的蛋白颗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对照组和DMD组的EF面膜蛋白颗粒比PF面少;DMD组与对照组... 应用冷冻断裂电镜技术,对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血液标本(DMD组)和3例正常标本(对照组)红细胞质膜的蛋白颗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对照组和DMD组的EF面膜蛋白颗粒比PF面少;DMD组与对照组比较,其EF面和PF面的膜蛋白颗粒均明显减少,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断裂 电子显微术 质膜 红细胞 肌营养不良症
下载PDF
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第14、18和5号外显子突变及多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志英 慕容慎行 +2 位作者 王柠 方玲 林珉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5期259-261,共3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肝豆状核变性基因(ATP7B基因)的第14、18和5号外显子(exon14,exon18,exon5),采用单链构像多态(SSCP)方法分析40例非同源家系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突变或多...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肝豆状核变性基因(ATP7B基因)的第14、18和5号外显子(exon14,exon18,exon5),采用单链构像多态(SSCP)方法分析40例非同源家系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突变或多态。在exon14仅发现2例具有异常的单链构象,家系分析呈孟德尔遗传分离;在exon18,发现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单链构象,可见于正常对照及患者,故亦认为是一种多态现象。此外,在exon5仅检出1例患者存在SSCP的异常泳动,经DNA测序提示为5'侧翼内含区域的新多态。提示中国人ATP7B基因突变的规律及部位与欧洲人存在明显差异,即不在14及18号外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外显子 突变 PCR ATP7B DNA测序
下载PDF
电镜冷冻蚀刻技术在肌营养不良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秀容 陈文列 +3 位作者 陈莲云 王柠 吴翊饮 慕容慎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电镜冷冻蚀刻技术在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 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电镜观察DMD 及正常对照的骨骼肌和红细胞的冷冻蚀刻样品。结果:DMD 患者红细胞与肌细胞一样,其细胞膜中的蛋白颗粒显著减少。... 目的:探讨电镜冷冻蚀刻技术在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 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电镜观察DMD 及正常对照的骨骼肌和红细胞的冷冻蚀刻样品。结果:DMD 患者红细胞与肌细胞一样,其细胞膜中的蛋白颗粒显著减少。结论:①冷冻蚀刻技术有助于DMD 的诊断,其细胞膜存在缺陷;②可取红细胞代替肌组织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冷冻蚀刻 肌营养不良 骨骼肌 红细胞
下载PDF
MRI在肌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贤应 慕容慎行 +3 位作者 李银官 倪希和 曹代荣 方哲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20-423,共4页
目的:研究肌肉疾病的MRI表现,评价MRI在肌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骨盆、双侧大腿及双侧小腿肌肉,对53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肌肉疾病患者及4例健康人行MRI检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31例,其中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目的:研究肌肉疾病的MRI表现,评价MRI在肌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骨盆、双侧大腿及双侧小腿肌肉,对53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肌肉疾病患者及4例健康人行MRI检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31例,其中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型PMD,DMD)16例,肢带型PMD5例,面肩肱型PMD10例;多发性肌炎(PM)9例;脂质沉积性肌病(LSM)9例;神经源性肌病4例。结果:全部DMD、肢带型PMD及神经源性肌病患者的受累肌肉均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面肩肱型PMD、PM与LSM的受累肌肉表现为两种信号改变:一种为长T1、长T2信号,另一种为短T1、长T2信号。结论:各型神经肌肉疾病具有不同MRI表现;MRI能为临床在肌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随访中提供客观的资料,并能为临床选取准确的活检部位提供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