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戈仁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4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胃肠道的...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4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胃肠道的状况。结果观察组无胃肠道反应率为7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合理的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胃肠道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胃肠道反应 中医护理
下载PDF
妥布霉素与双黄连配伍禁忌 被引量:2
2
作者 戈仁群 金波涛 《实用医药杂志》 1999年第5期274-274,共1页
关键词 妥布霉素 双黄连注射液 配伍禁忌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联合应用 葡萄糖注射液 输液管 药物配伍 山东烟台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戈仁群 李静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937-939,共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妇科盆腔肿瘤手术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集从而导致血管阻塞所致[1]。已有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以及脑血管病史等是妇科肿瘤术后诱发DVT的高危...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妇科盆腔肿瘤手术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集从而导致血管阻塞所致[1]。已有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以及脑血管病史等是妇科肿瘤术后诱发DVT的高危因素。DVT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较为严重者还有可能发生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预防性护理
下载PDF
射波刀分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戈仁群 李静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1114-1115,共2页
射波刀(cyberknife),又称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手术平台,是一种实时图像引导、立体定向的机器人放射外科系统,是唯一精准度在亚毫米、不需要框架而治疗全身肿瘤的放射外科设备[1].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系统整合数字化X射线摄影... 射波刀(cyberknife),又称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手术平台,是一种实时图像引导、立体定向的机器人放射外科系统,是唯一精准度在亚毫米、不需要框架而治疗全身肿瘤的放射外科设备[1].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系统整合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是一种近乎实时的图像引导放疗系统,一种对靶区高度适形的四维适形放射系统,可以引导射束对随呼吸运动的靶区进行呼吸追踪照射,在肺癌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笔者所在科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射波刀治疗,并实施射波刀治疗前的宣教,治疗中的护理,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手术平台 非小细胞肺癌 护理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配合磺胺嘧啶银治疗微波皮肤灼伤36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戈仁群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3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微波热疗机 皮肤灼伤 磺胺嘧啶银 治疗 WR-Ⅱ型 无菌注射器 小面积 会阴部
下载PDF
芦荟胶配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褥疮8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戈仁群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芦荟胶 红外线灯 褥疮 红外线照射治疗
下载PDF
音乐疗法消除子宫肌瘤患者聚焦超声治疗中的紧张状态 被引量:1
7
作者 戈仁群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2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音乐疗法 超声聚焦 焦虑
下载PDF
区域RF加温治疗中晚期肿瘤的热剂量效应(英文)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义善 王钦文 +2 位作者 贾喜风 戈仁群 盛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4期9011-9015,共5页
背景:国外有学者把热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新途径,进行高热联合化学药物放射治疗腹膜内侵润转移或中晚期肿瘤的疗效研究。特别是热生物学、热剂量学模式的建立,是肿瘤热放、热化或热灌注综合治疗趋向了科学量化的轨道。目的:分析肿瘤区... 背景:国外有学者把热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新途径,进行高热联合化学药物放射治疗腹膜内侵润转移或中晚期肿瘤的疗效研究。特别是热生物学、热剂量学模式的建立,是肿瘤热放、热化或热灌注综合治疗趋向了科学量化的轨道。目的:分析肿瘤区域加温同步低剂量姑息放疗、化疗或热灌注综合治疗的热剂量效应。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重点专科(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对象:选择2000-06/2006-09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全军肿瘤无创诊疗中心收治需内科保守姑息治疗的中晚期肿瘤患者1455例,均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诊,ECOG评分2~4分。纳入患者均对检测和治疗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热灌注组(n=53)、热放疗组(n=874)、热化疗组(n=458)和单热组(n=70)4组。方法:入院后,热灌注组、热放疗组、热化疗组和单热组分别进行腹盆腔灌注、分次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常规化疗和中西医结合姑息用药治疗。同时应用体外内生场热疗系统RF透热加温,腹腔内温度通过穿刺针将热电偶置入腹腔,采集腹腔不同3个测温点温度,同时监测直肠和外耳道两个不同测温点,记录治疗目标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以相当40℃/min作为热剂量,热灌注1次/周,区域加温2次/周,60min/次,目标温度以39.5~43℃,求取40℃/min的热剂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于加热前1h完成,3~5Gy/F、3~4次/周、DT30~50Gy,热灌注2~3次/周,热放1~2次/周,6~8次/疗程。分析各组患者不同温度及不同病种的热效应。主要观察指标:①分析有效热剂量的效应。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和Zubrod-ECOG-WHO评分评价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③观察腹水变化情况。结果:纳入的1455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灌注后加温15min大多升至39.5℃以上;25min后升至40.0℃以上;35min后升至41.0℃以上;常以此温度维持治疗,也有升至43.0℃的患者。其中41℃以上有91例,40~40.9℃有414例,39.5~39.9℃有950例。②40℃/min的热剂量对分次调强适形放疗、低剂量化疗和热灌注均有明显治疗增益,热灌注组、热放疗组、热化疗组和单热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81.9%,80.0%和50.0%。热灌注组、热放疗组和热化疗组40~40.9℃和39.5~39.9℃临床疗效好于单热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患者Zubrod-ECOG-WHO评分比较:治疗前后Zubrod-ECOG-WHO评分改善或提高的有76.3%。④治疗前后患者腹水变化情况:治疗后腹水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5%。⑤不同病种不同温度的疗效:同一疾病41℃以上和40~40.9℃的治疗效果与39.5~39.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1℃以上与40~40.9℃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区域加温局部分次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是肯定的。②随着40℃/min热剂量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疗效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剂量效应 区域加温 放射化学中药疗法 中晚期肿瘤/淋巴神经细胞浸润物理治疗
下载PDF
肿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方法及相关护理
9
作者 戈仁群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1期1044-1045,共2页
关键词 超声刀 肿瘤治疗 应用 配合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伴Ⅲ°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体会
10
作者 戈仁群 《中华综合医学》 2001年第5期447-447,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Ⅲ°房室传导阻滞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年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军体 曲震 +1 位作者 王义善 戈仁群 《实用医药杂志》 2007年第9期1082-1082,共1页
患者,男,40岁。因反复牙龈出血12年,加重伴头晕、乏力2年入院。12年前曾行血常规检查及骨髓穿刺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服“达那唑、肌苷片、氨泰素”治疗2个月,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而停药。其后多次复查血象均示三系... 患者,男,40岁。因反复牙龈出血12年,加重伴头晕、乏力2年入院。12年前曾行血常规检查及骨髓穿刺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服“达那唑、肌苷片、氨泰素”治疗2个月,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而停药。其后多次复查血象均示三系细胞减少,骨髓象示ITP,未再治。近2年牙龈出血加重.伴头晕、乏力。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尤压痛,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白血病 转化 牙龈出血 入院查体 血常规检查 表浅淋巴结 骨髓穿刺
下载PDF
抗坏血酸和亚硒酸钠对肿瘤分次放射治疗的临床防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义善 王钦文 +3 位作者 姜鹏 马建军 曲震 戈仁群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5期405-406,409,共3页
目的观察分次放射(SFR)对不同肿瘤靶区体积(CTV)联合应用抗坏血酸(AA)和亚硒酸钠(SS)减轻放射引起毒性损伤的作用,以及其提高自身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再分化功能的作用。方法8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SFR射频透热治疗430例、SF... 目的观察分次放射(SFR)对不同肿瘤靶区体积(CTV)联合应用抗坏血酸(AA)和亚硒酸钠(SS)减轻放射引起毒性损伤的作用,以及其提高自身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再分化功能的作用。方法8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SFR射频透热治疗430例、SFR射频透热联合AA和SS治疗430例。随访分析客观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SFR射频透热联合AA和SS治疗组疗效及生存质量优于单纯SFR射频透热组,其早晚期反应明显降低,提高了治疗增益。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FR射频透热治疗联合AA和SS等抗氧化剂应用,其AA、SS在抗氧化过程中既是自由基清除剂又可参与酶类对体内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通过避免与其它分子结合可能产生的破坏作用,达到辐射防护和预防治疗的目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γ)射线 抗坏血酸 亚硒酸钠 射频透热 恶性肿瘤 损伤防护
下载PDF
X(γ)射线SFR并AASS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公茂英 王钦文 +2 位作者 戈仁群 侯鹏军 王义善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分次放射外科(SFR)对肿瘤靶区(CTV)体积不同,联合抗坏血酸(AA)和亚硒酸钠(SS)应用的效应。方法对8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SFR并射频透热治疗430例、SFR射频透热联合AA和SS治疗430例。随访分析客观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 目的观察分次放射外科(SFR)对肿瘤靶区(CTV)体积不同,联合抗坏血酸(AA)和亚硒酸钠(SS)应用的效应。方法对8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SFR并射频透热治疗430例、SFR射频透热联合AA和SS治疗430例。随访分析客观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SFR射频透热联合AA和SS治疗组优于单纯SFR射频透热组,其早晚期反应明显降低,提高了治疗增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SFR射频透热治疗联合AA和SS等抗氧化剂的应用,如同一些实验结果的可能性被证实,其AA、SS在抗氧化过程中通过避免与其它分子结合可能产生的破坏作用,达到辐射防护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γ)射线 SFR AA SS 肿瘤 放射外科 放射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