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椭圆钢包内部流场优化与夹杂物去除分析
- 1
-
-
作者
李林博
陈超
王佳
陶鑫
刘涛
赵岩松
戎志仁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3,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资助项目(HZKY20220507)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22-040)
+2 种基金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2303021221036)
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2301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4204)。
-
文摘
为了提高某厂实际生产过程中夹杂物的去除效率,以某厂220 t椭圆形钢包为原型,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相似比为1∶7的水模型,分析了常规的墨水示踪剂传输过程、盐水示踪剂的混匀、渣眼面积所占比例等过程和参数,并创新地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研究了油层存在时水模型中的流速变化。同时进行了工业试验,分析不同方案中夹杂物数量密度的变化规律。综合探究了3种方案钢液的流场、混匀过程以及夹杂物去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长轴一侧AB孔进行流量为150 L/min的等流量吹气时(方案1),其示踪剂传输过程与偏心单孔吹气情况类似,即钢液通过靠近表面的强循环流进行混匀,且混匀时间为所有方案最低;而其两孔形成的渣眼发生聚合,渣眼面积为所有方案最大。当中心对称呈180°夹角布置的AC孔以150 L/min等流量吹气时(方案2),靠近表面钢液的水平流动有所减弱,钢包整体流速下降,但渣眼面积所占比例依然较高。对于AC孔分别以50、100 L/min差流量弱吹时(方案3),渣眼面积比例大幅度降低,减弱了钢液的二次氧化。因受表面渣层(油层)影响,靠近表面钢液流动有所增强,有利于夹杂物的去除。利用工业试验对比了方案1和方案3,发现相比方案1,延长方案3的软吹时间可明显减少10μm以上夹杂物数量。综上,钢包内钢液混匀和去除夹杂物的效果并不能兼得,还需深入研究。
-
关键词
椭圆钢包
水模型
渣眼
粒子图像测速
夹杂物去除
-
Keywords
elliptical ladle
water model
slag eye
PIV
inclusion removal
-
分类号
TF769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