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前S_1蛋白检测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国春 何忠华 +3 位作者 成兆军 王雄 刁端勤 胡文蛾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3-4,共2页
目的 观察前S1 蛋白在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携带者中的不同变化 ,评估乙肝病人的病情预后。方法 采用前展性队列研究方法 ,选择 84例不同乙肝病毒感染者 ,其中急性乙型肝炎 10例 ,慢性乙型肝炎 44例 ,乙肝病毒携带者 3 0例。按间隔 0... 目的 观察前S1 蛋白在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携带者中的不同变化 ,评估乙肝病人的病情预后。方法 采用前展性队列研究方法 ,选择 84例不同乙肝病毒感染者 ,其中急性乙型肝炎 10例 ,慢性乙型肝炎 44例 ,乙肝病毒携带者 3 0例。按间隔 0、1、3、6月检测随访前S1 蛋白 ,结合肝功能和临床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前S1 蛋白在急慢性肝炎发作期间及恢复期间无统计学差异 ;急性肝炎发作期与恢复期间 ,慢性肝炎发作期与恢复期间 ,急慢性肝炎与乙肝病毒携带者间都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PreS1 与HBV的活动有关 ,与肝炎的病程长短无关 ,Pre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前S1蛋白 检测 临床观察 研究 乙肝病毒携带者
下载PDF
不同剂量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国春 何忠华 +1 位作者 王雄 成兆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6-458,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化 促肝细胞生长素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Ⅲ型胶原肽 Ⅳ型胶原
下载PDF
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加消心痛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国春 成兆军 +1 位作者 何忠华 刘娟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87例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三组,34例给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0.1 U/min)和消心痛联合治疗,25例单用垂体后叶素(0.2U/min)治疗,28例用善得定治疗,其止血有效率分别为79.4%、56.0%、81.1%。经(?)检验治疗组较... 87例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三组,34例给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0.1 U/min)和消心痛联合治疗,25例单用垂体后叶素(0.2U/min)治疗,28例用善得定治疗,其止血有效率分别为79.4%、56.0%、81.1%。经(?)检验治疗组较单用垂体后叶素组有显著性差异,而与善得定组无显著性差异。示垂体后叶素与消心痛联用止血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垂体后叶素 消心痛 治疗 肝硬化 疗效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下载PDF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不同表现
4
作者 何忠华 王雄 +1 位作者 成兆军 吴国春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血清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层粘连素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吴国春 成兆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50-951,共2页
关键词 重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预后 药物疗法 疗效
下载PDF
麻疹15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何忠华 吴国春 成兆军 《浙江实用医学》 2002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麻疹 临床分析 梅山地区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病毒学反弹与HBsAg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国春 成兆军 +1 位作者 王雄 张爱红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072-2073,共2页
目的探讨HBsAg水平高低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病毒学反弹的关系。方法 45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恩替卡韦0.5 mg/d治疗2~3年结束时,依HBsAg定量水平分为>250 IU/ml(A)组25例和<250 IU/ml(B)组20例,观察停药... 目的探讨HBsAg水平高低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病毒学反弹的关系。方法 45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恩替卡韦0.5 mg/d治疗2~3年结束时,依HBsAg定量水平分为>250 IU/ml(A)组25例和<250 IU/ml(B)组20例,观察停药后12、24、36和48周HBV DNA定量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停药时,两组HBV DNA定量均<1000 copies/ml,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无统计学差异。停药后48周,A组中15例出现病毒学反弹,HBV DNA定量升高,伴肝功能异常10例;B组中1例出现病毒学反弹,HBV DNA定量升高,无肝功能异常发生(P<0.05)。结论 HBsAg水平越低,停药后其病毒学反弹可能性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定量 脱氧核糖核酸定量
原文传递
乙肝后肝硬化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期间发生原发性肝癌病因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国春 成兆军 王雄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890-2891,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期间发生原发性肝癌(PHC)病因。方法 2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A组)核苷类药物治疗期间发生PHC,同期初始用恩替卡韦治疗的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回顾性分析PHC家族史、治疗期间...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期间发生原发性肝癌(PHC)病因。方法 2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A组)核苷类药物治疗期间发生PHC,同期初始用恩替卡韦治疗的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回顾性分析PHC家族史、治疗期间病毒学反弹、淤胆与PHC的关系。结果 PHC家族史、发生病毒学反弹、HBeAg阴性,A组分别为67.9%、42.9%、71.4%;B组为20.0%、0、53.3%。两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 PHC家族史治疗期间出现病毒学反弹,HBeAg阴性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核苷类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癌变,均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核苷类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