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E4和CA125联合检测预测盆腔包块患者卵巢癌的风险 被引量:18
1
作者 成夜霞 昌晓红 +5 位作者 叶雪 程洪艳 董丽 赵旸 张虹 崔恒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肿瘤标记物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CA125联合检测预测盆腔包块患者上皮性卵巢癌(EOC)风险的价值。方法:将诊断为盆腔包块拟行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测定患者术前血清HE4和CA125水平,分别用绝经后和绝经前预测模型(ROMA)... 目的:探讨新型肿瘤标记物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CA125联合检测预测盆腔包块患者上皮性卵巢癌(EOC)风险的价值。方法:将诊断为盆腔包块拟行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测定患者术前血清HE4和CA125水平,分别用绝经后和绝经前预测模型(ROMA)将患者划分至高危组和低危组,评估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评估了191例患者,其中138例盆腔良性疾病,53例盆腔恶性肿瘤,包括36例EOC。绝经后组盆腔良性疾病12例,8例划分至低危组,特异性66.7%(95%CI=40.0~93.3),恶性肿瘤37例,35例划分至高危组,敏感性94.6%(95%CI=87.0~101.9),EOC28例(含9例早期),全划分至高危组,敏感性100.0%。绝经前组良性疾病126例,103例划分至低危组,特异性81.7%(95%CI=75.0~88.5),16例恶性肿瘤,12例划分至高危组,敏感性75.0%(95%CI=54.0~96.2),EOC8例(含2例早期),全划分至高危组,敏感性100.0%。结论:ROMA成功地将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划分至高危组,其中EOC患者全被正确地划分至高危组,可用于将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EOC患者分流至有治疗经验的肿瘤医师及治疗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物 人附睾分泌蛋白4 CA125抗原 卵巢肿瘤 盆腔包块
下载PDF
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成夜霞 冯捷 +2 位作者 张辛燕 付天云 姚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26-1030,共5页
背景与目的: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human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1,hPTTG1)是新近发现的一个癌基因。我们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晚期卵巢低分化浆液性癌进行卵巢癌相关基因的筛查,发现该基因在这种卵巢癌中明显高表达。本研究对不同... 背景与目的: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human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1,hPTTG1)是新近发现的一个癌基因。我们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晚期卵巢低分化浆液性癌进行卵巢癌相关基因的筛查,发现该基因在这种卵巢癌中明显高表达。本研究对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组织学分级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hPTTG1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该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非竞争性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27例卵巢癌及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PTTG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该27例卵巢癌及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PTTG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卵巢组织中hPTTG1mRNA有低水平的表达,而卵巢癌组织hPTTG1mRNA表达高于正常,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卵巢癌组织较正常卵巢组织表达倍增1.1~4.8,中位倍增2.4。进一步分析卵巢癌组织中hPTTG1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未发现hPTTG1mRNA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但发现hPTTG1mRNA倍增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r=0.686,P<0.05)。hPTTG1蛋白在所有卵巢癌组织中表达,而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未检测到hPTTG1蛋白的表达。结论:hPTTG1表达在早期卵巢癌即发生改变,其表达可能与不良分化有关;hPTTG1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卵巢癌的一个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冈1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Ⅲ期浆液性卵巢癌存活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成夜霞 冯捷 +2 位作者 刘晨 白符 杨蓉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Ⅲ期浆液性卵巢癌存活及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82年 1月~2 0 0 2年 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Ⅲ期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年龄、不同FIGO亚期、病理分级、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留肿瘤大小、盆腔及腹... 目的 探讨影响Ⅲ期浆液性卵巢癌存活及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82年 1月~2 0 0 2年 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Ⅲ期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年龄、不同FIGO亚期、病理分级、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留肿瘤大小、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状况及不同化疗情况的缓解率、缓解后的复发率及 3年、5年存活率。结果  5 8例患者中 ,完全缓解 34例 ,部分缓解 8例 ,未缓解 1 6例。化疗≥ 6疗程者完全缓解率74 % ,<6疗程者无 1例完全缓解 ,二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 ;残留肿瘤直径 <2cm者 ,完全缓解率 80 % ,残留肿瘤直径≥ 2cm者 ,完全缓解率 4 7% ,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无转移者完全缓解率 93% ,有转移加未切除者完全缓解率 4 7% ,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化疗和淋巴结状况是决定能否完全缓解的重要因素 ;影响 3年生存率及 5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化疗 ,其次为淋巴结是否切除及是否转移。去掉淋巴结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化疗是决定能否完全缓解的重要因素 ,影响 3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化疗 ,影响 5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化疗 ,其次为残留肿瘤大小。 34例完全缓解病例中 ,1 8例 (5 2 9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缓解 化疗 复发 肿瘤大小 卵巢癌 淋巴结 浆液性 生存率 FIGO 患者
下载PDF
功能试验用于鉴别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过多雄激素的来源 被引量:2
4
作者 成夜霞 林守清 +4 位作者 姜玉新 何方方 张颖 陈培珍 葛秦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探索简便易行、适用于临床鉴别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过多雄激素来源的方法,对11例雄激素增高的PCOS患者进行雄烯二酮(A2)与皮质醇(F)的同步释放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舒经酚刺激试验,随后进行舒经酚诱导排卵... 为探索简便易行、适用于临床鉴别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过多雄激素来源的方法,对11例雄激素增高的PCOS患者进行雄烯二酮(A2)与皮质醇(F)的同步释放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舒经酚刺激试验,随后进行舒经酚诱导排卵治疗,对舒经酚耐药者辅以地塞米松治疗。结果:(1)4例A2与F的同步变化不明显,地塞米松对A2的抑制也不明显,舒经酚刺激后A2及雌二醇(E2)升高明显,舒经酚诱导排卵7个周期中5个周期排卵,提示过多雄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2)7例A2与F的同步变化明显,地塞米松对A2明显抑制,舒经酚刺激后A2及E2升高不明显,舒经酚诱导排卵13个周期中仅2个周期排卵。辅以地塞米松治疗后,2例排卵并获妊娠,表明过多雄激素除卵巢外,兼有肾上腺来源。提示综合舒经酚刺激试验与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以A2及E2为指标,可用于鉴别PCOS患者过多雄激素的不同来源,同步释放试验对鉴别也有一定意义,雄激素基础水平的测定对鉴别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雄激素 功能试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人卵巢癌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5
作者 成夜霞 李小平 +3 位作者 程洪艳 叶雪 昌晓红 崔恒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构建人卵巢癌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方法培养人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细胞,提取总RNA,在RNA转录本5′末端开关机制(switching mechanismat5′end of RNAtranscript,SMART)寡核苷酸参与下,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用长距离聚合酶链式反应(l... 目的构建人卵巢癌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方法培养人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细胞,提取总RNA,在RNA转录本5′末端开关机制(switching mechanismat5′end of RNAtranscript,SMART)寡核苷酸参与下,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用长距离聚合酶链式反应(long-distance PCR,LD-PCR)合成cDNA第二链并扩增双链DNA,鉴定扩增产物。采用层析离心柱除去小于500bp的片段后,与去磷酸化的SfiⅠ酶消化的λTriplEx2噬菌体载体连接,用GigapackⅢGold包装提取物体外包装噬菌体,感染宿主菌XL1-Blue,滴定原始文库以确定库容量大小,用蓝白斑试验测定重组率。随机挑取12个白色噬斑,采用平板裂解法扩增,用λ噬菌体DNA纯化试剂盒提取、纯化DNA,用SfiⅠ酶切鉴定插入片段大小。扩增原始库后保存备用。结果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在400bp^7kb的弥散背景下,可见到数条对应于优势转录本的特征性条带,符合哺乳动物细胞的特征。构建成含5×106pfu/ml的人卵巢癌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重组率为99.0%,插入外源cDNA片段大小范围500bp^4kb,平均长度约1.79kb。扩增库滴度2.7×109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人卵巢癌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可进一步用于筛选卵巢癌相关抗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DNA表达文库 噬菌体
下载PDF
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在卵巢癌中表达的研究
6
作者 成夜霞 冯捷 +1 位作者 张辛燕 姚煜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年第1期46-48,共4页
目的 检测卵巢癌组织中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1(hPTTG1)的表达。方法 将 4例卵巢癌组织用含 5 12条人类基因的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卵巢癌相关基因。对上调基因hPTTG1在 39例卵巢癌组织及 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进... 目的 检测卵巢癌组织中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1(hPTTG1)的表达。方法 将 4例卵巢癌组织用含 5 12条人类基因的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卵巢癌相关基因。对上调基因hPTTG1在 39例卵巢癌组织及 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hPTTG1在所有卵巢癌标本中均呈阳性表达 ,而在正常卵巢中无表达。免疫反应性的强弱与卵巢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PT TG1表达增高可能是卵巢癌的一个分子标志 ,有可能作为一个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基因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卵巢癌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昌晓红 程洪艳 +6 位作者 成夜霞 叶雪 郭慧方 付天云 张丽 张果 崔恒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44-1250,共7页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抗独特型微抗体(6B11mini)是部分人源化的抗独特型卵巢癌疫苗,体内外实验研究证明,它可以诱导出特异的抗卵巢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本研究评价将6B11mini作为抗原,采用免疫细胞的方法处理卵巢癌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抗独特型微抗体(6B11mini)是部分人源化的抗独特型卵巢癌疫苗,体内外实验研究证明,它可以诱导出特异的抗卵巢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本研究评价将6B11mini作为抗原,采用免疫细胞的方法处理卵巢癌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用纯化的6B11mini负载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ocyte,PBMNC)混合培养,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下获得效应细胞6B11-OCIK。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及接种裸鼠皮下瘤实验,观察6B11-OCIK在体内和体外的成瘤能力;将6B11-OCIK静脉注射BALB/c小鼠,观察急性毒性反应;体外Cr释放实验检测6B11-OCIK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51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构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ey,SCID)小鼠卵巢癌移植瘤模型,注射6B11-OCIK,并以CIK、PBMNC细胞以及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结果:软琼脂培养14d,卵巢癌SKOV3细胞克隆形成良好,克隆形成率50%;皮下接种裸鼠后14d,阳性对照的宫颈癌HeLa细胞组全部成瘤,6B11-OCIK、CIK、WI-38组和新鲜PBMNC组持续观察13周没有成瘤。6B11-OCIK静脉注射BALB/c小鼠,30min内各剂量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都无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输注后第13天处死小鼠,解剖小鼠观察其各主要脏器无明显异常。在体外杀伤实验中6B11-OCIK对抗原阳性的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并且与MHC限制性相关;在荷瘤SCID小鼠中6B11-OCIK治疗组肿瘤重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与CIK组、新鲜单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0,P=0.285)。结论:6B11-OCIK在动物体内应用时符合安全性指标,并对卵巢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独特型微抗体 卵巢肿瘤 SKOV3细胞 移植瘤 CIK 免疫细胞治疗 小鼠
下载PDF
紫杉醇化疗中应用地塞米松对血糖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朝华 曾浩 +4 位作者 昌晓红 付天云 成夜霞 倪俊 崔恒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化疗中应用地塞米松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随机将80只Wistar大鼠分为8组,实验组预处理地塞米松后予以紫杉醇和卡铂,以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紫杉醇、卡铂、地塞米松+紫杉醇、地塞米松+卡铂和紫杉醇+卡铂等... 目的:研究紫杉醇化疗中应用地塞米松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随机将80只Wistar大鼠分为8组,实验组预处理地塞米松后予以紫杉醇和卡铂,以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紫杉醇、卡铂、地塞米松+紫杉醇、地塞米松+卡铂和紫杉醇+卡铂等7组为对照组。分别在给药前与给药后4,7,14天取大鼠空腹和糖负荷后1h、2h血清,测定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并比较。结果:紫杉醇、卡铂给药后可观察到一过性血糖升高。其中紫卡组给药后4天1h血糖(P=0.025)、给药后7天空腹(P=0.003)和1h血糖(P=0.045)显著升高,给药后14天恢复(P=0.165)。紫杉组给药后4天1h血糖(P=0.008)和给药后14天空腹血糖(P=0.003)升高。地米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h血糖略升(P>0.05),但与化疗药物合用时,血糖降低。紫卡组给药后胰高血糖素升高,糖负荷后胰岛分泌指数下降,加用地塞米松有改善的趋势。结论:紫杉醇卡铂化疗中加入地塞米松可以降低血糖升高程度和减弱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负面变化,有利于血糖稳定。它在含紫杉醇化疗方案中调节血糖的作用及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多疗程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紫杉醇 卡铂 血糖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大鼠 Wistar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_4)和CA_(125)在卵巢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43
9
作者 程洪艳 刘亚南 +3 位作者 叶雪 昌晓红 成夜霞 崔恒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HE4和CA125的血清值,探讨卵巢癌患者治疗前后HE4、CA125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1例卵巢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HE4和CA125水平。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HE4和CA125的血清值,探讨卵巢癌患者治疗前后HE4、CA125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1例卵巢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HE4和CA125水平。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后行常规化疗,血清HE4及CA125的水平基本下降到正常。术前HE4中位数水平为796.32pmol/L,第2次后基本恢复正常,为135.61pmol/L;患者术前CA125中位数水平为1280kU/L,第3次化疗后为30.4kU/L,恢复正常。卵巢癌患者治疗过程中HE4与CA125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11。结论 HE4可能作为有助于评判疗效的另一种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HE4 CA125
下载PDF
抗人卵巢癌抗体可变区cDNA的克隆与ScFv的构建和表达及放射免疫显像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广芝 冯捷 +5 位作者 周萍 黄华梁 钱和年 成夜霞 付天云 叶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 :为研究小分子抗体作为导向载体的作用 ,制备抗人卵巢癌单克隆抗体COC183B2 的单链抗体 (sin glechainFv ,ScFv) ,并进行放射免疫显像 (radioimmunoimaging ,RII)。 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COC183B2 杂交瘤细胞中扩增COC183B2 重链可... 目的 :为研究小分子抗体作为导向载体的作用 ,制备抗人卵巢癌单克隆抗体COC183B2 的单链抗体 (sin glechainFv ,ScFv) ,并进行放射免疫显像 (radioimmunoimaging ,RII)。 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COC183B2 杂交瘤细胞中扩增COC183B2 重链可变区基因 (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 (VL) ,并将其克隆入高效表达载体 pTHA90中。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TOP10 ,IPTG诱导表达ScFv融合蛋白 ,经改进氯化亚锡法进行99mTc标记 ,在卵巢癌裸鼠皮下瘤模型上进行RII。结果 :(1)ScFv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获高效表达 ;(2 )改进氯化亚锡法成功进行小分子抗体ScFv99mTc的标记 ,标记率达 98% ;(3)应用99mTc标记ScFv融合蛋白进行RII,肿瘤显像早 ,图像清晰。结论 :应用单链抗体ScFv可改善R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卵巢肿瘤 放射性核素成像 DNA CDNA
下载PDF
抗卵巢癌单链免疫细胞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辛燕 冯捷 +4 位作者 叶雪 姚煜 程洪艳 成夜霞 付天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4-490,共7页
为将细胞因子IL 2靶向卵巢癌局部 ,提高肿瘤局部细胞因子的浓度 ,构建并表达了抗卵巢癌单链免疫细胞因子IL 2 1 83B2scFv .通过基因工程将两段基因IL 2和 1 83B2scFv开放读码框架的编码序列克隆在一起 ,在CHO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 为将细胞因子IL 2靶向卵巢癌局部 ,提高肿瘤局部细胞因子的浓度 ,构建并表达了抗卵巢癌单链免疫细胞因子IL 2 1 83B2scFv .通过基因工程将两段基因IL 2和 1 83B2scFv开放读码框架的编码序列克隆在一起 ,在CHO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的作用下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免疫学活性 ,并检测其促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构建成功的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且融合蛋白既能与卵巢癌相关抗原OC1 83B2很好地结合 ,又能刺激IL 2依赖细胞株的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单链抗体 IL-2 质粒构建与表达
下载PDF
免疫重建荷人卵巢-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12
作者 崔恒 李艺 +5 位作者 童春容 成夜霞 冯捷 刘蓓 葛华 钱和年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 :为研究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方法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 ,SCID)小鼠皮下接种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同时腹腔注射人脾或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功能重建。观察成瘤情况 ;并用ELIS... 目的 :为研究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方法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 ,SCID)小鼠皮下接种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同时腹腔注射人脾或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功能重建。观察成瘤情况 ;并用ELISA法检测鼠血清中人IgG含量以及流式细胞学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鼠脾内人T细胞表型鉴定免疫重建。结果 :免疫重建的小鼠成瘤率为 89.6 % ,免疫组化证实皮下瘤保持原细胞系特征。 3种方法检测发现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重建的效果优于用脾淋巴细胞。结论 :免疫重建的荷人卵巢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综合征/治疗 卵巢肿瘤/治疗 免疫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与鼠HSP70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果 昌晓红 +7 位作者 石菁菁 成夜霞 李巍 叶雪 程洪艳 付天云 魏丽惠 崔恒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8年第5期336-342,共7页
目的构建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与小鼠热休克蛋白70(mHSP70)融合蛋白6B11ScFv/mHSP70,并初步鉴定其免疫活性。方法根据Genebank上已发表的mHSP70基因序列(NM_010478)合成引物行PCR扩增,以扩增所得mHSP70基因插入pET30a(+)-6B11... 目的构建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与小鼠热休克蛋白70(mHSP70)融合蛋白6B11ScFv/mHSP70,并初步鉴定其免疫活性。方法根据Genebank上已发表的mHSP70基因序列(NM_010478)合成引物行PCR扩增,以扩增所得mHSP70基因插入pET30a(+)-6B11ScFv质粒后转化入E.coliDH5α,获得pET30a(+)-6B11ScFv/mHSP70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pET30a(+)-6B11ScFv/mHSP70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BL21(DE3),获得E.coliBL21(DE3)[pET30a(+)-6B11ScFv/mHSP70]重组菌株。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行SDS-PAGE分析,对表达产物进行复性和Ni2+-NTA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ELISA方法进行鉴定和免疫活性检测。结果6B11ScFv/mHSP70融合基因测序结果基本与理论序列相符。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菌株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相符。复性、亲和层析纯化后的蛋白复性率达20.9%,蛋白纯度达95%以上。蛋白质印迹分析证实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04000,ELISA检测表明其具有6B11ScFv和mHSP70的免疫活性。结论构建表达的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外抗卵巢癌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独特型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卵巢肿瘤
下载PDF
具有不同转移潜力的卵巢癌细胞系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符 冯捷 +3 位作者 石菁菁 成夜霞 杨蓉 崔恒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5,共5页
目的:比较具有不同转移潜力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基因表达谱,探讨卵巢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和基因群,为最终揭示卵巢癌侵袭转移过程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比较SKOV3·ip1细胞与其母系SKOV3细胞的... 目的:比较具有不同转移潜力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基因表达谱,探讨卵巢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和基因群,为最终揭示卵巢癌侵袭转移过程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比较SKOV3·ip1细胞与其母系SKOV3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用17000点人类基因组cDNA芯片杂交检测两细胞系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用RT-PCR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结果:与其母系SKOV3相比,SKOV3·ip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更强;基因芯片检测到1557个2倍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nm23-H2,c-erbB-2等重要的侵袭转移基因及一些差异显著的未知基因和EST片段;nm23-H2基因RT-PCR结果验证了基因芯片实验结果。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SKOV3.ip1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卵巢癌的侵袭转移是一个涉及nm23,c-erbB-2等重要基因和其他未知新基因等多个基因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基因芯片是高通量基因筛选的有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侵袭 肿瘤 肿瘤转移 基因芯片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人卵巢上皮癌细胞原代培养及细胞系BUPH:OVSC-1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广芝 冯捷 +2 位作者 叶雪 付天云 成夜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 :为人卵巢上皮癌的研究提供更多体外研究模型 ,确立卵巢上皮癌原代培养的条件 ,建立细胞系。方法 :将 2 5例卵巢上皮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或腹水标本进行体外培养 ,比较不同组织培养方法的效果。对所建卵巢癌细胞系的形态学、染色... 目的 :为人卵巢上皮癌的研究提供更多体外研究模型 ,确立卵巢上皮癌原代培养的条件 ,建立细胞系。方法 :将 2 5例卵巢上皮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或腹水标本进行体外培养 ,比较不同组织培养方法的效果。对所建卵巢癌细胞系的形态学、染色体核型、生长增殖及裸鼠种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建立一套人卵巢上皮癌原代培养方法 ,使其体外培养传代数扩展至 10~ 15代。经原代培养得到一株人卵巢癌细胞系BUPH :OVSC 1,其形态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接种致瘤性的观察结果表明 ,该细胞系符合人体恶性细胞特征。裸鼠种植瘤病理切片该细胞呈肉瘤样细胞形态 ,电镜及角蛋白免疫组化证实其为上皮起源。结论 :应用改良的卵巢上皮癌原代培养方法能改善细胞的体外生存期。BUPH :OVSC 1是一株特殊的人卵巢癌细胞系 ,符合人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BUPH OVSC-1 卵巢肿瘤 病理学 肿瘤细胞 原代培养
下载PDF
浆液性卵巢癌预后评分模型的建立和预后相关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蓉 冯捷 +5 位作者 房祥忠 白符 成夜霞 刘晨 朱炜 李林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寻找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和基因。方法用数学统计方法对104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建立卵巢癌预后评分模型。通过对22例浆液性卵巢癌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卵巢癌预后相关... 目的寻找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和基因。方法用数学统计方法对104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建立卵巢癌预后评分模型。通过对22例浆液性卵巢癌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基因群,并进行基因调控网络分析。结果根据对预后的影响程度,卵巢癌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依次包括手术病理分期、化疗,术后残余灶,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根据各因素及其内部分层因素对预后影响的风险系数,对各因素及其内部因素进行量化,结合生存函数对患者生存概率的估计,建立了卵巢癌预后评分模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得到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基因群,共236个基因。筛选得到调控基因数超过20个的基因共112个。结论通过该模型可以用直观的数字反映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程度和用患者各项因素总评分来判断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概率,使综合判断患者预后的工作得以简化,对于临床工作有一定意义。利用生物学信息学分析卵巢癌基因表达谱芯片,为未来医学研究提供了从基因组水平进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上的摸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预后 COX模型 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抗体-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183B2scFv-Interleukin2的表达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辛燕 冯捷 +6 位作者 叶雪 姚煜 成夜霞 程洪艳 付天云 杨蓉 崔恒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183B2scFv Interleukin2,为卵巢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两段基因IL2和183B2scFv开放读框的编码序列克隆在一起,在CHO K1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的作用下表达... 目的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183B2scFv Interleukin2,为卵巢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两段基因IL2和183B2scFv开放读框的编码序列克隆在一起,在CHO K1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的作用下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并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结果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表达的这种小分子融合蛋白,既保留了与卵巢癌OC183B2抗原结合的特性,又保持了IL2的生物学活性。融合蛋白在细胞培养上清中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融合蛋白将IL2靶向表达OC183B2抗原的卵巢癌细胞表面化的同时,又能刺激IL2依赖细胞株的增殖,从而诱发局部有效的抗肿瘤反应。既提高了融合蛋白的穿透组织能力和肿瘤组织部位的浓聚,又避免了大剂量全身应用细胞因子引起的副作用。结论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很好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融合蛋白 真核表达 白细胞介素2 基因工程 哺乳动物
下载PDF
卵巢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183B2的无血清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洪艳 冯捷 +4 位作者 崔恒 成夜霞 付天云 昌晓红 叶雪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 建立体外无血清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方法 ,并进行纯化工艺的探讨 ,为规模化抗体生产奠定基础。方法 以卵巢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183B2为研究对象 ,通过与常规的有血清培养法比较 ,研究了无血清培养基H -SFM中杂交... 目的 建立体外无血清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方法 ,并进行纯化工艺的探讨 ,为规模化抗体生产奠定基础。方法 以卵巢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183B2为研究对象 ,通过与常规的有血清培养法比较 ,研究了无血清培养基H -SFM中杂交瘤细胞的生长特性、抗体分泌效率、活性 ,用Supper-Spinner搅拌瓶进行了放大培养并用ProteinA亲和层析法对无血清培养上清中抗体的纯化工艺进行了探索。结果  183B2能够直接适应无血清培养基 ,不需要驯化 ;抗体生成约 4d达到高峰 ,抗体产量可达 5 0mg/L/ 10 6个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中细胞生长及单抗的产量与效价与有血清培养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用 1LSupper-Spinner搅拌瓶无血清放大培养 183B2细胞成功 ,培养上清经ProteinA亲和层析纯化 ,蛋白产率约 10mg/L培养上清。结论 本研究初步成功探索了卵巢癌单克隆抗体细胞 183B2的无血清培养方法和抗体提纯工艺 ,为进一步大规模抗体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卵巢癌 无血清培养基 抗体生产 培养上清 杂交瘤细胞 抗体生成 纯化工艺 细胞生长 单抗
下载PDF
nm23-H2基因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及调节网络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符 冯捷 +4 位作者 昌晓红 付天云 叶雪 成夜霞 崔恒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转移相关nm23-H2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网络,为最终揭示卵巢癌侵袭转移分子机制和晚期卵巢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nm23-H2重组质粒pCDNA3/nm23-H2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ip1,经G418抗性筛选及RT-PCR鉴定得到...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转移相关nm23-H2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网络,为最终揭示卵巢癌侵袭转移分子机制和晚期卵巢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nm23-H2重组质粒pCDNA3/nm23-H2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ip1,经G418抗性筛选及RT-PCR鉴定得到稳定转染阳性克隆H2-18,设计体外黏附实验及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比较转染前后细胞黏附侵袭特性的改变。应用2 747点人类肿瘤相关Oligo芯片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寻找与nm23-H2相关下游调控肿瘤相关基因,并探讨其调节网络。结果用重组质粒pCDNA3/nm23-H2转染SKOV3.ip1细胞。转染前后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能力没有显著变化,转染后细胞的黏附与侵袭基底膜能力明显降低。经人类肿瘤相关Oligo芯片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发现55个二倍差异表达基因,在上调基因中以转录调节、信号转导、分化发育及细胞凋亡类基因为多;下调基因中以信号传导及黏附运动功能类基因为主。结论nm23-H2基因具有抑制卵巢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并且这一作用的实现是通过对一系列下游肿瘤相关基因的调控来完成的。基因芯片技术结合普通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后基因组时代肿瘤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及探索基因调控网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基因转染 基因芯片 NM23-H2 调控网络
下载PDF
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诱导抗卵巢癌免疫应答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春雨 崔恒 +8 位作者 昌晓红 叶雪 付天云 程洪艳 张果 熊英 成夜霞 张丽 赵旸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8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既往研究证实,6B11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具有模拟卵巢癌相关抗原OC166-9的作用。本文研究6B11ScFv与小鼠热休克蛋白70(mHSP70)构建而成的融合蛋白(6B11ScFv-mHSP70)在体外抗卵巢癌免疫应答,探讨其作为卵巢癌疫苗的可能性。方... 目的既往研究证实,6B11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具有模拟卵巢癌相关抗原OC166-9的作用。本文研究6B11ScFv与小鼠热休克蛋白70(mHSP70)构建而成的融合蛋白(6B11ScFv-mHSP70)在体外抗卵巢癌免疫应答,探讨其作为卵巢癌疫苗的可能性。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经变性复性后纯度达95%。采用ELISA检测其免疫学活性。采集HLA-A2阳性的女性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6B11ScFv-mHSP70刺激并培养。采用CCK-8法、LDH释放法分别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对卵巢癌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B11ScFv-mHSP70刺激前后淋巴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6B11ScFv-mHSP70具有特异性结合卵巢癌单抗COC166-9及抗小鼠-HSP70抗体的双重免疫学活性;可以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对HLA-A2阳性、OC166-9表达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有细胞毒作用;经6B11ScFv-mHSP70刺激后,实验组的淋巴细胞表型与未经蛋白刺激的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明显增加,CD8+T细胞略有增加。CD4+/CD8+的比率明显增加,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在体外可诱导特异性抗卵巢癌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可能作为抗独特型疫苗用于卵巢癌的主动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独特型抗体 热休克蛋白 融合蛋白 卵巢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