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时源-汇系统要素的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1
作者 陈星渝 张志杰 +4 位作者 万力 袁选俊 周川闽 成大伟 刘银河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7,共19页
源-汇系统研究是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综合,因其整体性、动态化和半定量-定量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阐述了目前深时(前第四纪)源-汇系统的关键问题是物质平衡的定量表征及搬运过程对沉积物的控制,由于地层记录缺失和... 源-汇系统研究是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综合,因其整体性、动态化和半定量-定量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阐述了目前深时(前第四纪)源-汇系统的关键问题是物质平衡的定量表征及搬运过程对沉积物的控制,由于地层记录缺失和参数获取困难等原因,研究仍极具挑战。随后综述了深时源-汇系统定量分析方法,可分为地质年代学法、将今论古法和沉积学法。各方法通过获取地貌要素、水力学参数、侵蚀速率、沉积通量等信息,建立“源”“汇”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重建盆地沉积充填演化史。通过系统介绍不同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关参数,对比其优越性及局限性,认为地质年代学法应用较广,核心在于物源示踪;将今论古法关键是地质背景的类比及地质参数的选择;沉积学法受多变量控制,需兼顾构造-气候背景及研究尺度。最后对深时源-汇系统定量分析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在“将今论古”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需着眼于物源体系、沉积物搬运路径、沉积物分配关系、系统内的各要素及其耦合作用,需注重多时间尺度的定量表征、多学科交叉的动态研究。而相较于大陆边缘源-汇系统,陆相湖盆源-汇系统模式与预测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深时 定量分析 物质平衡 沉积通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源-汇系统与古地理重建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志杰 周川闽 +4 位作者 袁选俊 曹正林 陈星渝 万力 成大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06-3023,共18页
源-汇系统是目前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含油气盆地古地理重建以及源储预测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盆地地质大剖面的构造-层序特征分析、定年数据的物源体系演化分析和沉积过程... 源-汇系统是目前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含油气盆地古地理重建以及源储预测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盆地地质大剖面的构造-层序特征分析、定年数据的物源体系演化分析和沉积过程约束的正演模拟等方法,深化了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纪古地理格局的认识,探讨了二叠纪源-汇系统演化特征与二叠系源储分布规律。早二叠世为盆地断陷发育期,以石炭系为主物源,除东南部发育海相-海陆过渡相沉积外,总体以近物源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为主,多断陷的沉积格局控制了玛湖等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分布,与火山岩相关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与混积云质岩构成有利储集体;中二叠世为盆地断-拗转换期,物源年龄开始趋于复杂,沉积中心、沉降中心较早二叠世明显向盆内迁移,早期断陷趋于连通,盆地西部仍以近物源的扇三角洲群-湖相沉积体系为主,东南部则转换为远物源三角洲群-湖盆沉积体系,在盆地中部发育连片分布的规模烃源岩,可与同期(扇)三角洲前缘形成良好的源储组合;晚二叠世进入盆地拗陷发育期,物源供给范围更广,物源年龄进一步复杂化,大型浅水湖盆发育远物源为主的退覆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盆地规模油气成藏奠定了储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沉积格局 物源分析 正演模拟 岩相古地理 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侏罗系凉高山组层序结构、沉积演化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成大伟 张志杰 +6 位作者 洪海涛 张少敏 秦春雨 袁选俊 张斌 周川闽 邓庆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72,共11页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地震、薄片、重矿物组合、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东部(简称川东地区)中侏罗统凉高山组沉积特征、湖平面升降变化、物源性质,进而探讨周围造山带的构造作用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凉高山组主...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地震、薄片、重矿物组合、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东部(简称川东地区)中侏罗统凉高山组沉积特征、湖平面升降变化、物源性质,进而探讨周围造山带的构造作用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凉高山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进一步可划分为4次湖平面的升降旋回(四级层序),其中旋回Ⅰ和旋回Ⅱ湖盆主要分布在川东地区,旋回Ⅲ和Ⅳ湖盆迁移至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使得川东地区南北沉积特征差异性明显。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川东地区凉高山组存在3种类型物源,其中Ⅰ类物源母岩主要以酸性火成岩为主,主要来自近源的扬子板块北缘;Ⅱ类物源母岩主要为中酸性火成岩和变质岩,物源区主要在南、北秦岭中部;Ⅲ类物源母岩以变质岩为主,中—酸性火成岩次之,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综合研究沉积体系和物源性质的变化,认为川东地区凉高山组沉积演化受秦岭造山带构造活动的控制,沉积早期湖盆局限在研究区东侧,该时期以Ⅰ类物源为主;随着秦岭造山带南北向挤压作用的增强,湖盆快速扩张并向北迁移,Ⅱ类物源供给增强;沉积中后期北大巴山地区的隆升使得湖盆迁移的同时Ⅲ类物源的供给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系 凉高山组 重矿物组合 锆石U-Pb定年 湖盆迁移 物源分析 盆山演化
下载PDF
细粒沉积物理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川闽 张志杰 +4 位作者 邱振 成大伟 袁选俊 刘银河 黄秀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267,共15页
沉积物理模拟是指在限定条件下对不同沉积环境中的沉积过程进行模拟的实验,其对研究水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海洋学、沉积学及油气勘探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发展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需求... 沉积物理模拟是指在限定条件下对不同沉积环境中的沉积过程进行模拟的实验,其对研究水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海洋学、沉积学及油气勘探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发展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需求。前人基于无黏性均匀沙的研究,已经建立一系列的泥沙运动理论及方程,在泥沙特性、沉积底形、地貌景观、重力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黏性泥沙(细粒沉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有限。从颗粒特性、侵蚀和沉积作用机制及底形特征、输运机制与沉积模式,以及有机质富集和保存机制等四个方面对细粒沉积物理模拟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青海湖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富集假说,进一步丰富了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的含义。细粒沉积物理模拟是泥页岩沉积古环境恢复和岩相分布预测的有效手段,对于非常规油气“甜点”的成因分析和优选有重要意义,多学科交叉和定量化分析是其发展趋势,多类型与多尺度实验是传统模拟实验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物 物理模拟 絮凝 异重流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
下载PDF
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成功案例
5
作者 贺春光 成大伟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1年第4期47-48,共2页
该项目不是一个单纯的网络项目,作者凭借多年网络管理及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结合用户的信息现状及未来需求,设计并成功实施完成了一个综合信息系统建设。
关键词 AD DOT1x 双核心
下载PDF
湖盆细粒沉积特征与富有机质页岩分布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28
6
作者 袁选俊 林森虎 +5 位作者 刘群 姚泾利 王岚 郭浩 邓秀芹 成大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3,共10页
基于对细粒沉积学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完善针对性的研究方法、重建古沉积环境、建立细粒沉积岩分类体系与成因模式是目前学科研究的前沿。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例,应用岩心描述、薄片观察、X衍射、地球化学测试、有机... 基于对细粒沉积学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完善针对性的研究方法、重建古沉积环境、建立细粒沉积岩分类体系与成因模式是目前学科研究的前沿。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例,应用岩心描述、薄片观察、X衍射、地球化学测试、有机碳测井定量计算等方法研究湖盆细粒沉积体系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长7油层组富有机质页岩以湖侵—水体分层沉积模式为主。"沉积相带、水体深度、缺氧环境、湖流"是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长73沉积期快速湖侵,湖水深度和范围急剧增加,湖泊表层水体与下层水体由于温度差异导致循环受阻,形成了深湖区大面积的缺氧环境,有利于富有机质页岩的大规模发育。远离三角洲前缘的宁静深湖区,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有机碳含量高,干酪根以Ⅰ型为主;发育砂质碎屑流的深湖区,富有机质页岩与砂岩互层,富有机质页岩有机碳含量高,干酪根以Ⅰ—Ⅱ1型为主;邻近三角洲前缘的半深湖区,波状—块状粉砂质泥岩发育,干酪根以Ⅱ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 富有机质页岩 岩石组构 分布模式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沉积特征与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73
7
作者 张志杰 袁选俊 +5 位作者 汪梦诗 周川闽 唐勇 陈星渝 林敏捷 成大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2-984,共13页
基于岩心及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及元素分析、测井电性响应特征、岩相类型及展布等研究,揭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的碱湖沉积特征及其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风城组主要发育6种岩相类型,其中含碱性矿物岩相主要发育在风二段,富... 基于岩心及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及元素分析、测井电性响应特征、岩相类型及展布等研究,揭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的碱湖沉积特征及其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风城组主要发育6种岩相类型,其中含碱性矿物岩相主要发育在风二段,富有机质泥岩岩相广泛分布于风一段上部和风三段下部,常与白云岩及云质岩类岩相呈互层产出。风城组古环境演化主要受火山活动和古气候控制,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风城组一段沉积前期)火山活动强烈,气候较干旱,火山碎屑岩-沉火山碎屑岩发育;第2阶段(风城组一段沉积后期)火山活动减弱,气候较湿润,富有机质泥岩发育,形成风城组主要烃源岩;第3阶段(风城组二段沉积早期)气候转向干热、湖盆开始萎缩,盐度逐渐升高,白云岩及云质岩类发育;第4阶段(风城组二段沉积后期)气候持续干热、湖平面低、盐度高,天然碱等特殊碱性矿物析出,标志着碱湖的最终形成;第5阶段(风城组三段沉积期)气候再次转为湿润,湖平面升高,湖盆开始淡化,以陆源碎屑岩、云质岩类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二叠系风城组 沉积特征 古环境恢复 碱湖沉积 岩相 玛湖凹陷
下载PDF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 被引量:8
8
作者 袁选俊 周红英 +5 位作者 张志杰 王子野 成大伟 郭浩 张友焱 董文彤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目前中国陆上岩性油气藏规模储量增长的主体。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保乾三角洲和现代鄱阳湖赣江三角洲解剖,重点探讨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的地质背景、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结果表面:①坳陷湖盆具有形成大...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目前中国陆上岩性油气藏规模储量增长的主体。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保乾三角洲和现代鄱阳湖赣江三角洲解剖,重点探讨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的地质背景、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结果表面:①坳陷湖盆具有形成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背景,敞流型湖盆导致的湖平面频繁升降控制了浅水三角洲的纵横向发育规模。②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发育2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深湖型三角洲一般呈朵叶状,沉积亚相展布清晰,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河道间为主;浅湖型三角洲一般呈鸟足状或树枝状,沉积亚相分异不明显,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间为主,河口坝不发育;③通过现代沉积遥感定量分析,刻画了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近50年的发育特征和演化规律,揭示了分流河道从分散树枝状到闭合结网状的生长过程。④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不断发育的多期朵叶体在平面上拼接而成的复合体,其中分流河道是最重要的储集砂体类型,在平面上呈结网状分布,控制了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分布与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陷湖盆 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 生长模式 岩性油气藏 松辽盆地 鄱阳湖
下载PDF
测井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7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8
9
作者 成大伟 袁选俊 +2 位作者 周川闽 谭聪 汪梦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长7油层组不同岩性、电性、物性、放射性在测井响应上的差异,建立了两种测井—岩性识别方法:交会图法和测井曲线计算法。交会图法通过测井曲线与岩性交会识别出砂岩类、粉砂岩类、泥页岩类和凝灰岩类,测井...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长7油层组不同岩性、电性、物性、放射性在测井响应上的差异,建立了两种测井—岩性识别方法:交会图法和测井曲线计算法。交会图法通过测井曲线与岩性交会识别出砂岩类、粉砂岩类、泥页岩类和凝灰岩类,测井曲线计算法通过计算泥质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将岩性划分为砂岩类、粉砂岩类、泥岩类和富有机质页岩。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和岩心进行比对,准确率均达到86%以上。将研究区240口井的岩性识别结果运用于剖面图和平面图的构建发现,研究区长7油层组底部页岩大面积连续发育,向上逐渐减少;砂体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北部、东部和东北部,其次为西南部和南部。随时间推移研究区中部孤立沉积的砂体个数和面积逐渐增加,并在长71形成大面积发育的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长7油层组 测井岩性识别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岩石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8
10
作者 汪梦诗 张志杰 +4 位作者 周川闽 袁选俊 林敏捷 刘银河 成大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7-162,共16页
风城组作为准噶尔盆地下二叠统优质烃源岩,一直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因其埋藏深、岩性复杂、全球可对比研究实例少,也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文中以精细的岩性研究为基础,利用岩心描述、薄片观察、SEM、X衍射、TOC含量测定、包裹体测温... 风城组作为准噶尔盆地下二叠统优质烃源岩,一直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因其埋藏深、岩性复杂、全球可对比研究实例少,也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文中以精细的岩性研究为基础,利用岩心描述、薄片观察、SEM、X衍射、TOC含量测定、包裹体测温及地化分析等手段,深入分析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性矿物特征和地质背景,探讨了碱湖成因与形成过程,得出:(1)风城组岩石可细分为5种主要类型,其中碱性岩为碱湖标志性岩类,富硅硼纳石岩类与火山喷发或热液作用相关;(2)风城组存在5种主要的岩石组合类型,从近源区至湖区依次为:河流—冲积平原发育的组合类型Ⅴ、滨浅湖环境发育的组合类型Ⅲ与类型Ⅳ、深湖—半深湖环境发育的组合类型Ⅰ与类型Ⅱ,其中类型Ⅰ与类型Ⅲ为碱湖特有岩石组合,含优质烃源岩;(3)碱湖形成主要受火山活动和气候控制,前者为碱湖形成提供了Na+溶质,后者促进了淡水湖咸化,最终演化成碱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下二叠统风城组 碱湖 岩石类型 岩石组合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湖相泥岩、页岩的沉积环境和特征对比——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为例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群 袁选俊 +2 位作者 林森虎 郭浩 成大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1-540,共10页
泥质岩可分为泥岩和页岩两大类,二者在成因机制、有机质含量及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开展湖相泥岩、页岩的分布特征研究以及其差异特征的对比,有助于建立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模式。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 泥质岩可分为泥岩和页岩两大类,二者在成因机制、有机质含量及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开展湖相泥岩、页岩的分布特征研究以及其差异特征的对比,有助于建立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模式。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沉积时期为湖盆发展的鼎盛时期,湖盆中心沉积了大套的泥岩和页岩。该文应用典型剖面分析、岩心-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揭示了长7段泥岩和页岩在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组分、组构、主微量元素等五方面的差异。(1)分布特征:泥岩和页岩互补分布,泥岩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深湖-浊积岩相和半深湖相,页岩主要沉积于深湖相;(2)组构特征:页岩有页理,有机质顺层分布,泥岩无页理,有机质分散分布;(3)岩石组分:页岩更富集黄铁矿,是泥岩的11倍,泥岩的白云岩、菱铁矿含量更高;(4)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页岩TOC平均含量为6.6%,是泥岩的3倍,S1值平均含量为3.1 mg/g,是泥岩的2.5倍;(5)主微量元素:页岩中U,Th,Mo,Co,Ni等微量元素显著高于泥岩且U/Th,V/Cr和P/Al的比值较高,泥岩中Ti/Al和K/Al比值更高。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长7泥岩和页岩的形成主要受沉积相带、湖水深度和湖盆生产力控制。页岩沉积时,水体生产力更高,离物源更远,水体更为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7段 富有机质页岩 沉积环境 泥岩 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桌面安全准入标准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启波 成大伟 唐明 《网管员世界》 2011年第17期111-112,共2页
导读 在我们的网络维护工作中,桌面安全是网络设备与终端机最直接、最有效的安全措施。本文给我们讲解了桌面安全准入的标准。让我们一起参照文章中的配置命令,来完成桌面的安全工作吧。
关键词 安全准入 桌面 标准 网络设备 维护工作 安全措施 配置命令 安全工作
下载PDF
巧用SecureCRT恢复IOS
13
作者 李虎 成大伟 《网管员世界》 2012年第11期58-59,共2页
因为一次错误的操作,导致思科交换机IOS被删除,在网上查找了很多方法,借助这些方法和思路,最终用超级终端将IOS恢复成功。后来想到,现在网管们大部分都在用SecureCRT这个软件对交换机进行管理,且Windows7已经不提供超级终端,所... 因为一次错误的操作,导致思科交换机IOS被删除,在网上查找了很多方法,借助这些方法和思路,最终用超级终端将IOS恢复成功。后来想到,现在网管们大部分都在用SecureCRT这个软件对交换机进行管理,且Windows7已经不提供超级终端,所以又用SecureCRT做了一遍恢复IOS,并记录下来,为同仁提供多一个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S 巧用 超级终端 交换机 删除 思科 软件
下载PDF
天然氢气藏地质特征、形成分布与资源前景
14
作者 魏琪钊 朱如凯 +6 位作者 杨智 吴松涛 成大伟 刘翰林 王小妮 蒋文琦 范雨辰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3-1122,共10页
天然氢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地质成因的、可再生清洁氢,或将改变未来的氢气能源格局。基于对国内外天然氢勘探和利用现状、研究进展等调研,取得以下4点认识:①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已在天然氢气藏勘探研究中取得积极进... 天然氢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地质成因的、可再生清洁氢,或将改变未来的氢气能源格局。基于对国内外天然氢勘探和利用现状、研究进展等调研,取得以下4点认识:①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已在天然氢气藏勘探研究中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仍处于未起步阶段;②天然氢气藏具有5个地质特征,即氢源分布广泛、断层裂缝是氢主要运移通道、游离氢决定资源量大小、资源甜点区埋深浅及氢气藏属于动态成藏系统;③天然氢有深层脱气、蛇纹石化、水的裂解等多种成因机制,天然氢气藏主要分布在陆上火成岩区、金伯利岩、矿体、蒸发岩、油气田、裂谷带岩体和前寒武纪基底7个区域;(4)现有的氢生成量估算值(254±91)×10^(9)m^(3)/a远低于实际,天然氢有望成为全球清洁氢的主要来源。此外,围绕天然氢学科建立和中国天然氢领域发展面临的理论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天然氢气藏 清洁氢 勘探现状 地质特征 形成机制 资源潜力
原文传递
虚拟机技术初探
15
作者 成大伟 《才智》 2012年第16期41-41,共1页
本文介绍了虚拟机的主要产品及系统架构,刀片服务系统和服务器合并率的计算。
关键词 VMWARE 刀片 合并率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细粒岩特征及其对准东北地区页岩油勘探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志杰 成大伟 +1 位作者 周川闽 余宽宏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2-576,共15页
中二叠统是准噶尔盆地重要的烃源岩层位及页岩油勘探层位。岩石地层单元芦草沟组与平地泉组以沙奇凸起相隔。尽管芦草沟组页岩油相关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多成果,但对沙奇凸起以北广阔的克拉美丽山前地带平地泉组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以石树... 中二叠统是准噶尔盆地重要的烃源岩层位及页岩油勘探层位。岩石地层单元芦草沟组与平地泉组以沙奇凸起相隔。尽管芦草沟组页岩油相关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多成果,但对沙奇凸起以北广阔的克拉美丽山前地带平地泉组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以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全井段取心的石树1井为例,通过详细的岩石学、沉积相以及烃源岩参数分析,探讨了克拉美丽山前平地泉组的细粒岩特征、垂向分布及页岩油勘探前景。结果表明:(1)平地泉组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对应于南缘芦草沟组与红雁池组;有利烃源岩发育在湖平面上升半旋回的上部,即平地泉组下段的中上部,与芦草沟组中上部对应。(2)平地泉组烃源岩以高含量方沸石为特征,与芦草沟组在岩石结构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异;有机质以内生藻类为主,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与芦草沟组基本一致。(3)平地泉组细粒岩以块状为主,页理相对于芦草沟组欠发育。研究层段下部烃类滞留明显,具备"自生自储"型页岩油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化湖盆 细粒岩 非常规油气 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