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成少飞 薛松 +4 位作者 汤敏 翟心明 胡振雷 刘沙 谢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8-759,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病例资料。结果1例术后2 h夹层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术后当日突发心跳骤停死亡。随访26例中,1例术... 目的总结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病例资料。结果1例术后2 h夹层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术后当日突发心跳骤停死亡。随访26例中,1例术后1月出现支架远端瘤体形成并破裂死亡,余25例夹层内血栓完全机化,无内漏发生。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夹层动脉瘤 支架 腔内
下载PDF
心瓣膜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原代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成少飞 杨岷 +4 位作者 陈长志 王学宁 叶清 王维俊 童菊芳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原代联合培养、扩增,鉴定同一来源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剩余大隐静脉3cm~8cm,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 目的:探讨体外原代联合培养、扩增,鉴定同一来源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剩余大隐静脉3cm~8cm,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混合血管细胞,DMEM培养液培养、扩增混合血管细胞。倒置显微镜、免疫组化方法对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倒置显微镜显示原代细胞及经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呈现内皮样细胞、成纤维样细胞混合生长的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示内皮细胞Ⅷ因子、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细胞经3~4次传代,细胞数量可增殖达到8×10^6~10×10^6。结论:使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可获得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三种细胞经体外联合培养、传代可以达到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种子细胞的足够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细胞培养 混合血管细胞
下载PDF
体外循环围术期呼气未CO_2监测
3
作者 成少飞 朱洪生 +1 位作者 姚培炎 华东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11-314,共4页
观察20例风心和先心患者在体外循环围术期各时期的PaCO2和相应的PETCO2。结果表明:1.各时期的PaCO2与PETCO2均显著相关(P<0.05),r值为0.686~0.995;2.体外转停后风心组Pa-ETC... 观察20例风心和先心患者在体外循环围术期各时期的PaCO2和相应的PETCO2。结果表明:1.各时期的PaCO2与PETCO2均显著相关(P<0.05),r值为0.686~0.995;2.体外转停后风心组Pa-ETCO2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提示ETCO2监测可减少检测动脉血气的频率,但不能完全替代PaCO2;长时间的体外转流加大Pa-ETCO2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 二氧化碳 体外循环 围术期 心脏病
下载PDF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裸鼠体内移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成少飞 杨岷 +2 位作者 陈长志 叶清 薛松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185-188,共4页
目的将人血管混合细胞体外动态种植于脱细胞牛心包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e engineered heart valves,TEHVs)并移植入裸鼠体内,观察其生物学特征变化。方法将体外动态构建的TEHVs移植入裸鼠体内,30d时取材,观察组织、细胞的超微... 目的将人血管混合细胞体外动态种植于脱细胞牛心包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e engineered heart valves,TEHVs)并移植入裸鼠体内,观察其生物学特征变化。方法将体外动态构建的TEHVs移植入裸鼠体内,30d时取材,观察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种子细胞的生长行为和生物学特征变化,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的黏附性,TEHVs的生物相容性等参数。结果组织学观察见:细胞数量、分层数较移植前增多,并有大量细胞浸润入TEHVs深层组织内;免疫组化显示:TEHVs上细胞的内皮细胞Ⅷ因子、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Fibronectin相关抗原呈阳性表达;扫描电镜见:裸鼠体内移植后细胞数量较移植前增多,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的网状胶原结构较埋置前增多明显;透射电镜可见:W-P小体、质膜小泡、密斑、密体、微丝等特征性结构。结论TEHVs细胞能够在裸鼠体内定向分化、增殖,生物学特征无改变,TEHVs生物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脱细胞 牛心包 血管混合细胞 裸鼠
下载PDF
体外培养心血管组织的研究
5
作者 成少飞 叶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498-501,529,共5页
目的探讨以血管细胞结合折叠-支架培养模式来获得完全自身心血管新生组织的可行性。 方法将人体大隐静脉和升主动脉血管壁组织培养出的细胞种植于15cm培养碟中,经过4周的培养,将获得的细胞薄膜折叠成4层,固定于支架上,再经过4周的培养,... 目的探讨以血管细胞结合折叠-支架培养模式来获得完全自身心血管新生组织的可行性。 方法将人体大隐静脉和升主动脉血管壁组织培养出的细胞种植于15cm培养碟中,经过4周的培养,将获得的细胞薄膜折叠成4层,固定于支架上,再经过4周的培养,获得来源于静脉或动脉血管壁的完全自身组织。比较二种来源的新生组织的组织学、超微形态学、DNA含量、胶原含量的差异。 结果经过4周的培养,二种来源的细胞都形成含有多层细胞的薄膜;再4周的培养后,折叠-支架培养模式得到的组织比非折叠-支架培养的组织更有弹性,形态学上更均一致密,有更多的细胞外基质生成,虽然DNA含量低于后者,但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后者;动脉和静脉来源的细胞经折叠-支架培养得到的组织,其胶原含量分别达到人体心包的82%和42%。 结论仅以血管细胞结合折叠-支架培养模式来获得完全自身心血管新生组织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心血管组织 组织工程 自身组织
下载PDF
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嘉 陈长志 +4 位作者 陈彤宇 池浩 成少飞 周文雄 汤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探讨肺减容手术 (L VRS)治疗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的手术指征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行单侧开胸 L VRS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术期死亡 ,所有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 ,机械通... 目的 探讨肺减容手术 (L VRS)治疗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的手术指征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行单侧开胸 L VRS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术期死亡 ,所有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 ,机械通气时间 14 .0± 3.4小时 ;8例术后无漏气 ,9例轻微漏气 2 .4± 0 .8天 ;术后胸腔引流时间2 .8± 1.3天 ,住院时间 2 4 .0± 2 .2天。术后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 4例 ,院内感染 6例。全组无呼吸衰竭、胸腔内出血、伤口感染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随访 14 .0± 6 .3个月 ,均健在。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较术前明显增加 (P<0 .0 5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与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气肿 难治性气胸 LVRS 术后 患者 并发症 治疗 合并 结论 显著性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高危冠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周嘉 陈长志 +3 位作者 成少飞 池浩 陈彤宇 陆佩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方法 ,以避免体外循环对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 方法 对 10 0例冠心病患者行 OPCAB,其中 6 9例伴有冠心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血管病变主要涉及左、右冠状动脉各分支... 目的 探讨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方法 ,以避免体外循环对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 方法 对 10 0例冠心病患者行 OPCAB,其中 6 9例伴有冠心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血管病变主要涉及左、右冠状动脉各分支。 结果 手术死亡 1例 (1.4 % ) ,手术转换 2例 (2 .9% ) ,移植血管失功 1例 (1.4 % ) ,术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 4例 (5 .8% ) ,肾功能衰竭 1例 (1.4 % ) ,胸骨感染 1例 (1.4 % ) ,2 4小时内拔除气管内插管 6 8例(98.6 % ) ,接受输血 17例 (2 5 .0 % )。术后随访 5 6例 ,随访时间 1~ 13个月 ,死亡 2例 ,心绞痛复发 4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2例。术后无脑血管意外、再次手术止血、室性心律失常、下肢切口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随访病例中 14例做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仅 1例移植血管狭窄大于 5 0 %。所有乳内动脉血管桥均通畅。 结论 对某些具有冠心外科手术高危因素的患者 ,采用 OPCAB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然而 ,这种技术较适用于冠状动脉解剖条件较好的病例。远期结果需要长期随访进一步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高危因素 并发症 术后
下载PDF
牛心包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脱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岷 成少飞 +4 位作者 王学宁 叶清 王维俊 王小妹 陈长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去污剂-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去氧胆酸钠法,去除新鲜牛心包组织细胞的效果和保护基质的能力,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提供较满意的支架材料。方法分别采用去污剂-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去氧胆酸钠法,处理新鲜牛心... 目的研究去污剂-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去氧胆酸钠法,去除新鲜牛心包组织细胞的效果和保护基质的能力,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提供较满意的支架材料。方法分别采用去污剂-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去氧胆酸钠法,处理新鲜牛心包组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效果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改变;热皱缩实验、拉力测试观察基质的物理性能变化;DNA抽提比较脱细胞前后细胞数量差异。结果3种方法均能完全去除细胞,与去污剂-酶消化法比较,其他2种方法对基质的破坏明显。结论去污剂-酶消化法脱细胞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护基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牛心包 去细胞基质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瑛 陈军 +2 位作者 王爱忠 李谦平 成少飞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591-59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n=20)和全麻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GA+TPVB组,n=20)。GA组接受标准的全身麻醉。在GA+T...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n=20)和全麻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GA+TPVB组,n=20)。GA组接受标准的全身麻醉。在GA+TPVB组,全麻诱导后以0.5%罗哌卡因行患侧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所有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开始接受含有舒芬太尼的静脉镇痛泵,术后前3d应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特耐)40mg静脉推注,每日2次。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切皮前后5min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于术后1、12、24、48和72h对患者进行静息和活动下(深呼吸、咳嗽时)疼痛评估,主要预后指标为所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满意度;同时观察术后有无血肿、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与GA组比较,GA+TPVB组切皮前后MAP、HR波动明显减小(P<0.05),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12、24、48h的VAS有显著差异,与GA组比较,GA+TPVB组VAS明显降低(P<0.05);GA组和GA+TPVB组术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见血肿、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定位准确,操作成功率高,明显减少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用量,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神经阻滞 超声 镇痛
下载PDF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嘉 陈长志 +5 位作者 池浩 陈彤宇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周文雄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 总结采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ECABG)治疗 6h内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失败和左冠状动脉主干 (LM )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分别对 9例 6h内AMI、2例PTCA... 目的 总结采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ECABG)治疗 6h内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失败和左冠状动脉主干 (LM )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分别对 9例 6h内AMI、2例PTCA失败和 9例LM严重狭窄的患者行ECABG手术。结果 平均移植血管桥(2 .6± 0 .7)支 ,心脏自动复跳 17例 ,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 (IABP) 7例 ;体外循环时间为 (10 9± 2 3)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 (78± 17)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 (2 0± 13)h ;住院期间死亡 2例 ;肾功能衰竭行急诊血液透析 2例 ,院内感染 9例 ,心低排血量 8例 ,难治性心律失常 6例 ,脑血管意外 1例 ,胸骨感染 1例 ,下肢感染 1例。全组患者无围术期心肌梗死 ,无再次手术止血。平均随访 (16 .4± 4 .3)个月 ,仅 1例于术后 2个月出现反复右心功能衰竭症状 ,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 ,对 6h内AMI、LM严重狭窄和PTCA失败的患者行ECABG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创伤性胸骨骨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谦平 成少飞 +1 位作者 赵永红 曹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胸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胸骨骨折病例13例,男性11例,女性2例;平均(38.5±6.7)岁。13例胸骨骨折患者均经过急诊处理,检查胸部CT和胸腔超声后收住人院。根据病情收入普通或ICU... 目的探讨创伤性胸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胸骨骨折病例13例,男性11例,女性2例;平均(38.5±6.7)岁。13例胸骨骨折患者均经过急诊处理,检查胸部CT和胸腔超声后收住人院。根据病情收入普通或ICU病房,根据胸骨骨折及其合并损伤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其中10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胸骨骨折,3例选择非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一3年,切口愈合良好,无胸部疼痛,无钛板移位,无胸骨感染发生。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骨骨折方法有效,可以迅速恢复胸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手术简单易行,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骨折 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绵羊急性缺血性左心衰竭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智成 陈长志 +5 位作者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 Gu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建立简易可靠、相对稳定、重复性好的绵羊急性缺血性左心衰竭模型。方法14只雌性绵羊,体重36.80±3.43kg。用部分阻断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中段结合快速心脏起搏的方法建立急性左心衰竭模型。观察绵羊心力衰竭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目的建立简易可靠、相对稳定、重复性好的绵羊急性缺血性左心衰竭模型。方法14只雌性绵羊,体重36.80±3.43kg。用部分阻断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中段结合快速心脏起搏的方法建立急性左心衰竭模型。观察绵羊心力衰竭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大体和电子显微镜下病理改变。结果10只绵羊心力衰竭诱导成功。绵羊心力衰竭模型建立后心排血量从3.74±0.48L/min降低至2.02±0.51L/min(P<0.01),平均动脉压从116.10±14.15mmHg(1kPa=7.5mmHg)降低至68.10±14.72 mmHg(P<0.01),中心静脉压从7.10±2.18mmHg升高至10.70±3.50mmHg(P<0.05),右心室舒张期末压从6.10±3.57mmHg升高至9.90±4.41mmHg(P<0.05),左心房压从8.10±2.13mmHg升高至12.00±4.57mmHg(P<0.01),左心室舒张期末压从8.50±4.17mmHg升高至13.10±10.64mmHg(P>0.05)。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结论部分阻断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中段结合快速心脏起搏建立急性左心衰竭模型,方法简便易行、相对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估心脏辅助装置的辅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大动物 模型 心肌梗死 心室起搏
下载PDF
搏动性导管泵对绵羊心脏复苏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智成 陈长志 +5 位作者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 Gu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绵羊心脏复苏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绵羊11只,致室颤心搏停止后行心脏复苏,序贯分为三组:无辅助组(n=3)、延迟辅助组(n=2)和即时辅助组(n=6),比较三组复苏持续时间及成功与失败的例数比。分别于复苏后5、60... 目的探讨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绵羊心脏复苏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绵羊11只,致室颤心搏停止后行心脏复苏,序贯分为三组:无辅助组(n=3)、延迟辅助组(n=2)和即时辅助组(n=6),比较三组复苏持续时间及成功与失败的例数比。分别于复苏后5、60、180 min监测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无辅助组、延迟辅助组和即时辅助组复苏持续时间分别为(38.3±5.8)、(43.5±9.2)和(48.7±23.8)min,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成功/失败例数比分别为0/3、0/2和5/1(P<0.05)。复苏成功的5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液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在辅助180 min与5 min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搏停止中,在PUCA泵即时辅助下行心脏复苏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并能恢复和稳定复苏动物的血液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复苏 辅助循环 左室辅助装置 导管泵 绵羊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搏动性导管泵辅助肾缺血-再灌注后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智成 陈长志 +5 位作者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 Gu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9期7695-7698,共4页
背景:有关心力衰竭辅助循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较多,但在该背景下对肾脏组织的形态学分析却鲜有文献涉及。目的:建立绵羊急性心力衰竭模型,在此背景下于国内首次观察搏动性导管泵短期辅助后缺血-再灌注肾脏的形态学改变。设计... 背景:有关心力衰竭辅助循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较多,但在该背景下对肾脏组织的形态学分析却鲜有文献涉及。目的:建立绵羊急性心力衰竭模型,在此背景下于国内首次观察搏动性导管泵短期辅助后缺血-再灌注肾脏的形态学改变。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动物实验,于2003-07/2004-04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研究室完成。材料:搏动性导管泵由欧洲人工脏器协会主席、荷兰Groningen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搏动性导管泵发明者GerhardRakhorst提供。方法:取10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建模成功后开始搏动性导管泵辅助,辅助持续3h。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45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辅助3h后取肾脏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10只绵羊中7只成功支持达到规定的时间。成功的7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接近正常的基线值。光镜和电镜检查发现肾脏缺血-再灌注后轻度的急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细胞数量增多,血管扩张充血,肾曲管上皮水肿变性;肾髓质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结论:急性心力衰竭绵羊经短期辅助后虽恢复了血流动力学指标,但肾脏病理改变依然存在,提示在辅助循环期间,仅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来判断肾功能的预后是不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辅助循环 肾脏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猪体外并行循环模型的建立及管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柽 罗静 +2 位作者 成少飞 赵达强 王爱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型猪体外并行循环模型的建立及管理.方法小型猪12例,全麻诱导插管后,开放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并于建立体外循环前与建立体外循环后每1 h监测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中心静脉压以及红细胞比积.结... 目的探讨小型猪体外并行循环模型的建立及管理.方法小型猪12例,全麻诱导插管后,开放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并于建立体外循环前与建立体外循环后每1 h监测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中心静脉压以及红细胞比积.结果体外循环建立前后监测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型猪并行体外循环在实验中具有稳定性,可作为CPB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体外循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一例
16
作者 王旭冬 薛松 +2 位作者 成少飞 汤敏 谢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59-160,共2页
近年来,随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的普及,临床上发现甲亢和冠心病并存的病例逐渐增多。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冠心病合并甲亢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 冠心病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 病例报道 冠脉造影 甲亢
下载PDF
绵羊急性缺血性左心衰竭模型的建立
17
作者 李智成 陈长志 +6 位作者 范关荣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Gu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154-159,共6页
目的 模拟临床病人,建立简易可靠、相对稳定、重复性好的大动物缺血性急性左心衰竭模型.方法 16只雌性绵羊,体重36.80±3.43kg.麻醉后开胸并建立有创测压管,监测心输出量(CO)、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 模拟临床病人,建立简易可靠、相对稳定、重复性好的大动物缺血性急性左心衰竭模型.方法 16只雌性绵羊,体重36.80±3.43kg.麻醉后开胸并建立有创测压管,监测心输出量(CO)、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右室舒张末压(RVEDP)、左房压(LAP)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部分阻断冠状动脉左旋支中段,使其部分狭窄,同时心电监测.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后,开始心脏逐步快速起搏(120~180次/min),监测血流动力学.急性心力衰竭模型须符合如下两项:(1)CO减少到基线值的75%以下;(2)MAP减少到基线值的75%以下.结果 10只绵羊心力衰竭诱导成功,2只绵羊在PUCA泵导管植入时因技术问题出现大出血而死亡,另外4只在部分阻断左旋支结合快速起搏后发生顽固性室颤,复苏失败.心力衰竭模型建立后CO和MAP明显下降,CO从3.74±0.48L/min减至2.02±0.51L/min(p<0.001),MAP从116.10±14.15mmHg降到68.10±14.72mmHg(p<0.001),CVP从7.10±2.18mmHg升至10.70±3.50mmHg(p<0.05),LAP从8.10±2.13mmHg升至12.00±4.57mmHg(p<0.01),LVEDP和RVEDP虽然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部分阻断冠状动脉左旋支中段结合心脏逐步起搏建立了急性左心衰竭模型.该方法简单易行、相对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估心脏辅助装置的辅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绵羊模型 心肌梗死 心室起搏
下载PDF
双腔静脉法同种原位心脏移植一例报道
18
作者 陈长志 周嘉 +8 位作者 叶青 成少飞 池浩 陈彤宇 王维俊 王彬尧 刘建平 杜勇平 王祥瑞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双腔静脉法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 首例 瑞金医院 供心保存 随访结果 植入 中国 展开 改善
下载PDF
面向3G的移动承载网络的优化与演进——Mobile backhauling 被引量:2
19
作者 成少飞 《通信世界》 2007年第31B期12-13,共2页
3G的发展需要更加优化的多业务承载平台 随着3G不断深入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各大运营商越来越关注未来基于3G的各类业务及承载网络的发展、演进。同时,就运营商本身而言,随着3G牌照的发放,传统的移动或固网运营商很可能以此为契机... 3G的发展需要更加优化的多业务承载平台 随着3G不断深入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各大运营商越来越关注未来基于3G的各类业务及承载网络的发展、演进。同时,就运营商本身而言,随着3G牌照的发放,传统的移动或固网运营商很可能以此为契机,逐步转化成为提供多种业务、多种接入方式、多种信息服务模式的全业务综合通信运营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牌照 承载网络 演进 优化 移动 通信运营商 信息服务模式 承载平台
下载PDF
搏动性导管泵对羊急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
作者 陈长志 李智成 +6 位作者 范关荣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Gu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160-165,共6页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10只绵羊中7只成功支持达到规定的时间,另3只绵羊因技术原因未能完成实验,其中1只PUCA泵导管未能通过主动脉瓣而进入左心室,1只因导管插入太深致使导管瓣膜亦位于左心室,1只辅助1h后,因低血钾突然心跳停止死亡.成功的7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接近正常的基线值.SBP从(86.57±17.03)mmHg升高到(124.00±25.94)mmHg(p=0.004),DBP从0.71±12.62)mmHg升高到(89.29±16.67)mmHg(p=0.002),MAP从(68.86±15.23)mmHg升高到(105.14±19.13)mmng(p=0.001),但CO、CVP、RVEDP、LAP和LVEDP没有明显的变化.首次用PUCA泵辅助成功地维持急性心力衰竭绵羊的血流动力学3h.因此,对稳定急性心力衰竭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如进一步改进PUCA泵的制作工艺和植入途径,该泵有望应用于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以维持其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辅助循环 微型搏动性导管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