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断山区苹果属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成明昊 石胜友 +1 位作者 周志钦 李晓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66-1671,共6页
古地中海退却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隆起,对苹果属植物区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横断山区苹果属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结果表明,老挝海棠的小果类型通过云南南部河谷流域往北传播到横断山区,由... 古地中海退却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隆起,对苹果属植物区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横断山区苹果属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结果表明,老挝海棠的小果类型通过云南南部河谷流域往北传播到横断山区,由宿萼类型演化成滇池海棠系的种类;由脱萼类型演化成陇东海棠系的种类。横断山区苹果属植物区系演化的特点是历史时期长,种类多,既有种类间小的间断分化,又有组、系间大的间断分化。该区系具有明显的演化中心和辐射状的现代分布格局,揭示了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等三维关系间的密切联系。横断山区苹果属植物虽然种类多,但不是原始种的分布地,因此该地区是苹果属植物的演化中心,而不是起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区 苹果属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学 演化中心 起源中心 渗入杂交
下载PDF
苹果属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成明昊 张云贵 李晓林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469-474,共6页
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苹果属植物种的分布、起源和演化。老挝林檎的分布区(也是多胜海棠组种类间的汇集地)为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约北纬20-23°,东经100-110°),该地区是苹果属植... 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苹果属植物种的分布、起源和演化。老挝林檎的分布区(也是多胜海棠组种类间的汇集地)为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约北纬20-23°,东经100-110°),该地区是苹果属植物的起源中心。苹果属植物有阿巴拉契亚地区、中亚细亚西部地区和横断山脉地区3个演化中心。三裂叶海棠和弗洛伦萨海棠在世界苹果属植物分类新系统中是独立的单种组、系,未显示出种类间的演化关系;地理分布是隔离的,与老挝林檎是同源区系解体后独立演化的,因此不属于苹果属,而是与其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的近缘属植物。喜马拉雅山荆子亚种与山荆子比较,形态特征差异明显,分布区有明显的地理分异,应当为种级分类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植物区系 起源中心 演化中心
下载PDF
变叶海棠变异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成明昊 李晓林 +3 位作者 王玫 曾维光 吴福寿 金强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3-239,共7页
采用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居群概念和形象化散点图法,研究了变叶海棠的两个居群内的变异与分化,证明四川阿坝州变叶海棠的变异类型是变叶海棠×陇东海棠的自然杂交种,并显出了杂种偏母型的图象。由居群内的变异分化出的地方宗,是变叶海... 采用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居群概念和形象化散点图法,研究了变叶海棠的两个居群内的变异与分化,证明四川阿坝州变叶海棠的变异类型是变叶海棠×陇东海棠的自然杂交种,并显出了杂种偏母型的图象。由居群内的变异分化出的地方宗,是变叶海棠×陇东海棠的自然杂交变种。 变叶海棠×陇东海棠的人工杂交和对子代(F_1)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形态鉴定,证明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类型 居群 地方种 偏母型 海棠
下载PDF
变叶海棠多样性的区系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成明昊 张云贵 +2 位作者 李晓林 金强 谢晓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在苹果属植物中,变叶海棠(Malustoringoides(Redh.)Hughes)不同形态类型间,其耐盐、耐旱、耐热、耐涝,抗腐烂病和根腐病等都呈明显的多样性差异。在其主要分布区内,有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或其中之... 在苹果属植物中,变叶海棠(Malustoringoides(Redh.)Hughes)不同形态类型间,其耐盐、耐旱、耐热、耐涝,抗腐烂病和根腐病等都呈明显的多样性差异。在其主要分布区内,有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或其中之一)零星分布。它们在四川西部和甘肃东南部汇集,表现为地理亲缘,其分布区的分异,表现为地理替代(含垂直替代)。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经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不断增加种群的多样性,促进物种的分化与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变叶海棠 无融合生殖 区系地理学 居群特征 多样性 保护
下载PDF
变叶海棠种群分化与马尔康海棠起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成明昊 梁国鲁 +2 位作者 石胜友 周志钦 李晓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变叶海棠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与分化,已构成一个极其复杂多样的群居系统。对居群系统的深入调查分析表明:变叶海棠的某些居群内既存在着渗入杂交变异,基因重组;也同时存在着较稳定性遗传(无融合生殖)和类型(单株)的分化、地方宗(变种)... 变叶海棠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与分化,已构成一个极其复杂多样的群居系统。对居群系统的深入调查分析表明:变叶海棠的某些居群内既存在着渗入杂交变异,基因重组;也同时存在着较稳定性遗传(无融合生殖)和类型(单株)的分化、地方宗(变种)的分化、地理宗(亚种)的分化。经过比较分析,深入地揭示了马尔康海棠的演化历史和分类地位。即从变叶海棠居群内变异、地方宗的分化、地理宗的分化,最后达到种(马尔康海棠)的分化4个阶段;马尔康海棠是变叶海堂与陇东海棠渗入杂交形成的种间杂种,应归属于陇东海棠系(Ser.kansuensesRe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叶海棠 种群分化 马尔康海棠 渗入杂交 自我繁殖单位
下载PDF
弗洛伦萨海棠分类地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成明昊 杨晓红 +2 位作者 张云贵 邓洪平 李晓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1-483,共3页
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探明弗洛伦萨海棠与多胜海棠组的种类是同源区系解体后独立演化而来的 ,是与多胜海棠组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单种组 ,命名为弗洛伦萨海棠组 (Sect.FlorentinaeChengMH .) 。
关键词 蔷薇科 苹果属 弗洛伦萨海棠组 同源区系 白垩纪 海棠 分类
下载PDF
阿坝苹果砧木资源的耐涝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成明昊 李晓林 +3 位作者 金强 谢晓黎 刘扬青 欧平贵 《中国南方果树》 1996年第3期43-44,共2页
阿坝苹果砧木资源的耐涝性研究成明昊,李晓林(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重庆630716)金强,谢晓黎,刘扬青,欧平贵(四川省阿坝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苹果树的耐涝性,取决于苹果砧木[1、2],选择耐涝性强的苹果砧木,对于发展苹果... 阿坝苹果砧木资源的耐涝性研究成明昊,李晓林(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重庆630716)金强,谢晓黎,刘扬青,欧平贵(四川省阿坝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苹果树的耐涝性,取决于苹果砧木[1、2],选择耐涝性强的苹果砧木,对于发展苹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苹果砧木资源的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砧木 耐涝性 育种
下载PDF
变叶海棠居群分化与多毛海棠起源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成明昊 张云贵 +1 位作者 周志钦 李晓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517,共3页
变叶海棠遗传多样性是变叶海棠与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产生单程渗入杂交形成的杂交复合体 ,该复合体经居群内变异、地方宗的分化、地理宗的分化 ,最后分化形成了多毛海棠。多毛海棠的形态特征与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易于区别 ,并具有较为广... 变叶海棠遗传多样性是变叶海棠与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产生单程渗入杂交形成的杂交复合体 ,该复合体经居群内变异、地方宗的分化、地理宗的分化 ,最后分化形成了多毛海棠。多毛海棠的形态特征与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易于区别 ,并具有较为广泛的地理分布 ,按形态———地理学方法 ,是一个独立的种 ,是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近缘种 ,属于陇东海棠系。多毛海棠是我国西部地区特有种 ,对其种质特性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叶海棠 居群分化 多毛海棠 起源
下载PDF
苹果优良砧木资源—小金海棠 被引量:20
9
作者 成明昊 李晓林 张云贵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383-386,397,共5页
小金海棠分布在沿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中上游流域之间 ,称为岷江一大渡河带。该地区有陇东海棠系等 10多种苹果属植物的分布 ,种类间的汇集 ,表现为地理亲缘。不同物种汇集地 ,无疑是物种分化及种质渗入十分活跃的地带 ,而小金海棠则有可... 小金海棠分布在沿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中上游流域之间 ,称为岷江一大渡河带。该地区有陇东海棠系等 10多种苹果属植物的分布 ,种类间的汇集 ,表现为地理亲缘。不同物种汇集地 ,无疑是物种分化及种质渗入十分活跃的地带 ,而小金海棠则有可能是物种分化及种质渗入形成的多倍体杂种。小金海棠幼苗的叶形与陇东海棠近似 ,其分布区与陇东海棠系表现为地理亲缘 ,因此 ,小金海棠应归属于陇东海棠系。小金海棠是在全球范围内筛选出的第一个抗缺铁黄叶病苹果基因型 ,对潜隐病毒也有较强的抗性 ,是极重要的苹果种质资源。作苹果砧木利用 ,其综合性状优于M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海棠 区系地理 地理亲缘 砧木资源 苹果
下载PDF
三裂叶海棠分类地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成明昊 周志钦 +1 位作者 邓洪平 李晓林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8-269,共2页
根据三裂叶海棠分类研究的新进展 ,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探明三裂叶海棠与苹果属的原始种 (老挝林檎 )是同源区系解体后独立演化的 ,是其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的近缘属植物 ,起源于白垩纪 。
关键词 蔷薇科 独模属 苹果属 三裂叶海棠 分类 同源区系 白垩纪
下载PDF
苹果属一新种——马尔康海棠 被引量:9
11
作者 成明昊 梁国鲁 +5 位作者 李晓林 吴福寿 袁必贤 曾维光 金强 艾德仁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317-319,共3页
马尔康海棠 Malus maerkangensis Cheng,Zeng et Jin Sp.与陇东海棠M.kansuensis(Batal)Schncid.近似。但本种树体高大,枝刺粗壮;部分叶片分裂,裂缺较深,缺口部位较低,叶基近圆形或宽楔形;每花序的花朵较少,花朵较大,花柱较多,易于区别。
关键词 苹果属 品种 马尔康海棠
下载PDF
苹果优良种质——花叶海棠区系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成明昊 李晓林 张云贵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287-289,共3页
花叶海棠地理分布较广泛 ,分布海拔高度 1 2 90~ 40 0 0m之间。分布区以兰州为中心 ,区域分异为 4个植物亚区 :(1 )亚洲荒漠植物亚区的中亚东部地区—阿拉善亚地区。 (2 )青藏高原植物亚区的唐古特地区。 (3)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 花叶海棠地理分布较广泛 ,分布海拔高度 1 2 90~ 40 0 0m之间。分布区以兰州为中心 ,区域分异为 4个植物亚区 :(1 )亚洲荒漠植物亚区的中亚东部地区—阿拉善亚地区。 (2 )青藏高原植物亚区的唐古特地区。 (3)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横断山脉地区。 (4)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亚地区。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多样 ,因此在苹果属植物中 ,花叶海棠耐瘠薄土壤 ,具有最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花叶海棠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热、耐盐、耐寒等多种抗逆性 ;作苹果砧木嫁接亲和性好 ,嫁接树具有矮化、提早结果、产量高、果实品质好等优良性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种质 花叶海棠 区系地理学
下载PDF
苹果砧木资源的抗旱性与抗热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成明昊 李晓林 +3 位作者 张云贵 金强 刘扬青 谢晓黎 《中国南方果树》 1996年第4期39-40,共2页
苹果砧木资源的抗旱性与抗热性研究成明昊,李晓林,张云贵,金强,刘扬青,谢晓黎(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重庆630716)(四川省阿坝州林科所)我国苹果主产区,其降雨量在年内和年际间的变化幅度都较大,往往造成严重的旱害。因此... 苹果砧木资源的抗旱性与抗热性研究成明昊,李晓林,张云贵,金强,刘扬青,谢晓黎(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重庆630716)(四川省阿坝州林科所)我国苹果主产区,其降雨量在年内和年际间的变化幅度都较大,往往造成严重的旱害。因此,选育抗旱性强的苹果品种和砧木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砧木资源 抗旱性 抗热性
下载PDF
苹果属一新变种——花叶海棠宿萼变种 被引量:3
14
作者 成明昊 李晓林 +7 位作者 梁国鲁 曾维光 吴福寿 袁必贤 金强 刘杨青 谢晓黎 欧平贵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1-2,共2页
在四川省若尔盖迭部经营所附近发现的Malus transitoria新变种,定名为Malus transitoria var calycomeles Cheng.Zeng et Jin n.var,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果实倒卵形,果顶突起,萼片宿存。
关键词 苹果属 变种 形态特征 分布 花叶海棠宿萼
下载PDF
苹果砧木资源的耐涝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成明昊 李晓林 《中国果树》 1990年第2期9-13,共5页
供试苹果砧木30个种类,淹水处理63天,撤水恢复后,大部分种类成活较好,证明它们的耐涝性较强。砧木淹水13天时,首先表现为叶片的电解质总含量降低,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下降等生理障碍,尔后表现新梢生长减弱,叶片出现受害症状。而叶片... 供试苹果砧木30个种类,淹水处理63天,撤水恢复后,大部分种类成活较好,证明它们的耐涝性较强。砧木淹水13天时,首先表现为叶片的电解质总含量降低,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下降等生理障碍,尔后表现新梢生长减弱,叶片出现受害症状。而叶片的受害程度又与电解质总含量、撤水恢复后砧木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等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根据砧木叶片的受害级数排列的30个砧木种类的耐涝性序列是较为可靠的;同时根据砧木叶片受害级数进行的分组归类,在淹水处理期间,各组间新梢增长量的差异是极显著的,因此其分组归类也是较为适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砧木 资源 耐涝性
下载PDF
苹果属一新变种─陇东海棠南坪变种 被引量:1
16
作者 成明昊 李晓林 +3 位作者 梁国鲁 金强 刘杨青 谢晓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308-310,共3页
在四川省南坪县勿角乡发现的Maluskansuensis新变种,定名为MaluskansuensisvarnanpingchengetJinn.var。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花柱和心室较多,叶片较大,裂片较多,... 在四川省南坪县勿角乡发现的Maluskansuensis新变种,定名为MaluskansuensisvarnanpingchengetJinn.var。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花柱和心室较多,叶片较大,裂片较多,裂缺较浅,叶片背面密被绒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变种 形态特征 分布
下载PDF
苹果属植物的耐旱性与耐热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成明昊 李晓林 张云贵 《四川果树》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供试苹果属植物30个种类、用PEG脱水剂模拟干旱处理,测定了细胞膜的损伤率,排列了30个种类的耐旱性序列,并进行了耐旱性的分组归类.细胞膜的损伤率与叶片持水率、气孔阻力和蒸腾强度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苹果属植物的耐旱性与耐热性无相关... 供试苹果属植物30个种类、用PEG脱水剂模拟干旱处理,测定了细胞膜的损伤率,排列了30个种类的耐旱性序列,并进行了耐旱性的分组归类.细胞膜的损伤率与叶片持水率、气孔阻力和蒸腾强度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苹果属植物的耐旱性与耐热性无相关性,并进一步论证了苹果属植物的耐旱性鉴定与耐热性鉴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抗旱性 避旱性 耐旱性 耐热性
下载PDF
涪陵磨盘沟自然保护区桫椤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18
18
作者 石胜友 郭启高 +1 位作者 成明昊 梁国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1-584,共4页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探讨了重庆市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桫椤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分形特征。桫椤种群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各不相同,与生境密切相关。在6个不同植物群落中,桫椤种群的计盒维数大小依...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探讨了重庆市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桫椤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分形特征。桫椤种群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各不相同,与生境密切相关。在6个不同植物群落中,桫椤种群的计盒维数大小依次为黄牛奶树淡竹叶>黄杞水麻>盐肤木腹水草>血桐芒>白栎扁穗莎草>毛叶木姜子火炭木。计盒维数定量地反映了该自然保护区桫椤种群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随机型的桫椤种群对空间占有能力比聚集型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分形特征 计盒维数 种群格局 群落
下载PDF
变叶海棠种群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邓洪平 成明昊 +1 位作者 周志钦 李晓林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9,共5页
采用“杂种指数”和“形象化散点图”法 ,探明了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 ,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 ,经过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 ,形成现今这样极其复杂多样的渗入杂交群体 ,该... 采用“杂种指数”和“形象化散点图”法 ,探明了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 ,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 ,经过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 ,形成现今这样极其复杂多样的渗入杂交群体 ,该群体为 3个种的杂交复合体。由于杂种的全部或部分能育子代中发生的基因重组和增加基因的突变 ,丰富了物种的基因库 ,从而深入的揭示了变叶海棠具有多种高抗性的遗传机理。在变叶海棠居群内保护或栽植适量的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 ,对于保持和促进变叶海棠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叶海棠 无融合生殖 渗入杂交 杂交复合体 种群多样性 形成 分化
下载PDF
变叶海棠起源的AFLP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石胜友 梁国鲁 +3 位作者 成明昊 郭启高 李晓林 周志钦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2-806,共5页
利用4对AFLP引物组合(EcoRⅠAAC+MseⅠCAC,EcoRⅠACG+MseⅠCAG,EcoRⅠACC+MseⅠCTA,EcoRⅠACT+MseⅠCAG)对花叶海棠、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231个,其中多态性位点211个,多态性比例为91·34%,区... 利用4对AFLP引物组合(EcoRⅠAAC+MseⅠCAC,EcoRⅠACG+MseⅠCAG,EcoRⅠACC+MseⅠCTA,EcoRⅠACT+MseⅠCAG)对花叶海棠、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231个,其中多态性位点211个,多态性比例为91·34%,区分率达100%;利用AFLP标记对变叶海棠、陇东海棠、花叶海棠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细胞学和同工酶的结果一致,AFLP数据表明变叶海棠是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的杂交种,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变叶海棠的杂种起源。变叶海棠的变异类型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叶海棠与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产生渗入杂交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叶海棠 AFLP 起源 杂交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