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技术划分油气成藏期次———以川中古隆起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为例
1
作者 邹鑫洁 肖晖 成良丙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技术,是利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对包裹体的荧光性质进行研究,以确定包裹体的流体性质、化学成分及形成时代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烃类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以及包裹体测温的技术手段,对川中古隆起灯影组油气成藏...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技术,是利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对包裹体的荧光性质进行研究,以确定包裹体的流体性质、化学成分及形成时代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烃类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以及包裹体测温的技术手段,对川中古隆起灯影组油气成藏期次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检测,观察到灯影组储层中存在3种荧光颜色的烃类包裹体,分别为橙色、黄绿色和蓝白色,显示了包裹体中充注的油从低成熟度到高成熟度的变化。通过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参数分析,结合埋藏生烃史及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测定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研究区灯影组油藏共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第Ⅰ期发橙色荧光的低成熟度油的充注时间约在志留世—晚泥盆世期间;第Ⅱ期发黄绿色荧光的中等成熟度油的充注时间约为早三叠世—早侏罗世期间;第Ⅲ期高成熟度油气的充注时间约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间。第Ⅰ期和第Ⅱ期主要为原油充注,第Ⅲ期为古油藏裂解生气形成气藏。该研究成果与前人根据构造运动以及研究区包裹体均一温度划分的油气成藏期次结论相印证,对川中地区进一步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显微荧光 油气成藏期次 震旦系 川中古隆起
下载PDF
姬塬油田长9油藏断层特征及对油藏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成良丙 曲春霞 +3 位作者 苟永俊 何右安 王进 王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5期50-54,共5页
姬塬油田长9油藏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部分井地层厚度减薄,邻井构造突变。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对比、构造对比、岩心观察等发现姬塬地区发育21条北西西向正断层,弥补了该区块关于断层的证据。天环坳陷的形成与长7烃源岩分布及生烃高峰期... 姬塬油田长9油藏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部分井地层厚度减薄,邻井构造突变。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对比、构造对比、岩心观察等发现姬塬地区发育21条北西西向正断层,弥补了该区块关于断层的证据。天环坳陷的形成与长7烃源岩分布及生烃高峰期在时空上匹配,促进了油气侧向运移并成藏,使凹陷东部油藏相对富集,断层形成后油藏重新调整,造成断层下方油藏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油气成藏 长9油藏 姬塬油田
下载PDF
多层复合油藏产能预测及主力层优选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成良丙 杨军 +2 位作者 冯顺彦 丁黎 马静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6期117-121,共5页
影响特低渗油田油井产能的因素较多,核心因素为储层孔隙空间、渗透率和含油性。以姬塬油田H195井区为例,通过初期产能与各测井参数相关性分析,寻找能反映储层特征的测井参数,建立产能系数法和综合指数法产能预测模型。通过对2种方法计... 影响特低渗油田油井产能的因素较多,核心因素为储层孔隙空间、渗透率和含油性。以姬塬油田H195井区为例,通过初期产能与各测井参数相关性分析,寻找能反映储层特征的测井参数,建立产能系数法和综合指数法产能预测模型。通过对2种方法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将产能预测技术从单井转向单砂层,得到层内连续的产能评价参数,以此优选主力层及主力贡献段,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产能 相关性分析 水平井 主力层优选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裂缝密度求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成良丙 《石油知识》 2010年第4期10-11,共2页
一、分形分维技术原理 所谓分形.就是自然界中不规则、无限复杂的几何形体,其内部存在着自相似性,即局部与整体相似.描述分形的定量参数叫分维。分形几何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自相似性的不规则曲线或位形(称线性分形)和具有自仿射... 一、分形分维技术原理 所谓分形.就是自然界中不规则、无限复杂的几何形体,其内部存在着自相似性,即局部与整体相似.描述分形的定量参数叫分维。分形几何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自相似性的不规则曲线或位形(称线性分形)和具有自仿射性的信号序列。因此把在形态(结构)、功能和信息等方面具有自相似性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分形。它是定量描述自然界中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裂缝密度 自相似性 应用 求取 分形分维 不规则曲线 分形几何学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方法
5
作者 成良丙 刘波 +2 位作者 易红 肖华 邓庆杰 《低渗透油气田》 2012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沉积微相划分是油田产能建设、储层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面对大规模产建和精细地质研究的需求,庞大的井数据、分小层的沉积微相数据难以用手工完成,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快速识别出各小层的微相类型、在沉积学规律... 沉积微相划分是油田产能建设、储层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面对大规模产建和精细地质研究的需求,庞大的井数据、分小层的沉积微相数据难以用手工完成,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快速识别出各小层的微相类型、在沉积学规律的指导下结合测井曲线的平面分布特征、砂地比、砂体厚度等进行修正,实现沉积相的快速准确识别。油田常用的GPTLog软件中自带神经网络算法,能应用到沉积相分类中,文中多种修正方法对其他区块沉积相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自动识别 白马中区 沉积微相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有效裂缝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47
6
作者 樊建明 屈雪峰 +3 位作者 王冲 雷启鸿 成良丙 杨子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0-748,共9页
依据岩心、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发育,裂缝类型以高角度构造剪切缝为主,多呈连续台阶式分布,受岩石力学非均质性和现今应力场的影响,北东向裂缝为优... 依据岩心、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发育,裂缝类型以高角度构造剪切缝为主,多呈连续台阶式分布,受岩石力学非均质性和现今应力场的影响,北东向裂缝为优势渗流方向。天然裂缝主要具有"高角度、小切深、小开度、延伸短"特征;发育程度主要受岩性和单砂层厚度控制,一般粉砂岩中天然裂缝最发育,泥岩中相对不发育,单砂层厚度越小,天然裂缝越发育。在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特征参数定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借助油藏基质和天然裂缝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的油藏综合地质模型,应用油藏数值模拟反演技术,确定了符合生产特征的有效天然裂缝平面分布规律,定量评价了天然裂缝对单井产量的贡献率(30.0%~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 天然裂缝 分布特征 有效天然裂缝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物源及沉积展布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雷启鸿 高琼瑶 +3 位作者 成良丙 李继红 杨永兴 高军锋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6,91,共8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15口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粒度特征等的综合研究,结合轻、重矿物组合平面展布特征、数据结构变差函数分析及砂岩百分含量平面分布规律等,对该区物源及古水流方向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15口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粒度特征等的综合研究,结合轻、重矿物组合平面展布特征、数据结构变差函数分析及砂岩百分含量平面分布规律等,对该区物源及古水流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物源与古水流方向为北东向和南西向,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展布随双向水流强弱的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沉积相展布特征 长8油层组 马岭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长庆油田地质工程一体化智能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松泉 吴志宇 +4 位作者 王娟 李良 杨倬 魏红芳 成良丙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5,共14页
面对当前勘探开发对象日趋复杂和低油价的压力,针对长庆油田页岩油、致密气赋存特点探索形成了“水平井、多层系、立体式、大井丛、工厂化”开发新模式,实现了地质工程一体化规模、高效及低成本开发页岩油气资源。为了更好地适应一体化... 面对当前勘探开发对象日趋复杂和低油价的压力,针对长庆油田页岩油、致密气赋存特点探索形成了“水平井、多层系、立体式、大井丛、工厂化”开发新模式,实现了地质工程一体化规模、高效及低成本开发页岩油气资源。为了更好地适应一体化综合研究、生产组织和决策指挥等业务需求,对数字化条件下油田企业级地质工程一体化决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涵盖“研究+分析+决策”完整链条的设计思路,将新一代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与页岩油气开发模式深度融合,开发建设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决策支持系统(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GEDS),包括三维地震大数据可视化、地上地下一体化综合展示、三维地质快速建模数据接口、地质模型局部快速更新等关键技术模块,在页岩油勘探开发示范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实现了室内现场远程互动、生产过程实时监控、方案部署动态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页岩油 数字化 智能化 多学科协同
下载PDF
一种确定水驱气藏动态储量及水体能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薛婷 吉雨 +3 位作者 成良丙 吕昌盛 杨永兴 兰正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8,共6页
动态储量及水体能量作为含水气藏开发过程中的2个关键参数,目前的研究方法及求解方式均基于物质平衡原理,且参数获取及求解过程较为繁琐。以水驱气藏物质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数学理论模型,并引入新的水体能量参数,结合... 动态储量及水体能量作为含水气藏开发过程中的2个关键参数,目前的研究方法及求解方式均基于物质平衡原理,且参数获取及求解过程较为繁琐。以水驱气藏物质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数学理论模型,并引入新的水体能量参数,结合气水两相相渗曲线,在动态储量和水体强度为未知数的条件下,得到累计产气量与累计产水量的关系式,建立了求解动态储量及水体能量参数的最优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利用本文模型能够较为快速地同时计算出动态储量与水体能量参数;与4种经典方法对比,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均较小,且避免了地层压力测试及水侵量计算过程。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水体能量的逐渐增大,气藏动态储量逐渐减小,表明了水封气对动态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成果为水驱气藏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气藏 物质平衡 水体能量 动态储量 水侵量
下载PDF
菱形井网设计的VBScript编程实现及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路 王选茹 +1 位作者 成良丙 侯金晔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3年第3期8-11,3,共4页
井网设计是油气田开发中数值模拟、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和井网调整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研究目前井网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Excel与VBScript编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菱形井位设计,编制井号,判别井别,从而提高了井位设计的效率,使编制井号更... 井网设计是油气田开发中数值模拟、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和井网调整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研究目前井网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Excel与VBScript编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菱形井位设计,编制井号,判别井别,从而提高了井位设计的效率,使编制井号更为灵活,大大提高了油气田开发中数据值模拟、方案编制和井网调整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井网 井网设计 编制井号 VBSCRIPT
下载PDF
华庆油田B168井区初期产量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永兴 李涛 +3 位作者 马良杰 曲春霞 杨卫国 成良丙 《低渗透油气田》 2011年第3期91-95,共5页
华庆油田B168井区油藏为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油藏,主力油层为三叠系长8.。该井区2008年开始规模开发,截至目前共完钻开发井412口,初期产量单井平均日产油2.7t,含水13.7%,区块北部、中部、南部初期产量分布差异较大。从... 华庆油田B168井区油藏为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油藏,主力油层为三叠系长8.。该井区2008年开始规模开发,截至目前共完钻开发井412口,初期产量单井平均日产油2.7t,含水13.7%,区块北部、中部、南部初期产量分布差异较大。从地质角度出发,通过物源分析、储层特征、开发技术政策等方面提出产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对同类油藏开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产量 影响因素 物源方向 超前注水
下载PDF
致密油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12
作者 赵国玺 张瀚丹 +2 位作者 郑光辉 成良丙 王冲 《低渗透油气田》 2016年第1期111-114,共4页
致密油储层物性差,孔喉细微,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对于进一步认清致密油储层渗流特征及开发潜力很有必要利用离心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手段.确定了0.05μm为致密油储层可动喉道半径门限值.核磁共振T2界限值平均为18.44ms。随着物性... 致密油储层物性差,孔喉细微,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对于进一步认清致密油储层渗流特征及开发潜力很有必要利用离心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手段.确定了0.05μm为致密油储层可动喉道半径门限值.核磁共振T2界限值平均为18.44ms。随着物性逐渐变好,流体可动用程度也随之增加、随着物性变差.纳米级和亚微米级孔喉含量及其空间内的可动流体逐渐占据主导。根据油井试油数据及水平井岩心分析数据确定致密油储层渗透率下限为0.03mD,此时流体饱和度下限为20%。研究结论为后期认识致密油渗流规律.确定开发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储层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油田长7致密油有效储层识别与甜点优选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崇康 成良丙 +3 位作者 陈旭峰 孙钿翔 李超 赵国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2-818,共7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油田长7油藏试油、生产数据为基础,界定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开发的储层为有效储层,从岩心观察、录井显示、储层实验分析、测井响应等4个方面建立有效储层的识别标准。认为现阶段鄂尔多斯盆地能够开发的致密油储层... 以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油田长7油藏试油、生产数据为基础,界定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开发的储层为有效储层,从岩心观察、录井显示、储层实验分析、测井响应等4个方面建立有效储层的识别标准。认为现阶段鄂尔多斯盆地能够开发的致密油储层为孔隙度大于5.5%、渗透率大于0.03×10^(-3)μm^2的油斑细砂岩。有效储层恒速压汞显示喉道半径大于0.25μm,可动流体饱和度大于30%,测井响应声波时差大于215μs/m。"甜点"区含油性较好,全烃气测录井气测值为基线的3倍以上,电阻率达到30Ω·m以上。从钻井允许误差和单井控制储量规模分析,最大单油层厚度应大于4 m,压裂后可动用油层厚度达到6 m以上。有利区筛选过程中按照先从沉积相带进行有利区带优选,然后用储层物性、油层厚度下限标准进行"甜点"筛选,在油藏内部产能建设实施过程中按照含油性、邻井实施效果排序,扣除风险区,避免低产低效区。形成的技术指标和技术方法,在新安边地区提交探明储量1.0×10~8t,建成了致密油规模开发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下限标准 有效储层 甜点优选 长7致密油 新安边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蔡玥 李勇 +3 位作者 成良丙 徐文杰 丁迎超 熊琦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以常规压汞、铸体图像、扫描电镜和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恒速压汞测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地区长8储层孔隙类型多样,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恒速压汞... 以常规压汞、铸体图像、扫描电镜和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恒速压汞测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地区长8储层孔隙类型多样,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恒速压汞测试表明,姬塬长8储层为大孔细喉型。与特低渗透储层相比,超低渗透储层喉道分布范围更集中,小喉道所占比例更大,孔喉半径比分布范围更宽。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差异主要体现在喉道的大小和分布上,喉道控制储层品质及渗流能力。在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开发中应尤其注重孔喉间的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孔隙结构特征 恒速压汞 低渗透砂岩
下载PDF
安边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小娟 郑光辉 +3 位作者 郭路 刘万涛 成良丙 赵国玺 《低渗透油气田》 2015年第2期89-93,共5页
致密油储层评价是致密油有效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储层特征不同,考虑的出发点也不同,针对安边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原理和方法,着重依据地应力场研究成果及裂缝预测成果.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确定了影响储层各... 致密油储层评价是致密油有效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储层特征不同,考虑的出发点也不同,针对安边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原理和方法,着重依据地应力场研究成果及裂缝预测成果.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确定了影响储层各因素的隶属度函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给予权重值。最后按相同步长网格化.建立各因素评判矩阵,根据计算模型求取评价阈值,再以目前勘探成果为依据,多参数综合评价确定有利区、次有利区和不利区的阈值范围。该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解决了储层单因素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评价结果相互交叉、不唯一的问题,有利于对致密油储层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储层评价 安边地区
下载PDF
致密油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储层为例 被引量:45
16
作者 时建超 屈雪峰 +4 位作者 雷启鸿 傅波 何右安 赵国玺 成良丙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7-834,850,共9页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流体分布特征不同于低渗储层,主要利用核磁共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储层可动流体进行定量评价,辅助以铸体薄片、电镜扫描、高压压汞、高分辨率X-CT等技术分析可动流体差异性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致密...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流体分布特征不同于低渗储层,主要利用核磁共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储层可动流体进行定量评价,辅助以铸体薄片、电镜扫描、高压压汞、高分辨率X-CT等技术分析可动流体差异性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致密油储层T2谱形态主要表现为6种类型,中大孔隙内束缚流体量较高,导致致密油储层可动流体参数偏低,且不同样品之间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性较强;储层渗透率与可动流体参数相关性较强,储层物性越好,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越大;孔喉半径大小、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及所对应的孔喉连通性,裂缝的发育程度及有效性,黏土矿物含量、赋存形式及充填孔喉程度等储层特征是致密油储层可动流体差异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油储层 可动流体 核磁共振 主控因素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雷启鸿 成良丙 +3 位作者 王冲 樊建明 何右安 赵国玺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1,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资源丰富,储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10-3μm2,物性较差,可动流体饱和度是该类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采用离心实验和核磁共振T2谱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研...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资源丰富,储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10-3μm2,物性较差,可动流体饱和度是该类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采用离心实验和核磁共振T2谱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长7致密储层单相可动水饱和度平均为39.40%,其中微米级(大于1μm)、亚微米级(0.1~1.0μm)及纳米级(小于0.1μm)可动水饱和度分别为2.2%、25.67%及11.52%;岩心束缚水下可动油含量平均为26.07%,其中微米级(大于1μm)、亚微米级(0.1~1.0μm)及纳米级(小于0.1μm)可动油含量分别为0.79%、9.48%及15.81%;可动流体主要分布在亚微米和纳米孔喉中。二是随着岩心渗透率的增大,可动水和可动油饱和度都增大;但不同喉道半径控制的可动流体饱和度增加幅度不同,喉道半径为0.10~0.5μm的可动流体饱和度随着岩心渗透率的增大都增大,且增幅最大,其次是喉道半径处于0.5~1.0μm的可动流体,喉道半径大于1.0μm的可动流体饱和度增幅最小,而喉道半径小于0.1μm的可动流体饱和度相对含量降低的趋势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流体 分布特征 长7致密油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页岩油水平井产能主控因素及开发对策优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薛婷 黄天镜 +2 位作者 成良丙 麻书玮 时建超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80-1888,共9页
受储层特征、水平段长度、压裂规模等多种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影响,庆城油田长7段页岩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单井产能存在较大差异,然而主控因素不明确。为此,以庆城油田180余口水平井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法、随机森林算法系统分析了地质、压... 受储层特征、水平段长度、压裂规模等多种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影响,庆城油田长7段页岩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单井产能存在较大差异,然而主控因素不明确。为此,以庆城油田180余口水平井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法、随机森林算法系统分析了地质、压裂施工等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程度,明确单井产能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孔隙度、含油饱和度、脆性指数、有效水平段长度、压裂段数、单段加砂量、入地液量是影响页岩油水平井单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基于上述认识,优化了地质井位部署和压裂施工参数,对低油价背景下页岩油的高效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产能主控因素 开发对策优化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水平井注水吞吐开发实践——以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51
19
作者 樊建明 王冲 +2 位作者 屈雪峰 成良丙 薛婷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6-715,共10页
针对致密油藏长水平井自然能量开发后期如何补充能量的难题,在致密油藏注水吞吐采油机理、可动油定量评价和矿场试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平井注水吞吐的选井条件和技术政策:①初期产量较高、含水较低、有一定稳产期的水平井实施注水... 针对致密油藏长水平井自然能量开发后期如何补充能量的难题,在致密油藏注水吞吐采油机理、可动油定量评价和矿场试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平井注水吞吐的选井条件和技术政策:①初期产量较高、含水较低、有一定稳产期的水平井实施注水吞吐效果较好。②从经济性和储层非均质性两方面考虑,若水平井单段人工裂缝破裂压力差异小,则采用经济、操作简单的笼统注水吞吐方式;若水平井单段人工裂缝破裂压力差异较大,采用分段注水吞吐方式能够较好提高段间注水波及面积,缺点是成本较高。③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致密油自然能量开发转注水吞吐补充能量时机为地层压力保持水平降到原始地层压力的60%;注水吞吐注水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达到原始地层压力的110%;单段注水速度为10~20 m^3/d;焖井时间为10~13d(1 000 m^3注水量);开井后水平井百米日产液量为1.5 m^3/d。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的50多个井组开展了致密油水平井注水吞吐试验,有效井组的比例达到了约70%,平均井组增油量为610t,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平井 注水吞吐 技术政策 实践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