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二叠统芦草沟组裂缝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国貌 成进湖 +1 位作者 张李明 李叔骅 《吐哈油气》 2001年第3期12-15,100,共5页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裂缝主要以网状缝、斜交缝和层间缝为主,裂缝密度大,宽度小,规模中等。裂缝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个时期,裂缝以北西向、北东向的剪裂缝为主,受力方向主要以北东向挤压应力为主,导致了复杂的裂...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裂缝主要以网状缝、斜交缝和层间缝为主,裂缝密度大,宽度小,规模中等。裂缝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个时期,裂缝以北西向、北东向的剪裂缝为主,受力方向主要以北东向挤压应力为主,导致了复杂的裂缝体系。碳酸盐岩裂缝最为发育,凝灰岩次之。在垂向上以芦草沟组第二段最为发育,第三段次之,第一段最差;横向上黑墩地区极为发育,马中次之,牛圈湖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马朗凹陷 上二叠统 应力 裂缝
下载PDF
高注低采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开发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洪庆 朱维耀 +3 位作者 孙玉凯 李正科 成进湖 王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9-812,共4页
为了解决高注低采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理论问题,采用岩心组合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了4种平面非均质模型方案在不同注采方式下水驱油机理,建立了反映平面非均质油层渗流特征的渗流数学模型,利用积分变换推导出模型的解析解。实验... 为了解决高注低采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理论问题,采用岩心组合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了4种平面非均质模型方案在不同注采方式下水驱油机理,建立了反映平面非均质油层渗流特征的渗流数学模型,利用积分变换推导出模型的解析解。实验特征和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高注低采的开发过程中储层全程泄压效果也远好于低注高采的开发情况。解决了高注低采开发的基本理论问题,为矿场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非均质油藏 高注低采 压力分布 压力梯度分布 渗流数学模型
下载PDF
台北凹陷温吉桑-温南地区滚动勘探开发潜力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桑廷义 罗权生 +2 位作者 李道阳 成进湖 陈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0-21,25,共3页
温吉桑-温南地区历经燕山、喜山运动,形成了一系列成排成带展布的断背斜、断鼻等复杂构造圈闭。受断层控制,呈东西走向的局部构造与南北展布的低位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在温吉桑地区局部构造东西两翼发育侧缘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温吉桑-温南地区历经燕山、喜山运动,形成了一系列成排成带展布的断背斜、断鼻等复杂构造圈闭。受断层控制,呈东西走向的局部构造与南北展布的低位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在温吉桑地区局部构造东西两翼发育侧缘上倾尖灭岩性油藏,在温南地区发育复杂断块油藏。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指导下开展储层横向预测,以人机工作站为平台的全三维地震目标处理、解释及断层封堵性研究是进一步挖掘本区潜在目标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滚动勘探 开发潜力 技术对策 温吉桑一温南地区
下载PDF
马朗凹陷二叠系油藏赋存状态及裂缝分布 被引量:4
4
作者 成进湖 陈煦 《吐哈油气》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已发现的牛圈湖、黑墩和马中三个油田二叠系油藏控制石油地质储量达几千万吨。油藏综合分析表明,搞清二叠系油藏的油气赋存状态和裂缝分布规律是决定勘探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根据油气显示、储层基质孔渗特征、压汞...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已发现的牛圈湖、黑墩和马中三个油田二叠系油藏控制石油地质储量达几千万吨。油藏综合分析表明,搞清二叠系油藏的油气赋存状态和裂缝分布规律是决定勘探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根据油气显示、储层基质孔渗特征、压汞特征、荧光薄片以及压力测试资料等五个方面首先证明了在二叠系油藏中基质不仅普遍含油,而且是储集的主要空间。同时根据岩心描述、地层倾角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三个油田二叠系油藏的裂缝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描述,搞清了裂缝与岩性、与层厚以及与构造部位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裂缝在三个油田中分布的有利地区,提出了有效裂缝密度的大小是控制单井产量高低的主要原因这一重要论点,并最终指出牛圈湖、黑墩和马中油田二叠系油藏均为裂缝型油藏。这些结论为今后这三个油田的勘探评价、储量升级和开发可行性论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朗凹陷 二叠系 油藏赋存状态 裂缝分布 储集空间 裂缝型油藏
下载PDF
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煦 牛仁杰 成进湖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94-497,共4页
应用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吐哈盆地前侏罗系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标志,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划分为四个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研究结果认为,构造作用是控制本区基准... 应用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吐哈盆地前侏罗系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标志,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划分为四个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研究结果认为,构造作用是控制本区基准面旋回形成的主要因素。多种资料证实,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发育简单前陆、双前陆和背驮式前陆三类沉积凹陷;缓坡和陡坡型两类沉积模式。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生储盖层发育广泛。基准面下降早期是烃源岩的主要形成期,基准面上升期形成的下储上盖型组合是盆地最有利的储盖组合,有着巨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三叠系 二叠统 吐哈盆地 构造作用
下载PDF
温吉桑-温南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技术
6
作者 成进湖 罗权生 陈旋 《吐哈油气》 2002年第2期112-117,195-196,共8页
温吉桑-温南地区具备发育隐蔽油气藏的基本条件。该区历经燕山、喜山运动,形成了一系列成排成带展布的断背斜、断鼻等圈闭,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受断层控制,呈东西走向的局部构造与南北展布的低位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控制局部构造... 温吉桑-温南地区具备发育隐蔽油气藏的基本条件。该区历经燕山、喜山运动,形成了一系列成排成带展布的断背斜、断鼻等圈闭,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受断层控制,呈东西走向的局部构造与南北展布的低位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控制局部构造的"深断浅不断"的断裂,沟通了水西沟群烃源岩与其上部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的储盖组合,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油源、构造、储盖组合与油源断层"四位一体",在构造东西两翼形成了侧缘上倾尖灭岩性油藏。从区带的成藏背景来看,复杂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是本区主攻目标,其次为低阻油气藏、低幅度构造油气藏和裂缝性油气藏。温5南断块等一系列复杂断块油气藏及温西6东块岩性油藏的发现,充分显示了隐蔽油气藏良好的滚动勘探前景。开展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储层横向预测,以人机工作站为平台的全三维地震目标处理、解释及断层封堵性研究是进一步挖掘本区主要隐蔽油气藏类型的关键技术;老井复查与成藏条件分析综合研究相结合是深化认识低阻油气藏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滚动勘探 高成熟地区 复杂断块油气藏 低阻油气藏
下载PDF
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三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煦 牛仁杰 成进湖 《吐哈油气》 200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以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岩心、钻/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一三叠系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标志,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一三叠系划分为四个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 以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岩心、钻/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一三叠系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标志,将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一三叠系划分为四个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综合分析认为构造作用是控制本区基准面旋回形成的主要因素。多种资料证明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一三叠系发育了简单前陆、双前陆和背驮式前陆三类沉积凹陷;缓坡和陡坡型两类沉积模式。根据层序发育特征吐哈盆地中二叠统一三叠系生储盖层发育广泛。其中基准面下降期早期是烃源岩的主要形成时期,基准面上升期形成的下储上盖型组合是盆地最有利的储盖配置关系,因而作为接替层系中二叠统一三叠系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基准面旋回 构造层序 前陆盆地 沉积模式 二叠统-三叠系 烃源岩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