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物的散发模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成通宝 徐瑛 +1 位作者 江亿 张寅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分析了现有室内挥发性有机物 (VOC)散发模型存在的问题 ,建立了室内VOC散发的通用模型 ,该模型适用于两种情况 :一是计算各种条件下室内VOC的浓度 ;二是已知房间内允许的VOC浓度 ,计算VOC散发量 ,为吸附器、光催化设备的选择和通风量的... 分析了现有室内挥发性有机物 (VOC)散发模型存在的问题 ,建立了室内VOC散发的通用模型 ,该模型适用于两种情况 :一是计算各种条件下室内VOC的浓度 ;二是已知房间内允许的VOC浓度 ,计算VOC散发量 ,为吸附器、光催化设备的选择和通风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装饰材料 挥发性有机物 散发模型 浓度 散发量 吸附器 光催化设备
下载PDF
建筑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去除设备研究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成通宝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3,共3页
简述了挥发性有机物 (VOC)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国内外现有建筑物中的VOC污染状况 ,综述了VOC的散发机理及去除设备的研究现状 ,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建筑装饰材料 挥发性有机物 去除设备 散发机理 人体健康 VOC污染
下载PDF
商业建筑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成通宝 江亿 《制冷与空调》 2001年第4期21-26,20,共7页
分析了现有商业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造成污染的原因,指出了目前商业建筑可吸入颗粒物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消除室内污染的方法,指出通过改变商业建筑中央空调设计方法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室内空气品质。
关键词 商业建筑 污染原因 可吸入颗粒物标准 设计方法
下载PDF
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有机物浓度的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成通宝 江亿 《制冷与空调》 2002年第3期21-24,共4页
本文给出了房间内挥发性有机物 (VOCs)的散发模型 。
关键词 自然通风条件 浓度 计算 挥发性有机物 室内空气污染
下载PDF
商业建筑室内空气洁净标准的探讨及过滤器的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成通宝 江亿 《制冷与空调》 2002年第1期21-25,共5页
指出商业建筑室内空气洁净标准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建议值。分析了目前过滤器生产厂家提供性能参数不足之处 ,给出应该提供的性能参数 。
关键词 商业建筑 室内空气 洁净标准 过滤器 性能参数 空调系统 设计
下载PDF
空调系统生物污染防治方法概述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寅平 赵彬 +4 位作者 成通宝 杨瑞 罗晓熹 莫金汉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6期41-46,共6页
介绍了微生物的种类、习性特点及常用灭除方法 ,并结合HVAC系统的具体应用要求 ,探讨了空调系统可能采用的一些生物污染灭除方法。
关键词 生物污染 空调系统 消毒灭菌 HVAC系统 室内环境
下载PDF
高层民用建筑地下汽车库机械通风和排烟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成通宝 《暖通空调》 E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51,共4页
提供了高层民用建筑地下汽车库机械排风量的计算公式,以1240m2的地下汽车库为例给出了几种机械排风和排烟联合应用的方式,结论为:按最大面积200m2划分有效防烟分区,用一个排烟(风)风机负担整个汽车库的排烟(风)时,... 提供了高层民用建筑地下汽车库机械排风量的计算公式,以1240m2的地下汽车库为例给出了几种机械排风和排烟联合应用的方式,结论为:按最大面积200m2划分有效防烟分区,用一个排烟(风)风机负担整个汽车库的排烟(风)时,机械排风量和机械排烟量大小是相当的,并且此时的排烟风机的风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机械排风 机械排烟 防烟分区 地下车库
下载PDF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加压送风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成通宝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12,共4页
以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加压送风量的组成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加压送风的气流通路和开门工况等诸多因素,推导出了常用加压送风方式下的送风量计算公式。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防烟楼梯间 前室 加压送风 计算公式
下载PDF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和前室通过外窗自然排烟的极限高度的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成通宝 《制冷》 1997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自然排烟高度与当地的风向、风速、外窗朝向和烟气温度的关系,并以汕头地区为例计算出了不同外窗朝向时自然排烟的极限高度。对建筑师和空调设计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防烟楼梯间 自然排烟 极限高度 烟温
下载PDF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加压送风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通宝 《制冷》 1998年第1期43-49,共7页
本文以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加压送风量的组成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加压送风的诸多因素。推导出了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公式。对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者具有极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防烟楼梯间 前室 加压前风 排烟设计
下载PDF
风机盘管在不同室内工况下的冷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成通宝 《制冷》 1997年第4期56-59,共4页
笔者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风机盘管产品样本只提供了标准工况下的全冷量和显冷量数据,而没有给出所有工况下的性能曲线,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一种实用的风机盘管全冷量和显冷量计算方法,以便求得风机盘管在不同室内工况下的全冷量... 笔者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风机盘管产品样本只提供了标准工况下的全冷量和显冷量数据,而没有给出所有工况下的性能曲线,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一种实用的风机盘管全冷量和显冷量计算方法,以便求得风机盘管在不同室内工况下的全冷量和显冷量,从而更好地选择出风机盘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盘管 全冷量 显冷量 空调 计算
下载PDF
地源热泵的应用前景及注意事项
12
作者 成通宝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2007年第4期14-14,共1页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的土壤或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夏天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制冷的目的;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达到供暖的目的。很多文献或研究者指出它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的土壤或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夏天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制冷的目的;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达到供暖的目的。很多文献或研究者指出它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或者地下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或者地下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应用 中央空调系统 供暖方式 低位热源 相对稳定 热量转移 市政管网
下载PDF
铂金级绿色建筑综合体技术揭秘
13
作者 成通宝 《今日财富》 2013年第9期78-81,共4页
本期文章对中国顶级的绿色建筑综合体Parkview Green芳草地(北京侨福芳草地)相关技术揭秘,希望对各开发商有启发。此项目获得2010 Mipim Asia年度最佳绿色建筑奖、2011Future Arc绿色先锋奖、2011Perspective透视优秀奖、2011国际绿... 本期文章对中国顶级的绿色建筑综合体Parkview Green芳草地(北京侨福芳草地)相关技术揭秘,希望对各开发商有启发。此项目获得2010 Mipim Asia年度最佳绿色建筑奖、2011Future Arc绿色先锋奖、2011Perspective透视优秀奖、2011国际绿色大奖最佳绿色智能建筑项目铜奖、2012GBA亚太区绿色建筑大奖和美国LEED认证铂金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综合体 技术 铂金 绿色建筑 Green 建筑项目 LEED 开发商
原文传递
恒温恒湿恒氧建筑误区分析
14
作者 成通宝 《今日财富》 2013年第12期80-85,共6页
导读:恒温恒湿氧建筑是不是高端建筑?其中有哪些误导买房人的地方?室内环境应该怎么样做才会让人舒服?实际建筑开发过程中应如何保证室内环境?买房人和卖房人应该关心建筑的哪些方面?本文旨在为各位解答上述问题。
关键词 建筑 误区分析 恒湿 恒温 室内环境 开发过程 买房 卖房
原文传递
高端地产PM2·5与空气质量误区分析
15
作者 成通宝 《今日财富》 2013年第11期80-83,共4页
高端地产室内空气质量有哪些因素,PM2.5是不是唯一因素,控制住了PM2.5是不是就意味着室内空气品质好了,PM2.5应该控制到多少,空气质量指数是否包含了PM2.5,有些开发商强调通过新风控制PM2.5是否正确,实际建筑开发过程中室内... 高端地产室内空气质量有哪些因素,PM2.5是不是唯一因素,控制住了PM2.5是不是就意味着室内空气品质好了,PM2.5应该控制到多少,空气质量指数是否包含了PM2.5,有些开发商强调通过新风控制PM2.5是否正确,实际建筑开发过程中室内空气质量有哪些误区,买房人和卖房人应该关心空气质量的哪些方面,本文旨在为各位解答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质量 误区分析 地产 空气品质 质量指数 开发过程 开发商 建筑
原文传递
绿色建筑开发过程误区分析和策略借鉴
16
作者 成通宝 《今日财富》 2013年第8期82-85,共4页
绿色建筑从国内正式有标准实施以来,已有7年历史,国外相关标准实施更早些。国内开发商,在开发绿色建筑过程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就是在关键绿色技术的取舍上做得不到位,要么是为了绿色而绿色,轻信一些咨询公司的建议;要么是哪些技... 绿色建筑从国内正式有标准实施以来,已有7年历史,国外相关标准实施更早些。国内开发商,在开发绿色建筑过程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就是在关键绿色技术的取舍上做得不到位,要么是为了绿色而绿色,轻信一些咨询公司的建议;要么是哪些技术容易通过而让建筑获得绿色,就选用此技术,而不去真正站在客户角度考虑未来客户要付出的购房成本和物业运行费用。本文旨在通过相关梳理分析,尤其是通过对绿色建筑误区的深入分析,为各地产开发商和买房人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借鉴,以期把中国绿色建筑打造得更加名符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误区分析 开发过程 借鉴 地产开发商 绿色技术 标准实施 咨询公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