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
4
1
作者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
+12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
施小明
段广才
陈晨
李淞淞
齐金蕾
杨汀
刘芳超
陈仁杰
张晓敏
邓芙蓉
王琼
杨海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41-1350,共10页
本专家共识编写组通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急性健康效应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收益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近年来我国大气PM_(2.5)污染总体防控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大气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
本专家共识编写组通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急性健康效应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收益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近年来我国大气PM_(2.5)污染总体防控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大气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降低明显,但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短期暴露于大气PM_(2.5)显著增加我国居民死亡风险,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同时还会显著增加上述两类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持续性PM_(2.5)重污染天气大幅增加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且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越长、PM_(2.5)浓度越高,健康影响更为严重;大气PM_(2.5)化学组分与健康危害程度存在关联,其中含碳组分、部分无机盐及重金属元素与PM_(2.5)的健康危害密切相关;大气PM_(2.5)短期暴露可引起反映人群早期健康损害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相关生物效应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继而造成人体各系统的损害;儿童、老年人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PM_(2.5)暴露的健康损害高于一般人群,是大气PM_(2.5)污染暴露的脆弱人群;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人群健康,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执行的大气污染防控行动均可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由此引起的健康损失,同时个体防护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大气PM_(2.5)短期暴露的健康损害。鉴于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状况,基于现有急性健康风险的科学研究,提出三方面建议。(1)大气PM_(2.5)污染防治政策建议:持续加强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和高效发展;继续推动工业产业升级;着力控制交通领域污染;不断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现代化体系;逐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探索纳入保护健康效应评价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后评价。(2)大气PM_(2.5)污染防治公众健康防护建议: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相关信息发布;加强大气污染健康危害科普宣传;明确大气污染健康防护指导建议;加强易受大气污染危害脆弱人群的健康防护。(3)大气污染人群健康风险研究建议:加强基于精细暴露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与监测系统研究;系统开展大气污染物与健康效应的全谱识别及关联研究;开展大气污染健康影响的关键毒性组分和早期生物标志物清单研究;开展大气污染物关键毒性组分的毒性机制探究;开展大气污染物复合暴露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开展碳中和与美丽中国战略下减污降碳的健康与经济综合效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短期暴露
急性健康效应
健康防护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
4
1
作者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
施小明
段广才
陈晨
李淞淞
齐金蕾
杨汀
刘芳超
陈仁杰
张晓敏
邓芙蓉
王琼
杨海燕
机构
不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人群健康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流行病研究部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41-135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6500)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401)。
文摘
本专家共识编写组通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急性健康效应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收益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近年来我国大气PM_(2.5)污染总体防控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大气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降低明显,但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短期暴露于大气PM_(2.5)显著增加我国居民死亡风险,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同时还会显著增加上述两类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持续性PM_(2.5)重污染天气大幅增加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且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越长、PM_(2.5)浓度越高,健康影响更为严重;大气PM_(2.5)化学组分与健康危害程度存在关联,其中含碳组分、部分无机盐及重金属元素与PM_(2.5)的健康危害密切相关;大气PM_(2.5)短期暴露可引起反映人群早期健康损害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相关生物效应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继而造成人体各系统的损害;儿童、老年人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PM_(2.5)暴露的健康损害高于一般人群,是大气PM_(2.5)污染暴露的脆弱人群;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人群健康,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执行的大气污染防控行动均可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由此引起的健康损失,同时个体防护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大气PM_(2.5)短期暴露的健康损害。鉴于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状况,基于现有急性健康风险的科学研究,提出三方面建议。(1)大气PM_(2.5)污染防治政策建议:持续加强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和高效发展;继续推动工业产业升级;着力控制交通领域污染;不断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现代化体系;逐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探索纳入保护健康效应评价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后评价。(2)大气PM_(2.5)污染防治公众健康防护建议: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相关信息发布;加强大气污染健康危害科普宣传;明确大气污染健康防护指导建议;加强易受大气污染危害脆弱人群的健康防护。(3)大气污染人群健康风险研究建议:加强基于精细暴露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与监测系统研究;系统开展大气污染物与健康效应的全谱识别及关联研究;开展大气污染健康影响的关键毒性组分和早期生物标志物清单研究;开展大气污染物关键毒性组分的毒性机制探究;开展大气污染物复合暴露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开展碳中和与美丽中国战略下减污降碳的健康与经济综合效益研究。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短期暴露
急性健康效应
健康防护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122.2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
施小明
段广才
陈晨
李淞淞
齐金蕾
杨汀
刘芳超
陈仁杰
张晓敏
邓芙蓉
王琼
杨海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