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月新生儿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s)的反应特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戚以胜 聂迎玖 +5 位作者 蔡正华 杨宜林 陶端 张巍 陈宝瑛 黄醒华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72,共7页
取样115例足月儿 (230耳 ) ,在围产临床条件下提出足月新生儿TEOAEs参量分析 :1 .足月儿 (230耳 )TEOAEs反应强度平均值为19.999±5.133dBSPL pe ,左右耳差异非常显著 (P=0.010) ;2 .足月儿 (230耳 )TEOAEs噪声平均值11.10±2.7... 取样115例足月儿 (230耳 ) ,在围产临床条件下提出足月新生儿TEOAEs参量分析 :1 .足月儿 (230耳 )TEOAEs反应强度平均值为19.999±5.133dBSPL pe ,左右耳差异非常显著 (P=0.010) ;2 .足月儿 (230耳 )TEOAEs噪声平均值11.10±2.78dBSPL pe ;3 .足月儿TEOAEs频域内 (0.8~4.0kHz)反应再生率 ( % ) ,除2.4与4.0kHz频段无显著性差异外 (P>0.05) ,其余频段均见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00) ;4 .足月儿TEOAEs频域内 (0.8~4.0kHz)信噪比 ,除2.4与4.0kHz频段无显著性差异 (P>0.05)外 ,其余频段均见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00) ;5 .足月儿TEOAEs强度与TEOAEs信号、噪声、再生率、频段内信噪比及噪声排斥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足月新生儿 听功能检测
下载PDF
正常足月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特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戚以胜 聂迎玖 +1 位作者 于小千 赵天卫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94-694,共1页
研究提出正常足月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 特性分析如下:1 . DPOAEs 反应强度曲线,DP 图显示两个反应峰(f2 = 1 .6 和5 .0 kHz) 和一个反应谷(f2 = 3 .1 ~4 .0 kHz) ;2. DP... 研究提出正常足月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 特性分析如下:1 . DPOAEs 反应强度曲线,DP 图显示两个反应峰(f2 = 1 .6 和5 .0 kHz) 和一个反应谷(f2 = 3 .1 ~4 .0 kHz) ;2. DPOAE 本底噪声及其特性,f2 = 1.0 kHz 其测试频率点(2f1 -f2) 本底噪声最高(P< 0 .05) ,f2 = 3 .1 ,4.0 和5 .0kHz ,测试频率点(2f1 -f2) 本底噪声较低(P< 0.05) ;除f2 = 4.0 kHz 外,DPOAE 本底噪声与其反应强度均未呈现直线相关特性;3 . DPOAE SNR 特性,f2 = 1.0 kHz 其SNR 最小(P= 0.000) ,f2 =2 .0 kHz 其SNR 最大(P0 .003) ;4. DPOAE SNR 和TEOAE SNR 相关特性,除1.0 kHz 频段外,其余频段其二者间均有着非常显著的直线相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信噪比
下载PDF
学习2007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委员会的形势声明 被引量:3
3
作者 戚以胜 聂文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听力损失 联合委员会 婴幼儿 美国 学习 NICU 听神经病 永久性
下载PDF
新生儿神经听觉监测系列 被引量:1
4
作者 戚以胜 湛舜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17,共6页
本文基于1022个病例的检查结果,提出新生儿神经听觉监测系列(简称系列)的模式,理论和策略。(2)听功能监测结果表明,89例显示单耳或双耳之ABR或40Hz-AERP反应阈值异常。(2)75例具有异常ABR或40Hz-AERP反应阈的患儿,神经听觉评... 本文基于1022个病例的检查结果,提出新生儿神经听觉监测系列(简称系列)的模式,理论和策略。(2)听功能监测结果表明,89例显示单耳或双耳之ABR或40Hz-AERP反应阈值异常。(2)75例具有异常ABR或40Hz-AERP反应阈的患儿,神经听觉评价的检验表明,在异常反应阈范围内ABR之V波潜伏期异常的发生率(41.2%,52.63%)高于I波潜伏期异常发生率(37.73%,31.57%),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早产儿听系神经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ABR之I波潜伏期在低刺激强度下(30dBnHL)的发育早于高,中刺激强度下(80、60dBnHL)的发育,但是,ABR之Ⅲ,Ⅴ波潜伏期在同样条件下却表现出相反的发育特征。(4)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和颅脑出血(IH)新生儿ABR监测结果表明:当两组(HIE和IH)患儿和对照组比较时,上脑干和下脑干的相应参量(Ⅰ,Ⅲ和Ⅴ波潜伏期Ⅰ-Ⅴ波间期)均有显著和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P<0.001),但是;40Hz-AERP监测结果却表明,HIE新生儿比IH新生儿更能显示出脑干和中脑相应参量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听觉 监测 听性脑干反应 40Hz-听觉相关电位
下载PDF
新生儿听力筛查浅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黄丽辉 韩德民 +2 位作者 戚以胜 张华 加我君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先天性听损伤 听性脑干反应
下载PDF
先天性听力损失的确诊和随访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林倩 宫露霞 +6 位作者 刘玉俊 聂文英 相丽丽 李应会 李慧 戚以胜 梁传余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43-647,共5页
目的 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母婴同室 (well babynursery ,WBN)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ewbornintensivecareunit ,NICU)中的发病率以及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 ,探讨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早期诊断、跟踪随访及早期干预模式。方法 采用... 目的 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母婴同室 (well babynursery ,WBN)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ewbornintensivecareunit ,NICU)中的发病率以及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 ,探讨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早期诊断、跟踪随访及早期干预模式。方法 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2阶段筛查 ) ;对复筛未“通过”者 ,于生后 3个月采用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和 4 0Hz听觉相关电位 (40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s,4 0Hz AERP)技术予以诊断。ABR异常婴幼儿及听力损失高危儿于生后 6个月~ 3岁前进行跟踪随访和定期的听力学评估 ,对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于生后 6个月提出早期干预方案。结果 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患儿占同期接受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总数的 5 73‰ (91/ 15885 ) ;WBN中听力损失患儿占同期WBN中接受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总数的 3 6 7‰ (5 1/ 13887) ,NICU中听力损失患儿占同期NICU中接受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总数的 2 0 0 2‰ (40 / 1998)。结论 对于NICU新生儿 ,无论其是否“通过”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都有必要在生后 3个月左右接受ABR检查 ;3个月后的随访人群包括ABR异常婴幼儿和听力损失高危儿 ;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随访 新生儿 先天性 诊断 NICU 听力筛查 总数 结论 科学
下载PDF
高危儿与听损伤 被引量:29
7
作者 袁欣 孙若鹏 +1 位作者 相丽丽 戚以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高危儿 听力损伤 高危因素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听力损失在妇幼保健院的监测 被引量:11
8
作者 聂文英 宫露霞 +4 位作者 刘玉俊 林倩 相丽丽 戚以胜 聂迎玖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 ,以便及早干预 ,促进婴幼儿正常的语言发音。方法 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对 2 0 0 0年 5月 18日至 2 0 0 1年 12月 30日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 ,于生后 3月左右采用听觉... 目的 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 ,以便及早干预 ,促进婴幼儿正常的语言发音。方法 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对 2 0 0 0年 5月 18日至 2 0 0 1年 12月 30日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 ,于生后 3月左右采用听觉诱发电位技术 (ABR和 4 0HzAERP)进行诊断。结果  8788例住院分娩新生儿中共筛查 82 6 2例 (94 .0 % ) ,其中 815 0例 (92 .7% )新生儿住院期间进行了筛查 ,初筛通过 6 92 0例 (84 .9% )。 12 30例未通过初筛 ,返回在门诊进行复筛的为 110 8例 (110 8/ 12 30 ,90 .0 8% ) ,复筛未通过 4 9例。确诊 4 1例听力损失 ,另有 1例为迟发性听力损失 ,共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 4 2例。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 5 .0 8‰。双侧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 2 .4 2‰。因双侧听力损失需要佩戴助听器的为 1.3‰。初筛的假阳性率为 14 .5 4 % ,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 0 .0 1% ,整个筛查程序的灵敏度为 95 .34%。结论 我国济南市局部城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 5 .0 8‰ ,与发达国家相比是高的 ;通过筛查 ,新生儿听力损失可及早发现 ,并进行及早干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损失 妇幼保健院 监测 助听器 听力筛查
下载PDF
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9
9
作者 聂文英 吴汉荣 +6 位作者 宫露霞 刘玉俊 林倩 戚以胜 相丽丽 李应会 李惠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11期79-81,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及康复现状。方法:10所医院应用耳声发射技术(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进行统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并干预。结果:自2000年5月-2002年9月,活产数23 355例,21... 目的:了解我国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及康复现状。方法:10所医院应用耳声发射技术(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进行统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并干预。结果:自2000年5月-2002年9月,活产数23 355例,21 179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初筛率90.7%,初筛未通过2 547例(12.0%),其中2 231例(87.6%)进行了复筛,复筛率87.6%,复筛未通过1 56例,进行听力学评估118例,未通过者的听力学评估率75.6%。确诊新生儿听力损失80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单、双侧)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3.8‰,双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8‰。听力损失临床原因不明者77.5%(62/80),孕期和围产期因素15.0%(12/80),先天性听力损失家族史7.5%(6/80)。听力损失确诊年龄提前19.7个月,总的干预率47.4%(9/19),1岁以内干预率26.3%(5/19)。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确诊年龄提前,但还需努力完善随后的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婴儿 听力筛查 干预 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下载PDF
3月婴正常ABR和40 Hz AERP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倩 刘玉俊 +3 位作者 宫露霞 聂文英 相丽丽 戚以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 探讨 3月龄婴儿正常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和 4 0Hz听觉相关电位 ( 4 0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4 0HzAERP)的特点及正常值范围。方法 对 30例听力学检查正常的 3月婴进行ABR和 4 0HzAERP检测 ... 目的 探讨 3月龄婴儿正常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和 4 0Hz听觉相关电位 ( 4 0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4 0HzAERP)的特点及正常值范围。方法 对 30例听力学检查正常的 3月婴进行ABR和 4 0HzAERP检测 ,总结其特点及ABR正常值范围 ,讨论性别、耳别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  3月婴ABR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是 :1.76 3± 0 .315、4 .4 4 0± 0 .2 78、6 .6 31± 0 .5 6 5ms ;无性别及左右耳差异 (P >0 .0 5 )。 30dBnHL短声 (click)刺激下右耳ABR波Ⅴ振幅明显大于左耳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4 0HzAERP同ABR一样容易引出 ,二者联合应用可作为 3月婴听损伤的诊断性检查。结论 听觉系统的发育在婴儿阶段就显示出某些成人的特点。建立 3月龄婴儿ABR和 4 0HzAERP的正常值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40Hz听觉相关电位 3月婴儿 ABR AERP 听损伤
下载PDF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丽辉 韩德民 +1 位作者 戚以胜 加我君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 筛查工作 筛查流程 听力损失
下载PDF
耳声发射技术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天卫 史蕾 +1 位作者 戚以胜 聂迎玖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1年第7期434-435,共2页
目的 :对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 763 5例做过新生儿常规听力筛查的围产儿进行分析 ,探讨耳声发射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测试”,“中耳声纳测试... 目的 :对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 763 5例做过新生儿常规听力筛查的围产儿进行分析 ,探讨耳声发射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测试”,“中耳声纳测试”的方法。结果 :不同程度听力损伤 69例占 9.0 4‰ ,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占 5 4 .79‰。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必要 ,尤其高危儿更有必要 ,耳声发射的方法简单、无创、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听力损伤
下载PDF
超越新生儿听力筛查 被引量:22
13
作者 聂文英 戚以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查 质量评估体系 发展中国家 临床实践 长期随访 儿童期 婴幼儿
下载PDF
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损失 被引量:6
14
作者 聂文英 吴汉荣 戚以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8X期124-126,共3页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新生儿听力损失(hearing loss)已成为围产医学、儿科学、儿童保健及听力学界等极为关注的课题,现就国内外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状况、相关高危因素及其病因等内容加以回顾。
关键词 听力损失 HEARING 儿科学 力学界 儿童保健 发病状况
下载PDF
早产儿听神经通路的发育神经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连生 戚以胜 +5 位作者 唐小青 杨宜林 湛舜生 刘红 陈华 林影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69-674,共6页
系统地观察了不同周龄正常早产儿脑干听觉诱发反应的特性,结果表明①刺激强度80、60dBnHL时Ⅰ波35周前,Ⅲ、Ⅴ波36周前明显长于足月新生儿(P<0.05,P<0.01),刺激强度30dBnHL时Ⅰ波35周前,Ⅲ、Ⅴ波至37周仍明显长于足月新生儿(P<... 系统地观察了不同周龄正常早产儿脑干听觉诱发反应的特性,结果表明①刺激强度80、60dBnHL时Ⅰ波35周前,Ⅲ、Ⅴ波36周前明显长于足月新生儿(P<0.05,P<0.01),刺激强度30dBnHL时Ⅰ波35周前,Ⅲ、Ⅴ波至37周仍明显长于足月新生儿(P<0.05,P<0.01);②≤32周Ⅰ—Ⅲ、Ⅰ—ⅤIPL与足月新生儿比较分别延长0.40和0.55ms,33—35周平均延长0.31和0.29ms,36周接近足月新生儿;③Ⅰ、Ⅲ、Ⅴ波潜伏期—成熟函数曲线的斜率≤32—33周时分别为0.62、0.66和0.80ms/week,33—35周时分别为0.09、0.03和0.06ms/week,35—36周时分别为0.00、0.33和0.38ms/wee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听神经通路 脑干听觉反应
下载PDF
不同周龄早产儿听性脑干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倩 聂文英 +3 位作者 相丽丽 李应会 李慧 戚以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周龄早产儿及同龄足月儿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发展变化,探讨早产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时机和诊断标准。方法按照周龄的不同将听功能正常的早产儿分成3组(34—37周龄儿为A组,37^+1-44周龄儿为B组,50~54周龄儿为C组)... 目的了解不同周龄早产儿及同龄足月儿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发展变化,探讨早产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时机和诊断标准。方法按照周龄的不同将听功能正常的早产儿分成3组(34—37周龄儿为A组,37^+1-44周龄儿为B组,50~54周龄儿为C组),3月龄健康足月儿为D组,分别进行ABR测试,比较各组ABR的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ABR波形较为简单,波间期较长;随着周龄的增加,波Ⅰ引出率逐渐增加,波Ⅰ、Ⅲ、Ⅴ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逐渐缩短。70dB nHL短声刺激下,A组与C、D两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的波Ⅲ潜伏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54周龄(相当于足月儿3月龄)的早产儿,与同龄健康足月儿相比,ABR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均无统计学差异。30dB nHL短声刺激下各组ABR波Ⅴ潜伏期随周龄增加而缩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早产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可以在推算周龄为50—54周时进行,诊断标准可参考同龄健康足月儿;②ABR阈值正常,但潜伏期和波间期异常的早产儿要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推算周龄 听性脑干反应
下载PDF
妇幼保健院神经听觉监测网络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宫露霞 刘玉俊 +7 位作者 相丽丽 李应会 戚以胜 卞迁 刘宏 聂迎玖 恩辉 阚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1年第6期372-374,共3页
提出在国内地域性妇幼保健院 (中心 )建立新生儿 (婴幼儿 )神经听觉监测网络机制的命题。这一主题包含 3项内容 :1由听力学专业人员和妇幼保健机构协作 ,组成新生儿和婴幼儿 ,特别是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运作模式 ;2新生儿和婴幼儿 ,特... 提出在国内地域性妇幼保健院 (中心 )建立新生儿 (婴幼儿 )神经听觉监测网络机制的命题。这一主题包含 3项内容 :1由听力学专业人员和妇幼保健机构协作 ,组成新生儿和婴幼儿 ,特别是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运作模式 ;2新生儿和婴幼儿 ,特别是高危新生儿 (和 /或高危孕产妇 )的听力学评估 ,及听损伤的诊断科学 ;3新生儿和婴幼儿 ,特别是高危新生儿听损伤的治疗和干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网络听力监测模式
下载PDF
新生儿眼疾筛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聂文英 张敏 +10 位作者 侯茜 吴汉荣 杨海霞 宫露霞 董砚儒 郭玉銮 施锦那 尹素莹 李平余 张文化 戚以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1期32-32,共1页
目的探索新生儿眼病筛查的可行性和临床策略,了解新生儿眼疾的发病情况。方法自2002年10月1日至2005年4月30日,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16800例,对其中的15398例(91.7%)进行了眼病筛查。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在生后2~7天进... 目的探索新生儿眼病筛查的可行性和临床策略,了解新生儿眼疾的发病情况。方法自2002年10月1日至2005年4月30日,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16800例,对其中的15398例(91.7%)进行了眼病筛查。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在生后2~7天进行筛查,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于生后5—14天进行筛查。结果共检出先天性白内障15例(22只眼,0.10%)。检出的其它先天性眼病和眼部畸形包括:永存瞳孔膜(4.70%),结膜下出血(6.15%),新生儿结膜炎(2.54%),玻璃体动脉残存(0.35%),视网膜出血(0.22%),新生儿泪囊炎(0.15%),先天性角膜浑浊(0.04%),先天性鼻泪管阻塞(0.05%),玻璃体出血(0.04%)。上睑下垂(0.01%),泪腺脱垂(0.01%),以上共占14.36%。在27例体重为1500g以下的未成熟儿中检出3例(6只眼,3/27=11.1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结论婴儿期视力障碍较为普遍。早期干预对预防和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新生儿眼病极其重要。新生儿眼病筛查在眼病监测和防治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眼病 筛查 先天性眼部畸形 先天性眼病
下载PDF
视听功能整合效应同步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聂文英 吴汉荣 +3 位作者 戚以胜 林倩 相丽丽 蒙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应用视听同步诱发电位技术探索成年人视听神经功能整合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分别于视听同步诱发电位的同步程序下,同步测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 目的应用视听同步诱发电位技术探索成年人视听神经功能整合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分别于视听同步诱发电位的同步程序下,同步测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以及同步程序下单独记录ABR,对10名正常成人(20眼和20耳)进行检测并比较:①同步程序下同步测试ABR与同步程序下单独记录ABR的变化;②不同声音刺激强度时同步程序下的FVEP变化特点。结果①同步程序下同步测试ABR与同步程序下单独记录ABR比较,70dB nHL短声刺激时,前者波Ⅴ潜伏期、Ⅰ-Ⅴ、Ⅲ-Ⅴ波间期较后者延长(P<0.05);但短声刺激强度为30、50dB nHL时,ABR各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声音刺激强度时同步程序下FVEP N1、P1、N2波潜伏期,N1-P1、P1-N2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视听信号整合输入过程中,视听信号进入大脑是有序性:存在视觉信号对听觉信号的时间指导性(影响潜伏期),以期达到信息内环境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 视觉 整合 同步 诱发电位
下载PDF
353例NICU患儿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应会 张敏 +4 位作者 侯茜 相丽丽 聂文英 林倩 戚以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听力筛查模式及容易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方法运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ABR)对353例(706耳)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进行初步听力...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听力筛查模式及容易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方法运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ABR)对353例(706耳)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进行初步听力筛查,随机抽样109例(218耳)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高危因素对筛查结果的影响。结果筛查NICU患儿353例(706耳),初筛未通过184例(281耳),初筛阳性率39.8%(281/706);筛查正常新生儿组109例(218耳),初筛未通过23例(27耳),初筛阳性率为12.4%(27/218),两组初筛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NICU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远高于正常新生儿。NICU新生儿不同疾病的初筛阳性率分别为:新生儿窒息46.4%,新生儿肺炎45.9%,高胆红素血症38.8%,早产儿38.1%,足月小样儿35.0%,其他34.0%。结论应用AABR技术进行听力筛查是可行的。在NICU中普及听力筛查,并对这些患儿随访、复筛,及时发现其听力损失,是提高新生儿听力损失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听力损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