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移植后血小板减少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缪文静 戚嘉乾 +4 位作者 宋宝全 张锐 阮长耿 吴德沛 韩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9-875,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SF)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5例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及移植情况,并从血小板计数正常的424例患者中按照年龄及性别匹配方式选取35名同时期...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SF)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5例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及移植情况,并从血小板计数正常的424例患者中按照年龄及性别匹配方式选取35名同时期移植患者作为对照,参照移植前SF水平,通过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以及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模型估算生存曲线以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应用ROC曲线验证SF的预测效能。结果: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组与对照组相比,移植前SF水平显著增高(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SF水平为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SF水平可作为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预测指标。SF≥1 000 ng/ml的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患者有较高的死亡风险(P=0.014)。结论:移植前的SF水平与移植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与预后相关,检测SF水平可以为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干预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危NPM1wt/non-CEBPAdm/FLT3-ITD^neg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淳 戚嘉乾 +4 位作者 楚甜甜 王虹 吴德沛 阮长耿 韩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1-736,共6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NPM1wt/non-CEBPAdm/FLT3-ITD^neg)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诱导化疗达首次缓解(complet remission,CR1)后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0月至2016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目的:探讨三阴性(NPM1wt/non-CEBPAdm/FLT3-ITD^neg)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诱导化疗达首次缓解(complet remission,CR1)后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0月至2016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68名中危NPM1wt/non-CEBPAdm/FLT3-ITD^neg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移植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疗组、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及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的2年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63.7%、71.7%和75.5%(P<0.05);2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52.8%、67.1%和71. 3%(P<0.001);累积复发率(CIR)分别为24.7%、16.9%和14.4%(P<0.05);非复发死亡率(NRM)分别为26.2%、17.3%、14.4%(P>0.05)。移植相关不良事件分析显示,MSD-HSCT组与haploidentical-HSCT组Ⅱ-Ⅳ度aGVHD分别为48.9%和45.6%(P>0.05);广泛c GVHD分别为21.6%和8.8%(P<0.05)。结论:中危NPM1wt/non-CEBPAdm/FLT3-ITD^neg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首次缓解后行同胞全相合或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优于单纯巩固化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巩固治疗效果和移植相关死亡率上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 CEBPA FLT3-ITD NPM1 单倍体移植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对DIC患者疾病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欣 韩悦 +14 位作者 唐雅琼 戚嘉乾 楚甜甜 范祎 陈佳 徐杨 李云 胡淑鸿 陈苏宁 赵益明 武艺 黄玉辉 王兆鉞 吴德沛 阮长耿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目的评价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疾病诊断的影响,探究纤维蛋白原输注对DIC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5月—2018年5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10例DIC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择同期... 目的评价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疾病诊断的影响,探究纤维蛋白原输注对DIC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5月—2018年5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10例DIC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择同期不具有DIC的110例相同基础疾病的病人作为对照,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与DIC病人疾病的诊断、诱因、进展与生存的关系.结果采用2017年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DSS)进行DIC诊断,110例DIC病人中男58例,女52例,中位年龄42(13~77)岁,其中恶性血液病65例(59.0%),感染13例(11.8%),实体肿瘤13例(11.8%),病理产科8例(7.3%),手术外伤6例(5.5%),其它疾病5例(4.5%).多因素分析显示APTT延长、PT延长、初始纤维蛋白原较高及最低纤维蛋白原较低均是DI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DIC病人死亡率40.9%,多因素分析显示DIC病人的年龄、APTT延长、初始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是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调整后,纤维蛋白原制品输注有效提高了DIC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恢复速度(中位时间分别为9 d和16 d).ROC曲线显示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用于诊断D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最佳界值为1.575 g/L.结论纤维蛋白原水平对于DIC患者具有一定诊断意义和预后预测的价值,输注纤维蛋白原制品有助于加速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DIC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合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吟 吕康康 +4 位作者 戚嘉乾 杨海飞 程巧 徐杨 吴德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耐药性和生存预后,并对相关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共...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耐药性和生存预后,并对相关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29例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其中G+菌58例(45.0%),G-菌66例(51.2%),真菌5例(3.9%),分别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随访终点时总体死亡率为44.2%,感染未控制死亡17例.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2岁、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原发病未缓解、移植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对耐药率低.年龄、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原发病未缓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进展
5
作者 韩悦 戚嘉乾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62-467,共6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致命的血栓性疾病,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TTP的发病机制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缺乏有关。诊断TTP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血浆中ADAMTS13活性的检测...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致命的血栓性疾病,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TTP的发病机制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缺乏有关。诊断TTP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血浆中ADAMTS13活性的检测。TTP的主要鉴别诊断是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和其他类型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目前,血浆置换和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是TTP的主要治疗方案。此外,一些新的药物治疗靶点也在不断涌现,如卡普赛珠单抗、N-乙酰半胱氨酸、硼替佐米和重组ADAMTS13等。展望未来,随着对TTP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和新药临床试验的进行,相信会有更多有效的诊疗手段出现,目前有创的血浆置换治疗也将会逐步被简便的口服药物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早期并发症状性心力衰竭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其效果的初步评估
6
作者 徐家梁 付建红 +7 位作者 戚嘉乾 吕康康 张铭炀 马长胜 周炳元 薛枫 蒋彬 蒋廷波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5-862,共8页
目的:探讨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早期并发症状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症状性心衰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17年9月—2021年10月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288例,根据3个月内是否发生症状性心... 目的:探讨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早期并发症状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症状性心衰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17年9月—2021年10月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288例,根据3个月内是否发生症状性心衰分为心衰组(59例)和非心衰组(22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并发症状性心衰的危险因素;应用R语言建立预测症状性心衰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列线图模型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早期并发症状性心力衰竭的预测效果。结果: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年龄、舒张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人血白蛋白、前白蛋白、3个月内地西他滨的使用率、降钙素原或G/GM试验阳性或败血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间体重变化及E峰、左心房大小变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6,95%CI:1.004~1.049,P=0.020)、舒张压(OR=0.958,95%CI:0.926~0.992,P=0.958)、前白蛋白(OR=0.995,95%CI:0.991~1.000,P=0.041)、感染指标或败血症(OR=2.590,95%CI:1.367~4.905,P=0.004)是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发症状性心衰的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早期并发症状性心衰的一致性指数为0.714。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714(95%CI:0.645~0.783),模型截断值为190.1分,灵敏度为0.831,特异度为0.359。结论:基于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早期并发症状性心衰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预测效果,可辅助临床诊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性髓系白血病 列线图模型
原文传递
抗CD19CAR-T细胞治疗E2A-PBX1阳性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飞 张剑 +6 位作者 仇惠英 吴倩 孔丹青 韩晶晶 戚嘉乾 韩悦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49,共3页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最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之一。伴t(1;19)(q23;p13)细胞遗传学异常的ALL占儿童ALL的3%~5%、成人ALL的3%左右,易位形成E2A—PBXl融合基因。该亚型成人患者化疗反应差,疗效不佳。异基因造血干...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最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之一。伴t(1;19)(q23;p13)细胞遗传学异常的ALL占儿童ALL的3%~5%、成人ALL的3%左右,易位形成E2A—PBXl融合基因。该亚型成人患者化疗反应差,疗效不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能改善生存”!,但对于缺乏合适供者或allo.HSCT后复发的该类患者,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抗CDl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l9CAR—T细胞)因为具有不依赖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们总结我院2016年采用抗CDl9CAR—T细胞治疗3例复发难治E2A—PBXl融合基因阳性成人B—ALL患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难治 临床分析 细胞治疗 阳性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早期肛周感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明红 王海慧 +2 位作者 周爱萍 戚嘉乾 王维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782-3786,共5页
目的分析苏州市某三甲医院血液科移植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患者肛周感染的高危因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9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627例,分为肛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诊断、移植类型、预处理方案... 目的分析苏州市某三甲医院血液科移植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患者肛周感染的高危因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9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627例,分为肛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诊断、移植类型、预处理方案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肛周既往病史,移植前、后排便形态及肛周局部状态,以及卫生习惯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类型、预处理方案和预处理方案中加入ATG,与移植早期肛周感染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肛周既往史(内痔、感染史)、移植前肛周状态、移植期排便形态(腹泻)、患者卫生习惯、肛周局部清洁状态、女病人月经天数,与移植早期肛周感染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危因素的预防性护理,避免物理、化学刺激,提高局部清洁度,增加皮肤黏膜的保护,维持其完整性,特别需要重视在患者血液病治疗初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与宣教,预防肛周疾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重中之重是降低腹泻发生率,才能有效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患者肛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肛周感染 腹泻
原文传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韩悦 戚嘉乾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5-8,共4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1],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被人们逐步深度关注[2]。基于对TTP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并且得益于George教授所引领的TTP注册登记库的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1],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被人们逐步深度关注[2]。基于对TTP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并且得益于George教授所引领的TTP注册登记库的建立[3],我们对这种致命性血栓疾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使得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管理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为了加深国内血液学同行对该病的理解,提高TTP在我国的治疗效果,我们总结了该病近年来的诊治进展,诣在抛砖引玉,为TTP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患者预后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
10
作者 戚嘉乾 尤涛 +5 位作者 王虹 韩伟 范祎 陈佳 吴德沛 韩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1-487,共7页
目的研究发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相关出血患者的预后并构建出血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1日期间接受allo-HSCT的55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构建出血事件预测模型.结果... 目的研究发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相关出血患者的预后并构建出血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1日期间接受allo-HSCT的55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构建出血事件预测模型.结果在全部555例患者中302例(54.0%)发生出血事件,其中Ⅰ度出血151例(27.0%),Ⅱ度出血63例(11.0%),Ⅲ度出血48例(9.0%),Ⅳ度出血40例(7.0%).多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等级较高(Ⅲ、Ⅳ度)患者的总死亡率(HR=12.53,95%CI7.91~19.87,P<0.001)及非复发死亡率(HR=23.79,95%CI 12.23~46.26,P<0.001)均较高于低出血等级组.另外,供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分度、血小板重建不良以及血小板无效输注与出血风险呈现独立相关.通过以上变量构建的出血模型展现了较好的准确度(C-index=0.934),其效能比既往出血模型具有明显优势.结论allo-HSCT患者发生高等级(Ⅲ/Ⅳ度)出血事件后死亡风险增加.经交叉验证的出血风险预测模型对其出血事件的预测和提前干预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出血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1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伟 韩悦 +7 位作者 陈佳 马骁 陈峰 吴小津 戚嘉乾 仇惠英 孙爱宁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allo—HSCT后发生TA—TMA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纳入研究的852...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allo—HSCT后发生TA—TMA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纳入研究的852例allo-HSCT患者,16例(1.9%)发生TA—TMA,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1年累计发生率为(2.3±0.6)%。16例患者中,男7例,女9例,中位年龄4l(12-54)岁,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72(21-525)d,PLT中位数为20(11-36)×10^9/L,HGB中位数为74(56-99)g/L,LDH中位水平为762(309-1049)U/L,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比例中位数为3%(2%-13%),所有患者ADAMTS13活性均〉60%。10例出现精神症状,7例肌酐水平升高。TA—TMA确诊后的主要治疗措施为钙调磷酸酶体抑制剂的减停、激素及血浆置换疗法,8例经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治疗无效组8例患者中5例合并急性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治疗有效组患者无一例合并肠道GVHD;8例治疗无效患者中5例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比例〉5%,而治疗有效组破碎红比例最高为4%;治疗无效患者LDH及肌酐中位水平均高于治疗有效组,分别为826(674-1310)U/L对636(309-941)U/L及127(70-215)μmol/L对56(22-101)μmol/L。结论TA—TMA是allo—HSCT后的一类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即使采取治疗早期病死率仍较高,疗效与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栓性微血管病 预后
原文传递
IL-27在无关供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对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
12
作者 刘霜竹 韩晶晶 +5 位作者 龚欢乐 戚嘉乾 刘红 陈佳 马守宝 吴德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5,共8页
目的 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7(IL-27)在无关供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72例无关供体allo-HSCT患者血清,同时收集2013年70例无关供体allo-HSCT... 目的 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7(IL-27)在无关供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72例无关供体allo-HSCT患者血清,同时收集2013年70例无关供体allo-HSCT患者血清进行结果验证.所有患者均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 短程甲氨蝶蛉(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27的表达水平.我们回顾性地评估IL-27指数,定义为中性粒细胞植入日IL-27表达水平与预处理前水平的比值,对aGVHD的预测价值.结果 Ⅱ-Ⅳ度aGVHD患者血清IL-27指数明显降低(0 -Ⅰ度:1.89 ±0.68 vs Ⅱ-Ⅳ度:1.26 ± 0.49;P〈0.0001).IL-27指数对Ⅱ-Ⅳ度 aGVHD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782,95% CI:0.675-0.889,P〈0.001).IL-27指数〈1.33更易发生Ⅱ-Ⅳ度aGVHD (P〈0.001).多因素分析证实IL-27指数〈1.33是Ⅱ-Ⅳ度aGVHD最强的危险因素(HR=4.50, 95% CI: 2.1 -9.8, P〈0.01).在2013年患者血清中同样证实了此发现.结论 低表达IL-27指数可以预测无关供体移植后患者Ⅱ-Ⅳ度aGVHD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指标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IL-27 无关供体移植
原文传递
CLAG±DAC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华雯玺 姚卫芹 +7 位作者 周萌 戚嘉乾 康慧珠 王如菊 蔡成森 刘跃均 吴德沛 韩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38-843,共6页
目的探讨CLAG(克拉屈滨、阿糖胞苷、G-CSF)±地西他滨(DAC)方案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应用CLAG+DAC或单纯CLAG方案治疗的R/R AM... 目的探讨CLAG(克拉屈滨、阿糖胞苷、G-CSF)±地西他滨(DAC)方案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应用CLAG+DAC或单纯CLAG方案治疗的R/R AML病例,收集患者的基本特征、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反应、疾病进展和生存状态。分析影响CLAG±DAC化疗方案疗效的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总生存(OS)期。结果共纳入53例患者,男性患者3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0.6岁。33例患者在CLAG±DAC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达完全缓解(CR)或CR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6例获部分缓解,14例未缓解。有32例患者最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至随访截止,患者中位OS期为55.9个月。应用CLAG±DAC方案化疗后疾病缓解的患者OS期明显长于未缓解的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联合DAC(OR=4.60,95%CI 1.14~23.50,P=0.04)、合并DNMT3A突变(OR=0.14,95%CI 0.01~0.89,P=0.05)是CLAG±DAC化疗方案疗效的影响因素。R/R AML合并FLT3-ITD突变患者应用CLAG+DAC方案缓解率相对更高(OR=10.84,95%CI 1.48~288.50,P=0.04)。结论CLAG±DAC方案对R/R AML患者疗效显著,且DAC联合CLAG方案更适用于合并FLT3-ITD突变的R/R AML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急性 复发 难治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地西他滨 FLT3-ITD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