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明八宝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潜在机制研究
1
作者 朱鑫宇 白浩然 +3 位作者 赵娜萍 戚大川 卫立辛 张黎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4年第4期157-16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八宝丹对原发性肝癌(HCC)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原发性HCC大模型,观察八宝丹对HCC的影响;然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检测八宝丹中的有效成分,再在Swiss Target Predic...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八宝丹对原发性肝癌(HCC)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原发性HCC大模型,观察八宝丹对HCC的影响;然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检测八宝丹中的有效成分,再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等预测八宝丹有效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和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筛选HCC对应靶点,取交集后获得八宝丹与HCC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与蛋白间互作网络,筛选出八宝丹调控HCC的关键分子。利用DAVID数据库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后在TCGA数据库验证关键分子与HCC患者的临床相关性。结果八宝丹可延缓HCC大鼠肿瘤进展。UPLCMS检测出八宝丹中化学成分851个,主要活性成分9个,作用靶点285个;筛选出HCC靶点637个,八宝丹调控HCC的靶点16个。GO富集分析显示802个生物过程、11个细胞组成、43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共90条。TCGA相关性分析发现3个关键分子与HCC患者生存期相关。结论通过HCC大鼠模型发现,八宝丹可显著延长HCC大鼠的生存周期并减少肿瘤负荷,通过UPLC-MS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预测八宝丹调控HCC的作用机制,表明八宝丹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作用原发性HCC的特点,为进一步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八宝丹 网络药理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6
2
作者 戚大川 陈巍 +2 位作者 杨俊 龚剑峰 郑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的差异。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2月手术的541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217例患者进行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两镜联合)治疗,324例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的差异。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2月手术的541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217例患者进行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两镜联合)治疗,324例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两镜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开腹手术;近期并发症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结石 胆囊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7
3
作者 戚大川 伍波 +3 位作者 潘晔 韩晓东 陈杰 汪昱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1期65-67,共3页
医源性胆道损伤一直是胆道外科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外科医师的手术技巧不断进步、手术经验不断增加,对胆道损伤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但医源性胆道损伤仍存在一定的发生率。国外相关文献报道开腹胆囊切除术(OC)胆道损伤的概率为0.2... 医源性胆道损伤一直是胆道外科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外科医师的手术技巧不断进步、手术经验不断增加,对胆道损伤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但医源性胆道损伤仍存在一定的发生率。国外相关文献报道开腹胆囊切除术(OC)胆道损伤的概率为0.2%~0.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损伤的概率为0.21%。2.35%㈦。现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经治的此类病人进行总结和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损伤 医源性疾病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戚大川 汤耀卿 +2 位作者 武钧 毛恩强 张圣道 《胰腺病学》 200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模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情严重度的关系。方法 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SAP大鼠模型于制模后不同时间获取标本,检测模型大鼠血清中IL-2、IL-8、IL...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模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情严重度的关系。方法 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SAP大鼠模型于制模后不同时间获取标本,检测模型大鼠血清中IL-2、IL-8、IL-10、TNF-α的浓度变化。淀粉酶测定采用碘比色法,细胞因子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 制模后大鼠腹水量逐渐增多(由0至14.50ml),胰腺病变评分由0递增至12h的12.83。血和腹水淀粉酶随发病时间而递增。TNF-α、IL-8、IL-10假手术组的浓度很低,制模后上升,第4、5h达到高峰(分别为532.73 mm/ml,360.93pg/ml,193.12 pg/ml)。IL-2假手术组为297.22pg/ml,模型组制模后1h为209.88pg/ml,后逐渐降低,12h为46.16pg/ml。讨论 大鼠SAP发病后,IL-2浓度随胰腺病变的加重逐渐降低,TNF-α、IL-8、IL-10则逐渐上升,在达到高峰后下降。细胞因子的变化影响了SAP病变的严重度,并随病变严重度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 细胞因子淀粉酶活性
下载PDF
循环内皮细胞参与人工血管体内内皮化过程的动物实验(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毅 陈易人 +4 位作者 戴坤扬 钮宏文 伍波 李里 戚大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0期10209-10212,共4页
背景:已有实验表明,通过自体血管内皮细胞种植于人工血管腔面提高了血管移植的通畅率。骨髓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是否有利于人工血管体内的内皮化过程?目的:通过骨髓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间置移植的动物实验观察人工血管内皮化效果。设... 背景:已有实验表明,通过自体血管内皮细胞种植于人工血管腔面提高了血管移植的通畅率。骨髓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是否有利于人工血管体内的内皮化过程?目的:通过骨髓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间置移植的动物实验观察人工血管内皮化效果。设计:观察对比动物实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材料:实验于2000-09/2001-10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完成。选用20只上海地区杂种犬,犬龄1.0~2.0岁,雌雄不拘,体质量(18.7±2.3)kg方法:分离犬骨髓单核细胞,ePTFE人工血管以2种规格(4 mm×4cm和8mm×5cm)完成内皮化。颈总动脉移植:选用10只实验犬切除颈总动脉主干4cm,将直径4mm长4cm的ePTFE人工血管间置移植于双侧颈总动脉,内皮化人工血管为实验组,未经内皮化人工血管为对照组,每组5只。术后2周及2个月采用彩色超声检查移植血管通畅率及血流速率。下腔静脉移植:选用剩余10只实验犬,6只为实验组,实验犬麻醉下将下腔静脉游离约8~10 cm,阻断两端,切除约5 cm,取直径8 mm长5 cm内皮化ePTFE人工血管,以5-0 Prolene作端端吻合,4只为对照组,以相同规格ePTFE人工血管为移植血管。术后2个月测定血管通畅率。同时与上述时间点计算各组移植血管内皮细胞覆盖率及内膜厚度。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实验犬不同时间点移植血管通畅率及血流速率。②各组移植血管内皮细胞覆盖率及内膜厚度。结果:①颈总动脉移植术后2周和2月实验侧通畅率分别为100% (5/5)和60%(3/5).同期对照侧通畅率分别为40%(2/5)和0%(0/5)。术后2个月实验组平均血流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下腔静脉移植实验组和对照组2月移植血管通畅率为83%(5/6)和50%(2/4)。②颈总动脉及下腔静脉移植术后2周实验组血管腔面内皮细胞覆盖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术后2个月实验组血管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髓内皮细胞衬里的ePTFE人工血管在体内能较快完成内皮化过程,能抑制内膜增生;循环内皮细胞作为内皮细胞的潜在来源,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人工血管 内皮化 移植
下载PDF
老年人与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梅家才 戚大川 +1 位作者 周静 秦环龙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2年第2期95-96,121,共3页
目的比较老年人与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胃癌的临床诊治能力。方法总结近十年来本院收治胃癌806例,对老年人(≥60岁)和青年人(≤35岁)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胃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6:1),以胃体部... 目的比较老年人与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胃癌的临床诊治能力。方法总结近十年来本院收治胃癌806例,对老年人(≥60岁)和青年人(≤35岁)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胃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6:1),以胃体部癌及贲门胃底部癌多见,病程相对较长,预后较好。青年组胃癌则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6),以胃窦部癌及胃体部癌多见,且病程短,预后差。结论老年人胃癌的发病率高,掌握其临床病理特点,提高老年人胃癌的诊断率,阻止其向晚期发展,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青年人 胃癌 病理特点 诊断
下载PDF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被引量:19
7
作者 樊友本 秦环龙 +4 位作者 黄玉耀 王承泰 戴坤扬 戚大川 王国林 《腹部外科》 2002年第2期120-121,共2页
目的 探讨聚丙稀网塞及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的优点 ,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稀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 6 5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 目的 探讨聚丙稀网塞及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的优点 ,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稀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 6 5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 5 0 .5min ;术后 4~ 6h患者能下床活动 ;伤口疼痛时间 2~ 3d。术后排尿困难 1例 ,伤口积液 3例 ,切口感染 1例。术后获随访 5 9例 ,仅 2例复发。结论 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组织兼容性好 ,无排异反应 ,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 ,是理想的疝修补材料。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便 ,损伤轻 ,恢复快 ,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 ,并可放宽手术指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外科手术 疝环充填式无张疝修补
下载PDF
胆囊癌假阴性诊断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戴坤扬 纽宏文 +1 位作者 戚大川 王毅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讨论原发性胆囊癌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近 8年 5 0例经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和术中判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①临床表现 :右上腹不适 ,饱胀感为 74 % ,恶心、呕吐为 4 4 % ,消瘦为 30 % ,右上腹明显... 目的 :讨论原发性胆囊癌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近 8年 5 0例经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和术中判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①临床表现 :右上腹不适 ,饱胀感为 74 % ,恶心、呕吐为 4 4 % ,消瘦为 30 % ,右上腹明显疼痛为 2 6 % ,黄疸为 2 0 %。入院诊断符合率为 4 6 % ,不符合率为 5 4 %。②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 ,4 0例行CT检查。B超诊断符合率为 74 % ,假阴性率为 2 6 % ,CT诊断符合率为92 .5 % ,假阴性率为 7.5 %。B超联合CT检查提高诊断符合率达 94 % ,对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及腔内广基的软组织肿块应警惕胆囊癌的可能。③术中对肉眼和手感发现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者 ,应按常规作胆囊剖开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论 :重视腹痛、消瘦、黄疸患者的临床表现 ,对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广基的软组织肿块影像学特点及术中判断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质稍硬者 ,应作常规冰冻病理检查 ,这是提高胆囊癌诊断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诊断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胃间质瘤合并胃癌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龚剑锋 戚大川 +1 位作者 王志刚 梅家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4期327-328,共2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指以梭型细胞为主,缺乏明确肌性或神经分化特征的难以明确分化方向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肠道、肠系膜和腹膜。其免疫学表现主要为CD-117(80%-100%)和CD-34(56%-83%)阳...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指以梭型细胞为主,缺乏明确肌性或神经分化特征的难以明确分化方向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肠道、肠系膜和腹膜。其免疫学表现主要为CD-117(80%-100%)和CD-34(56%-83%)阳性,c-kit基因突变阳性对格列卫治疗有指导意义。GIST合并胃癌病例少见。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42例GIST中8例合并胃癌,占5.6%,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瘤
下载PDF
骨髓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间置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毅 陈易人 +4 位作者 戴坤扬 钮宏文 伍波 李里 戚大川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4年第1期19-22,64,共5页
通过骨髓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间置移植的动物实验,为人工血管内皮化的临床应用作准备。方法:分离犬骨髓单核细胞,ePTFE人工血管以二种规格(4mm×4cm和8mm×5cm)完成内皮化。分别作犬颈总动脉和下腔静脉间置移植(各10条),术后... 通过骨髓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间置移植的动物实验,为人工血管内皮化的临床应用作准备。方法:分离犬骨髓单核细胞,ePTFE人工血管以二种规格(4mm×4cm和8mm×5cm)完成内皮化。分别作犬颈总动脉和下腔静脉间置移植(各10条),术后作多谱勒超声检查,处死后作移植血管大体肉眼、病理、免疫组化、扫描电镜等检查。结果:颈总动脉移植组:2周和2月实验侧通畅率分别为100%(5/5)和60%(3/5),同期对照侧通畅率分别为40%(2/5)和0%(0/5);下腔静脉移植组:实验组和对照组2月移植血管通畅率为83.3%(5/6)和50%(2/4)。扫描电镜显示:颈总动脉移植血管腔面内皮细胞覆盖率实验组和对照组2周时存在差异(84%±11%与43%±15%,P<0.05),下腔静脉移植实验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覆盖率也有差异(95%±6%与77%±13%,P<0.05);颈总动脉和下腔静脉移植物2月时,血管内膜厚度实验组小于对照组(116±28μm与162±30μm,P<0.05;91±24μm与143±35μm,P<0.05)。结论:骨髓内皮细胞衬里的ePTFE人工血管在体内能较快完成内皮化过程,能抑制内膜增生;循环内皮细胞作为内皮细胞的潜在来源,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内皮细胞 人工血管 内皮化 移植 血管内膜
下载PDF
内皮素-1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基因mRNA在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
11
作者 王承泰 秦环龙 +1 位作者 樊友本 戚大川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5期481-482,共2页
目的 :检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 (CPH)大鼠肝组织中内皮素 - 1(ET - 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的表达情况 ,研究两者与肝内微循环改变和门静脉高压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和多聚酶连反应 (RT -PCR)的方法测定CCl4 诱导CPH... 目的 :检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 (CPH)大鼠肝组织中内皮素 - 1(ET - 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的表达情况 ,研究两者与肝内微循环改变和门静脉高压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和多聚酶连反应 (RT -PCR)的方法测定CCl4 诱导CPH大鼠肝组织中ET - 1和iNOS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ET - 1基因mRNA在CPH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增高 5 0 %± 13% ,P <0 .0 0 1) ,而iNOS基因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轻度减弱 (减弱 15 %± 8% ,P >0 .0 5 )。结论 :CPH大鼠肝组织中ET - 1表达增强、iNOS表达减弱与肝硬变时门静脉阻力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门静脉高压症 内皮素-1 一氧化氮合成酶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诊治体会(附35例报道)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雯烨 狄建忠 +1 位作者 夏阳 戚大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46-1447,1450,共3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6年收治的35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及活检确诊率为31%(11/35),28例接受手术治疗,所有病人均接受CHOP方案化疗。总5年生存率... 目的总结和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6年收治的35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及活检确诊率为31%(11/35),28例接受手术治疗,所有病人均接受CHOP方案化疗。总5年生存率为60%(21/35),ⅠE期86%(6/7),ⅡE期73%(8/11),ⅢE期和Ⅳ期41%(7/17)。结论内镜活检病理联合CT是诊断胃肠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何杰金淋巴瘤 原发性 胃肠道
下载PDF
NOB1基因在胰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波 邹绍武 +2 位作者 袁周 戚大川 艾开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NOB1(nin one binding)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①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20例胰腺癌及癌旁对照、14例正常胰腺冰冻组织中NOB1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②免... 目的:探讨NOB1(nin one binding)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①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20例胰腺癌及癌旁对照、14例正常胰腺冰冻组织中NOB1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②免疫组化回顾性检测50例胰腺癌石蜡切片中NOB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①20例胰腺癌中NOB1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16例(80%)胰腺癌组织中NOB1蛋白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14例正常组织中NOB1蛋白阳性率仅14.3%。②免疫组化有34例呈(+++),8例呈(++),4例呈(+),4例呈(-),阳性表达率为84%,且NOB1在多数胰腺癌早期阶段即有强阳性表达。NOB1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NOB1与年龄、性别及淋巴结浸润无相关性(P>0.05)。结论:NOB1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在较早期胰腺癌中即有强阳性表达,提示可能与胰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NOB1 表达 肿瘤发生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25例体会
14
作者 李刚 陈巍 +7 位作者 段学慧 戚大川 段世泽 王程明 邹庆文 袁义鸿 李龙芸 玉应罕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十二指肠镜在X线机电视监视下完成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结果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25例,成功行EST者24例(成功率96%),一次排净...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十二指肠镜在X线机电视监视下完成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结果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25例,成功行EST者24例(成功率96%),一次排净结石23例,治愈率92%。结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疗效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EST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经胃入路NOTES手术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戚大川 俞华 +3 位作者 施新岗 方军 谢静 王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0期782-785,共4页
目的:通过对人尸体的解剖观察,探讨选择经胃NOTES穿刺点的必备要素,为NOTES的手术入路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剖依据。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34具,预先经肝门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用于测量胃网膜血管分支间的距离、分支... 目的:通过对人尸体的解剖观察,探讨选择经胃NOTES穿刺点的必备要素,为NOTES的手术入路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剖依据。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34具,预先经肝门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用于测量胃网膜血管分支间的距离、分支的长度,胃网膜血管的分布特点的形态观察和进行血管测量。结果:胃网膜动脉主干发出的长分支血管长度为(1.4±0.2)cm,胃网膜动脉主干发出的短分支血管长度为(0.4±0.1)cm,胃网膜动脉长分支间的平均距离(1.3±0.5)cm,最佳穿刺点至大弯距离为(2.9±0.6)cm,最佳穿刺点至幽门距离为(7.9±0.9)cm,最佳穿刺点至胃角距离为(3.1±1.0)cm;内镜下尸体标本中,胃大弯皱襞间数量(6.2±1.2)个;内镜下尸体标本中,最佳穿刺点与胃大弯皱襞间的解剖关系:(1.9±1.2)cm;内镜下尸体标本中,最佳穿刺点与窦体交接线间的解剖关系:(2.4±1.5)cm。结论:胃网膜动脉主干发出的分支血管呈现长短长短的规律。最佳穿刺点在未被肝脏覆盖的胃前壁游离区,避开胃网膜血管分支。最佳穿刺点距胃大弯皱襞间的距离为(1.9±1.2)cm,与窦体交接线间的距离为(2.4±1.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自然腔道手术 解剖学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蒲雄志 于嵩 +1 位作者 陈巍 戚大川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23期12-15,共4页
胆管狭窄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多样,良、恶性质的判断一直很困难。自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问世以来,ERCP及其相关技术已从最初用于胰胆管造影发展至如今融影像学、病理学... 胆管狭窄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多样,良、恶性质的判断一直很困难。自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问世以来,ERCP及其相关技术已从最初用于胰胆管造影发展至如今融影像学、病理学诊断和植入支架引流、射频消融治疗等诊疗技术于一体,成为恶性胆道疾病诊治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概要介绍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同时探讨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恶性胆管狭窄 诊断
下载PDF
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缪冉 朱娜 +7 位作者 刘志全 姚文衍 李鲲鹏 蔡澄 薛春华 王道恒 宋旭炜 戚大川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1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经ERCP治疗的5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4h血淀粉酶水平,将受试者分为高淀粉...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1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经ERCP治疗的5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4h血淀粉酶水平,将受试者分为高淀粉酶血症组(n=15)和对照组(n=39)。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白细胞、术前中性粒细胞、术前C反应蛋白(CRP)、术前肝功能和术前/后24h血淀粉酶;记录ERCP操作时间、有无鼻胆管引流和术后是否出现高淀粉酶血症。分析ERCP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高淀粉酶血症组术前白细胞、术前中性粒细胞和术前CRP均高于对照组;ERCP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白细胞升高(OR=5.405,P=0.024)和ERCP操作时间长(OR=1.631,P=0.003)是老年患者ERCP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控制术前白细胞数和ERCP操作时间,可减少ERCP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淀粉酶血症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胰腺肿瘤手术方式探讨
18
作者 陶树林 戚大川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4期49-49,51,共2页
目的对进行胰腺肿瘤手术的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怎么选择手术方式。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胰腺肿瘤患者212例,其中150例胰头肿瘤,55例胰体尾肿瘤,7例全胰癌。在治疗中,有60例进行了根治性切除胰十二指肠或切除胰体尾+脾,16例进行了姑息性切除... 目的对进行胰腺肿瘤手术的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怎么选择手术方式。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胰腺肿瘤患者212例,其中150例胰头肿瘤,55例胰体尾肿瘤,7例全胰癌。在治疗中,有60例进行了根治性切除胰十二指肠或切除胰体尾+脾,16例进行了姑息性切除胰十二指肠或切除胰体尾+脾,还有65例进行了内引流术。结果患者在进行根治性手术之后,有42.38%的1年存活率,有13.55%的3年存活率,有6.77%的5年存活率,效果要明显的比其他治疗组的好;患者在进行姑息性手术之后,有20.3%的1年存活率,有6.65%的3年存活率,效果要明显的比没有进行手术组的好;患者在进行内引流术之后,仅有9.39%的1年存活率,3年以上的存活率基本为零,效果与没有进行手术组的无明显差异,但是在生活质量上改善了。结论根据术前的CT检查结果进行胰腺癌的术前评估与分级;手术中通过查看肿瘤有没有侵犯血管、远处转移或局部转移来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这样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手术方式 治疗
下载PDF
Wipple术后早期空肠营养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影响
19
作者 戚大川 陈巍 +1 位作者 黄新余 郑起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09-410,共2页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Wipple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何预防其发生一直是胰腺外科医师所关心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了术后早期空肠营养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的影响。
关键词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空肠营养 术后早期 Wipple术 外科医师 并发症 发生率
原文传递
干扰素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耀卿 戚大川 +4 位作者 武钧 毛恩强 季俊 韩天权 张圣道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interferon α,IFN 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的治疗作用及机理。 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FN α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 10只。胰管内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interferon α,IFN 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的治疗作用及机理。 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FN α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 10只。胰管内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治疗组大鼠 ,自制模后 0 5h开始每小时皮下注射IFN α 5× 10 5U/kg。按随机原则在制模后 4h和 12h分批处死动物 ,观察胰腺、肺和肾病变 ,测腹水量、血和腹水淀粉酶活性 (碘比色法 )、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浓度 (ELISA法 )。 结果 IFN α组胰腺、肺和肾病变程度减轻。血和腹水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血TNF α显著降低 ,IL 10升高。 结论 IFN α可有效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局部病变和器官损害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SAP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