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GIS的青藏高原生态服务功能定量评价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戚宝正
杨海镇
周华坤
侯光良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1901)
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LHZX-2020-08)
青海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19-HZ-802)。
-
文摘
生态系统服务是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定量指标评估法、GIS空间分析法、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法与一元线性回归趋势线法,对2000—2015年青藏高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重要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指数东南高、西北低,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变化趋势;(2)从上述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特征来看,4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区面积最大,分别占高原总面积的27.06%、19.73%、61.44%、41.7%;生态服务功能较弱的区域面积最小,分别占高原总面积的16.47%、16.96%、0.97%、4.06%;(3)从综合重要性分级特征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区面积最大,占高原总面积20.7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弱区面积最小,占高原总面积的16.73%,总体上综合评价结果优于单一生态功能评价;(4)2000—2015年来青藏高原生态功能总体上呈现两大明显特征,即高原南部、三江源区域、青海湖南端及祁连山地区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呈下降趋势,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区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呈增加趋势,其他地区基本保持不变。研究成果可为青藏高原重点生态功能区与生态红线的划定,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理及建立健全生态屏障提供参考,为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
关键词
GIS
青藏高原
生态功能
定量评价
-
Keywords
GIS
Qinghai-Tibet Plateau
ecological funct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河湟谷地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侯光良
许长军
李晓勤
戚宝正
-
机构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4期169-176,共8页
-
基金
青海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金(2019-002)。
-
文摘
河湟谷地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的科学分析,为区域生态文明战略实施与兰西城市群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水量平衡方程来计算河湟谷地水源涵养能力,进行GIS空间分析,并结合自然保护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水源地)分布,综合划分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分区。结果表明:本区北部祁连山脉的冷龙岭、达坂山一带为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和重要区域,约占总面积25%,一般重要与中等重要区域主要分布于中部的中小起伏中山地,约占总面积66.3%;水源涵养功能不重要区域则集中在湟水与黄河谷地内,此处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约占本区面积的8.7%。提出区域水源涵养能力建设的措施包括将北部祁连山脉的冷龙岭和达坂山一带确定为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和重要区域并列为自然保护区;将水源涵养功能分区作为设置水源地的考虑因素;因地制宜增加森林面积,加大嵩草、杂类草高寒草甸和温带丛生禾草草原的治理与恢复。
-
关键词
河湟谷地
水源涵养
空间格局
-
Keywords
Hehuang Valley
water conservation
spatial pattern
-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8ka祁连山中段腹地人类活动的新证据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全
侯光良
陈晓良
姜莹莹
戚宝正
于瑶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
-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4-1057,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71165)
-
文摘
目前祁连山中段腹地有少量新石器时代遗址和较为丰富的青铜时代遗址,未发现更早的人类活动遗迹。近期对腹地内黄藏寺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细石器遗存剖面(HZS),系统采集其年代样品、环境指标(粒度、色度)样品及地层石器,开展实验测定和GIS模拟路线分析,结合青藏高原与周边区域已发表的史前人群研究资料,揭示祁连山中段腹地史前人群的活动时间、环境背景、与毗邻地区史前人群的联系及其交流路线。结果显示:史前人群约在7.98~6.10 ka期间于黄藏寺一带活动,这是祁连山中段腹地目前发现最早的史前人类活动证据。HZS剖面粒度、色度指示的全新世早中期温湿气候与祁连山中段腹地较好的生态环境,为细石器人群开展狩猎采集活动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HZS剖面的细石器反映出该时段史前人群从事狩猎采集活动,其细石器体现的技术特征与青海湖盆地细石器技术较为相似,揭示了高原东北边缘山区与高原内部区域的史前人群具有密切联系。GIS模拟路线显示,黑河谷地可能为贯通河西走廊与青藏高原间史前人群迁移、交流的重要路线,而黄藏寺细石器遗存为该路线上一处狩猎地点。
-
关键词
全新世早中期
祁连山中段腹地
人类活动
交流路线
-
Keywords
Early and Middle Holocene
Qilian Mountain Central hinterland
human activities
communication route
-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