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务人员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防护 被引量:6
1
作者 闵建珍 戚少云 +1 位作者 刘纪 郭平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515-516,共2页
目的总结医院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该院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务人员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共收到44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报告,发... 目的总结医院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该院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务人员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共收到44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报告,发生职业暴露的职业以护士最高,占59.1%,其次是医生和实习生,分别占29.5%和6.8%;暴露源以各种针刺伤为主(65.9%),其次是手术缝针刺伤(20.5%);不同科室发生职业暴露的频次不同,手术科室占72.7%,非手术科室占27.3%;职业暴露由接触过明确病原体乙肝患者的针头器械导致占72.7%,暴露源接种过乙肝疫苗例数占29.6%,含有乙肝抗体例数占25%,暴露后及时处理率100%,预防用药率88.6%。结论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医疗操作,暴露后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医务人员被血源传播性疾病感染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传播性疾病 职业暴露 调查分析 防护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严格实施多重耐药菌管理综合干预措施1年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菲 戚少云 冯文婷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2期161-164,188,共5页
目的观察预防控制措施对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效果,为制定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我院于2014年12月开始严格实施多重耐药菌管理综合干预措施。选取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的住院患者,分别统计住院患者的抗菌药... 目的观察预防控制措施对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效果,为制定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我院于2014年12月开始严格实施多重耐药菌管理综合干预措施。选取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的住院患者,分别统计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对检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的住院患者,分别统计病房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结果与2014年数据相比,2015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均有上升;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检出率明显下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有所上升;隔离标识放置率、手卫生设施落实率、患者生活垃圾正确处置率均有上升;CRKP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PA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落实病房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抗菌药物 感染控制 综合干预措施
下载PDF
ICU病房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分析
3
作者 戚少云 黄杰 +1 位作者 王璐 黄新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了解某医院ICU病房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情况并分析其菌株同源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ICU病房2017年4-10月分离的30株CRAB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 目的:了解某医院ICU病房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情况并分析其菌株同源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ICU病房2017年4-10月分离的30株CRAB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30株CRAB对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率为100.0%,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73.3%。MALDI-TOF MS分析显示,30株CRAB分为三大簇:Ⅰ型(28株)、Ⅱ型(1株)和Ⅲ型(1株),其中Ⅰ型分为Ⅰa型(26株)、Ⅰb型(1株)、Ⅰc型(1株),2017年8月2-30日分离的Ⅰa型高达12株。结论:2017年4-10月,该院ICU病房分离的CRAB以Ⅰa型为主,其中8月份存在Ⅰa型CRAB感染病例聚集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ICU 同源性分析
下载PDF
浅议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基于XYZ公司舞弊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戚少云 《中国经贸》 2013年第12期159-160,共2页
本文在介绍XYZ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循环过程中发生的舞弊案例的基础上,对XYZ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环境与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监督进行分析,找出XYZ公司发生舞弊行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运用内部控... 本文在介绍XYZ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循环过程中发生的舞弊案例的基础上,对XYZ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环境与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监督进行分析,找出XYZ公司发生舞弊行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运用内部控制基本原理,对XYZ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销售 收款 内部控制
下载PDF
二级以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三阶段递进式培训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梅 戚少云 杨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探讨二级以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士采取三阶段递进式模式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三阶段递进式培训模式,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管理,从理论、技能和管理对54名二级以下医院CSSD护士进行三维度培训,培训中运用微视频教学、翻... 目的:探讨二级以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士采取三阶段递进式模式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三阶段递进式培训模式,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管理,从理论、技能和管理对54名二级以下医院CSSD护士进行三维度培训,培训中运用微视频教学、翻转课堂、案例分析、专科化图谱、小组讨论、操作示教、区域跟班培训等多元化方式,并建立培训后评价指标。结果:培训后,学员对CSSD三项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基础理论及器械手工清洗技术、器械包装技术等基本技能掌握的考核情况均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学员对培训基地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3.82%。结论:采取三阶段递进式培训二级以下医院CSSD护士,有效提高了二级以下医院CSSD护士的综合能力,对提高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递进式培训 二级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戚少云 马兴好 +2 位作者 闵建珍 李霜玉 刘纪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0期2476-2478,共3页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并呈现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特征,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延长了住...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并呈现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特征,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且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为此,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预防 护理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14
7
作者 戚少云 马兴好 +1 位作者 刘正东 李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1期2531-2533,共3页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VAP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某三级医院综合ICU 2011年1-12月所有持续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进行监测,记录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诊疗操作情况,应用多...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VAP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某三级医院综合ICU 2011年1-12月所有持续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进行监测,记录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诊疗操作情况,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病例168例,其中VAP 60例,VAP的发生率为35.7%;单因素分析显示,胃肠内营养、机械通气类型、气管切开、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抗生素使用数量、呼吸机使用时间、总住院天数和ICU住院天数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类型(OR=10.945,P<0.05)、抗生素使用数量(OR=1.653,P<0.01)和ICU住院天数(OR=1.111,P<0.01)是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是发生VAP的高危人群且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尽量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U的住院时间、避免频繁更换抗生素、减少有创操作等,预防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戚少云 马兴好 +4 位作者 闵建珍 李霜玉 李玲 周培敏 郭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3期309-311,共3页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短期内出现7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RDR—AB)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找感染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11年1月26日-2月18日重症监护病房出现的7例PDR—AB感...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短期内出现7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RDR—AB)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找感染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11年1月26日-2月18日重症监护病房出现的7例PDR—AB感染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环境卫生标本进行检验,分析感染的原因,提出控制措施。结果7例PDR—AB感染病例有3例属于社区带入感染,4例属于医院感染;7例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在多种环境标本中检出PDR—AB。结论此次PDR—AB感染原因可能是侵袭性操作过多,多种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和环境卫生消毒不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感染控制 数据收集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原文传递
两种硬质容器包装的物品灭菌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戚少云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91-491,共1页
目的评价两种不锈钢消毒盒包装的器械灭菌质量监测效果。方法对侧孔消毒盒和不带侧孔消毒盒包装的器械经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观察灭菌效果。结果两种包装容器包装的物品经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包裹内部... 目的评价两种不锈钢消毒盒包装的器械灭菌质量监测效果。方法对侧孔消毒盒和不带侧孔消毒盒包装的器械经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观察灭菌效果。结果两种包装容器包装的物品经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包裹内部温度变化、化学指示卡变色情况均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生物指示剂培养结果全部阴性。结论针对内容物配置比较少的外科换药包采用两种消毒盒进行包装,对物品灭菌质量的影响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消毒盒 包装 灭菌效果
原文传递
高温浸泡润滑器械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戚少云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512-512,共1页
目的观察手工擦拭与高温浸泡润滑器械的效果。方法将手工清洗处理后的医疗器械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器械采用手工擦拭润滑,B组器械采用高温浸泡润滑,观察两组器械的表面光滑度及关节灵活性。结果采用高温浸泡润滑方法能增加器械表面光... 目的观察手工擦拭与高温浸泡润滑器械的效果。方法将手工清洗处理后的医疗器械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器械采用手工擦拭润滑,B组器械采用高温浸泡润滑,观察两组器械的表面光滑度及关节灵活性。结果采用高温浸泡润滑方法能增加器械表面光滑度及关节灵活性,保证润滑均匀性,效果优于手工擦拭润滑。结论对于新型水溶性器械润滑剂,采用高温浸泡方法润滑器械,不仅能提高润滑效果,还能将润滑和消毒两个流程有机结合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清洁后物品再次受到污染的机会,是取代传统手工擦拭润滑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浸泡 手工擦拭 润滑器械
原文传递
六安市人民医院2013年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纪 戚少云 +1 位作者 刘正东 杨顺银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动态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导管感染率,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ICU目标性监测方案,对2013年入住ICU超过48h患者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监测医院感染率,器械使用率和感染率。结果 2013年共监测541例患者,发生院内感... 目的动态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导管感染率,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ICU目标性监测方案,对2013年入住ICU超过48h患者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监测医院感染率,器械使用率和感染率。结果 2013年共监测541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73例,感染率为13.49%,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为20.38‰,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8.7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2.72‰。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能及时了解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及管理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 监测
原文传递
NICU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
12
作者 马兴好 戚少云 +5 位作者 闵建珍 左玲 李霜玉 郭萍 刘纪 许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196-5197,共2页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短期内出现的3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10年10月25-28日NICU出现的3例医院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短期内出现的3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10年10月25-28日NICU出现的3例医院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环境卫生标本进行检验,分析感染的原因。结果 3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病例有2种耐药谱;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仅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医务人员手、空气、呼吸机管道等标本中均未检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结论该次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为局部疑似感染暴发;广谱抗菌药物美罗培南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筛选可能是此次感染的主要原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暴发 调查 美罗培南
原文传递
浅议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基于XYZ公司舞弊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戚少云 《中国总会计师》 2013年第12期28-30,共3页
本文在介绍XYZ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循环过程中发生的舞弊案例的基础上,对XYZ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环境与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监督进行分析,找出XYZ公司发生舞弊行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运用内部控制基... 本文在介绍XYZ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循环过程中发生的舞弊案例的基础上,对XYZ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环境与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监督进行分析,找出XYZ公司发生舞弊行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运用内部控制基本原理,对XYZ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企业销售 舞弊案例 公司 收款 房地产 循环过程 控制活动
下载PDF
ICU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分型及传播途径研究
14
作者 戚少云 田永杰 +2 位作者 陈菲 王璐 黄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70-74,共5页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内流行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基因分型,并追溯细菌在科内的传播途径。方法 收集ICU病房 2018.12~2019.02时间段内分离的患者及环境CRKP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对CRKP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内流行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基因分型,并追溯细菌在科内的传播途径。方法 收集ICU病房 2018.12~2019.02时间段内分离的患者及环境CRKP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对CRKP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并将流行病学信息和测序结果录入院内感染传播路径一体化分析平台(NoSoTT)绘制传播路径。结果 21株CRKP菌株测序结果显示CT3617型2株,CT3618型17株,CT3619型2株;NoSoTT结果显示菌株LA8001和LA8020、LA8021和LA8017之间为直接传播;LA8010和LA8022、LA8013之间可能存在直接传播;LA8002通过LA8004和LA8016、LA8018之间可能存在间接传播。结论 2018.12~2019.02期间ICU内流行的CRKP菌株以CT3618型为主,传播方式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主要与病房内洗手池导致的环境表面污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全基因组测序 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 传播途径
下载PDF
某三甲综合医院2015-2019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15
作者 熊贤鹏 黄杰是 戚少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82-285,共4页
了解2015-2019年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评价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5-2019年调查日期内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不包括新入院)和出院患者进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共计调查9361名... 了解2015-2019年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评价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5-2019年调查日期内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不包括新入院)和出院患者进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共计调查9361名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93%,例次现患率为3.02%。五年现患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758,P=0.029);男性与女性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1,P=0.260);患病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820,P<0.001),≥6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最高(3.66%);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24.53%),感染部位最高的是呼吸系统(61.84%),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体1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23.13%),革兰阳性菌103株(76.87%);动静脉插管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776,P=0.001),呼吸机使用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89,P<0.001);抗菌药物使用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964,P=0.001),抗菌药物送检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6.838,P<0.001)。结论:本院五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趋于平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今后须要加强高危科室及人群的感染监测,关注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的改进与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病原菌 感染部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