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姜瑛 戚秀秀 +4 位作者 李祥剑 汪强 谭金芳 韩燕来 李培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2-708,共7页
为了解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特性,探究不同小麦品种之间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差异,通过大田试验,分别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对河南省18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的茎、叶、鞘、穗(开花期)、颖壳和籽粒进行干物质重和氮含量测定,并根据小麦... 为了解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特性,探究不同小麦品种之间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差异,通过大田试验,分别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对河南省18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的茎、叶、鞘、穗(开花期)、颖壳和籽粒进行干物质重和氮含量测定,并根据小麦的产量、氮素积累量以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划分不同小麦品种的氮效率类型,计算氮素利用特性的相关参数,分析氮素利用特性相关参数与产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小麦品种可划分为氮素高效型(Ⅰ)、氮素中效型(Ⅱ)、氮素低效型(Ⅲ)、氮素超低效型(Ⅳ)4种类型,其品种数量分别占总品种数的5%、50%、40%和5%。在小麦成熟期,Ⅳ型品种的颖壳和籽粒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品种,叶、颖壳和籽粒的氮素积累量显著低于其他3类型品种,4种类型品种间茎和叶氮含量及氮素在茎、叶、鞘、颖壳和籽粒中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差异;Ⅰ类型和Ⅱ类型品种的花前贮存氮素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量均显著高于Ⅳ类型品种,Ⅰ类型品种的氮素农艺效率均显著高于Ⅲ和Ⅳ类型品种,氮素偏生产力表现为Ⅰ类型品种>Ⅱ类型品种>Ⅲ类型品种>Ⅳ类型品种,且差异显著。小麦产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其他氮素利用相关参数呈现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特性
下载PDF
施硅提高玉米抗蚜性的组成型和诱导型生理代谢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戚秀秀 刘艺凝 +3 位作者 魏畅 王祎 姜瑛 韩燕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06-1522,共17页
【目的】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其生长繁殖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分析施硅(Si)诱导玉米植株对蚜虫的抗性对玉米正常生长尤为重要。本研究从玉米抗氧化系统、次生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3个方面,... 【目的】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其生长繁殖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分析施硅(Si)诱导玉米植株对蚜虫的抗性对玉米正常生长尤为重要。本研究从玉米抗氧化系统、次生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3个方面,探究了施硅提高玉米抗蚜性的生理代谢机制。【方法】采用玉米水培试验方法,共设置4个处理:不施硅不接蚜虫(–Si–A)、不施硅接蚜虫(–Si+A)、施硅不接蚜虫(+Si–A)、施硅接蚜虫(+Si+A)。分别于蚜虫侵染后48、60、72、96、120 h,调查玉米植株蚜虫密度,并取样分析玉米植株抗氧化系统(CAT、SOD、H_(2)O_(2)和MDA)、次生代谢(PAL、PPO、LOX和木质素含量)和信号传导物质(JA、SA)含量,以未接虫玉米3个系统中的相关成分含量为组成型抗性,以接虫前后各成分含量的差值为诱导型抗性,讨论了硅对玉米抗蚜组成型和诱导型抗性的影响。【结果】随着蚜虫侵染后时间的延长,蚜虫密度增加,与侵染后48 h相比,在–Si处理下,侵染后60~120 h时蚜虫数量显著增加了12.50%~40.18%;+Si处理下,侵染后60~120 h蚜虫数量显著增加了12.36%~49.44%;在侵染后48~120 h相同时间点下,与不施硅处理相比,施硅处理的蚜虫种群密度显著降低了15.29%~20.64%。整个培养时间内,与不施硅处理相比,施硅处理的玉米抗氧化系统中组成型CAT、SOD活性均显著提高,组成型H_(2)O_(2)、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41%~15.35%、5.35%~17.95%,诱导型CAT活性显著增加(除侵染后72 h外),诱导型SOD活性显著降低,诱导型H_(2)O_(2)含量先提高后降低;施硅处理显著提高了次生代谢中组成型PAL、LOX和PPO活性、木质素含量,降低了诱导型PPO活性、木质素含量,诱导型PAL活性表现为先提高后降低,诱导型LOX活性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随后又降低;施硅处理显著提高了信号传导中组成型JA、SA含量,增加了诱导型SA含量43.77%~117.48%,降低了诱导型JA含量。同一时间点,无论是否施硅,组成型CAT、SOD活性、H_(2)O_(2)和MDA含量、PAL、LOX和PPO活性、木质素、JA和SA含量均显著高于诱导型。PCA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组成型和诱导型CAT、SOD活性和诱导型H_(2)O_(2)、SA含量为体现玉米抗蚜虫的组成型和诱导型抗性的较优指标。【结论】施硅可显著降低蚜虫的密度,并显著提高玉米抗氧化系统、次生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各物质的组成型与诱导型抗性,因此,施用硅肥为玉米田间蚜虫的生态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禾谷缢管蚜 组成型抗性 诱导型抗性
下载PDF
根际促生菌应用于基质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戚秀秀 魏畅 +3 位作者 刘晓丹 张林利 姜瑛 张登晓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5-1032,共8页
为了研究根际促生菌对水稻幼苗的促生效果,培育高效优质水稻育苗基质,本研究选用5株根际促生菌LY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Y1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2:摩拉维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raviensis),... 为了研究根际促生菌对水稻幼苗的促生效果,培育高效优质水稻育苗基质,本研究选用5株根际促生菌LY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Y1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2:摩拉维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raviensis),X3:沙芬西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X8: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分别与本实验室已筛选出的最适配比基质进行混合制作高效水稻育苗基质,以不添加促生菌为对照,在盆栽条件下,研究根际促生菌对水稻幼苗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解淀粉芽孢杆菌(LY11)应用于育苗基质对水稻幼苗的促生效果及代谢活性最好。②在育苗基质中添加根际促生菌后,地上部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7.24%~31.19%和11.37%~23.28%。③添加根际促生菌的育苗基质能够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的生长,根体积、总根长等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且改善了根系形态结构,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④根际促生菌处理显著促进了水稻幼苗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且氮、钾的转运系数显著提高。⑤水稻幼苗体内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在促生菌处理下均显著提高。因此,根际促生菌应用于水稻育苗基质能够促进秧苗的生长并提高其代谢活性,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高效优质水稻育苗基质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际促生菌 育苗基质 根系构型 代谢活性
下载PDF
兼具水稻纹枯病拮抗功能的生物水稻育苗基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戚秀秀 魏畅 +4 位作者 张林利 刘晓丹 杨艳霞 姜瑛 马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531,共7页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常见的土传病害之一,为了研发出可防治水稻纹枯病兼具促生效果的功能型生物水稻育苗基质,本研究选用前期筛选出具有固氮解磷功能的根际促生菌:LY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Y1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常见的土传病害之一,为了研发出可防治水稻纹枯病兼具促生效果的功能型生物水稻育苗基质,本研究选用前期筛选出具有固氮解磷功能的根际促生菌:LY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Y1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2摩拉维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raviensis)、X3沙芬西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X8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首先探索该5株促生菌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抑菌率,再将其与水稻纹枯病病原菌混合,在实验室已筛选出的最适配比基质基础上,研发功能型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在盆栽条件下,与市售水稻育苗基质对比,验证功能型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对水稻纹枯病发病率、水稻幼苗生长和体内抗性相关酶类的影响。结果表明:(1)5株根际促生菌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均具有拮抗作用,抑菌率达到35.31%~40.20%。(2)5株拮抗促生菌能够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率,其中添加LY11菌株的处理较对照处理的每盘出苗数显著增加了110.41%,而发病率显著降低了89.32%。(3)在含有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育苗基质中添加拮抗促生菌后,水稻幼苗的茎粗、百株地下部干物质重、百株全株干物质重、根系活力、根总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总体积、根尖数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添加LY11菌株的处理比市售水稻育苗基质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13%、4.21%、4.97%、68.02%、26.77%、16.67%、44.44%、7.82%。(4)添加拮抗促生菌显著促进了水稻幼苗对地上和地下部氮磷钾的吸收。(5)水稻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丙二醛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市售水稻育苗基质处理,提高幅度为27.08%~122.72%、16.09%~48.15%、53.33%~233.85%、110.24%~511.71%。因此,本研究研发出5种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同时可以显著促进水稻幼苗生长的功能型高效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其中添加了菌株LY11的育苗基质综合效果最优,为功能型高效生物水稻育苗基质的研制与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拮抗促生菌 育苗基质 根系活力 酶活性
下载PDF
腹腔镜引导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肌瘤复发及创伤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戚秀秀 周毛婴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5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引导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肌瘤复发及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腹腔镜引导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肌瘤复发及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引导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相关激素及疼痛介质的含量,并统计术后肌瘤复发及月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手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研究组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含量显著降低(P<0.05),黄体生成素(FSH)含量显著升高(P<0.05);手术后1天、3天及6天,研究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心肌细胞P物质(SP)及白介素-6(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第1次月经时间显著减少(P<0.05),月经过少、延迟及复发的情况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引导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良好,能够保持良好的卵巢功能,降低手术对机体带来的创伤,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印巢功能 复发 创伤反应
下载PDF
有机物料部分替代化肥氮对麦田土壤微生物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晓丹 戚秀秀 +5 位作者 宋晓爽 窦彩霞 王转 熊伟东 姜瑛 韩燕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探究有机物料部分替代化肥氮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及土壤质量状况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T_1(不施化肥氮)、T_2(单施化肥氮)、T_3(牛粪替代50%化肥氮)、T_4(秸秆替代50%化肥氮)、T_5(牛粪替代50%化肥氮+腐熟剂)、T_6(秸秆替... 为了探究有机物料部分替代化肥氮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及土壤质量状况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T_1(不施化肥氮)、T_2(单施化肥氮)、T_3(牛粪替代50%化肥氮)、T_4(秸秆替代50%化肥氮)、T_5(牛粪替代50%化肥氮+腐熟剂)、T_6(秸秆替代50%化肥氮+腐熟剂),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活性及其区系组成。结果表明:在小麦成熟期,与T_2处理相比,T_5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增加最大,其中土壤微生物碳、氮分别显著提高13.20%、12.98%;T_3处理使土壤呼吸强度提高37.14%,且差异显著;T_5处理对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分别提高了96.23%、47.67%;T_4处理使土壤真菌数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提高了27.89%;T_3处理使小麦产量显著提高8.06%。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与土壤微生物量、活性以及优化微生物区系组成,多数呈现显著正相关。无论从对土壤微生物量、活性以及优化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方面还是对小麦产量提高方面,均以有机物料部分替代化肥氮处理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活性 土壤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砂质潮土高效溶磷菌的筛选鉴定、条件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魏畅 戚秀秀 +4 位作者 吴越 刘晓丹 王祎 姜瑛 柳海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95,共11页
从砂质潮土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初探其对土壤磷素形态变化及小麦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利用PKO培养基从砂质潮土中分离几株溶磷菌,对比其溶磷能力,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综合菌株形态、生理生... 从砂质潮土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初探其对土壤磷素形态变化及小麦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利用PKO培养基从砂质潮土中分离几株溶磷菌,对比其溶磷能力,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综合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 分子学鉴定菌株种属,对其溶磷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盆栽实验探索菌株在土壤中的溶磷过程,验证菌株促生效果。结果显示,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W6,经鉴定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摇瓶实验结果表明:当培养时间为24 h、初始pH 6.0、装液量75 mL/250 mL、碳源为木糖、氮源为硝酸钾时,该菌株溶磷量达到最大;小麦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菌株W6的土壤H_2O-P、NaHCO_3-Po、NaHCO_3-Pi、NaOH-Po、NaOH-Pi含量分别增加了127.3%、80.0%、54.5%、11.8%和20.0%,而难溶性HCl-P、浓HCl-Po、浓HCl-Pi、浓H_2SO_4-P含量分别降低了10.9%、23.0%、42.1%和33.3%,接种菌株W6的小麦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直径分别显著增加了66.8%、57.0%、50.0%、13.6%和9.1%;小麦干重、氮、磷及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70.5%、32.1%、24.7%、94.2%和34.4%。菌株W6能够促进磷素形态由难溶性向有效性进行转化,对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植物对磷素的吸收及利用效率,在农业生产上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溶磷菌 砂质潮土 条件优化 磷素分级
下载PDF
施硅降低麦长管蚜对小麦寄主选择偏好的化学机理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明飞 戚秀秀 +3 位作者 王中华 刘艺凝 姜瑛 孙晓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5-565,共11页
【目的】从施硅对小麦挥发物释放影响的角度,探究施硅提高作物抗虫能力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1036’,供试蚜虫为黄淮地区的优势种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供试营养液为Hoagland营养液。设置不... 【目的】从施硅对小麦挥发物释放影响的角度,探究施硅提高作物抗虫能力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1036’,供试蚜虫为黄淮地区的优势种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供试营养液为Hoagland营养液。设置不施硅不接蚜虫对照(CK)、不施硅接蚜虫(A)、施硅不接蚜虫(Si)、施硅接蚜虫(SiA)4个处理。于小麦两叶一心、三叶一心时分别喷施200 mL的硅试剂,于小麦五叶一心时用毛笔将无翅成虫接到小麦叶片上,每盆小麦接30头蚜虫。采用Y形嗅觉仪研究麦长管蚜寄主的选择行为,采用顶空吸附法收集小麦挥发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离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寻找对麦长管蚜寄主选择偏好影响较大的气体挥发物。【结果】无论接蚜虫与否,施硅均显著降低了麦长管蚜对小麦寄主的趋向性(P<0.01)。对所有处理的小麦挥发物中气体进行收集分析后发现,小麦挥发物中均包含烷烃类、苯类、醇类等化合物。与A相比,SiA显著提高了挥发物十二甲基环己氧烷、3-己烯-1-醇(E)、D-柠檬烯的相对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56.25%、112.00%、117.78%;而2,4-二甲基-庚烷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了81.02%。主成分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对寄主的选择与气体挥发物2,4-二甲基-庚烷呈显著正相关;与气体挥发物十二甲基环己氧烷、3-己烯-1-醇(E)、D-柠檬烯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施硅可通过增加小麦气体挥发物十二甲基环己氧烷、3-己烯-1-醇(E)、D-柠檬烯的释放,且减少2,4-二甲基-庚烷的释放,共同影响麦长管蚜的寄主选择,从而提高寄主小麦对麦长管蚜的趋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长管蚜 硅酸四乙酯 寄主选择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前的囊肿性质联合评估
9
作者 戚秀秀 周毛婴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年第12期60-61,共2页
采用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can,TVS)联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和囊肿近期变化病史,对765例卵巢囊肿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前进行囊肿性质评估,探讨腹腔镜用于卵巢囊肿诊治的指征和处理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腹腔镜手术 阴道超声
下载PDF
医用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传政 许月 戚秀秀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第8期761-763,共3页
根据行业专家估计,中国每年因为医保欺诈和浪费造成的医保支出浪费超过2000亿。新医改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完善监控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实时监控系统,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管延伸... 根据行业专家估计,中国每年因为医保欺诈和浪费造成的医保支出浪费超过2000亿。新医改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完善监控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实时监控系统,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高值耗材 全封闭管理 材占比控制
下载PDF
TCT技术与HPV分型技术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戚秀秀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696-2698,共3页
目的:评价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技术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诸暨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3550例有性生活史的患者进行TCT监测,其中有365例患者同时采用杂交... 目的:评价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技术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诸暨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3550例有性生活史的患者进行TCT监测,其中有365例患者同时采用杂交捕获技术检测HPV分型。对TCT检查和HPV检查均阳性的165例患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活检,考察两种技术住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550例中,有365例经TCT检查子宫颈出现异常病变,占10.3%,其中ASCUS228例,LSIL117例,HSII.16例,SCC4例。365例中,165例HPV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5.2%,宫颈活检者病理学诊断为高危型感染140例,占84.8%,低危型感染25例,占15.2%。结论:TCT检测结合HPV分型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T技术 HPV分型 阴道镜 病理活检 宫颈病变
原文传递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邵招凤 戚秀秀 +2 位作者 杨玲飞 俞君英 王丽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453-3457,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病变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载量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47例不同宫颈病变程度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宫颈上皮细胞异性程度分为CINⅠ级127例、CINⅡ... 目的探究不同病变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载量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47例不同宫颈病变程度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宫颈上皮细胞异性程度分为CINⅠ级127例、CINⅡ级85例、CINⅢ级56例、宫颈癌79例,另选取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对照。患者均进行宫颈液基细胞检查(TCT)、HR-HPV检测、阴道镜病理活检,术后随访时间≥24个月。分析术前HR-HPV载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性及与术后HR-HPV转阴率关系,统计患者随访24个月内复发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复发危险因素。结果随着HR-HPV载量升高,宫颈病变级别升高,HR-HPV载量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HR-HPV低载量、中载量、高载量患者术后24个月转阴率在不同宫颈病变程度患者中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吸烟、病变程度、病变累及颈管、术后HR-HPV持续阳性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R-HPV感染是CIN发生的主要原因,其载量水平与CIN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术后HR-HPV持续阳性是影响CIN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复发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姣英 戚秀秀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514-515,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研究组)和56例健康孕妇(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监测,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白天...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研究组)和56例健康孕妇(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监测,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白天收缩压(141±15)mmHg、白天舒张压(93±6)mmHg、晚间收缩压(138±11)mmHg、晚间舒张压(88±6)mmH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45.82±18.46)μg/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10±8)mmHg、(71±4)mmHg、(95±6)mmHg、(60±5)mmHg、(12.55±6.91)μg/min(t=12.5077、21.1137、23.557、25.0798、11.4620,均P〈0.01)。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性消失,且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与动态血压参数,尤其是与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呈正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9、0.65、0.43、0.41,均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高血压有关,提示肾脏功能早期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