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液浓度对酸压改造效果影响实验研究——以胶凝酸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孙骏 伊向艺 +3 位作者 戴亚婷 姬伟 陈坤 吴元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196-200,206,共6页
目前酸压是国内油田针对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手段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而胶凝酸是最常用的酸化压裂液之一。合适的酸液浓度不仅能取得很好的增产效果,也能较好的降低经济成本。针对利用室内实验研究胶凝酸不同浓度对酸岩反应速率、滤失速率、... 目前酸压是国内油田针对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手段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而胶凝酸是最常用的酸化压裂液之一。合适的酸液浓度不仅能取得很好的增产效果,也能较好的降低经济成本。针对利用室内实验研究胶凝酸不同浓度对酸岩反应速率、滤失速率、酸蚀后导流能力的影响,并利用Fracpro PT软件模拟,通过实验手段来进行研究分析酸液浓度对酸压改造形成的影响,通过优化酸压施工设计方案来寻找最优酸液浓度提高酸压施工效果,对以后的压裂设计和现场施工都有着更长远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压 胶凝酸 最优酸液浓度 FracproPT
下载PDF
携砂酸液体系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戴亚婷 伊向艺 +4 位作者 孙骏 张紫薇 张伟伟 顾亚鹏 吴红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3期1-5,10,共6页
储层改造方式主要为水力压裂、基质酸化、酸化压裂,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公司研制的新型酸液具有的携砂性能,为在储层中产生具有较高导流能力的酸蚀支撑裂缝提供可能,此后酸携砂压裂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研究[1]。文章重点从粘温性、... 储层改造方式主要为水力压裂、基质酸化、酸化压裂,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公司研制的新型酸液具有的携砂性能,为在储层中产生具有较高导流能力的酸蚀支撑裂缝提供可能,此后酸携砂压裂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研究[1]。文章重点从粘温性、携砂性和现场应用情况三个方面,对比和分析国内外报道的携砂酸液,分别是地面交联酸、清洁酸和乳化酸。结果证明地面交联酸的耐温性,携砂情况以及现场应用效果是最好的。同时,文章在总结对比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在携砂酸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携砂压裂 携砂酸液 地面交联酸 清洁酸 乳化酸
下载PDF
苏里格5区储层控制因素和砂体结构特征
3
作者 彭先锋 唐杰 +1 位作者 戴亚婷 杨璐璐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7期88-88,90,共2页
苏里格5区储层发育同时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其中沉积作用不仅控制了砂体的宏观展布特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后期成岩作用的进行。储层质量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不整合面的综合影响,其中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为主河道和心滩,... 苏里格5区储层发育同时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其中沉积作用不仅控制了砂体的宏观展布特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后期成岩作用的进行。储层质量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不整合面的综合影响,其中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为主河道和心滩,成岩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有利于部分原生孔隙和喉道的保存。结合测井曲线和岩性解释,按照砂岩和泥岩的厚度及组合方式,将石盒子组砂岩划分为四类砂体结构类型,其中A类为最优的砂体结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5区 储层控制因素 砂体结构特征 测井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5区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4
作者 唐杰 彭先锋 戴亚婷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1期87-88,共2页
根据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物性特征、测井分析和化验资料,对苏里格气田苏5区石盒子组砂岩储层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孔组合为主;储层物性差,微裂缝对改善储层渗透性有建设性意义;溶蚀作用对改... 根据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物性特征、测井分析和化验资料,对苏里格气田苏5区石盒子组砂岩储层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孔组合为主;储层物性差,微裂缝对改善储层渗透性有建设性意义;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具有建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石河子组 储层特征
下载PDF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戴亚婷 《文教资料》 2020年第25期61-63,共3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担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大学生精神思想培育的责任。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与继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政教育资源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思想。本文以思政教育与传统文... 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担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大学生精神思想培育的责任。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与继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政教育资源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思想。本文以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析为切入点,阐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缺位的成因,进一步提出二者融合教育的有效路径,为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下载PDF
酸岩反应有效作用距离确定新方法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顾亚鹏 伊向艺 +2 位作者 戴亚婷 张玉 周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4-37,共4页
根据API行业标准,利用酸蚀裂缝导流装置开展了冻胶酸裂缝导流能力的测试,计算溶蚀速率来推导酸岩反应速率,并根据酸蚀前后导流能力计算残酸浓度,比传统的残酸浓度更精确,应用反应速率与残酸浓度值计算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实验结果表明冻... 根据API行业标准,利用酸蚀裂缝导流装置开展了冻胶酸裂缝导流能力的测试,计算溶蚀速率来推导酸岩反应速率,并根据酸蚀前后导流能力计算残酸浓度,比传统的残酸浓度更精确,应用反应速率与残酸浓度值计算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实验结果表明冻胶酸残酸浓度随着闭合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闭合应力越大越早失去效果,鲜酸浓度越高,残酸浓度越高。此法既能更精确预测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又能评价酸蚀导流能力,是一种经济适用的酸蚀效果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作用距离 冻胶酸 酸蚀导流 残酸浓度
下载PDF
不同酸液体系残酸-原油乳状液破乳室内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伊向艺 张紫薇 +2 位作者 夏涛 戴亚婷 吴元琴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8-63,共6页
酸压后的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会增加泵、管柱的载荷,也容易造成管柱腐蚀结蜡等,给实际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酸压后的开井试产前尽量让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破乳,将水分脱出。为测定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的破乳... 酸压后的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会增加泵、管柱的载荷,也容易造成管柱腐蚀结蜡等,给实际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酸压后的开井试产前尽量让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破乳,将水分脱出。为测定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的破乳效果,确定破乳时间,针对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胶凝酸、冻胶酸、变黏酸体系,进行这3种酸液体系不同浓度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的破乳室内评价研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破乳效果胶凝酸>冻胶酸>变黏酸,在模拟井底温度(90℃)时,胶凝酸残酸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率达到98%以上;酸液浓度越低,越有利于破乳,变黏酸的这项特性尤为突出;时间越长破乳效果越好,但在90 min时达到基本破乳;在高温条件下残酸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破乳快,脱水率高。但随着开井试采,地层原油由储层流动到井口,温度降低,脱水率可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酸 乳状液 破乳 脱水率
原文传递
时光,你别走
8
作者 戴亚婷 《黄金时代(下半月)》 2017年第6期69-69,共1页
每天我们都能感受到时光匆匆的脚步。我们虽看不着它,摸不着它,却能感受到它。这使我感到很惊奇。也在一味的生活中发觉时光是那样地重要。
关键词 高中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