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超音段音位教学 被引量:6
1
作者 戴俊霞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1-23,57,共4页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超音段音位 语法结构 句重音 语调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附加疑问句 复合名词 复合形容词 听力教程
下载PDF
另类的“学术传教”——解析明末清初传教士对中国典籍的译介 被引量:1
2
作者 戴俊霞 杨宸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4,26,共4页
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的目的就是以基督教归化中国,普世基督教理想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中国典籍的译介。本文从明清传教士对中国典籍的"神学"解读及其"基督化"的翻译两个层面阐释汉籍西译的宗教归化实质,并揭示传教士译... 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的目的就是以基督教归化中国,普世基督教理想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中国典籍的译介。本文从明清传教士对中国典籍的"神学"解读及其"基督化"的翻译两个层面阐释汉籍西译的宗教归化实质,并揭示传教士译介汉籍的历史效果与其动机间的对抗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 宗教归化 历史效果
下载PDF
《论语》英译的历史进程及文本形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8-60,共3页
运用描写翻译学研究方法分析《论语》英译的历史进程及文本形态,将《论语》英译历史分为五个时期:肇始时期、传教士翻译时期、交流与沟通时期、转型时期以及多样化和再诠释时期;英译《论语》的文本形态主要表现为:作为神学比附的《论语... 运用描写翻译学研究方法分析《论语》英译的历史进程及文本形态,将《论语》英译历史分为五个时期:肇始时期、传教士翻译时期、交流与沟通时期、转型时期以及多样化和再诠释时期;英译《论语》的文本形态主要表现为:作为神学比附的《论语》,传递东方智慧的《论语》和追求文化还原的《论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英译历史 文本形态
下载PDF
《墨子》的海外流传及其英译 被引量:3
4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6-58,共3页
《墨子》在海外汉学研究中日渐受到重视。《墨子》的英译及其在海外的流传,推动了英语世界人们对墨子及墨学的认识,扩大了《墨子》的世界影响,形成英语世界对《墨子》的关注与国内墨学复兴的呼应。
关键词 《墨子》 海外流传 英译
下载PDF
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开放性思维 被引量:3
5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X期82-85,共4页
本文讨论了当今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开放性思维特征:在对语法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上,人们突破了语法本身而将它与学习者的相关因素联系起来;在内容上更具包容性,英语口语语法开始受到关注;在方法上也超越了过去的简单化,语法规则与意义开始有... 本文讨论了当今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开放性思维特征:在对语法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上,人们突破了语法本身而将它与学习者的相关因素联系起来;在内容上更具包容性,英语口语语法开始受到关注;在方法上也超越了过去的简单化,语法规则与意义开始有机结合。最后,文章用三F模式描述当今英语语法教学的新特征:Flexibility(态度灵活)—Factualism(尊重事实)—Functionalism(主张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法 语言教学 开放性
下载PDF
走向经典:庞德英译《长干行》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4-76,共3页
庞德英译《长干行》被视为创作作品而纳入美国诗歌经典系列。这首译诗被美国文学接受在于其本身所具备的独特品格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 庞德 <华夏集> 英译<长干行> 经典化 经典品格
下载PDF
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1-73,共3页
奥斯汀是日常语言学派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对其言语行为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离不开对其哲学活动的了解。其言语行为理论形成的思想背景是克服传统语言的简单化的技术基础,是十分精细的且主要是经验性的语言分析。该理论的认识意义在于使人... 奥斯汀是日常语言学派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对其言语行为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离不开对其哲学活动的了解。其言语行为理论形成的思想背景是克服传统语言的简单化的技术基础,是十分精细的且主要是经验性的语言分析。该理论的认识意义在于使人们对语言性质的看法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汀 言语行为理论 日常语言 新技术 认识意义
下载PDF
《圣经》的性别中性化英译及其论争 被引量:1
8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0-72,共3页
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圣经》英译表现出对语言性别政治的关注,出现了性别中性化翻译的新实践。译者们对《圣经》原文中的、或传统译本中的用于泛指的阳性词语予以系统的中性化处理,使新译本呈现出独特的文本形态,但也由此引发了激烈的... 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圣经》英译表现出对语言性别政治的关注,出现了性别中性化翻译的新实践。译者们对《圣经》原文中的、或传统译本中的用于泛指的阳性词语予以系统的中性化处理,使新译本呈现出独特的文本形态,但也由此引发了激烈的论争,性别中性化翻译是否适用于《圣经》、中性语言能否准确地表达原意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翻译 阳性词语 中性语言
下载PDF
TAPs:对翻译心理过程的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6-58,64,共4页
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TAP研究关注翻译过程的心理现实性,在识别翻译策略、建构翻译过程模式和揭示不同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丰富和完善主流译学、建立翻译心理学都有积极意义。TAP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TAP研究关注翻译过程的心理现实性,在识别翻译策略、建构翻译过程模式和揭示不同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丰富和完善主流译学、建立翻译心理学都有积极意义。TAP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对TAP研究本身的反思、对研究方法的进一步规范、对已有成果的整理等,这些方面的努力会使TAP研究更加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翻译心理过程 TAP研究
下载PDF
论英语口语中的两大句法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54-57,共4页
提高口语教学质量,了解口语语法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英语口语中两大句法特征——情景省略和移位进行讨论,探讨了它们的特性和功能,并认为口语语法有其自身存在的理据,只有从书面语语法标准以外的多种视角去审视口语语法,才能更好地把... 提高口语教学质量,了解口语语法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英语口语中两大句法特征——情景省略和移位进行讨论,探讨了它们的特性和功能,并认为口语语法有其自身存在的理据,只有从书面语语法标准以外的多种视角去审视口语语法,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实质,服务于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语法 情景省略 移位
下载PDF
言语民俗学及其当代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俊霞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0-52,共3页
言语民俗学以其人类学视角的话语分析对当代语言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回顾言语民俗学形成的学术背景 ,阐述其话语分析模式 ,最后讨论它在当代语言学诸多研究领域里的影响。
关键词 言语民俗学 人类语言学 乔姆斯基 话语分析 交际能力
下载PDF
大学英语超音段音位教学
12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11-115,共5页
现代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超音段音位的作用,目前使用较广的两套大学英语教材《大学英语》、《大学核心英语》,在超音段音位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复合词的重音模式,yes/no问句的语调选择、意群的划分等。本文对这... 现代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超音段音位的作用,目前使用较广的两套大学英语教材《大学英语》、《大学核心英语》,在超音段音位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复合词的重音模式,yes/no问句的语调选择、意群的划分等。本文对这些进行探讨并介绍几项简单实用的教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超音段音位 教学
下载PDF
另类的“学术传教”
13
作者 戴俊霞 杨宸 《教育科学文摘》 2010年第1期108-108,共1页
在明末清初的基督教东传中,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希望以介绍西方科学知识为手段,使居于中国社会上层的士大夫,通过西学的自然真理迈向宗教神学的“启示真理”。此一做法史称“学术传教”,这是在西学东传的视角下被赋义的,... 在明末清初的基督教东传中,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希望以介绍西方科学知识为手段,使居于中国社会上层的士大夫,通过西学的自然真理迈向宗教神学的“启示真理”。此一做法史称“学术传教”,这是在西学东传的视角下被赋义的,它直接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但换个角度看,来华传教士也是当时东学西传的首要担当者,他们在向中国译介西学、传播教义的同时,也将大量的中国文化典籍译介给了西方。如果说西学汉译是一种传教策略的话,那么来华传教士更是直接将自己的神学期望融入了汉籍译介中,他们在先秦文献中寻找神学隐喻,通过对中国学术文化思想的宗教归化,证明中国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同源同一,既以此减少在华传教的阻力,又以此宣扬基督教义的普世性,反击欧洲的无神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传教士 学术文化思想 基督教文明 来华传教士 宗教神学 中国社会 中国文化典籍 明末清初
下载PDF
Babel:通天塔,还是巴别塔——译学研究的两种进路分析
14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9-71,共3页
Babel被看作是翻译的始源。在汉语语境里,Babel的常用译名是“通天塔”或“巴别塔”,而翻译知识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沿着这两个译名所隐喻的思维路向展开的。把翻译看作通天塔式的建造活动,是传统翻译理论的运思之道,翻译的目的在... Babel被看作是翻译的始源。在汉语语境里,Babel的常用译名是“通天塔”或“巴别塔”,而翻译知识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沿着这两个译名所隐喻的思维路向展开的。把翻译看作通天塔式的建造活动,是传统翻译理论的运思之道,翻译的目的在于对“同”的寻求与回归;把翻译看作巴别塔式的“散落”与交流,是当代翻译研究的主流,翻译的主旨在于对“异”的沟通与维护。从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看,“通天塔”与“巴别塔”就不仅是个译名问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天塔 巴别塔 译学研究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字”与外来概念的翻译
15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1-63,共3页
汉语的“字”对外来概念的翻译产生着独特的影响:“字”的表义性使得外来概念的意译名更易为汉语社团所接受;汉语组字成词时对语义互容性和语义透明性的要求也导致了对一些外来概念的误译和误读。认识到汉语“字”的特质,有助于译者进... 汉语的“字”对外来概念的翻译产生着独特的影响:“字”的表义性使得外来概念的意译名更易为汉语社团所接受;汉语组字成词时对语义互容性和语义透明性的要求也导致了对一些外来概念的误译和误读。认识到汉语“字”的特质,有助于译者进行更加理性的翻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外来概念 翻译
下载PDF
论网络术语的人文性
16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1-82,122,共3页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网络术语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从面向大众、表达情绪、展示文化三个方面可以领略到网络术语对人文精神的弘扬。这一特征体现了语言对于人类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术语 科学主义 人文精神
下载PDF
跨文化情境下前摄性人格、感知文化距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善贵 曹瑞斓 +2 位作者 刘芳 戴俊霞 樊永刚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4-28,共5页
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实证检验了在跨文化情境下前摄性人格与个人创新能力的内在关联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前摄性人格能有效提升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前摄性人格与个人创新能力的关系。作为边界条件,文化距离负向调... 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实证检验了在跨文化情境下前摄性人格与个人创新能力的内在关联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前摄性人格能有效提升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前摄性人格与个人创新能力的关系。作为边界条件,文化距离负向调节前摄性人格和自我效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前摄性人格 自我效能感 文化距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高校外语教师科研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麦池 戴俊霞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管理体系,高校外语教师需要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切实重视科研创新实践性环节,从而持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高校外语教师须培养科研意识,磨练科研思维,掌握科研方法,畅通科研渠道,而高校外语单位更须组织科研团队...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管理体系,高校外语教师需要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切实重视科研创新实践性环节,从而持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高校外语教师须培养科研意识,磨练科研思维,掌握科研方法,畅通科研渠道,而高校外语单位更须组织科研团队,构建科研平台,以优化和完善科研创新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创新 外语教师 科研能力 培养策略
下载PDF
高校外语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新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麦池 戴俊霞 张君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10年第4期56-59,共4页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管理体系,高校外语教师需要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切实重视科研创新实践性环节,从而持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高校外语教师须培养科研意识,磨练科研思维,掌握科研方法,畅通科研渠道,此外,高校外语单位须组...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管理体系,高校外语教师需要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切实重视科研创新实践性环节,从而持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高校外语教师须培养科研意识,磨练科研思维,掌握科研方法,畅通科研渠道,此外,高校外语单位须组织科研团队,构建科研平台,以优化和完善科研创新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创新 外语教师 科研能力 培养策略
下载PDF
多元文化情境下包容性课程对留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安徽省属高校的实证研究
20
作者 胡善贵 戴俊霞 雷金火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在采集安徽省三所综合性大学248名留学生数据并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在多元文化情境下,包容性课程显著正向影响留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留学生归属感在包容性课程和学生创新能力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关键词 包容性课程 留学生 归属感 个人创新能力 多元文化情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