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发气调包装对鲜食竹笋采后贮藏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
1
作者 罗政 傅红光 +5 位作者 戴凡炜 王玲 陈飞平 叶明强 戚英伟 陈于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目的】鲜食竹笋是未经漂烫杀青、腌制的竹笋产品,具有鲜脆的口感和清爽的风味。但鲜竹笋呼吸旺盛,极易失水萎蔫,难以保鲜,影响其销售。自发气调包装可通过调节内环境的气体成分降低包装果蔬的呼吸强度,研究气调包装处理对鲜食竹笋采... 【目的】鲜食竹笋是未经漂烫杀青、腌制的竹笋产品,具有鲜脆的口感和清爽的风味。但鲜竹笋呼吸旺盛,极易失水萎蔫,难以保鲜,影响其销售。自发气调包装可通过调节内环境的气体成分降低包装果蔬的呼吸强度,研究气调包装处理对鲜食竹笋采后贮藏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为鲜食竹笋的保鲜包装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发气调保鲜袋(厚度20μm,O_(2)渗透率11643 cm^(3)/m^(2)·d·atm,水蒸气透过率62.586 g/m^(2)·d)包装剥壳鲜竹笋,以尼龙袋抽真空包装为对照,将包装鲜竹笋贮藏于冷库(4±1℃),研究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和木质化程度差异。【结果】与传统真空保鲜工艺相比,自发气调包装通过竹笋本身的呼吸作用和膜材料的气体透过性使得袋内形成低O_(2)、低CO_(2)(O_(2)<5%,CO_(2)<5%)的环境,能够显著降低鲜竹笋在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峰值呼吸强度仅为真空处理的46.93%。贮藏21d时,气调包装显著抑制竹笋的褐变及膜脂过氧化发生,竹笋芯部亮度较采收时仅下降6.17%,而真空包装竹笋下降17.74%,真空包装竹笋的丙二醛含量是气调包装内的2.93倍。在木质化方面,两种包装下竹笋的木质化速度在贮藏14 d时开始上升,真空包装下竹笋木质化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肉桂醇脱氢酶)的活性均达到峰值,木质化加剧;而气调包装内竹笋的相关酶活性未出现高峰,酶活性缓慢上升,延缓了竹笋的木质化,可保持竹笋口感鲜脆;在贮藏21 d时,气调包装竹笋木质素含量仅为真空包装竹笋的84.99%,有效延长鲜食竹笋的保鲜期。【结论】自发气调包装袋内低O_(2)、低CO_(2)的气体环境有利于鲜食竹笋的贮藏,竹笋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明显优于真空包装处理,应用于鲜食竹笋保鲜具有较好的市场应有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 气调包装 真空包装 木质化 无氧呼吸 褐变
下载PDF
高能电子束辐照脆肉鲩鱼片的贮藏品质分析
2
作者 陈敏惠 陈于陇 +6 位作者 李佳鸿 陈飞平 叶明强 王玲 戚英伟 罗政 戴凡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77,共9页
该试验研究了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应用于脆肉鲩鱼片的保鲜效果,采用不同剂量(0、1、3、5、7 kGy)的电子束辐照,结合真空包装于4℃冷藏条件下保鲜,测定菌落总数(APC)、脂质氧化产物(TBARs)、挥发性盐基氮(TVB-N)、质构(TPA)和色度,结合感... 该试验研究了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应用于脆肉鲩鱼片的保鲜效果,采用不同剂量(0、1、3、5、7 kGy)的电子束辐照,结合真空包装于4℃冷藏条件下保鲜,测定菌落总数(APC)、脂质氧化产物(TBARs)、挥发性盐基氮(TVB-N)、质构(TPA)和色度,结合感官评价探究电子束辐照对鱼片冷藏期间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能较大程度抑制鲩鱼片中微生物的增长,3~7 kGy的辐照剂量能使鲩鱼片在整个贮藏期间菌落总数保持在106 CFU/g以下,推断3 kGy是脆肉鲩鱼片最低有效剂量。虽然辐照处理后会导致鲩鱼片TBARs值增加,但在贮藏后期有延缓TBARs值上升的效果,5 kGy及更低剂量可维持鲩鱼片TBARs在较低水平。同样,辐照能延缓鱼片TVB-N含量的增加。辐照对鲩鱼片气味、质构和色值影响差异不显著。综合考量,在真空包装,4℃冷藏的条件下,3 kGy是脆肉鲩鱼片最低有效剂量,5 kGy是最高耐受剂量,使用3~5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最适用于脆肉鲩生鱼片的贮藏保鲜。该研究结果为电子束辐照应用于脆肉鲩鱼片的保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辐照剂量 脆肉鲩 品质 货架期
下载PDF
抗青枯病桑树新品种粤桑110的选育
3
作者 戴凡炜 王振江 +1 位作者 罗国庆 唐翠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1,共4页
青枯病是华南地区主要的桑树病害之一,选育优质高产的抗青枯病杂交桑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抗青枯病桑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采用杂交组合、人工添菌、病地筛选等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新品种粤桑110。以283×抗10为抗病对照品种... 青枯病是华南地区主要的桑树病害之一,选育优质高产的抗青枯病杂交桑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抗青枯病桑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采用杂交组合、人工添菌、病地筛选等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新品种粤桑110。以283×抗10为抗病对照品种,在青枯病疫区开展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粤桑110对青枯病具有高抗性,相对抗性率比对照品种提高16.7个百分点;桑叶产量增加26.4%;通过养蚕鉴定的桑叶品质也有所提高。该品种高抗青枯病、产量高、叶质优,生长势旺盛、群体整齐,遗传性状表现稳定,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的青枯病疫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枯病 杂交桑 粤桑110
下载PDF
自发气调包装对芥蓝采后叶绿素降解及品质保持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玲 戴凡炜 +6 位作者 吴继军 叶明强 陈飞平 戚英伟 罗政 陈敏惠 陈于陇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为了探究不同自发气调包装对芥蓝贮藏期间品质与叶绿素降解的影响,分别用市售低密度聚乙烯(LDPE)微孔保鲜袋和2种改性LDPE气调袋包装贮藏采后芥蓝,定期测定包装袋内气体及品质变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15℃贮藏期间,对照袋内O_(2)与CO_... 为了探究不同自发气调包装对芥蓝贮藏期间品质与叶绿素降解的影响,分别用市售低密度聚乙烯(LDPE)微孔保鲜袋和2种改性LDPE气调袋包装贮藏采后芥蓝,定期测定包装袋内气体及品质变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15℃贮藏期间,对照袋内O_(2)与CO_(2)体积分数无明显变化,而气调袋内O_(2)在贮藏初期迅速下降,CO_(2)快速积累。2种改性气调袋包装均减缓了叶片黄化、失重速率,维持了叶片较高的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量比。贮藏3 d时,2种改性LDPE气调袋包装组商品率为100%,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下降了14.67%、4.74%;而对照组商品率仅为51.25%,叶绿素质量比下降了26.47%。通过测定叶绿素降解酶活性及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发现,芥蓝叶片黄化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受到CLH1、PPH、PAO、RCCR、NYC基因表达量的调节,且CLH1主要在芥蓝叶片初始衰老过程叶绿素的降解中起作用。自发气调袋包装可减缓芥蓝的生理代谢变化,抑制叶绿素降解酶基因表达变化,延缓叶片黄化,研究结果旨在为控制芥蓝采后品质劣变及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自发气调包装 叶绿素降解 酶活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肉桂醛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及其包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许超群 戴凡炜 +4 位作者 陈于陇 叶明强 岳淑丽 王美连 陈飞平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0-327,共8页
肉桂醛是肉桂等植物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天然的苯丙烯类含醛化合物,具有优越的抗菌、抗氧化和防止褐变等活性。肉桂醛是国家食品添加剂法规允许使用的生鲜水果防腐保鲜剂,然而水溶性差、挥发性强、自身气味强烈等特性限制了其产... 肉桂醛是肉桂等植物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天然的苯丙烯类含醛化合物,具有优越的抗菌、抗氧化和防止褐变等活性。肉桂醛是国家食品添加剂法规允许使用的生鲜水果防腐保鲜剂,然而水溶性差、挥发性强、自身气味强烈等特性限制了其产业化应用,基于生物聚合物包埋对其进行改性是解决其应用瓶颈的有效途径。该研究简述了国内外关于肉桂醛生物活性、抑菌活性与机制、在水果中的应用、应用局限及包埋递送等方面内容,指出了智能控释是肉桂醛未来载体化技术方向,可基于肉桂醛的醛基与生物大分子的氨基相互作用构建席夫碱结构,实现肉桂醛的酸敏响应释放与抑菌,从而提升肉桂醛的精准保鲜效能。该研究有望为肉桂醛作为天然抑菌剂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以及为生鲜水果采后绿色保鲜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包埋 纳米载体 抑菌 水果保鲜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冷藏期间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严龙飞 严文静 +7 位作者 戴凡炜 李佳鸿 陈于陇 陈飞平 王玲 罗政 叶明强 章建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63-369,共7页
目的:探究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冷藏期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明确贮藏过程的优势菌属。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冷藏期间(4℃,8 d)暗纹东方鲀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变化规律,利用Tax4Fun2软件进行细菌群落功能预... 目的:探究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冷藏期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明确贮藏过程的优势菌属。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冷藏期间(4℃,8 d)暗纹东方鲀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变化规律,利用Tax4Fun2软件进行细菌群落功能预测,并测定其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N,TVB-N)、pH、感官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高通量测序表明贮藏期间样品细菌群落发生显著变化,初期的主要菌属有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贮藏后期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增至91.7%以上,成为优势菌属。贮藏初期α多样性指数较高,贮藏后期明显降低。细菌群落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贮藏后期的氨基酸代谢、细胞交流、膜运输等功能通路丰度升高。贮藏后期样品pH、挥发性盐基氮值、菌落总数呈上升趋势,感官评分呈下降趋势。结论:样品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发生明显演替,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是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菌属;该结果可为暗纹东方鲀后续相应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高通量测序 假单胞菌属 腐败 冷藏保鲜
下载PDF
等离子体活化乳酸溶液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杀灭效果
7
作者 李佳鸿 严龙飞 +5 位作者 戴凡炜 陈敏惠 王玲 陈飞平 罗政 叶明强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3-329,共7页
食源性致病菌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危害之一,如何有效控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繁殖一直是研究热点。该研究以等离子体活性乳酸溶液(Plasma-Activated Lactic Acid,PALA)体积分数、活化时间以及反应时间的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大肠埃希... 食源性致病菌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危害之一,如何有效控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繁殖一直是研究热点。该研究以等离子体活性乳酸溶液(Plasma-Activated Lactic Acid,PALA)体积分数、活化时间以及反应时间的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等菌种为模型,菌落总数为响应值,研究PALA对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杀灭率均随PALA体积分数的升高、活化时间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采用活化120 s、体积分数为0.2%的PALA与4种食源性致病菌反应10 min,约可杀灭纯培养大肠埃希氏菌7.71 lg CFU/mL、沙门氏菌4.52 lg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4.03 lg CFU/mL、单核增生李斯特菌3.90 lg CFU/mL。对4种纯培养食源性致病菌的杀灭率达99.9%以上(P<0.05),可杀灭3.9个对数值以上菌落总数的致病菌。综上所述,PALA可快速、高效杀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活化乳酸溶液 大肠埃希氏菌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 菌落总数
下载PDF
气调包装对鲜切菠萝品质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陈敏惠 陈于陇 +4 位作者 李佳鸿 戴凡炜 陈飞平 王玲 戚英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5-142,共8页
该试验研究了包装材料对鲜切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自发气调袋包装鲜切菠萝,对照组选用普通菠萝保鲜袋,置于4℃低温贮藏。测评了鲜切菠萝感官评价,探究了包装袋气体成分变化、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抗坏血酸(Vc)... 该试验研究了包装材料对鲜切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自发气调袋包装鲜切菠萝,对照组选用普通菠萝保鲜袋,置于4℃低温贮藏。测评了鲜切菠萝感官评价,探究了包装袋气体成分变化、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抗坏血酸(Vc)、丙二醛(MDA)、乙醇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气调袋包装的鲜切菠萝在贮藏期间O2浓度保持在11.29%以上,CO_(2)浓度保持在3.03%以下,贮藏12 d感官得分为9.67分,硬度下降11.17%,TSS下降19.44%,TA下降12.14%,Vc含量下降21.78%,有效缓解了鲜切菠萝各生理指标下降的趋势。与普通保鲜袋相比,气调袋抑制了菠萝MDA含量和乙醇含量的增加,普通袋MDA含量为3.52μmol/g,而气调袋为2.99μmol/g,缓解了鲜切菠萝的膜脂过氧化;普通袋乙醇含量高达615.9μg/g,而气调袋乙醇含量仅为120.68μg/g,大大减少了菠萝在贮藏期间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因此,采用自发气调袋包装有效的保持了鲜切菠萝的品质,延长了鲜切菠萝的贮藏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气调袋 鲜切菠萝 品质 贮藏期
下载PDF
华南蚕区桑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戴凡炜 罗国庆 +6 位作者 王振江 李磊 唐翠明 邝哲师 赵祥杰 叶明强 肖更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987,共7页
桑枯萎病是华南蚕区危害严重的桑树病害。从广东和广西主要蚕区收集桑枯萎病病株样本47份,利用TTC培养基分离到优势菌株105株,根据其培养特性选择10株代表性菌株以水培桑苗进行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10个菌株均具有致病性,致病率60%~90%... 桑枯萎病是华南蚕区危害严重的桑树病害。从广东和广西主要蚕区收集桑枯萎病病株样本47份,利用TTC培养基分离到优势菌株105株,根据其培养特性选择10株代表性菌株以水培桑苗进行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10个菌株均具有致病性,致病率60%~90%。结合菌株培养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推断分离选择的10个菌株分别属于肠杆菌科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和泛菌属(Pantoea)等3个菌属。基于菌株16S 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菌株Dafeng08-1和Yingde07属于肠杆菌属的阴沟肠杆菌(E.cloacae),菌株Lianjiang07和Mengshan07属于肠杆菌属的阿氏肠杆菌(E.asburiae),菌株Leizhou07和Wengyuan07属于克雷白氏杆菌属的肺炎杆菌(K.pneumoniae),Xuwen07和Huazhou07菌株属于雷白氏杆菌属的克雷伯氏菌(K.variicola),Guishibie10-1菌株属于克雷白氏杆菌属的产酸克雷伯氏菌(K.oxytoca),Luogang07菌株属于泛菌属的菠萝泛菌(P.ananatis)。由此可见,引起华南蚕区桑枯萎病的病原菌具有多样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枯萎病 病原菌 致病性 16S RRNA序列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桑树嫩芽营养成分含量及与口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戴凡炜 李智毅 +3 位作者 王振江 罗国庆 赵超艺 唐翠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8-972,共5页
检测20个杂交桑组合桑芽的水分、蛋白质、粗纤维、灰分、可溶性糖、总酸和维生素C等成分含量,并对其嫩度和鲜甜度等食用口感品质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口感品质与各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杂交桑组合桑芽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和口感... 检测20个杂交桑组合桑芽的水分、蛋白质、粗纤维、灰分、可溶性糖、总酸和维生素C等成分含量,并对其嫩度和鲜甜度等食用口感品质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口感品质与各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杂交桑组合桑芽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和口感评分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C9、C16和C33 3个杂交组合桑芽口感综合评分最高;桑芽的嫩度与粗纤维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鲜甜度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综合评分与粗纤维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相关。因此,粗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预测桑芽口感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后续菜用桑专用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芽 营养成分 口感评价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引起广西桑树“褐枯”的病原菌及致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凡炜 李磊 +3 位作者 唐翠明 王振江 何利 罗国庆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04-2008,共5页
对广西地区的桑树发病初期叶片褐枯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收集桑树病株并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得到优势菌株42株,各菌株形态基本一致。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比对后发现所有菌株序列均与劳尔氏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RS... 对广西地区的桑树发病初期叶片褐枯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收集桑树病株并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得到优势菌株42株,各菌株形态基本一致。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比对后发现所有菌株序列均与劳尔氏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RS)相似度达99%,生化型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为生化Ⅰ型。随机选择10个菌株进行致病力实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均具有致病性,部分菌株致病率达90%以上。其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青枯菌侵染桑苗过程,发现侵染后期桑根木质部导管内聚集大量菌体,堵塞整个导管。上述结果表明:广西地区桑树"褐枯"症状病害属于桑树青枯病,病原菌为劳尔氏青枯菌RS,其致病机制是通过在桑根木质部导管内大量定殖,堵塞导管阻止水分运输,最终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病原菌鉴定 16S RDNA 劳尔氏青枯菌 致病机制
下载PDF
三株真菌拮抗菌的鉴定及其对桑椹菌核病的生防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凡炜 罗国庆 +2 位作者 王振江 李智毅 唐翠明 《广东蚕业》 2017年第7期1-4,7,共5页
由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等病原真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获得对核地杖菌有拮抗作用的木霉菌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了从桑椹菌核病发病桑树根际土壤中获得的3株... 由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等病原真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获得对核地杖菌有拮抗作用的木霉菌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了从桑椹菌核病发病桑树根际土壤中获得的3株真菌为候选拮抗菌株,基于3个菌株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分类结果,分别将Ta-N11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Th-N 13和Th-N 36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3株拮抗菌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表现出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拮抗菌Ta-N11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52.2%。田间防效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3株拮抗菌株发酵液喷施对桑椹菌核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拮抗菌株Ta-N11在2个示范点的病果率较清水对照组降低了约30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棘孢木霉Ta-N11菌株对桑椹核地杖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具有一定的实用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菌核病 核地杖菌 拮抗菌 棘孢木霉 哈茨木霉 生防效果
下载PDF
华南地区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凡炜 王振江 +4 位作者 罗国庆 钟建武 黄港 李磊 唐翠明 《广东蚕业》 2013年第3期40-41,共2页
近几年来对华南地区蚕桑主产县(市)的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0]。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桑树枯萎症状可归为两类:一类是青枯型,即枯萎叶片呈青绿色;另一类为褐枯型,即枯萎叶片呈褐色。幼龄桑园以青枯型症状为主,老龄桑... 近几年来对华南地区蚕桑主产县(市)的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0]。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桑树枯萎症状可归为两类:一类是青枯型,即枯萎叶片呈青绿色;另一类为褐枯型,即枯萎叶片呈褐色。幼龄桑园以青枯型症状为主,老龄桑园则以褐枯型症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枯萎病 症状 褐枯型 青枯型
下载PDF
2016年泰国蚕桑业考察
14
作者 戴凡炜 杨琼 +2 位作者 唐翠明 邹宇晓 罗国庆 《广东蚕业》 2016年第3期9-11,共3页
多年来,我所与东南亚国家在蚕桑方面都保持较紧密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应泰国诗丽吉皇后蚕业司司长Apai Suttisunk的邀请,我所5名科研人员于2016年8月9日至15日到泰国开展了为期7天的访问交流,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24届国际蚕丝业... 多年来,我所与东南亚国家在蚕桑方面都保持较紧密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应泰国诗丽吉皇后蚕业司司长Apai Suttisunk的邀请,我所5名科研人员于2016年8月9日至15日到泰国开展了为期7天的访问交流,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24届国际蚕丝业大会,了解了国际蚕丝产业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并与合作方泰国蚕业司科研人员开展“中泰‘桑基-鱼塘-食用菌栽培’生态循环模式研究”项目交流,尽一步深化了双方在蚕业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业 泰国 科技合作 科研人员 东南亚国家 食用菌栽培 科技发展 蚕丝产业
下载PDF
一株桑树内生细菌的鉴定和对桑椹核地杖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谢洁 任慧爽 +6 位作者 唐翠明 左伟东 陈洁 黄传书 王振江 戴凡炜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5-824,共10页
桑椹菌核病是由桑椹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等病原真菌引起的果桑毁灭性病害。寻获对桑椹菌核病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桑树内生菌,可以达到通过安全、长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害的目的。以生产上对桑椹菌核病抵抗力较强的桑... 桑椹菌核病是由桑椹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等病原真菌引起的果桑毁灭性病害。寻获对桑椹菌核病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桑树内生菌,可以达到通过安全、长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害的目的。以生产上对桑椹菌核病抵抗力较强的桑树品种川7637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其健康植株的茎中分离获得一株对桑椹核地杖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且对桑树组培苗有促生作用的内生细菌7PJ-16菌株。基于7PJ-16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命名为Bacillus tequilensis 7PJ-16。抑菌谱测试结果表明B.tequilensis 7PJ-16菌株96 h发酵滤液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桑椹核地杖菌的抑菌率高达100%,且发酵滤液的热稳定性强。对B.tequilensis 7PJ-16菌株培养特性的初步研究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培养96~120 h的发酵滤液对桑椹核地杖菌的抑菌率可达100%。田间防效试验的初步结果显示,在桑树花期喷施5次B.tequilensis 7PJ-16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其病果率仅为1.83%,较清水对照处理组降低18.66个百分点。综上研究表明,筛选获得的桑树内生细菌B.tequilensis7PJ-16菌株对桑椹核地杖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是开发桑椹菌核病生防制剂较为理想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内生菌 特基拉芽孢杆菌 桑椹核地杖菌 拮抗活性
下载PDF
不同倍性广东桑的花粉形态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振江 罗国庆 +3 位作者 戴凡炜 殷浩 肖更生 唐翠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7,共7页
【目的】针对桑树形态倍性鉴定及品种间鉴别问题,研究广东桑不同倍性及品种之间孢粉学上的异同,为桑树多倍体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广东桑10个不同倍性品种花粉的形态、大小、萌发孔、外壁纹饰等孢粉学特性进行观... 【目的】针对桑树形态倍性鉴定及品种间鉴别问题,研究广东桑不同倍性及品种之间孢粉学上的异同,为桑树多倍体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广东桑10个不同倍性品种花粉的形态、大小、萌发孔、外壁纹饰等孢粉学特性进行观察,并运用图片分析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研究。【结果】供试广东桑不同品种的花粉微观形态相近,均为小型花粉,近球形,花粉粒极轴长16.98~24.46μm,赤道轴长15.37~23.86μm,极轴长与赤道轴长的比值为1.01~1.12;供试不同品种花粉粒萌发孔1~3个,圆形,直径为2.11~3.51μm,部分花粉粒萌发孔外壁内陷形成漏斗形,按照额尔特曼 G 的 NPC(萌发器官的数目、位置及特征)分类系统属N3P3C4类型;不同倍性间广东桑花粉的赤道轴长、极轴长和萌发孔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均表现为四倍体>二倍体,但花粉粒的极轴/赤轴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广东桑花粉外壁为分布不均的刺状突起-脑条纹复合纹饰,不同品种间花粉的表面纹饰有明显差别,根据外壁纹饰可将供试10个品种花粉分为细刺颗粒状突起-细条纹纹饰、细刺颗粒状突起-粗条纹纹饰、粗刺颗粒状突起-细条纹纹饰和粗刺颗粒状突起-粗条纹纹饰4种类型,花粉外壁纹饰体现了不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不同倍性间广东桑花粉表面的刺状突起密度及大小差异不显著(P>0.05);供试四倍体广东桑品种花粉存在少数败育花粉粒,表现为干瘪而不充实,外形异常。【结论】供试广东桑不同倍性及品种间花粉形态特征具有差异,不同倍性间花粉粒和萌发孔大小存在差异,不同品种间花粉的表面纹饰存在明显差别,初步认为花粉的亚显微结构特征可作为广东桑倍性鉴定及品种间鉴别的重要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桑 花粉 倍性 显微结构
下载PDF
广东省菜用桑品种资源嫩芽感官品质和营养功能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丽 罗国庆 +6 位作者 唐翠明 王振江 戴凡炜 吴福泉 杨琼 廖森泰 肖更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94-1499,共6页
通过对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华南分圃内的230个桑树品种资源嫩芽进行感官审评,筛选出口感好、风味佳的菜用桑品种资源8个,对其主要营养物质、风味物质以及桑叶总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主要营养和风味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 通过对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华南分圃内的230个桑树品种资源嫩芽进行感官审评,筛选出口感好、风味佳的菜用桑品种资源8个,对其主要营养物质、风味物质以及桑叶总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主要营养和风味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嫩芽营养和风味物质含量丰富,8个菜用桑品种资源的抗坏血酸含量为20.21~25.10 mg/hg FW、类胡萝卜素含量为4.90~5.91 mg/hg FW、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40%~0.53%、可溶性总糖含量为0.92%~1.47%、果糖含量为0.37%~0.69%、蔗糖含量为0.22%~0.58%;营养风味物质含量在不同桑树品种资源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菜桑10的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菜桑04-107的总抗氧化活性最强;各营养物质含量与总抗氧化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仅可溶性蛋白与总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感官品质 营养功能成分 风味物质 总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桑椹高花色苷及抗氧化能力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振江 唐翠明 +3 位作者 刘学铭 肖更生 戴凡炜 罗国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9-643,共5页
以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华南分圃中保存的160份果桑种质资源为材料,对桑椹高花色苷及抗氧化能力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其总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的变幅分别为106.5~1472.0 mg/L、5.4~32.3mmol/mL和33.7... 以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华南分圃中保存的160份果桑种质资源为材料,对桑椹高花色苷及抗氧化能力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其总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的变幅分别为106.5~1472.0 mg/L、5.4~32.3mmol/mL和33.7%~87.8%,表现出明显的品种间差异。113份二倍体和47份四倍体果桑种质资源桑椹中的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清除率差异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聚类分析表明,160份果桑种质资源可分为6大类群,分别由13、11、56、44、10和26份种质构成。桑椹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和总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表明桑椹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所含的总花色苷类物质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出了一批高花色苷和抗氧化能力的果桑种质资源,可用于高花色苷和高抗氧化能力果桑新品种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花色苷 抗氧化 种质资源
下载PDF
泰国蚕业代表团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19
作者 戴凡炜 《广东蚕业》 2012年第3期20-20,共1页
应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邀请,蚕丝检测与质量控制体系及标准泰国蚕业代表团吉拉萨·毕觅斯先生、颂盈·毕初帕涌女士等一行6人,于2012年9月3日至6日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广东翁源信... 应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邀请,蚕丝检测与质量控制体系及标准泰国蚕业代表团吉拉萨·毕觅斯先生、颂盈·毕初帕涌女士等一行6人,于2012年9月3日至6日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广东翁源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罗国庆书记接见了该代表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加工 研究所 代表团 蚕业 泰国 质量控制体系 茧丝绸
下载PDF
防御酶与植物抗青枯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利 唐翠明 +3 位作者 戴凡炜 王振江 罗国庆 李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综述了植物体内抗病相关防御酶(SOD、POD、PPO、PAL)及酶基因在植物抗青枯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病原物的侵染诱导导致植物体内防御酶活性变化。这些防御酶,或由于维持体内的活性氧代... 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综述了植物体内抗病相关防御酶(SOD、POD、PPO、PAL)及酶基因在植物抗青枯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病原物的侵染诱导导致植物体内防御酶活性变化。这些防御酶,或由于维持体内的活性氧代谢平衡,或由于参与酚类物质的氧化,或由于提高了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而形成物理屏障,从而与植物抗青枯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菌 抗青枯病 防御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