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非遗的生活化——从红木宫灯传承发展现代化谈起
- 1
-
-
作者
陈艳芳
黄韵
戴凯欣
乔春梅
-
机构
湛江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艺术时尚》
2023年第21期51-52,共2页
-
基金
2023年大创项目“非遗生活化——红木宫灯传承发展现代化”成果(编号:2023ZKDCMS84)
校级品牌提升计划项目“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成果(编号:PPJHYLKC-2023596)
+1 种基金
2023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文创设计背景下岭南民俗文化遗产传承探索”成果(编号:230702897120301)
2022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视听语言教研室”成果(编号:ZLGC-202203)和2021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湛江市广播电视台实践教学基地”成果(编号:ZLGC2021188)。
-
文摘
红木宫灯被列为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曾海外扬名,被称为“中国灯”,集绘画、木雕和玻璃工艺于一体,照亮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自唐代开始,广州对外贸易鼎盛,东南亚大量的贵重木材登陆广州,红木宫灯正是由广州的宫灯手工艺人首创,红木宫灯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原本是进贡皇宫的珍品,代表了奢华富贵的皇家气派,用于古代宫殿照明和装饰,后来渐渐流传到民间。因是宫廷用物,需要花费大量手工,制作工艺烦琐,一般悬挂在宫殿中,其制作木料主要是红木、紫檀、花梨,因此称为“红木宫灯”。自清代后,红木宫灯不仅作为珍品进贡,还大量出口,深得外国人喜爱,又称为“中国灯”。
-
分类号
J
[艺术]
-